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杠杆微课教学设计

杠杆微课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1-05-03 12:40:29

❶ 怎样移动重物 小学科学 教学设计

授课题目:怎样移动重物

课时目标:、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利用杠杆可以省力。

2、懂得杠杆的特点,了解杠杆省力的原理。

3、知道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教学重点:研究杠杆的功能与作用。

教学难点:会做杠杆原理的探究实验,并依据数据对杠杆原理进行解释。

教具及实验仪器:教师——铁棒,剪刀,开瓶器,镊子。

分组——尺子,硬币,橡皮。剪刀,开瓶器,镊子。

教 学 步 骤

二次备课

复习提问:1、机械有什么作用?

导言:1、出示课题,并齐读。

2、用什么方法能移动笨的大石头、衣柜等重物呢?

3、分组讨论。

4、汇报方法(有的学生会提出多几个人抬,也有很多学生会提出用杠杆)。

5、谈话:刚才有的组提出用一根帮子就可以抬高讲台,怎么做?你们能用简图表示吗?

新课内容:

1、认识杠杆及作用

(1)(展示示意图)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棍子叫做杠杆。

(2)提问:现在能说说杠杆这种机械有什么用?(省力)

(3)认识力点、重点
2、研究杠杆省力的原理

(1)提问:杠杆由支点、力点、重点三部分组成。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了?让我们继续研究。

(2)实验研究

①要求每个小组有一把尺子、一支铅笔和一些硬币。把铅笔(支点)放在尺子的中间刻度下方。在尺子一端放一枚硬币,观察发现了什么。

②提问:你能有几种摆法使木尺平衡?

③分组实验,并认真做好记录。(强调不改变固定硬币的位置)

④汇报方法,教师在黑板上做记录

(3)讨论:通过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在这里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从重点到支点与从支点到力点的长度不同造成不同结果。)

❷ 《小个子能不能跷起大个子》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分析《小个子能不能跷起大个子》一课,教材首先呈现了两幅学生平时玩跷跷板的插图。一幅是两个体重差不多的小朋友坐在离支点相等距离,另一幅是两个体重不同的人,重的离支点近,轻的离支点远。提出的问题是:小个子能不能跷起大个子?教材主要是想通过借助杠杆平衡实验来解释小个子能跷起大个子的原理。学生在幼儿园玩过跷跷板,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如果让他们说说是怎样玩的,学生能够说出方法,至于为什么能玩,学生很难讲出其中的理由,更不了解跷跷板平衡的原理。教学中,先要让学生根据玩跷跷板的经验进行猜测;接着通过在自制的杠杆尺上挂钩码的实验,体验在什么情况下平衡,什么情况下不平衡;再次实验,将杠杆尺平衡条件记录下来;最后结合实验与记录,组织学生观察讨论,从中发现科学结论:两边重量一样,距离支点的远近相同,杠杆尺平衡;重量重的离支点近,重量轻的离支点远,杠杆尺平衡。然后,让学生应用不对称平衡的条件解释小个子能跷起大个子的原因。教学目标1.通过借助对杠杆尺平衡条件的研究,明白小个子能跷起大个子的原理。2.经历“提出问题、猜测、实验、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

❸ 《怎样移动重物教学设计》

教设计: 、认识杠杆 1.示处于平衡状态杠杆观察 2.师:平衡尺、平衡架、科称杠杆 3.认识杠杆构造同认识支点 4.首先调平衡杠杆边挂重物我称阻力另边需要给拉力才使杠杆处于平衡(拉力科称力) 5.使再平衡且用同钩码数同让平衡呢 二、认识杠杆省力作用 1.操作探究: :杠杆左边挂钩码右边挂同钩码数使钩码平衡 要求:边操作边做记录(使用实验记录册) 思考:发现 2.思考:(1)我杠杆左边挂6钩码想想右边需要给拉力即位置挂几钩码 (2)我想少用点力力应该位置 3.所科家阿基米德说:宇宙给我根足够棒我 撬球 4.观察图片:撬石支点放哪更省力 三、认识、解杠杆广泛应用 1.教师结:我认识杠杆难看杠杆种机械且各种简单机械基本种我广泛应用 2.观察用具:指甲钳、虎钳、剪刀等 3.寻找支点进步理解杠杆省力原理 4.认识火钳工具 (1)观察 (2)析工具使用——费力 (3)判断:否属于机械(降低难度

❹ 如何应用微课等信息技术有效地开展初中生物教学

一、 教育观念的改变
1、做一名快乐的教师
教师应该对自己的职业有个正确的认知,不能认为教师是社会地位虚高、经济地位实低,工作辛苦费力的角色,而应该以教师这一职业为荣。教师应努力了解自己工作中的任务和压力,树立正确而稳定的自我概念,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制定符合自己实际的目标,不要把目标理想化。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达到预想的结果。
“崇高的师德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促进教师奋发向上,献身教育事业,不断进取的动力之源。”当前,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为教育改革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是,随之而产生的人生价值观、生活观念的变化也冲击着学校教师,影响到教师的价值趋向和道德观念,使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一些与教师角色身分不相称的思想意识。有的教师受腐朽生活方式的影响,表现在工作态度上,怕环境艰苦,怕任务艰巨,追求轻松自在,缺乏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遇到困难总是绕着走,“绞尽脑汁”地要求到条件舒适的地方去工作。表现在思想作风上,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表现在生活上,畸形消费,花钱大手大脚,生活追求潇洒,吃穿讲究排场。作为一名心理健康的教师应该能把自己的全身心投入到本职工作中,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对工作怀有持久的热忱,并从工作中获取满足和乐趣。在这方面,我还有所欠缺,在以后的工作中应以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标准,培养自我控制和自我调适能力,学会抵制各种不利因素的刺激和影响,保持良好的心态。
2、做一名反思性的教师
反思是教师自我适应与发展的核心手段。正如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十反思。不同时代的社会对教育的不同要求就会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不同。然而,一直以来,教师执行教学任务,代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启动者,成为名副其实的课堂权威和课程实施的工具。教师对于课程来说,只有选择“怎样教”的权利而没有选择“教什么”的权利,教师考虑的是怎样将国家规定的课程有效地教给学生。教师则成了传授科学知识的道具、载体。教师所承担的是“扬声器”式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机械的“照本宣科”,对着文本宣读。单行线的、就范式的和接受式的单向传递知识是教师传统教学的特点。教师的角色定位正如《辞海》所说:“向学生传授知识”。
面对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和新课程目标全面启动,从“教学大纲”走向“课程标准”。首先要求教师切实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思想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作为教师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只有客观地,科学地、合理性地反思自己的角色,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也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角色作用,才能充分理解新课程,保证新课程的有效事实。传统的教师角色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已基本上不适应了,或者说是远远不够了。在新课程的目标下,教师必须确立自己政治者、法律者和伦理者角色,建构者、组织者、开发者和创造者角色,设计者、研究者和实践者角色,合作者、交流者和指导者角色,促进者和评价者的角色,以及参与者、决策者和管理者角色等多元整合的教师角色,并能尽快适应它。这是新课程目标要求,也就是新时代基础教育的要求。它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前提。
二、 教育理论的提升
1、探究式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

对于探究式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对于新的学习方法我有新的感受,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探究,我有了新的思考:面向21世纪,中学生物要走向素质教育,这已经成为生物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作为生物教师,应当努力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更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纵观世界教育几千年的发展,已经经历了知识型教育阶段、智能型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正向创造型教育阶段努力发展。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
2、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新颁布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初中生物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生物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生物知识,亲身体验科学、技术和社会。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的课程资源,如影视资料、直观教具和实物、多媒体光盘资料、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而现代信息技术以其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信息量大、重现力强、操作简便等优势与课程整合,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有的教育观念、方法和模式,从而掀起一场课堂教学的革命。
教学资源的拓展性:《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在开发初中生物课程资源时,要充分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可以尝试利用网络资源,改进生物泛读课教学 (1)从网上下载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和科学性于一体的适合学生阅读的材料。 (2)材料处理及呈现:将选出的材料剪辑并保存到指定的文件中,设计出阅读分析题。利用网络拓展教学资源,可以弥补学校生物实验条件的不足,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生物自学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化发展。
三、 专业知识的提高和教学技能的提高
永远要对你的工作保持热爱和熟悉,不然你会错过很多机会的。比尔·盖茨的10大优秀员工准则中的第5条是:具有远见卓识,并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 1.对周围的事物要有高度的洞察力 2.吃老本是最可怕的 3.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4.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未来的工作 5.做勇于创新的新型员工。可见无论你现在从事什么职业,专业知识是你成为一个职业化人士的基本条件。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素质和能力,从多元化的价值观视角看,孰优孰劣无法轻易断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的价值需要通过他在创造经济效益的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来体现,在效益这一杠杆的衡量下,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就显现出优劣之分。个人的竞争力不仅取决于你的素质和能力本身,企业对特别符合自身效益的人才的需求状况也起着重要作用。用经济学的观点看,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关键是素质和能力的稀缺性。假如你拥有企业所需要的稀缺性资源,就会受到特别的青睐,这些特质也是你赖以成功的条件。在人力资源诸要素中,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学历文凭、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在逐渐下降,相反,支撑着专业技能发挥的职业素养越来越成为决定性的因素。
power point是功能强大的演示文稿制作软件。可协助用户独自或联机创建永恒的视觉效果。它增强了多媒体支持功能,利用power point制作的文稿,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播放,也可将演示文稿打印成一页一页的幻灯片,使用幻灯片机或投影仪播放,可以将演示文稿保存到光盘中以进行分发,并可在幻灯片放映过程中播放音频流或视频流。对用户界面进行了改进并增强了对智能标记的支持,可以更加便捷地查看和创建高品质的演示文稿
培训结束了,但我的收获还会延续,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使这期的培训得到最大化的效益。当然,如果还有这样机会,我会更加珍惜!

❺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自制重锤实验微课

学生分组实验目录三年级上册1.记下现在的我2.吹乒乓球3.观察蚯蚓4.观察凤仙花5.研究土壤6.观察水7.改变物体的沉浮8.小水轮转起来9.空气占据空间10.做风车11.纸飞翼三年级下册1.比较塑料尺和木头尺的性质2.塑料杯遇热水的研究3.比较塑料与布的性质4.观察物体发声5.做小鼓6.水传声实验7.制作小乐器8.光传播实验9.光的传播10.影子11.改变光的传播路线12.镜子反射光的路线13.制造彩虹14.色光混合实验15.让小灯泡亮起来16.制作开关17.磁铁的性质18.制作小磁针四年级上册1.做小吊车2.记忆游戏3.做沙盘4.玩小车5.感受推和拉6.自制重锤7.让小球动起来8.感受摩擦力9.模拟昼夜形成10.观测一天中影子和温度变化四年级下册1.制作观测仪2.制作简易雨量器3.检测酸雨4.使用天平5.使用量筒6.研究固体液体气体性质实验7.测量固体的体积8.化冰实验9.冰水和水蒸气三者的变化实验10.蒸发的快慢11.凝结12.雨的形成13.种茄子14.植物的生长15.养小鸡16.制作标本18.溶解17.固体液体气体受冷受热的研究19.分离20.物质混合分离实验21.燃烧的秘密22.变色游戏23.生锈五年级上册1.种子萌发的条件2.渗水实验3.研究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4.研究根的作用5.研究茎的作用6.植物的向光性定向运动7.测量水温变化8.传热比赛9.颜色与吸热10.上升的空气11.风的形成12.热水变凉13.岩石挤压模拟实验14.地震模拟实验15.模拟火山喷发16.制作岩石标本盒五年级下册1.拔图钉实验2.杠杆平衡实验3.轮轴实验4.定滑轮实验5.动滑轮实验6.滑轮组实验7.斜面作用实验8.植物扦插压条嫁接实验9.模拟化石形成实验11.自然力量对山脉影响模拟实验12.沙洲形成实验13.卵石形成模拟实验14.钟乳石形成实验15.金属性质实验六年级上册1.观察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2.鸟喙与取食的模拟实验3.做酸奶4.显微镜观察常见细菌5.食物发霉实验6.风动装置的制作7.电磁铁的性质实验8.电磁铁磁力大小实验9.太阳炉的制作10.太阳系模型制作11地球公转的模拟实验12.星空模拟教师演示实验三年级上册1.吹乒乓球2.水土流失3.榨果汁4.降落伞的研究三年级下册1.制作小磁针2.影子游戏3.透明与不透明四年级上册1.玩滚轮2.观察地球仪3.观察影子和温度变化4.昼夜的形成四年级下册1.使用天平2.使用量筒3.变色游戏4.生锈5.雨的形成五年级上册1.种子萌发需要空气2.测量水温3.颜色与吸热4.风的形成五年级下册1.杠杆平衡实验2.滑轮3.齿轮作用实验4.斜面5.寻找相似和差异6.煤的分离实验六年级上册1.模拟细菌的繁殖实验2.探究植物体能量来源实验3.常见能量控制装六年下学期实验六年级下册1.制作小水轮2.制作印迹化石模型3.比较白炽灯和荧光灯的效率4.仙人掌耐旱的原因

❻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他能撬动地球吗》课件

《他能撬动地球吗》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回顾
《他能撬动地球吗》是湘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简单机械中的第2课的学习内容,是一个简单机械——杠杆。 本课大体由三个版块的内容组成:第一版块科技史引入新课,初步了解杠杆可以省力;第二版块的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认识杠杆各部分的名称,探究杠杆可以省力,这是本课重点教学内容,是进行科学探究技能培训的重要环节;第三板块是观察记录杠杆尺的状态,引导学生能初步对数据进行整理,发现并验证杠杆省力的规律;第四版块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逐步使学生树立“学科学”是为了更好地“用科学”的思想。 我制定了下列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认识简单机械――杠杆,了解杠杆的作用以及杠杆在实际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过设计杠杆作用的实验,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动手探究,合作交流,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目的是让他们感受到科学实践活动带给他们的无尽魅力! 4、联系生活,应用杠杆省力知识
教学这一部分时,首先通过我的演示活动来突破难点。为弄清这个问

题,我设计了一个实践操作活动:撬动纯净水桶。
二、教学反思
从这堂课上课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在课前对学生的分析了解不够,对学生估计太高,把有些问题想得过于简单,以至于课堂设计的内容太多,没能完全完成预先设计的教学任务。第三板块观察记录杠杆尺的状态,引导学生能初步对数据进行整理,发现并验证杠杆省力的规律,完全可以安排在下一课时上。这堂课也取得了一些好的效果,如实验设计符合学生实际、取材方便、可操作性强,学生乐于动手,在实验中探索知识、弄清了杠杆原理,知道怎么省力、怎么费力等。

阅读全文

与杠杆微课教学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青岛银行理财到期后几天到账 浏览:635
银行汇率有关的实证论文 浏览:645
建华科技股票 浏览:922
光大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怎么样 浏览:152
未来金融服务行业 浏览:509
ndf与即期汇率之差 浏览:261
贵金属icp检测机 浏览:240
6月23日英镑汇率 浏览:487
销售贵金属经验分享 浏览:343
杠杆收购融资财务模式 浏览:871
佣金和技术服务 浏览:96
湖北融资租赁管理办吧 浏览:208
信托银监会证监会 浏览:752
微店分销佣金 浏览:970
美国期货指数杠杆率 浏览:801
报一淘设置多少佣金 浏览:553
广东贵金属交易是期货吗 浏览:40
贵金属延期保证金账户明细 浏览:697
期货连续涨跌停 浏览:209
境外汇款到国内 浏览: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