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在金汇兑汇率的波动界限

在金汇兑汇率的波动界限

发布时间:2021-05-03 15:29:32

Ⅰ 在金本位制度条件下,外汇汇率的波动幅度受到黄金输送点的限制

在金本位制度下,实际汇率围绕平价浮动,只要黄金自由流进、流出,对其买卖不加以限制,不会出现银行券超过黄金储备的过量发行,银行券不会贬值,汇率将在黄金输送点之间波动。

如果因供求变化,使得汇率波动超过黄金输送点,货币兑换就不如直接运送黄金再换取它种货币来得成本低,因此黄金输送点是实际汇率波动的范围。但当纸币大量发行,其名义含金量与实际代表的金量不符时,自由兑换遭到破坏,以黄金输送点为基础的汇率便也会遭到破坏。

随着黄金输出量或输入量的增加,将减轻外汇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压力,缩小汇率上下波动的幅度,并使其逐渐恢复或接近铸币平价,这样就起到了自动调节汇率的作用。

(1)在金汇兑汇率的波动界限扩展阅读:

国际金本位制度崩溃原因

金本位制通行了约100年,其崩溃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黄金生产量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商品生产增长的幅度,黄金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商品流通需要,这就极大地削弱了金铸币流通的基础。

第二,黄金存量在各国的分配不平衡。1913年末,美、英、德、法、俄五国占有世界黄金存量的三分之二。黄金存量大部分为少数强国所掌握,必然导致金币的自由铸造和自由流通受到破坏,削弱其他国家金币流通的基础。

第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黄金被参战国集中用于购买军火,并停止自由输出和银行券兑现,从而最终导致金本位制的崩溃。

Ⅱ 为什么汇率波动的最低界限是铸币平价减去运金费用

这是金属货币条件下的汇率波动最低界限,所谓铸币平价就是铸币本身的内涵价值,如果某种金属货币的汇率低于其铸币平价-运输费用的话,也就意味着该金属货币比本国铸币成本更低,那么其他国家就会大量购买以代替本国的铸币,从而形成托底,导致其不会跌破这个价格,从而形成了汇率波动的最低界限。

Ⅲ 为什么汇率变动只能在黄金输出点和输入点之间

首先,你所说的汇率变动在黄金输出点和输入点之间变动的前提是实行的金本位制度。
其次,在金本位制度下,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为铸币平价。
但是,在金本位制度下,各国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货币的含金量,各国的汇率为含金量之比(铸币平价)。
金本位制度下,黄金自由流动,并且受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这样,汇率变动就在铸币平价上下波动,范围就是黄金输送点。也就是黄金输入或输出时会产生运费,这些运费其实就是波动范围。
汇率波动的最高界限是铸币平价加运金费用,即黄金输出点;汇率波动的最低界限是铸币平价减运金费用,即黄金输入点。

Ⅳ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与金汇兑本位制的异同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
1.制度内容上的特点
(1)货币比价上的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货币制度不是按各国的铸币平价来确定汇率,而是根据各国货币法定金平价的对比,普遍地与美元建立固定比例关系。
(2)汇率调节机制不同。战前,黄金输送点是汇率波动的界限自动地调节汇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为地规定汇率波动的幅度,汇率的波动是在基金组织的监督下,由各国干预外汇市场来调节。
(3)货币兑换的程度不同。国际金本位制度下,各国货币自由兑换,对国际支付一般不采取限制措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许多国家不能实现货币的自由兑换,对外支付受到一定的限制。当然,基金组织规定,一般不得对经常项目的支付进行限制,并规定在条件具备时,取消限制,实行货币自由兑换。
(4)国际储备上的特点。金本位制度下,国际储备资产主要是黄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储备资产则是黄金、可兑换货币和特别提款权,其中黄金与美元并重。在外汇储备上,战前除英镑外,还有美元与法国法郎。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货币制度几乎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而美元则是最主要的外汇储备。
(5)国际结算原则上的差异。国际金本位制下,各国实行自由的多边结算。战后的国际货币制度,尚有不少国家实行外汇管制,采用贸易和支付的双边安排。
(6)黄金流动与兑换上的差异。国际金本位下,黄金的流动是完全自由的;而布雷顿体系下,黄金的流动一般要受到一定的限制。战前英、美、法三国都允许居民兑换黄金;而实行金汇兑本位的国家也允许居民用外汇(英镑、法郎或美元)向英、美、法三国兑换黄金;战后美国只同意外国政府在一定条件下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而不允许外国居民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这是一种大大削弱了的金汇兑本位制。
2.体制上的特点
(l)建立了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货币制度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国际组织进行组织和监督。而布雷顿森林体系则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等永久性国际金融机构。通过国际金融机构的组织、协调和监督,保证统一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各项原则、措施的推行。
(2)签订了有一定约束力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金本位制对汇率制度、黄金输出人没有一个统一的协定,货币区也只是在规定的地区实施宗主国、联系国的法令。战后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乃是一种国际协议,对会员国政府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它的统一性在于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囊括在国际金汇兑本位制之下;它的严整性在于对维持货币制度运转的有关问题做了全面规定,并要求各国遵守。
(3)根据《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建立了现代国际货币管理所必需的各项制度。例如,国际收支调节制度、国际信贷监督制度、国际金融统计制度、国际汇率制度、国际储备制度、国际清算制度等。
因此,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同历史上的国际货币制度相比,有了明显的改进。主要表现在:建立了世界性的组织机构,制订了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国际协议,建立了统一的、完整的规章制度。

Ⅳ 两国之间的汇率是跟据什么定下来的

一国外汇供求的变动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既有经济的,也有非经济的,而各个因素之间又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甚至相互抵消的关系,因此汇率变动的原因极其错综复杂,下面我们将作具体分析.
(一)影响汇率变动的经济因素
1.国际收支状况
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它对一国货币汇率的变动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从外汇市场的交易来看,国际商品和劳务的贸易构成外汇交易的基础,因此它们也决定了汇率的基本走势.例如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美元在国际经济市场上长期处于下降的状况,而日元正好相反,一直不断升值,其主要原因就是美国长期以来出现国际收支逆差,而日本持续出现巨额顺差.仅以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贸易部分来看,当一国进口增加而产生逆差时,该国对外国货币产生额外的需求,这时,在外汇市场就会引起外汇升值,本币贬值,反之,当一国的经常项目出现顺差时,就会引起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的增加与外汇供给的增长,本币汇率就会上升.
2.通货膨胀率的差异
通货膨胀是影响汇率变动的一个长期,主要而又有规律性的因素.在纸币流通条件下,两国货币之间的比率,从根本上说是根据其所代表的价值量的对比关系来决定的.因此,在一国发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该国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就会减少,其实际购买力也就下降,于是其对外比价也会下跌.当然如果对方国家也发生了通货膨胀,并且幅度恰好一致,两者就会相互抵消,两国货币间的名义汇率可以不受影响,然而这种情况毕竟少见,一般来说,两国通货膨胀率是不一样的,通货膨胀率高的国家货币汇率下跌,通货膨胀率低的国家货币汇率上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通货膨胀对汇率的影响一般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因为它的影响往往要通过一些经济机制体现出来:
(1)商品劳务贸易机制
一国发生通货膨胀,该国出口商品劳务的国内成本提高,必然提高其商品,劳务的国际价格,从而削弱了该国商品,劳务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影响出口和外汇收入.相反,在进口方面,假设汇率不发生变化,通货膨胀会使进口商品的利润增加,刺激进口和外汇支出的增加,从而不利于该国经常项目状况.
(2)国际资本流动渠道
一国发生通货膨胀,必然使该国实际利息率(即名义利息率减去通货膨胀率)降低,这样,用该国货币所表示的各种金融资产的实际收益下降,导致各国投资者把资本移向国外,不利于该国的资本项目状况.
(3)心理预期渠道
一国持续发生通货膨胀,会影响市场上对汇率走势的预期心理,继而有可能产生外汇市场参加者有汇惜售,待价而沽,无汇抢购的现象,进而对外汇汇率产生影响.据估计,通货膨胀对汇率的影响往往需要经历半年以上的时间才显现出来,然而其延续时间却较长,一般在几年以上.
3.经济增长率的差异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国实际经济增长率相对别国来说上升较快,涔

Ⅵ 100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是如何定下来的

一、 汇率的决定基础

(一)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基础

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基础是铸币平价。铸币平价指的是两种货币含金量的对比。黄金输送点成为汇率波动的界限。这是因为在金本位制度下黄金可以自有输入输出。当汇率对他有利时,他就利用外汇办理国际结算;当汇率对他不利时,他就可以改为用输入或输出黄金的办法结算。

金块本位制度和金汇兑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黄金平价。黄金平价指的是两国货币单位所代表的含金量之比。

(二)纸币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
布雷顿森林体系汇率决定的基础是黄金平价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1929年-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
所造成的破坏使资本主义各国意识到必须要重建国际货币
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为世界政治与军事的霸主,
经济上也有绝对优势。美国意欲取代英国成为国际金融的
霸主。双方互不相让,分别提出了“怀特计划”和“凯恩
斯计划”。最终于1944年7月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的布
雷顿森林召开了44国参加的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
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建立了
一个以黄金和美元为国际本位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称为
“布雷顿森林体系”。

现行纸币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购买力平价

所谓购买力平价是指两国货币的汇率取决于它们的购买力之比。由于货币的购买力实际上是一般物价水平的倒数,故两国货币的汇率就取决于两国物价水平之比。这是绝对购买力平价。常用的是相对购买力平价,设计算期汇率为R1,标准期(基期)时的汇率为R0,甲国通货膨胀率为Ia,乙国的通货膨胀率为Ib,则利用相对购买力平价计算汇率的公式为

二、 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1、直接因素——国际收支
如果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顺差,通常会引起本币汇率上升;反之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往往会引起本国货币汇率下降。

2、长期因素——经济增长
从长期来看,一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将有利于本币汇率的稳定,甚至保持坚挺。

3、利率差异
如果一国利率水平相对于他国提高,则国外资金流入增加,本国货币汇价相对提高;反之,如果一国利率水平相对于他国下降,则国内资金流出增加,本国货币汇价相对下降。

4、通货膨胀率差异
一国通货膨胀率越高,则其货币对内价值越低,造成国内商品价格相对上涨,引起出口减少,进口增加,从而本币汇率下降。反之则本币汇率上升。

5、中央银行干预
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汇率的长期变化趋势,但短期内有利于汇率的稳定

6、市场预期和投机因素
当市场交易者预期某种货币可能贬值时,由于投机、避险心理,他们会大量抛售这种货币,导致该货币贬值;当市场交易者预期某种货币可能升值时,他们会大量买进这种货币,导致该货币升值。预期因素是短期内影响汇率变动的最主要因素。

三、 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一)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1、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理论上,本币汇率下降,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从而改善贸易收支状况。因为本币贬值后,以外币标示的出口商品价格下降,而以本币标示的进口商品价格上升,这样出口商品更具有价格竞争力。

但实践上,贸易状况会受到进出口商品价格弹性影响,当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时,本币贬值才可改善贸易收支,并存在J-曲线效应。

马歇尔-勒纳条件:当进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与出口
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时,本币贬值,有
利于改善贸易收支。这就是马歇尔-勒纳条件。另外,当进
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与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之和的绝
对值小于1时,本币贬值,将恶化贸易收支;当进口商品的
需求价格弹性与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之和的绝对值等于
1时,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状况没有影响。

J-曲线效应:汇率变动在贸易收支上的效应并不是立竿
见影的,而呈现“J形曲线”。这是因为,在货币贬值后初期,
以本币表示的进口价格会立即提高,但以外币表示的出口价格
立即下降。同时,出口量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增加,而进口量
也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减少。因此在本币贬值后初期,出口值
会小于进口值,贸易收支将继续恶化。只有经过一段时间之后,
贸易收支才会逐渐改善。
如下图所示,在0时刻,某国贸易逆差为-50,此时,该国
货币贬值,在0——t1时间内,该国贸易逆差状况不但没有改善,
反而恶化,逆差达到-60,在t1——t4时段贸易收支状况开始改
善,并在t2时刻回到贬值前的状态;此后贸易收支状况继续改
善并在t3时刻消除逆差,实现贸易收支相抵;在t3时刻之后实
现贸易收支顺差并继续增加,在t4时刻实现顺差200。本币贬值
后整个贸易收支变化的过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就象一个大写
的英文字母“J”。故把本币贬值后贸易收支先恶化后改善的过
程称为“J曲线效应”。

2、汇率变动对劳务收支——旅游收支的影响
国际旅游业从本质说是以劳务为中心的出口行业,因此汇率变动对旅游收支的影响机制与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基本一致。1997年东南亚货币金融危机发生后,泰国等国接待海外来访的旅游开展得红红火火,就是证明。

3、汇率变动对资本流动(金融帐户)的影响
资本从一国流向国外,主要是追求利润和避免损失。当一国货币贬值而未到位,国内外资本为避免该国货币再贬值而受损,将资本抽出该国;若货币贬值已到位,外逃的资本将抽回国内;若货币贬值过头,投资者预期汇率将会反弹,就会纷纷将资本调到该国。

(二)汇率变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1、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的影响
从出口方面:一国货币贬值将有利于出口外汇收入增加,本国货币供给增加,促进物价上涨;同时对国内出口货源的需求增加,在短期内,国内生产能力来不及调整,造成国内市场供求矛盾加剧,从而造成物价上涨。

从进口方面:本币贬值会使进口商品的本币成本上升,并带动国内同类商品价格上升。

2、汇率变动对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影响
一国货币汇率下降,由于有利于出口而不利于进口,将会使闲置资源向出口商品生产部门转移,并促进进口替代品生产部门的发展,这将使投资、生产扩大,国民收入与就业增加。这一结论是以该国没有实现充分就业为前提的。

Ⅶ 什么是汇兑制度啊

汇兑制度其实就是各种货币之间的兑换制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是指各国普遍采用的确定本国货币与其它货币汇率的体系。汇率制度在汇率的确定,汇率的变动等方面都有具体规定,因此,汇率制度对各国汇率的决定有重大影响。回顾和了解汇率制度,可以使我们对国际金融市场上汇率的波动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国际金融史上,一共出现了三种汇率制度,即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1、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

1880-1914年的35年间,主要西方国家通行金本位制,即各国在流通中使用具有一定成色和重量的金币作为货币,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及自由输出入。在金本位体系下,两国之间货币的汇率由它们各自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Gold Parity)来决定,例如一个英镑的含金量为113.0015格林,而一个美元的含金量为23.22格林,则:

1英镑=113.0015/23.22=4.8665美元

只要两国货币的含金量不变,两国货币的汇率就保持稳定。当然,这种固定汇率也要受外汇供求、国际收支的影响,但是汇率的波动仅限于黄金输送点(Gold Point)。黄金输送点是指汇价波动而引起黄金从一国输出或输入的界限。汇率波动的最高界限是铸币平价加运金费用,即黄金输出点(Gold Export Point);汇率波动的最低界限是铸币平价减运金费用,即黄金输入点(Gold Import Point)。

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外汇汇率上涨超过黄金输出点,将引起黄金外流,货币流通量减少,通货紧缩,物价下降,从而提高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输出增加,输入减少,导致国际收支恢复平衡;反之,当国际收支发生顺差时,外汇汇率下跌低于黄金输入点,将引起黄金流入,货币流通量增加,物价上涨,输出减少,输入增加,最后导致国际收支恢复平衡。由于黄金输送点和物价的机能作用,把汇率波动限制在有限的范围内,对汇率起到自动调节的作用,从而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35年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汇率从未发生过升贬值波动。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国停止黄金输出入,金本位体系即告解体。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各国货币基本上没有遵守一个普遍的汇率规则,处于混乱的各行其是的状态。金本位体系的35年是自由资本主义繁荣昌盛的“黄金时代”,固定汇率制保障了国际贸易和信贷的安全,方便生产成本的核算,避免了国际投资的汇率风险,推动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但是,严格的固定汇率制使各国难以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执行有利的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受到较大制约。

2、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也可以说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1944年7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胜利的前夕,二战中的45个同盟国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New Hampshire)的布雷顿森林(Bretton Woods)村召开了“联合和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美国财长助理怀特提出的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此开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国际货币合作机构(1945年12月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又称“世界银行”),规定了各国必须遵守的汇率制度以及解决各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措施,从而确定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概括起来就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它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双挂钩”制度。具体内容是:美国公布美元的含金量,1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美元与黄金的兑换比例为1盎司黄金=35美元。其它货币按各自的含金量与美元挂钩,确定其与美元的汇率。这就意味着其他国家货币都钉住美元,美元成了各国货币围绕的中心。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只能在平价上下各1%的限度内波动,1971年12月后调整为平价上下2.25%波动,超过这个限度,各国中央银行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保持汇率的稳定。只有在一国的国际收支发生“根本性不平衡”时,才允许贬值或升值。各会员国如需变更平价,必须事先通知基金组织,如果变动的幅度在旧平价的10%以下,基金组织应无异议;若超过10%,须取得基金组织同意后才能变更。如果在基金组织反对的情况下,会员国擅自变更货币平价,基金组织有权停止该会员国向基金组织借款的权利。

综上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实质上是一种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它兼有固定汇率与弹性汇率的特点,即在短期内汇率要保持稳定,这类似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但它又允许在一国国际收支发生根本性不平衡时可以随时调整,这类似弹性汇率。

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贬值和美元停兑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崩溃,尽管1971年12月十国集团达成了《史密森协议》,宣布美元贬值,由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调整到38美元,汇兑平价的幅度由1%扩大到2.5%,但到1973年2月,美元第二次贬值,欧洲国家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退出固定汇率制,固定汇率制彻底瓦解。

固定汇率制解体的原因主要是美元供求与黄金储备之间的矛盾造成的。货币间的汇兑平价只是战后初期世界经济形势的反映,美国依靠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黄金储备,高估美元,低估黄金,而随着日本和西欧经济复苏和迅速发展,美国的霸权地位不断下降,美元灾加剧了黄金供求状况的恶化,特别是美国为发展国内经济及对付越南战争造成的国际收支逆差,又不断增加货币发行,这使美元远远低于金平价,使黄金官价越来越成为买方一相情愿的价格。加之国际市场上投机者抓住固定汇率制的瓦解趋势推波助澜,大肆借美元对黄金下赌注,进一步增加了美元的超额供应和对黄金的超额需求,最终美国黄金储备面临枯竭的危机,不得不放弃美元金本位,导致固定汇率制彻底崩溃。

3、浮动汇率制度

一般讲,全球金融体系自1973年3月以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就不复存在,而被浮动汇率制度所代替。

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大都是世界主要工业国,如、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其他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仍然实行钉住的汇率制度,其货币大都钉住美元、日元、法国法郎等。

在实行浮动汇率制后,各国原规定的货币法定含金量或与其他国家订立纸币的黄金平价,就不起任何作用了,因此,国家汇率体系趋向复杂化、市场化。

在浮动汇率制下,各国不再规定汇率上下波动的幅度,中央银行也不再承担维持波动上下限的义务,各国汇率是根据外汇市场中的外汇供求状况,自行浮动和调整的结果。同时,一国国际收支状况所引起的外汇供求变化是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国际收支顺差的国家,外汇供给增加,外国货币价格下跌、汇率下浮;国际收支逆差的国家,对外汇的需求增加,外国货币价格上涨、汇率上浮。汇率上下波动是外汇市场的正常现象,一国货币汇率上浮,就是货币升值,下浮就是贬值。

应该说,浮动汇率制是对固定汇率制的进步。随着全球国际货币制度的不断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78年4月1日修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条文并正式生效,实行所谓“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由于新的汇率协议使各国在汇率制度的选择上具有很强的自由度,所以现在各国实行的汇率制度多种多样,有单独浮动、钉住浮动、弹性浮动、联合浮动等待。

(1).单独浮动(Single Float)。指一国货币不与其它任何货币固定汇率,其汇率根据市场外汇供求关系来决定,目前,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在内的三十多个国家实行单独浮动。

(2).钉住浮动(Pegged Float)。指一国货币与另一种货币保持固定汇率,随后者的浮动而浮动。一般地,通货不稳定的国家可以通过钉住一种稳定的货币来约束本国的通货膨胀,提高货币信誉。当然,采用钉住浮动方式,也会使本国的经济发展受制于被钉住国的经济状况,从而蒙受损失。目前全世界约有一百多多个国家或地区采用钉住浮动方式。

(3).弹性浮动(Elastic Float)。指一国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对钉住汇率在一定弹性范围内可自由浮动,或按一整套经济指标对汇率进行调整,从而避免钉住浮动汇率的缺陷,获得外汇管理、货币政策方面更多的自主权。目前,巴西、智利、阿根廷、阿富汗、巴林等十几个国家采用弹性浮动方式。

(4).联合浮动(Joint Float)。指国家集团对成员国内部货币实行固定汇率,对集团外货币则实行联合的浮动汇率。欧盟(欧共体)11国1979年成立了欧洲货币体系,设立了欧洲货币单位(ECU),各国货币与之挂钩建立汇兑平价,并构成平价网,各国货币的波动必须保持在规定的幅度之内,一旦超过汇率波动预警线,有关各国要共同干预外汇市场。1991年欧盟签定了《马斯赫特里特条约》,制定了欧洲货币一体化的进程表,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欧洲货币一体化得以实现,欧盟这样的区域性的货币集团已经出现。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过去美元在国际金融的一统天下,正在向多极化发展,国际货币体系将向各国汇率自由浮动、国际储备多元化、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趋势发展

Ⅷ 汇率的汇率

汇率制度又称汇率安排(Exchange Rate Arrangement):是各国普遍采用的确定本国货币与其它货币汇率的体系。是各国或国际社会对于确定、维持、调整与管理汇率的原则、方法、方式和机构等所作出的系统规定。汇率制度对各国汇率的决定有重大影响。
按照汇率变动幅度的大小,汇率制度可分为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固定汇率制(fixed exchange rate system)是指以本位货币本身或法定含金量为确定汇率的基准,汇率比较稳定的一种汇率制度。在不同的货币制度下具有不同的固定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floating exchange rate system)是指一国不规定本币与外币的黄金平价和汇率上下波动的界限,货币当局也不再承担维持汇率波动界限的义务,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变化而自由上下浮动的一种汇率制度。该制度在历史上早就存在过,但真正流行是1972年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崩溃以后。
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特里芬两难、特别提款权、牙买加货币体系、欧洲货币体系、欧洲货币汇率机制、固定汇率、浮动汇率、可调整的固定汇率、有管理的浮动汇率、联系汇率、美元化、汇率目标区制。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支付需要,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范围为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机构。它是国际货币制度、国际金融机构以及由习惯和历史沿革所约定俗成的国际货币秩序的总和。
国际金本位制:是以一定重量和成色的黄金为本位货币,并建立起流通中各种货币与黄金间固定兑换关系的货币制度。其特点是:银行券可自由兑换金币;金币可自由铸造;黄金可自由输出入;货币储备全部使用黄金;国际结算使用黄金。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种人为的国际货币制度,其核心内容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特里芬两难:为满足世界经济增长对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的增长需要,美元的供应应当不断地增长;而美元供给的不断增长,又会导致美元同黄金的兑换性日益难以维持。美元的这种两难,指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在的不稳定性及危机发生的必然性。
牙买加协定: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得以形成的基础,其核心思想是:汇率安排多样化,黄金非货币化,国际储备多元化,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多样化。
固定汇率制:是指一国政府将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兑换比例,以法定形式固定下来,并将汇率的波动限制在较少的范围内。
浮动汇率制度:是指汇率不受平价制约,主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由市场机制自行调节的汇率,政府既不规定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兑换比例,也不限定汇率波动幅度。
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是指政府预先确定、公开承诺,并用干预市场的方法而得到的本国货币与某种(或某些)主要外币的法定平价和允许汇率上下波动的幅度,但是可以定期地调整法定的平价,以利用货币的贬值或升值来校正国际收支的不平衡,这是根据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一种国际汇率制度。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汇率的长期走势不受政府管理的影响而由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的,但汇率的短期波动受到货币当局干预的影响;亦被称为肮脏浮动。 汇率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即本币汇率和外币汇率。本币汇率和外币汇率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它们的升降所产生的经济现象正好相反。1.本币汇率以单位数量的本国货币所能兑换的外币数量来表示,称为本币汇率。在我国称之为人民币汇率,即用外币表示的人民币价格,其公式为100¥=x外币。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单位数量的人民币能兑换更多的某种外币,则表示人民币汇率上升,人民币相对于某种外币升值,而外币贬值,外汇汇率下跌,此时有利于我国的进口不利于出口;反之,单位数量的人民币若能兑换较少的某种外币,则表示人民币汇率下降,人民币相对于某种外币贬值,而外币升值,外汇汇率上升,此时有利于我国的出口不利于进口。2.外汇汇率以单位数量的外币所能兑换的本国货币数量来表示,称为外汇汇率。我国通常采用100单位外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即用人民币表示某种外币的价格,其公式为100单位外币=x¥。当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时,外汇汇率上升,外币相对于人民币升值,而人民币贬值,即用人民币表示的外币价格上涨,此时有利于我国的出口不利于进口;反之,则说明外汇汇率跌落,外币相对于人民币贬值,而人民币升值,此时有利于我国的进口不利于出口。综上所述,如果人民币贬值,外币升值,那么人民币汇率就会下降,而外汇汇率则会上升;反之,如果人民币升值,外币贬值,那么人民币汇率就会上升,而外汇汇率相应下降。

Ⅸ 黄金和汇率的关系

外汇市场上美元的强势是影响黄金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 美元与国际黄金价格之间的机制如下:

1、黄金和美元外汇是人们投资选择的重要金融资产工具,各具有不同的特点。 从本质上讲,美元是一种不受尊重的信贷货币和债务金融资产。 在信贷时代,黄金无疑是一种金融资产,是少数几种非债务金融资产之一。

2、美元是国际公认的硬通货。 黄金尚未货币化30多年来,它已成为最值得信赖的黄金国际储备。 两者之间存在权衡,这意味着美元将会走软,黄金价格将会上涨。

3、世界黄金市场一般以美元计价。 当美元贬值时,其他货币的黄金价格也显示出下跌,因为黄金的美元价格没有变化或变化很小,从而刺激非美国房屋。 黄金需求的增加最终导致国际黄金价格上涨。

4、美国GDP占世界GDP的1/4,外贸排名世界第一,世界经济深受其影响。 黄金价格与世界经济的质量成反比。 因此,美国经济和美元汇率直接影响国际黄金。 价钱。

可以看出,美元的实力与国际黄金价格基本上是反向相关的,前者是后者的影响与受影响,决定和决定的关系。美元汇率和黄金价格机制的前提美元汇率与黄金价格相互作用的正常机制受某些先决条件的制约。

这一前提是影响黄金价格的重要因素包括国际地缘政治局势的稳定,国际经济和金融形势的稳定,以及没有重大动荡。只有当国际地缘政治,国际经济形势和国际金融形势相对稳定。


(9)在金汇兑汇率的波动界限扩展阅读

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又称汇率安排(Exchange Rate Arrangement):是各国普遍采用的确定本国货币与其它货币汇率的体系。是各国或国际社会对于确定、维持、调整与管理汇率的原则、方法、方式和机构等所作出的系统规定。汇率制度对各国汇率的决定有重大影响。

按照汇率变动幅度的大小,汇率制度可分为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固定汇率制(fixed exchange rate system)是指以本位货币本身或法定含金量为确定汇率的基准,汇率比较稳定的一种汇率制度。在不同的货币制度下具有不同的固定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是指一国不规定本币与外币的黄金平价和汇率上下波动的界限,货币当局也不再承担维持汇率波动界限的义务,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变化而自由上下浮动的一种汇率制度。该制度在历史上早就存在过,但真正流行是1972年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崩溃以后。

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特里芬两难、特别提款权、牙买加货币体系、欧洲货币体系、欧洲货币汇率机制、固定汇率、浮动汇率、可调整的固定汇率、有管理的浮动汇率、联系汇率、美元化、汇率目标区制。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支付需要,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范围为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机构。它是国际货币制度、国际金融机构以及由习惯和历史沿革所约定俗成的国际货币秩序的总和。

国际金本位制:是以一定重量和成色的黄金为本位货币,并建立起流通中各种货币与黄金间固定兑换关系的货币制度。其特点是:银行券可自由兑换金币;金币可自由铸造;黄金可自由输出入;货币储备全部使用黄金;国际结算使用黄金。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种人为的国际货币制度,其核心内容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特里芬两难:为满足世界经济增长对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的增长需要,美元的供应应当不断地增长;而美元供给的不断增长,又会导致美元同黄金的兑换性日益难以维持。美元的这种两难,指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在的不稳定性及危机发生的必然性。

牙买加协定: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得以形成的基础,其核心思想是:汇率安排多样化,黄金非货币化,国际储备多元化,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多样化。

固定汇率制:是指一国政府将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兑换比例,以法定形式固定下来,并将汇率的波动限制在较少的范围内。

浮动汇率制度:是指汇率不受平价制约,主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由市场机制自行调节的汇率,政府既不规定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兑换比例,也不限定汇率波动幅度。

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是指政府预先确定、公开承诺,并用干预市场的方法而得到的本国货币与某种主要外币的法定平价和允许汇率上下波动的幅度,但是可以定期地调整法定的平价,以利用货币的贬值或升值来校正国际收支的不平衡,这是根据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一种国际汇率制度。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汇率的长期走势不受政府管理的影响而由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的,但汇率的短期波动受到货币当局干预的影响;亦被称为肮脏浮动。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汇率

网络-黄金

Ⅹ 在以下哪种汇率制度下汇率波动的范围最大

全球主要汇率制度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欧、美各国为应付战争的需要,一方面尽量将黄金集中在政府手中,因而采取种种措施,汇率制度限制黄金输出。

另一方面又大量发行银行券,以应付大量增加军费开支以后出现的巨额财政赤字。汇率制度战争爆发后,各国中止了用银行券兑换黄金,并严格禁止黄金出。

战争期间,世界局势和国家关系都陷人了极度的不稳定,各国纷纷放弃建立在铸币平价基础上的固定汇率制度.转而实行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致使各国货币的币值出现剧烈波动。

(10)在金汇兑汇率的波动界限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汇率的决定基础是黄金平价,但货币的发行与黄金无关。

2、波动幅度小,但仍超过了黄金输送点所规定的上下限。

3、汇率不具备自动稳定机制,汇率的波动与波幅需要人为的政策来维持。

4、央行通过间接手段而非直接管制方式来稳定汇率。

5、只要有必要,汇率平价和汇率波动的界限可以改变,但变动幅度有限。

阅读全文

与在金汇兑汇率的波动界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青岛银行理财到期后几天到账 浏览:635
银行汇率有关的实证论文 浏览:645
建华科技股票 浏览:922
光大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怎么样 浏览:152
未来金融服务行业 浏览:509
ndf与即期汇率之差 浏览:261
贵金属icp检测机 浏览:240
6月23日英镑汇率 浏览:487
销售贵金属经验分享 浏览:343
杠杆收购融资财务模式 浏览:871
佣金和技术服务 浏览:96
湖北融资租赁管理办吧 浏览:208
信托银监会证监会 浏览:752
微店分销佣金 浏览:970
美国期货指数杠杆率 浏览:801
报一淘设置多少佣金 浏览:553
广东贵金属交易是期货吗 浏览:40
贵金属延期保证金账户明细 浏览:697
期货连续涨跌停 浏览:209
境外汇款到国内 浏览: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