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房地产杠杆影响是什么,国家如何宏观调控这一影响
通过三种渠道降低杠杆:
一是加税,通过增加政府收入提高偿债能力,以削减负债规模、降低杠杆率。然而,在经济上升阶段可行,而在经济下行阶段,则很难操作。
二是通胀,通过增加杠杆率的分母GDP 数值以降低杠杆率,实际操作举措可能是货币政策的宽松。
三是贬值,政府释放汇率贬值压力,既能通过汇率走贬保障出口、维稳实体;然而,国家信誉怎么办,人民币国际化怎么办,一带一路怎么办?
『贰』 股市下跌会对房价造成什么影响
房地产股票出现下跌,这应该不难理解,毕竟现在房价出现了松动。不过最近银监会领导的一席话还是令不少投资者感到惊恐。该领导表示,商业银行的房贷风险可控,即便在重度压力测试下房地产抵押品价格下跌40%,仍然可以承受。当然,这首先是一个正面的信息,让广大投资者相信银行的资产质量还是很好的。但是房价下跌40%这样一个假设条件,在投资者看来是不寒而栗的,毕竟这相当于房价快要腰斩了。
现在,人们不妨设想一下,假如真的房价出现大跌(譬如跌去30%),那么会对股市产生什么影响呢?先看银行,当然了,现在分析下来银行的风险还是比较有限的,不至于发生太多的坏账。但是,毫无疑问坏账肯定是会增加的,而且此刻很容易导致贷款客户的“断供”,因为如果房价跌去30%,就存在有些贷款买房者所持房产的价值还不如房贷高的状况,这个时候他就会铤而走险选择停止还贷。届时,银行的坏账率恐怕就不是上升一点点了,而且其对经营业绩的影响远非现在提高房贷利率所能够弥补。所以,到时候银行股也会下跌,并且对其在资本市场上再融资带来更大的困难。
再看原材料行业,房价大幅度下跌以后,显然会进一步抑制需求,因为更多的潜在买房者会进入观望状态。这样一来,房地产投资会进一步降温,这就导致对建筑钢材和水泥等需求的直线下降,随之而来的是对家庭卫浴和厨房设备需求的下降,再演化下去是对家居装潢和家用电器以及床上用品等需求的下降——一句话,因为大家先不考虑买房了,那么凡是与房有关的消费都会减少。无疑,这根产业链条太长了,其影响所及,至少是20多个行业。那么,这么多行业都有条件把生产能力转移到其它方面去吗?如果不能的话,那么随着主营业务量的减少,这些行业的景气度一定会下降,所以股价也必然会下跌。
还有建筑行业,房地产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工。在中国,它也是吸收农民工进城打工的主要途径,对于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而房价大跌以后,房地产的开工规模自然会下降,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建筑行业生产任务不足(发展下去就是家庭装潢行业市场任务不足)。是否会因此而出现城市建筑行业的农民工大量返乡,现在还真不好说,但是肯定会影响到一部分企业与个人的生计。建筑公司业务量少了,相关公司的股票当然也就不会有好的表现。
所以,应该看到,房价下跌虽然本身只是房地产一个行业的事情,但是影响太大了。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不能因为你不持有房地产股票就可以觉得不会对自己产生什么冲击,其实可以说绝大多数行业都会受到拖累,对股市而言将是一个整体性的下跌。当然了,投资者还应该看到的是,虽然现在房价刚出现松动的迹象,接下去有可能下跌,但是股市上的房地产股票,早就下跌了,而且包括其它与房地产相关的行业股票,单怠厕干丿妨搽施敞渐都在下跌。像钢铁板块的走势已经疲弱了很久,前期水泥板块还不错,但最近也不行了。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房价出现了比较大的下跌,那么股市上相关板块的提前下跌,是否能够对此予以消化。如果是的话,那么这些股票再大跌的空间就不会太大,否则就难说了。
『叁』 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对银行有什么影响 对房地产企业有什么影响
能够稳定房地产市场,刺激房地产投资,间接促进资本市场的活跃度,有利于专银行利率的调整。属
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化解企业剩余库存、防范金融风险
金融杠杆简单地说来就是一个乘号。使用这个工具,可以放大投资的结果,无论最终的结果是收益还是损失,都会以一个固定的比例增加。所以,在使用这个工具之前必须仔细分析投资项目中的收益预期和可能遭遇的风险。另外,还必须注意,使用金融杠杆这个工具的时候,现金流的支出可能会增大,否则资金链一旦断裂,即使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巨大的收益,投资者也必须要提前出局。
『肆』 如何消除金融杠杆对房价的影响
目前市场上确实存在用“均价”来吸引购房人的广告。一些开发商在楼盘推广时,打出的均价,可能并不是这个项目现在推出的几栋楼的整体均价,而是其中“均价”最低的那栋楼的价格。这样价格的楼,社区中至少有一栋,而且这些楼中的户型与社区中其他楼中的户型没有什么两样,无论是楼层位置还是朝向、通风、采光都不是最差的,只是可能没有景观,或者由于楼体的朝向而影响到户型朝向而已。
“均价”,顾名思义当然是这个楼盘的平均价格,它代表一个项目的整体价位水平。但“均价”不是简单的最高价与最低价的算术平均值,而是发展商根据当前的市场情况制定的,以收回成本并获得利润的价格。
一个楼盘在推向市场时,先有“均价”,通过它来计算出每栋楼中的每个单元户型的价位,它是整个楼盘销售价格控制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这个楼盘售价的平均值。根据这个平均值,在给每一户定价前,先要定出要销售的小区中每一栋楼的均价,在这里就要应用到价差系数,它是根据每栋楼在总平面中的位置不同、朝向不同、景观不同等定出来的。用拟定的均价乘以每栋楼的系数,得出这栋楼的销售平均价。
而每一个单元户型的价格,则是根据各个户型的垂直位置(楼层)和水平位置(在一层楼中的位置)差以及每个户型的朝向、采光、通风等的不同定出系数(好朝向、好位置的户型当然系数就高),再用这栋楼拟定的均价与系数相乘,得出每户每平方米的价格,再与每户的面积相乘,便得出一户的总价。因此,你在挑房时就会产生用“均价”的价格,买不到自己合适的房子。
一般来说,多层的楼盘接近均价的户型位于4层或5层;高层在6-8层,户型位置多为东、西向;一梯二户的多层楼盘单位面积最高价与均价相差5%-8%,高层是在15%-20%之间、采光、通风等的不同定出系数(好朝向、好位置的户型当然系数就高),再用这栋楼拟定的均价与系数相乘,得出每户每平方米的价格,再与每户的面积相乘,便得出一户的总价。因此,你在挑房时就会产生用“均价”的价格,买不到自己合适的房子。
『伍』 楼市去杠杆,房价会跌多少
房地产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儿,那就是去杠杆!
很多人觉得房价高,受不了,呼吁房价下降。然而从行业的角度讲,价格高,从来就不是问题。一件东西价格高,总会有价格低的来代替。房子也一样,房子购买价格高。然而租房却并不贵。影响行业发展,造成行业动荡的,实际上是高杠杆导致的系统风险。
从银行借出钱来买房,而买房后又可以抵押房产继续买房。对于很多公司或者有能力的个人来说,在房价高涨时,这无疑是最有效的赚钱方法。如今限购出台,实际上是打压了房地产的高杠杆,而房子的价格,是各方面都不希望降下来的。最理想的结果是,沉淀在房子中的钱,都是由真金白银构成的。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减杠杆的效果明显,房价已经被限制住了。而一方面也能看出,即使房子的交易额腰斩,然而价格却没有大家预料的那样跳水。不少明显虚高的房价确实在下降,但是也仅仅限于学区房,燕郊固安等炒作概念的地区。购房者实际想买的房子,价格虽然下降了,却因为限购和银行减少房贷,变得更加难买。
从房贷计算的算式来看,目前最划算的,还是之前买房的人。至少低息的房贷,是目前个人能够融到的最大笔资金。
而在去杠杆的压力下,目前刚需购房者,可以说当下已经断了买房的念头。而且去杠杆并非一朝一夕的时间,至少短时间内,去杠杆依旧会是房地产的主流。而最近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正在逆势上涨,也说明依旧有不少人在等着炒房,房地产商的正随时想通过资本获取更大的利益。
『陆』 降杠杆去债务会不会引发房产公司倒闭潮
今年提出了“去杠杆”政策,是很必要的也是及时的,因为此前2017年万达房产就陷入债务危机不得不出售旗下酒店业务偿还债务,而恒大房产2017年也先后3次融资1300亿元,用于偿还1129亿永续债。
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碧桂园又出事了,据某媒体报道,为了提高盈利率,碧桂园个别楼盘偷工减料,质量严重不合格,更重要的是碧桂园债务压力巨大,截止2017年末,碧桂园合计拥有资产10496.69亿元,负债9330.57亿元,总负债89%,这才是最可怕的,此时碧桂园还能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吗?恐怕自己的家都保不住了?毫无疑问不止碧桂园,很多房企债务压力都很大,不然年初国开行的一个政策让很多棚户区改造停滞也不会出现,这都是因为房产企业过多的债务压力,但是无论如何是必须降杠杆,去债务的这是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为何这样说呢?
毫无疑问,高杠杆,高债务说明房企是依靠银行贷款进行经营活动的,也就是俗话说的“借鸡生蛋,”可是房产商就是单纯借的国家的鸡吗?我想不是,因为银行很多贷款都是老百姓的存款,如今很多银行进行商业改制,也就是说是存在倒闭风险的,而银行相当部分贷款都是借贷给和房地产相关联的企业,如果企业还是这样持续“借鸡生蛋,”不知危机,老百姓的钱袋子就危险了。那么去杠杆,去债务会不会引发房地产商倒闭呢?
我想是会的,因为很多房产商如今都是空壳公司,就是基本停止了房产开发,也有一些企业企业本身风险承担能力就过低,一旦遇上资金流受阻很容易陷入困境。但是还是有必要继续去杠杆,去债务,俗话说“长痛不如短痛,”我们不能一直靠房地产维系经济发展,这是不正常的,那么到底多少债务比例比较合理呢?
在我看来,考虑到通货膨胀,资产贬值以及房产短期效应,还是有必要让房产商把债务压制在50%以下的,债务压力小,ZF有时就可以做出相应的扶持政策,也有能力扶持。
『柒』 楼市降杠杆是什么意思
杠杆,具有放大的作用,用在这里是一样的意思。假设现在你有30万,一般情况下你只能买30万的东西,但是买房子的时候,你可以首付30万,贷款70万,买下100万的房子。相当于你用30万买到了100万的东西,这就是杠杆效应,提供杠杆的是银行。虽然70万要还,但在你买下的时候,你用30万的代价获得了100万的房子。加杠杆是为了获得超额利润和投资机会。假如这个房子上涨了30%,卖出就是130万,还掉70万,剩60万,赚了30万,收益率30/30*100%=100%。假如没有银行提供杠杆,第一,你没100万买这个房子,就无从谈及获利。第二,如果你有100万,全款买入,同样的假设下收益率30/100*100%=30%,差很多。风险同样也放大了。假如房价下跌30%,现值70万,卖掉还完贷款,一分也没有了。贷款炒房因为面临还款压力,一旦到了拿不住必须卖的时候正好房价下跌,就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了。现在还有提供首付贷款的,要是还不起,估计就不光是钱的事了。资金的高杠杆在短期内快速推高股价和指数的同时,也隐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在高杠杆不能持续的情况下,稍有风吹草动,高杠杆的资金就会迅速从股市撤退,从而引起股价和指数的急剧下跌。因此,股市的火爆行情,有时与股市的暴跌甚至崩盘如影相随。借助于高杠杆来投资股市的交易模式和行情走势很难具有持续性。更何况,各路加杠杆或拆借入市的资金中难免有违规或打政策“擦边球”的情况存在,一旦强化监管,这类资金将不计代价撤离股市,加剧股市的大起大伏。
『捌』 房价大跌对经济有什么影响
那得看是怎么下跌了。
中国的房地产其实就是个货币池子,在之前全世界都进行量化宽松的时候,中国当然也进行量化宽松,那么天量的货币除了进入市场流通外,就很容易引起通货膨胀,因为毕竟人民币还没有到美元的那种国际化水平。因此多余的货币就进入了房产市场,所以就推高了房价。可以说到了今天,高企的房价就相当于一个堰塞湖,不管什么原因房价一旦发生暴跌,就好比堰塞湖决堤,其后果不堪设想,中国经济倒退20年都是乐观的估计。
中国房市的泡沫事实上比80年代末的日本房市泡沫还要大得多的多。但是中国好在是不是纯粹的自由市场经济国家,因此市场中会有一部分国家的政策影响和宏观调控,所以会出现很多保护市场的行为。比如房产市场的限购,这个在美国日本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这也不代表不好,毕竟通过调控最后时限经济的软着陆是最好不过的结果。
现在已经确定的事实是,美国已经进入了紧缩阶段,首先是美联储在2017年加息了3次,然后美联储已经宣布要进行缩表(即销毁回收的美元,也就是彻底紧缩的信号),还有就是特朗普刚通过的大规模减税计划。这些对于美国以外的那些高杠杆,泡沫很严重的,尤其是风险和银行或金融系统相关联的国家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中国的楼市泡沫就是个超级炸弹,所以我们也看到央行行长周小川也说了,要防止“明斯基时刻”,已经提出了金融风险的预警。紧接着中央说“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直接给未来的房地产市场的基本性质下了定义,即未来房子只可以有居住属性,不可以有投资和金融属性。在紧接着就是限购限卖,然后就是房贷首付上升等措施。我们看到经过这一番初步调控,一线城市房价急速上涨的态势已经得到了初步遏制。北京等一线城市甚至连续数月出现环比下跌等情况。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一线城市房价国家是不会允许再出现暴涨的情况了;二线城市大部分也被遏制,但是少数城市因为发展潜力巨大以及之前房价还有较大上涨空间,所以目前还有涨价的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和四线城市库存多,也正在通过涨价去库存(因为不涨价你不会跟着买房子)。等库存去的差不多了,前面说贷款和首付都提高了门槛,即去杠杆化,前几天又说调控后要有长效机制,其实就是传说已久的房产税。
房产税目前预计在2019或2020年左右开始征收,除了弱势群体外没有免征的群体,预计2018年正式立法,然后各地根据自己情况决定税率,税收按照你的房屋的实施估价计算,1年交1次。因此等房产税开征后,炒房的人要不就在开征前大规模抛售房屋,即容易造成房源供过于求,房价更会出现下跌的态势;要不然就烂在手里,每年缴纳巨额税金,为国家做贡献。
但是这样做的话中国经济相对就安全多了,一方面去库存降低杠杆率即降低金融系统风险,另一方面开征房产税可以增加税收,进而可以对企业减税,从而增强对抗美国减税的竞争力。最后最重要的是将资金引导进实体经济,从而加速中国的产业升级步伐,实现未来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