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汇率与进出口的关系
这个好理解,国际收支平衡有利于进出口贸易,有利于维持稳定的汇率。
但当前情况,任何国家的国际收支都不可能维持平衡的。如果收入大于支出,即国际收入增加,即出现顺差,会导致汇率上涨,人民币升值,汇率上升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如果国际支出大于收入,即出现逆差,这样就会导致人民币汇率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
B. 进出口与人民币汇率的关系
汇率上升,就是人民币值钱了,同样的钱进口的东西就可以更多了,做进口就利润更大了,而出口及利润更小了.
C. 汇率与价格关系
对进口商品而言:本币对外币汇率上升,需要较少的本币就可以购买到足够的外币,所以进口商品价格也下降,促进进口;汇率下降,需要更多的本币来换取外币,所以进口商品价格上升,抑制进口。
对出口而言:本币对外币汇率上升,收到的外币换得的本币减少,出口商品价格要上升,抑制出口;本币对外币汇率下降,收到的外币能换取更多的本币,出口商品价格要下降,促进出口。
D. 汇率与外贸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汇率影响外贸出口
一般的说,本币汇率下降,即本币对外的币值贬低,能起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若本币汇率上升,即本币对外的币值上升,则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当然,汇率变化可能给予进出口的影响,必须有一个伴随的条件,即进出口需求有价格弹性? 进出口品价格的变动对进出口品的需求会有所影响。如果进出口需求对汇率和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灵敏,即需求弹性大,那么,一国汇率下降和相应降低出口商品价格,可以有效刺激出口数量;而由于进口商品国内价格上涨,则可以有效抑制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从而减少进口数量。通常认为,如果出口商品需求弹性与进口商品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则汇率下降可以改善一国的贸易收支状况。
就出口商品来说,还有一个出口供给弹性的问题,即汇率下降后出口商品量能否增加,还要受商品供给扩大的可能程度所制约。
在实际生活中,汇率对进出口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实现的。以一国货币对内购买力不变而对外汇率下降为例,由于该国出口商可从汇率贬值中得到额外利润,而额外利润提供了调低出口品在外国市场上价格的可能空间,这就增大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并从而有可能扩大自己在市场上的占有份额,增加出口。但这也要以竞争对手未采取或尚未来得及采取应对措施为条件。当竞争对手通过贬低本币汇率等措施加以反击时,竞争力的优势即不复存在。
E. 通货膨胀和汇率对进出口的影响
短期内,通货膨胀时,国内市场价格上扬,汇率没有波动的时候,出口商品的价格也要随之提升(否则国内厂商会选择把出口货物改为国内销售),则出口受到抑制;但是进口商品的价格没有显著变化,相对价格下跌,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更大,导致进口增加。
但是长期来看,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汇率下跌,导致出口增加和进口减少,抵消短期的影响。
F. 汇率与进出口是什么关系
1、本币汇率降低,即本币对外币的比值贬低,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
2、本币贬值后,出口同样的货物、收到相同数量的美元,可以从银行换回更多的人民币,利润会更多,所以对出口有利;
3、本币汇率降低,即本币对外的比值贬低,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
4、若本币汇率上升,即本币对外的比值上升,则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汇率是指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或比价,或者说是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汇率变动对一国进出口贸易有着直接的调节作用。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即让汇率下降,会起到促进出口、限制进口的作用;反之,本国货币对外升值,即汇率上升,则起到限制出口、增加进口的作用。
进出口是指与外国当事人通过缔结契约进行买卖商品,包括劳务、技术等的一系列具体业务。
1、汇率制度又称汇率安排:是各国普遍采用的确定本国货币与其它货币汇率的体系。是各国或国际社会对于确定、维持、调整与管理汇率的原则、方法、方式和机构等所作出的系统规定。汇率制度对各国汇率的决定有重大影响。
2、进出口贸易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形成进出口贸易的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的出现;
二是国家的形成。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出用于交换的剩余商品,这些剩余商品在国与国之间交换,就产生了国际间的进出口贸易。
汇率—网络
进出口—网络
G. 物价与外汇汇率的关系
从进口消费品和原材料来看,汇率的下降要引起进口商品在国内的价格上涨。至于它对物价总指数影响的程度则取决于进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反之,其他条件不变,进口品的价格有可能降低,至于它对物价总指数影响的程度则取决于进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汇率变动对一国进出口贸易有着直接的调节作用。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即让汇率下降,会起到促进出口、限制进口的作用;反之,本国货币对外升值,即汇率上升,则起到限制出口、增加进口的作用。
(7)汇率与进出口和物价的关系扩展阅读:
外汇汇率的影响因素:
1、国际收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一国国际收支为顺差,则外汇收入大于外汇支出,外汇储备增加,该国对于外汇的供给大于对于外汇的需求,同时外国对于该国货币需求增加,则该国外汇汇率下降,本币对外升值;如果为逆差,反之。
2、通货膨胀率。任何一个国家都有通货膨胀,如果本国通货膨胀率相对于外国高,则本国货币对外贬值,外汇汇率上升。
3、利率。利率水平对于外汇汇率的影响是通过不同国家的利率水平的不同,促使短期资金流动导致外汇需求变动。如果一国利率提高,外国对于该国货币需求增加,该国货币升值,则其汇率下降。当然利率影响的资本流动是需要考虑远期汇率的影响,只有当利率变动抵消未来汇率不利变动仍有足够的好处,资本才能在国际间流动。
4、经济增长率。如果一国为高经济增长率,则该国货币汇率高。
5、财政赤字。如果一国的财政预算出现巨额赤字,则其货币汇率将下降。
6、外汇储备。如果一国外汇储备高,则该国货币汇率将升高。
7、投资者的心理预期。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汇兑心理学认为外汇汇率是外汇供求双方对货币主观心理评价的集中体现。评价高,信心强,则货币升值。这一理论在解释无数短线或极短线的汇率波动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8、各国汇率政策的影响。
H. 汇率与进出口、国际收支之间的关系的体现是什么。
所谓人民币汇率就是: 人民币兑换外币的比率, 以美元为例:
2005年7月21日: 人民币与美元兑换比例为8.11RMB兑换1美元, 即汇率为8.11
2010年4月22日: 人民币与美元兑换比例为6.82TMB兑换1美元, 汇率降为6.82
,6.82元人民币就可以换1美元了,原来要8.11元,人民币对外变值钱了,也就是升值了.
这种情况就叫做汇率下降
假如进口国外产品100美元 ,政府先用外汇(美元)结算付给100美元,国内的进口企业或个人只需给政府682元人民币, 原来需要811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外的产品变便宜了,从而会鼓励进口,增加进口.
假如出口到国外的产品也是100美元,外企结算时给你100美元,但美元在国内是无法直接使用的,必须向政府兑换成人民币,现在100美元兑给你682人民币,若是在2005年的时候,可以兑换811元人民币,相当于出口产品利润被压缩了,如果出口产品在国内的生产成本没法降低,甚至因用工或税收等而上升,出口的产品就会出现微利甚至亏损,从而打击了出口的积极性,或者只能提高产品的出口价格以维持原来的利润,但价格的上升会导致竞争力的下降,使得订单减少了,从而也打击了出口,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近年来出口为主导的战略是不利的!
总之, 汇率下降就会使本币升值,继而促进进口,同时也打击了出口!
国际上来看 如果汇率上升 你买国外的产品 价格会较高。
而且从生产形势上来看 汇率上升,国际间结算的生产资料价格会上涨。
所以来说物价水平会上涨
I. 关于汇率变动与物价上涨的关系
你的理解有一点点问题,本币对外贬值,是指汇率的下降,因此有利于出口。不一定影响本币在国内的购买力。比如人民币在升值,出口减少。但由于国内货币供给过多,人民币在国内市场贬值,物价上升。
我觉得这种情况是不一定的。假设人民币大幅度贬值,刺激了出口,进口减少(至少进口产品价格上升)。这时候问题来了,
1。市场上对进口品的依赖程度如何,是否有很多国内替代品?
2。原材料,能源是否以来进口?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够较大程度地实现自给自足,货币贬值并不一定导致国内物价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