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假设的是固定汇率, 为什么还能应用于浮动汇率
r是啥玩意儿。
r应该是利率吧。在世界范围内利率一样。
2.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可变汇率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如何
你好,这个问题好像没人回答,不过我只能为你回答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篇幅太大,可能要自己去查阅书籍。固定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有义务维护本国汇率的稳定性,将其维持在一个承诺的固定水平。当央行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意欲增加净出口时,本国的货币供应量增加,则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供给大于需求,那么汇率有贬值的压力,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央行不得不抛出外币、买入本币,也即是回笼本国货币。所以,此时货币政策无效
3. 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可变汇率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考察的是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形,资本完全流动意味着资产所有者认为国内证券与国外证券之间可以完全替代。因此,只要国内利率超过国外利率就会吸引资本大量流入;或者只要国内利率低于国外利率,就会使资产所有者抛售国内资产,引起大量资本外流。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着重分析了在资本完全流动的前提之下财政、货币政策的不同效应。引入浮动汇率制下的情形(1)货币政策-无论在哪种资本流动性假设下,货币政策在提高收入方面都比固定汇率制下更加有效(P624-625图)。(2)财政政策-在资本完全不流动的情形下,浮动汇率下收入的增长大于固定汇率下的收入增量;在有限资本流动性的情形下,财政政策的扩张性影响仍然有效,但是收入的增长幅度小于固定汇率制下情形;在资本具有完全流动性的情形下,财政政策对于刺激收入增长是无能为力的。
4.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和蒙代尔的政策配合说矛盾吗
不矛盾,固定汇率制下货币政策无效是说不能单纯依靠货币政策取得某种效果,但并不代表货币政策不能平衡由财政政策带来的货币冲击。
比如:政府实施增加支出的财政政策,支出增加,IS曲线右移,收入水平上升,在货币供应量不增加的情况下,利率必然上升,外资流入增加;收入增加,进口增加,但由于外资对利率反应的弹性大,利率上升会使外币流入数量很大。所以,一般来讲,政府支出增加到一定的幅度,顺差会增加很多,于是本币面临升值压力。为维护固定汇率,政府买进外币,卖出本币,LM曲线向右移。结果,一方面是官方外汇储备增加,另一方面是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加,经济可加速增长。
5.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资本完全流动下,浮动汇率下,财政政策为什么无效
你先画两个ry图。假定没有资本流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使得lm右移,随之出现的国际收支逆差导致本币贬值,is和fe右移交于一点。同样,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得is右移,会导致逆差,本币贬值,出口增长,is进一步右移。应该是这样。
6.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在资本由流动的情况下(固定汇率)为什么财政政策会使LM曲线移动
不是货币函数变了哦,可以从以下任意一个模型来理解。
(这里的汇率都是默认间接标价法哦,即本币的外币价格)
1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来分析
财政政策IS*右移,均衡汇率上升,即本币的外币价格上升,高于官方既定的汇率。本币的外币价格上升,意味着外币的本币价格下降,于是市场上会出现一些套利者急冲冲的把手中的外币在官方那换成本币。于是本币供给量增加,即LM*右移。直至均衡汇率和官方汇率相等,套利行为才结束
2仅用IS-LM模型来分析
财政政策使得IS右移,利率由上升趋势。国外资本流入,均衡汇率上升,如上所述由于官方承诺兑换一定汇率兑换,套利者将手中外币换成本币,于是本币供给增加,LM右移,直至利率与以前利率相等。
另外,固定汇率的时候,货币政策是无效哦,但不涉及IS移动哦。比如现在政府决定增加货币供给,这使得利率有下降趋势,资本想要逃离本国,使得均衡汇率下降,即本币的外币价格要下降,套利者肯定会急匆匆的将手中本币从官方渠道换成比较多外币。从而本币供给减少。
7. 利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预测面对下例冲击.汇率.总产出.经常账户余额在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下有何反应
1)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必须牺牲汇率的稳定性,实行浮动汇率制。这是由于在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频繁出入的国内外资金带来了国际收支状况的不稳定,如果本国的货币当局部进行干预,亦即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那么本币汇率必然会随着资金供求的变化而频繁的波动。利用汇率调节将汇率调整到真实反映经济现实的水平,可以改善进出口收支,影响国际资本流动。虽然汇率调节本身具有缺陷,但实行汇率浮动确实较好的解决了“三难选择”。但对于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来说,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信心危机的存在会大大削弱汇率调节的作用,甚至起到恶化危机的作用。当汇率调节不能奏效时,为了稳定局势,政府的最后选择是实行资本管制。
(2)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必须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实行资本管制。在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在汇率贬值无效的情况下,唯一的选择是实行资本管制,实际上是政府以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来维护汇率的稳定性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大多数经济不发达的国家,比如中国,就是实行的这种政策组合。这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国家需要相对稳定的汇率制度来维护对外经济的稳定,另一方面是由于他们的监管能力较弱,无法对自由流动的资本进行有效的管理。
(3)维持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必须放弃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资本完全流动时,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本国货币政策的任何变动都将被所引致的资本流动的变化而抵消其效果,本国货币丧失自主性。在这种情况下,本国或者参加货币联盟,或者更为严格地实行货币局制度,基本上很难根据本国经济情况来实施独立的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整,最多是在发生投机冲击时,短期内被动地调整本国利率以维护固定汇率。可见,为实现资本的完全流动与汇率的稳定,本国经济将会付出放弃货币政策的巨大代价
8. 固定汇率制度的两国模型中,存在哪些作用机制
固定汇率制度的两国模型中,存在的作用机制:
1、外国货币扩张在增加外国收入的同时也可提高本国收入。
2、外国财政扩张在增加外国收入的同时可能降低本国收入。
在固定汇率制下,资本完全流动的条件使得货币政策无力影响收入水平,只能影响储备水平;而财政政策在影响收入方面则变得更有效力,因为它所造成的资本流入增加了货币供给量,从而避免了利率上升对收入增长的负作用。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两国模型)考察的是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形,资本完全流动意味着资产所有者认为国内证券与国外证券之间可以完全替代。因此,只要国内利率超过国外利率就会吸引资本大量流入;或者只要国内利率低于国外利率,就会使资产所有者抛售国内资产,引起大量资本外流。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着重分析了在资本完全流动的前提之下财政、货币政策的不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