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经营杠杆系数的公式是什么
定义计算公式为DOL=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EBIT/EBIT)/(△Q/Q),△EBIT是息税前利润变动额,△Q为产销量变动值。
公式的推导:
经营杠杆系数=(销售收入-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其中,由于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即为息税前利润(EBIT),因此又有:
经营杠杆系数(DOL)=(息税前利润EBIT+固定成本)/ 息税前利润EBIT=(EBIT+F)/EBIT=M/(M-F)
为了反映经营杠杆的作用程度、估计经营杠杆利益的大小、评价经营风险的高低,必须要测算经营杠杆系数。一般而言,经营杠杆系数越大,对经营杠杆利益的影响越强,经营风险也越大。
(1)甲企业经营杠杆系数扩展阅读
企业经营风险的大小常常使用经营杠杆来衡量,经营杠杆的大小一般用经营杠杆系数表示,它是企业计算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盈余变动率与销售额变动率之间的比率。
第一,它体现了利润变动和销量变动之间的变化关系;
第二,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杠杆作用和经营风险越大;
第三,固定成本不变,销售额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小,经营风险越小,反之,则相反;
第四,当销售额达到盈亏临界点时,经营杠杆系数趋近于无穷大。
企业一般可通过增加销售额,降低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等措施来降低经营杠杆和经营风险。
控制经营杠杆的途径企业一般可以通过增加销售金额、降低产品单位变动成本、降低固定成本比重等措施使经营杠杆率下降,降低经营风险。
㈡ 求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的相关资料
谈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 企业一定时期成本支出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收益的实现。同时,企业成本结构的变动,也会对其收益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取得良好的效益,必须重视分析成本变动对收益的影响。笔者试从企业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的角度,谈谈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一、经营杠杆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企业的成本按其特征可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两部分。在相关范围内,企业产销量的变动不会改变其固定成本总额,但它会使企业单位产品所分摊的固定成本发生升降,从而提高或降低企业收益的实现。 假设甲、乙两企业有关数据如下(表一): 项目 甲企业 乙企业 产品销量 10000件 10000件 单位售价 50元 50元 单位变动成本 30元 20元 固定成本总额 100000元 200000元 税前收益 100000元 100000元 由表一可知,尽管甲、乙两企业成本结构不同,但是其实现的税前收益是相同的。由此看来,似乎成本结构对企业收益没有影响,然而,若甲、乙两企业的销量变动,对收益的影响却大不一样。 如甲、乙两企业销量分别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其销量变动对收益的影响结果如下(表二): 项目 甲企业 乙企业 产品销量 11000件 11000件 单位售价 50元 50元 单位变动成本 30元 20元 固定成本总额 100000元 200000元 税前收益 120000元 130000元 显然,销售量增加的幅度一样,而企业收益增加的幅度不一样,这种效益变动幅度大于销售变动幅度的现象,正是经营杠杆作用的结果。 一般情况下,高固定成本、低变动成本结构的企业,相对于低固定成本、高变动成本结构的企业,其经营杠杆功能强(如上例乙企业),经营风险也较大。反之,其经营杠杆功能弱,经营风险也较小。企业的经营杠杆可用经营杠杆率表示。 经营杠杆率(DOL)=收益变动率÷销售变动率 或=边际贡献总额÷税前收益 根据表一资料,甲乙两企业经营杠杆率分别为: 甲企业:DOL=(50-30)×10000÷100000=2(倍) 乙企业:DOL=(50-20)×10000÷100000=3(倍) 甲企业收益增长是其产品销量增长的2倍,也就是说,销量若增长10%,其收益将增长20%(10%×2);同理,乙企业的收益增长为其产品销量的3倍(即收益增长30%)。 一般而言,企业经营杠杆率,随着销量的增加和收益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越接近于损益均衡点,经营杠杆率越高,当企业收益趋于零时,经营杠杆率表现为无穷大。必须指出的是,经营杠杆的影响是双向的,若企业的销量下降时,其收益也是以销量下降的若干倍数降低的。因此,根据经营杠杆的特点,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它来控制、调节其经营活动。 由经营杠杆率的上述公式可进一步推导得: 经营杠杆率=(税前收益+固定成本总额)÷税前收益=1+固定成本总额÷税前收益
㈢ 企业的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复合杠杆系数怎么算
具体如下:
1.边际贡抄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袭==300-300*50%==150万元
如果题目已知产销量和单位边际贡献M=px-bx=(p-b)x=m·x
式中:M为边际贡献;p为销售单价;b为单位变动成本;x为产量 量;m为单位为际贡献
2.息税前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150-50==100万元
EBIT=M-a
式中:EBIT为息税前利润;a为固定成本。
所以营业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边际贡献/息税前利润=150/100=1.5
3、经营杠杆系数的作用:
(1)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固定的生产经营成本的存在导致企业经营杠杆作用,而且固定成本越高,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风险越大。
(2)如果固定成本为零,经营杠杆系数等于1。通常,经营杠杆系数大于1
(3)由资本总额为200万元,债务资本比率为30%,利息率为15%得出:
利息=200*30%*15%=9万元
财务杠杆系数DFL=EBIT/(EBIT-I)=EBIT/(EBIT-I)
==100/(100-9)==1.0989
联合杠杆系数==营业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
==1.5*1.0989==1.648
㈣ .某企业2017和2018年的经营杠杆系数分别为2.5和3
如果题目是2017年的息税前利润为28万元
息税前利润增长=△EBIT/EBIT
销售增长率=△Q/Q=X
3=[(40-28)/28]/x
解得:x=14.29%
㈤ 杠杆的经营杠杆系数
指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由于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规律。根据成本性态,在一定产销量范围内,产销量的增加一般不会影响固定成本总额,但会使单位产品固定成本降低,从而提高单位产品利润,并使利润增长率大于产销量增长率;反之,产销量减少,会使单位产品固定成本升高,从而降低单位产品利润,并使利润下降率大于产销量的下降率。所以,产品只有在没有固定成本的条件下,才能使贡献毛益等于经营利润,使利润变动率与产销量变动率同步增减。但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这样,由于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规律,在管理会计和企业财务管理中就常根据计划期产销量变动率来预测计划期的经营利润。为了对经营杠杆进行量化,企业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中把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量(或销售收入)变动率的倍数称之为“经营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率”,并用下列公式加以表示:
经营杠杆系数也可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在求得经营杠杆系数以后,假定固定成本不变,即可用下列公式预测计划期的经营利润:计划期经营利润=基期经营利润×(1+产销量变动率×经营杠杆系数)在某一固定成本比重的作用下,销售量变动对利润产生的作用,被称为经营杠杆。由于经营杠杆对经营风险的影响最为综合,因此常常被用来衡量经营风险的大小。经营杠杆的大小一般用经营杠杆系数表示,即EBIT变动率与销售量变动率之间的比率。
企业经营风险的大小常常使用经营杠杆来衡量,经营杠杆的大小一般用经营杠杆系数表示,它是企业计算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盈余变动率与销售额变动率之间的比率。
第一,它体现了利润变动和销量变动之间的变化关系;
第二,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杠杆作用和经营风险越大;
第三,固定成本不变,销售额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小,经营风险越小,反之,则相反;
第四,当销售额达到盈亏临界点时,经营杠杆系数趋近于无穷大。
企业一般可通过增加销售额,降低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等措施来降低经营杠杆和经营风险。
控制经营杠杆的途径企业一般可以通过增加销售金额、降低产品单位变动成本、降低固定成本比重等措施使经营杠杆率下降,降低经营风险。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经营杠杆一方面是从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来,单价和销售量增加,边际贡献就会增加,经营杠杆系数=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固定成本),因为分母还要减去一个固定成本,分母总是小于分子的,因此同时增加一个数值时,相对于金额较大的分子来说,它增加的幅度相对较小,而相对于金额较小的分母来说,它增加的幅度相对要大,所以分母增加比例越大,则整个式子越小,即经营杠杆系数越小,举例:如边际贡献=100,固定成本=20,则经营杠杆系数=100/(100-20)=1.25,当由于单价上升而使边际贡献增加20时,即边际贡献=120,固定成本不变,则120/(120-20)=1.2<1.25,即经营杠杆系数变小,两者呈反方向变化,其他也一样分析。
㈥ 经营杠杆系数
甲经营杠杆系数=150*60%/(150*60%-30)=1.5
乙经营杠杆系数=150*60%/(150*60%-45)=2
当两企业德销售额均增减5%时
甲营业利润=5%*1.5=7.5%
乙营业利润=5%*2=10%
㈦ 要求计算:(1)该公司经营杠杆系数(2)该公司财务杠杆系数(3)该公司复合杠杆系数
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固定成本)/息税前利润
或 =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这里=(30+12)/30=1.4 或=140*0.3/(140*0.3-12)=1.4
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30/(30-100*0.4*0.12)=1.19
复合杠杆系数=1.4*1.19=1.67
㈧ 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
经营杠杆系数=(销售收入-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其中,由于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即为息税前利润(EBIT),因此又有:
经营杠杆系数(DOL)=(息税前利润EBIT+固定成本)/ 息税前利润EBIT
=(EBIT+F)/EBIT=M/(M-F)
为了反映经营杠杆的作用程度、估计经营杠杆利益的大小、评价经营风险的高低,必须要测算经营杠杆系数。一般而言,经营杠杆系数越大,对经营杠杆利益的影响越强,经营风险也越大。
(8)甲企业经营杠杆系数扩展阅读:
演化规则
1.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经营杠杆系数说明了销售额增长(或减少)所引起的营业利润增长(或减少)的幅度;
2.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额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小,经营风险也就越小;反之,销售额越小,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风险也就越大。
3.在销售额处于盈亏临界点前的阶段,经营杠杆系数随销售额的增加而递增:在销售额处于盈亏临界点后的阶段,经营杠杆系数随销售额的增加而递减:当销售额达到盈亏临界点时,经营杠杆系数趋近于无穷大,此时经营风险趋近于无穷大;
4.在销售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影响经营杠杆的因素主要是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金额。固定成本或变动成本加大都会引起经营杠杆系数增加。
这些研究结果说明,在固定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公司应采取多种方式增加销售额,这样利润就会以经营杠杆系数的倍数增加,从而赢得“正杠杆利益”。否则,一旦销售额减少时,利润会下降的更快,形成“负杠杆利益”。
㈨ 如果某公司经营杠杆系数为2,则息税前利润
ABCD
本题不需算,直接按定义来做就可以了,经营杠杆是指单位销量变化对息税前利润的影响程度,财务杠杆是指单位息税前利润变化对每股收益的程度,综合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乘以财务杠杆系数=2乘以3=6,表示单位销量变化对每股收益的影响程度
㈩ 求该企业的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复合杠杆系数。
单位固定成本抄=100/40%*60%=150 固定袭成本=150*10000=150万元
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固定成本)/息税前利润=(90+150)/90=8/3
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90/(90-40)=1.8
复合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8/3*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