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解谜吉利投资蔚来“绯闻”背后的真相
2月18日,一则吉利汽车计划投资3亿美元入股蔚来汽车的消息立刻引起广泛关注。尽管吉利汽车和蔚来汽车都表示不对此置评,但舆论似乎仍然愿意相信这一传闻的真实性,甚至有媒体表示双方已经确定合作细节。对此,汽车预言家在采访多位产业投资、经济领域人士后获悉,吉利3亿美元投资蔚来汽车是不符合产业投资规律、没有投资价值的行为,基本可以认定是不实消息。
汽车预言家梳理发现,从去年开始,蔚来就已经传出和北汽,广汽、上汽等产业资本洽谈融资,但现在为止都停留在了“流言”层面。针对又一次关于蔚来汽车的融资“绯闻”,采访中多位人士指出,蔚来汽车近几年从投行、政府再到产业的融资轨迹,表明这家企业善于运用资本杠杆化解资金危机,尽管目前李斌掌控的蔚来汽车既没有兜售迹象,也保持了较为稳定的估值,但失衡的投入产出比是摆在蔚来汽车面前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
为什么吉利3亿投资蔚来不符合汽车产业投资规律?究竟是谁在不遗余力的将吉利和蔚来相互联系?蔚来近几年来的融资路线是什么?李斌为什么从BTA到地方政府再到汽车产业寻求融资?摆在蔚来汽车面前必须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是此次蔚来融资绯闻之外需要搞清楚的问题。
1
吉利投资蔚来是“绯闻”
2月18日,针对吉利3亿美元投资蔚来汽车的消息,多位投资与企业运营人士分析了不属实的原因:
一、从目前蔚来的经营状况来看,吉利获得蔚来股权不足10%,仅为第三大股东,既不能得到企业管理权,也没有运营价值。
蔚来NIOHouse
根据2019年12月30日,蔚来汽车发布的最新一期财务报表,蔚来汽车第三季营收为18.36亿元,环比增长21.8%,同比增长25.0%;净亏损为25.21亿元,环比下滑23.3%,同比下滑10.3%。如果按照蔚来第三财季共交付4799辆汽车计算,在2019年第三财季,蔚来汽车卖一辆车平均亏损52万元。
分析人士表示,汽车产业是典型大投入,慢产出过程。一辆汽车的研发制造销售周期多达数年。在上市销售初期,单车亏损情况可以理解,但像蔚来这样单车亏损高达50万的品牌并不多见。截至2019年9月底,蔚来现金和短期投资仅剩17.7亿元。其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9.8亿元人民币,较第二季度末减少近58.3%。
蔚来汽车的情况也反映到了资本方的态度上。2月16日,根据媒体报道,蔚来股东高瓴资本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文件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高瓴资本已不再持有蔚来汽车股份。据悉,高瓴是蔚来上市前的重要投资者。蔚来上市后,高瓴持股蔚来7.5%,曾是蔚来第三大股东。
甚至有舆论猜测,此次传出吉利等产业资本争相投资蔚来,不排除有人为了平衡高瓴资本退出对蔚来的负面影响而刻意对外释放“烟雾弹”的可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 吉利汽车投资亿咖通科技 投资金额约5000万美元
在汽车产业“新四化”的趋势下,吉利汽车保持较强的研发投入,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协同和规模化效应,不断探索汽车上下游产业、全面布局汽车“新四化”,积极构建未来智慧立体出行生态。在完成本次B轮融资之后,该投资将成为吉利汽车在车联网、智能互联、车载系统及芯片等领域进一步完善布局的最新举措。亿咖通科技与吉利汽车将紧密携手,打造行业领先的智能网联生态开放平台,为用户提供更智能、安全的出行体验。
亿咖通科技创立于2016年,是一家领先的汽车智能化科技公司,致力于持续打造行业领先的智能网联生态开放平台,全面为车企赋能,创造更智能、更安全的出行体验。目前,亿咖通科技已在杭州、北京、上海、武汉、大连及瑞典哥德堡设立了分支机构和研发中心。亿咖通科技于2020年和2021年分别获得了来自网络、海纳亚洲创投基金和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长江经开车联网产业基金的战略投资。
3. 吉利如何融得并购所需的资金
3月28日,沃尔沃总部,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出席发布会。新华社记者 武巍摄
2010年3月28日,中国民营汽车企业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签署了股权收购协议,吉利控股集团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100%股权以及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相关资产。作为中国汽车行业迄今为止最重大的海外收购之一,这不仅仅是吉利控股集团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国汽车工业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
昨天,刚刚从瑞典归来的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率领吉利高管现身北京,讲述了吉利收购沃尔沃背后的细节。
吉利如何竞购胜出?
李书福说:“吉利研究沃尔沃这个企业已经有8年多了,正式跟福特就收购沃尔沃进行沟通也将近3年多。”
吉利副总裁张芃也直言:“吉利对沃尔沃这个品牌钟情已久。”
据介绍,早在2008年福特首次表示可能放弃沃尔沃之后,吉利便秘密成立了项目小组,负责对沃尔沃的收购事宜,张芃便是项目组的核心成员之一。据他介绍,项目组成立之后马上开展三方面的工作:第一,对沃尔沃公司进行深入、全面、细致的了解和研究;第二,制定总体收购战略;第三,制定整个操作的细致时间表及规划。2008年底,吉利首次向福特提交竞购建议书,这份花了整整一年时间精心制作的建议书给福特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因为它准备得非常充分,里面的数据非常翔实,这就奠定了福特跟我们谈判的基础。”
2009年1月中旬,李书福率团会见了福特的首席财务官、首席执行官及董事长,这是双方高层就沃尔沃的并购事宜进行的第一次正式会面。随后吉利收到了福特方面发出的正式邀请,对沃尔沃的并购流程由此展开。
2009年10月28日,福特宣布吉利成为沃尔沃的首选竞购方。
为什么在沃尔沃的众多竞购者当中,福特最终选择了吉利?李书福认为,吉利与沃尔沃堪称“情投意合”。“我们对沃尔沃的理解,对汽车行业的理解,以及对于福特的理解,还有我们的核心竞争理念等,都是福特选择我们的重要原因。”李书福说,“并不是有钱就能买到沃尔沃,反过来讲,也并不是说钱不多就买不到。”
收购的钱从哪里来?
作为全球知名的豪华汽车品牌,沃尔沃的吸引力不言而喻,但这也决定了沃尔沃的身价不会太低。更何况在福特放出风声要出售沃尔沃之后,国际上一大堆买家等着跟吉利去争。李书福坦言:“买的人很多,有瑞典当地的,有美国、英国和其他国家的,竞争是很激烈的。”对吉利而言,除了要准备一份出色的收购计划,更重要的是,得筹足收购所需要的巨额资金。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最终价格为18亿美元。福特汽车方面证实在签约当天,吉利已将这笔钱打入福特公司账户,其中16亿美元为现金,2亿美元为支票。但这只是一个开始,据吉利控股财务总监尹大庆透露,收购完成之后,吉利方面还要向沃尔沃提供后续运营所需的流动资金,额度大致在9亿美元左右。这样算来,为并购沃尔沃吉利至少需要融资27亿美元,约合180亿元人民币。
而2009年,吉利汽车销量33万辆,销售收入140亿元,利润12亿元—这就是说,吉利要攒够15年的利润,才能买下沃尔沃。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消息传出后,外界对其质疑颇多,能否成功融资便是争论的焦点之一。尹大庆称,吉利的发展已经使其具有去并购像沃尔沃这样大规模的企业的能力,在和福特签订最终的买卖协议之前,全部27亿美元资金都已经安排到位。据透露,这笔钱一半在国内融得,一半来自海外;其中,国内的融资又分为两部分—一半是吉利的自有资金,另一半是从国内银行融得的并购资金;国外的融资则来自美国、欧洲、香港等多个地方。由此可见,收购沃尔沃所需的全部27亿美元中,仅有四分之一的钱由吉利自掏腰包,折合成人民币约合40多亿元,这个数目对已在中国汽车行业打拼了十多年的吉利而言,问题不大。
沃尔沃何时能盈利?
尹大庆直言,为收购而筹措的27亿美元是吉利对沃尔沃的“输血”,但并购完成之后,吉利要让沃尔沃形成“造血”功能,“把沃尔沃拿来是为了赚钱,而不是输血。”
但贫血多时的沃尔沃要恢复自我造血功能绝非易事。
沃尔沃被媒体形容为一位家道中落的贵族小姐。自1995年以来,其在全球豪华车市场的份额从14.9%一路下降到8.2%,自2005年至今,沃尔沃更是连续5年亏损,每年的亏损额均在10亿美元以上。糟糕的财务状况逼得福特忍痛割爱,以18亿美元的价格将当年65亿美元买来的沃尔沃转手。
接手一个连福特汽车都玩不转的汽车公司,吉利不仅需要胆量,更需要让它赢利的能耐。
李书福认为,沃尔沃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规模太小,规模小,成本就高,就容易亏损。“我们要扩大沃尔沃的销量,把成本降下来。”据介绍,吉利计划在保留沃尔沃瑞典工厂的同时,在中国建立新的生产基地,推进沃尔沃的国产化。该基地一期生产规模年产30万辆。吉利计划在未来5年内,使沃尔沃在全球的年产规模增加到90万辆,并在可预见的将来,使沃尔沃的年产量达到200万辆。
与此同时,吉利还计划在沃尔沃的全球采购链条中增加中国零配件的采购比例,目标是每年提高8%,5年后超过40%,这样可在5年内降低采购成本至少12亿美元,与此同时,零部件出口每年可为吉利带来销售收入40亿美元,一举两得。
对沃尔沃的盈利前景,吉利方面比较乐观,原因是沃尔沃在技术方面的确有独到之处。在汽车行业广泛应用的三点式安全带、两级出发安全气囊、汽车安全玻璃、三元催化等技术,均是沃尔沃的“代表作”。近年,沃尔沃又发明了可以自动刹车的城市安全系统及行人保护安全技术。尽管连年亏损,但其研发投入跟奔驰、宝马却相差无几,是一个实力型选手。
吉利的财务顾问洛希尔银行所做的收益预测称,被吉利收购后,沃尔沃在2011年可实现盈利,在2015年更可实现税前利润7.03亿美元。这更增强了吉利方面的信心。
沃尔沃将落户何处?
吉利将推进沃尔沃国产的消息传出之后,引起了不少地方政府的关注。沃尔沃将落户何处?昨天,吉利方面三缄其口。
对有意接纳沃尔沃项目的地方政府,吉利方面的条件是,当地须拿出真金白银,为项目注资。追寻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资金往来轨迹,可以看出沃尔沃项目落户地点的些许端倪。
为收购沃尔沃,吉利先后注册了吉利凯盛国际投资公司、吉利万源国际投资公司和吉利凯旋国际投资公司。这三家公司的注册地均为北京亦庄,因而有传言称,北京亦庄是沃尔沃项目在华落户的候选地点。
眼下,吉利万源公司账户上共有71亿元,其中41亿元来自吉利凯盛,另外30亿元则来自大庆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大庆将在沃尔沃项目中扮演何种角色,也值得玩味。
据称,此前李书福与天汽一度达成口头协议—天汽以土地和资金入股沃尔沃项目,基地落户天津市滨海新区的天汽厂区。但由于天汽没有足够资金,并认为吉利收购沃尔沃风险过大,合作最后告吹。
此外,成都市政府已经提示成都银行和国开行成都分行,要求配合吉利的融资收购。如此看来,成都似乎也要在沃尔沃项目中分一杯羹。
4. 雪中送炭吉利或出资3亿美元入股蔚来
根据媒体消息,国产传统车企吉利汽车欲向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注资3亿美元。虽然该消息还未得到吉利和蔚来双方的确认,但是在业内也激起了激烈讨论。按照蔚来目前的股价来进行计算,吉利汽车注资3亿美元可购买约10%左右的股份。要知道,目前李斌持股比例约14.4%,腾讯持股约13.3%。如果吉利注资成功,那么吉利汽车将成为蔚来汽车的第三大股东。
与此同时,蔚来汽车昔日第三大股东高瓴资本却选择了清仓,这对蔚来汽车更是带来了较大的压力。所以,蔚来汽车要想挺过疫情持续发展,还需要其他资本的注入,而这时候的吉利汽车似乎真成了上上之选。不知大家是怎么认为的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 吉利集团是否有考虑在国内发行债券同时想知道资金部哪位负责融资
不会在国内发行的,所以不要做无用功了!
同时,即使要做的话,吉利也有自己的金融团队,不可能会用毛遂自荐的团队来做金融的
6.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筹资问题
海外融资占半数
关于并购沃尔沃的资金来源,吉利汽车副总裁、首席财务官尹大庆详细解释称,整个并购项目需要资金27亿美元,其中18亿美元用于收购沃尔沃轿车100%的股权,余下9亿美元是对沃尔沃轿车的输血,是保证沃尔沃后续运营的资本开支。
尹大庆表示,27亿美元并购资金分为两部分,一半来自国内融资,其中又以吉利汽车自有资金为主,加上国内主权银行的收购资金;另一半来自海外,包括来自美国、欧洲和香港市场的资金。由于还没有最终交割,具体的收购金额还无法披露。
不过,尹大庆在发言时指出,吉利收购沃尔沃每一阶段都有资金的安排。据此推测,吉利可能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支付18亿美元的收购款项。
1999年,福特汽车收购沃尔沃的价格为64亿美元,而吉利18亿美元的收购价,不到当时福特收购价格的三分之一。
以规模化摊薄研发成本
对待更换门庭的沃尔沃,李书福认为,重要的不是输血,而是恢复沃尔沃的造血功能,早日扭亏为盈。
李书福认为,沃尔沃最大的问题在于规模太小。“沃尔沃的规模不及宝马、奔驰,但我猜测沃尔沃在研发上的投入与宝马、奔驰差不多,但由于规模小,每辆车的成本就比较高,吉利就是要把沃尔沃的技术优势充分发挥,把沃尔沃的规模做大,并在适当的时候在中国建设新工厂,使得生产更加贴近中国市场。”
对于市场普遍关心的知识产权和技术方面,吉利汽车副总裁、首席技术官赵福全解释称,第一,吉利收购沃尔沃100%股权,这是整个知识产权谈判的核心;第二,沃尔沃作为一个独立的公司,拥有其关键技术和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同时为了保证其既定战略商业计划的继续实施,将拥有所有福特相关知识产权的使用权;第三,吉利将通过沃尔沃拥有其关键技术及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其大量知识产权的使用权。
此外,赵福全还表示,如果需要,吉利可以为沃尔沃提供低成本的研发支持,以降低沃尔沃的研发成本,同时吉利还将“像小学生一样学习沃尔沃的技术”。
针对有消息称,吉利只收购了沃尔沃品牌的一半所有权,李书福表示,沃尔沃有两个企业,一个是生产载重汽车和客车的VOLVO AB,另一个是沃尔沃轿车,吉利收购了沃尔沃轿车品牌100%的所有权。
7. 柳笛浅析吉利投资,吉利这些年到底花了多少钱
这个Smart,很像是戴姆勒把无关紧要的业务丢出来,你测测我的手段、我看看你的诚意,大家先处处看。如果合作顺利,背后一定是更大的一盘棋,有生之年看到吉利跟奔驰合作推出车型,也说不定呢。就像10年前,吉利刚收购沃尔沃时,谁能猜到吉利打的是这个算盘吗?
这里还有
上面列举的,只是跟大家关系相对密切的收购案,没跟大家聊的,还有2013年,1700万美元收购英国锰铜集团资产(伦敦出租车公司),2017年,3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集团8.2%股份(沃尔沃集团和沃尔沃汽车不一样,收购沃尔沃集团的股份,看中的应该是卡车业务)。不算收购后投入的运营、研发等等开支,吉利已经花了接近150多亿美元,按照现在的汇率算,吉利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开支,超千亿人民币。
买买买背后是不是存在金融风险,这个咱不懂。但就汽车业务来说,吉利的版图已经非常可观了。乘用车,吉利/宝腾、领克、沃尔沃、依次往上(未来能不能跟奔驰弄个高于沃尔沃的品牌呢。。。);卡车——沃尔沃集团;跑车——路特斯。如果后续所有操作,都能像运营沃尔沃一样骚,再过十年,我坐在电脑前重启这个选题时,会是什么心情呢。
吉利,这是要买出一个“大众”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 吉利3亿美元入股蔚来“疑云”
而按照吉利一贯的风格,多投资一个蔚来也并不稀奇,尤其是,与投资阿斯顿·马丁的2亿英镑相比,入股蔚来所需的资金要少一些,对吉利不构成压力。
除此之外,吉利投资蔚来后,有望提升自身在资本市场的估值水平。近年来,吉利汽车在二级市场表现不佳,自2018年从高点迅速下跌之后,一直没有恢复元气,现在还徘徊在每股15港元左右,市盈率仅为10。
“吉利不是必须要投资蔚来,但投了之后会有机会收获二级市场的支持。”上述知情人士认为,同时也能进一步巩固吉利在中国汽车行业的地位。
不过,在理论分析之外,吉利入股蔚来还有很多实际的考量,比如在多大程度上参与蔚来投资、双方如何协同、是否涉及管理层的变动等等。
由于蔚来当前处于亏损状态,纯粹的财务投资很难取得收益,但战略投资的话,有分析也直言,以目前的产品体系判断,吉利没有必要长期扶持蔚来这样一家企业,毕竟,吉利、沃尔沃、smart等品牌已经构成了相对完整的新能源汽车生态。
有投资人士认为,如果资金量超过10亿美元控股蔚来汽车,可能对于吉利来说才具备一定价值。
不过,一位接近吉利的人士指出:“蔚来如果定价很低,做一次投资未尝不是一个好选择,但要当一个绝对的大股东,那就不一定是最佳选择。”
但他也表示,能否整合主要还是看各自能提供什么资源,如果双方能达成一致、结构合理,也存在这样的可能。“蔚来的平台技术、车型不足以支撑现在的发展,但吉利的纯电动平台可以跟蔚来共享,平台优势发挥出来后,成本便能够降低。”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 吉利并购沃尔沃的融资方案对其资本结构有何影响
吉利收购沃尔沃后,不仅拥有沃尔沃的产品线,还将拥有沃尔沃的知识产权。这对于自主品牌提升技术和品牌都有深远影响,也是快速提升中国汽车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吉利作为民营企业,机制灵活、生命力顽强。从“请求一次失败的机会”,到现在成功实现战略转型,李书福带领的吉利汽车,见证了中国汽车“黄金十年”的发展,也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逐渐发展壮大。
除了国家力量的有力支撑,民间资本也是“吉沃案”的重要推手。据外媒报道,为成功收购沃尔沃,吉利共计融资额高达27亿美元。这其中,民间资本占了很大一部分。民间资本的介入,说明吉利的实力得到了普遍认同。
上汽收购双龙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收购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运作好并赚钱才是最后的胜利。吉利作为民营企业,每一分钱都从自己的腰包掏出,自然会更心疼一些,因此,在运作的过程中,肯定会考虑更周全、更谨慎。
(9)吉利出资融资分析扩展阅读
而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将使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首次拥有一个全球通行,尤其是欧美日等汽车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也认可的价值巨大的豪华品牌。吉利可以依托沃尔沃的核心知识产权,打造全新的高端品牌,进一步提升吉利制造乃至中国制造的品牌形象和国际认知度。
中国首位研究汽车产业的应用经济学博士乔梁认为:“从资本市场来看,此次收购对于吉利来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过去大家对吉利的印象就是低端、不够安全,此次如果能够成功地吸收沃尔沃的核心技术,将它的技术、产品、市场全部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将重塑吉利在大众心中的地位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