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江小白完成C轮融资,被指终端受阻、销量下滑,急需提升酒质
作为网红白酒的先行者,重庆江小白酒业有限公司(简称“江小白”)在销售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日前还宣布完成了C轮融资,但并未透露融资额度。
但是,突发的疫情,让江小白再次遭遇当头棒喝,主流媒体甚至直接以“江小白在终端市场上受阻”为题进行了报道。
当然了,江小白最为人诟病的还是“酒质”,不少人批评江小白的口感差,甚至有激进者称江小白为“最难喝的白酒”。
而年轻人之所以能够接受江小白,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不只是单纯地喝江小白,在酒吧等社交场所里,会搭配上雪碧、可乐等其他饮料,这就“弥补”了江小白在口感上的不足。
但是,真正爱喝白酒的人,并不会“翻牌”江小白,却会选择甚至钟爱牛栏山二锅头、红星二锅头、小郎酒、老村长等与江小白价位差不多的民酒,这才是江小白急需破解的问题。
《五谷 财经 》注意到,在宣布C轮融资的同时,江小白创始人陶石泉在公司官微上表示,未来,江小白将在生产、研发、供应链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开发多元化产品矩阵,针对新生代消费习惯和消费场景的变化,继续推进新酒饮计划,打造优质平价的“国民高端口粮酒”。
销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在白酒企业仍在传统赛道上匍匐前行的时候,江小白则是“独辟蹊径”,以另类的包装和不拘一格的文案,带来了很大高做的流量,也吸引了一批拥趸。
曾几何时,“满陵念数城尽是江小白广告”的盛况也是有的,不过,近年来,在餐厅、超市、酒吧等渠道上,江小白变得没有那么强势了,“业绩下滑”、“辉煌不再”、“跌下神坛”、“卖不动了”等等则成为了媒体给予江小白的部分“标签”,虽然有人认为这是“黑公关”所为,但随着界面等主流媒体加入“报道军团”之中,“黑公关”的说法显然就站不住脚了。
在北京西城区某商超内,酒类销售员向界面表示,随着双节来临,整体白酒消费量逐渐提升。但目前消费者主要以名优白酒为主,选择江小白的消费者较少。另外,今年以来,受到疫情影响,江小白的销量也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日前,江小白宣布完成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华兴资本旗下华兴新经济基金领投,Baillie Gifford、正心谷资本、招银国际资本、坤言资本及温氏国际跟投。
对此,陶石泉指出,受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整个行业消费量大幅削减,江小白逆势完成C轮融资,感谢用户对江小白近十年的喜爱和投资机构对江小白产业布局的认可。
据悉,本轮融资后,江小白将继续推进“新酒饮计划”,新获融资全部用于老酒储存及技术研发,围绕“农庄+酒庄”做深酒业全产业链,持续推出高品质、高品牌知名度与认同感、高消费频次的高端口粮酒,满足消费升级趋势中多元化的酒饮消费需求。
“持续坚持产品主义,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型酒饮集团,是江小白不变的追求。”江小白在公司官微上如上表示。
虽然江小白一直自称“坚持产品主义”,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江小白想要打造高消费频次的高端口粮酒,提升酒质则是必须要过的关卡。
正如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所言,对于江小白而言,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文案营销已经走到尽头,因此当务之急是需要提升酒质,并且补强产业链完整度,这样才能对未来上市有较好的支撑作用。若不解决这些问题,以目前现状上市,仍难突破固有天花板。
白酒营销蔡学飞则指出,江小白属于小曲清香型白酒,消费场景定位小聚小饮的小众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品牌,靠营销起家并实现泛全国化无可厚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营销热度褪去,江小白也适时开始精耕市场和渠道,完成品牌沉淀。
白酒终究要回归品质
多年之前,贵州茅台连销售人员都没有,因为根本就不愁卖,而其他传统白酒企业虽然都有销售,但销售方法都“差不多”,无非是品牌张力+渠道推动带来了不同的业绩。
然而,作为新兴白酒企业,江小白则在营销上“长袖善舞”,四川金三角酒业协会副会长陈吉福就认为:“四川做酒是优势,短板是卖酒”,尺首刚好江小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营销思路,值得“深巷里”的好酒们学习。
但是,时代总是在变的,如今的白酒消费环境则是“喝少一点、喝好一点”,而年轻人对于口感、酒质也格外在意,所以擅长“卖酒”的江小白,必须好好做酒了,否则以后很难有更大的腾飞空间。
实际上,江小白及其创始人陶石泉也深谙这个道理,2018年7月,江小白宣布投资30亿启动“江小白酒水产业园”、“江小白高粱产业园”项目建设,陶石泉还放出话来,江小白要打造酒业全产业链。2020年1月,在重庆市江津区举行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上,江小白再次将该项目投资额上升至65亿。
日前,江小白方面表示,位于重庆白沙镇的高粱种植基地江记农庄和酿酒基地江记酒庄是全产业链后端的核心环节;与国际酒企采用“种植+酿造”的模式相似,江小白扎根重庆,从酿酒源头开始进行口感优化和品质把控。
目前,在江记农庄,高粱产业园的核心种植面积有5000亩。未来3-5年,将拓展至2万亩,计划辐射带动种植面积10万亩,这将逐步提升江小白的原粮自给率。
而江小白的江记酒庄总投资超过20亿元。而C轮融资之后,全部资金投入到生产技术端,将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工艺优化、老酒储存和原粮种植的投入,为持续酿造高端口粮酒奠定基础。
对此,朱丹蓬向《五谷 财经 》指出,江小白从“网红”起家,大规模投入酒庄建设和全场产业链是为了奠定其文化基因和品质基础,在这些层面上江小白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九德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徐雄俊也表示,江小白等新兴白酒品牌,主打的是上班族等年轻人消费市场,需求量并不大;白酒的销售归根到底还是要依靠酒的品质和品牌的 历史 沉淀,如果过分打“情怀牌”而忽略了品质,很难获得回头客。
② 冲刺上市的酒仙网:烧钱十几亿,虚假宣传,销售假酒
酒仙网的上市之路,充满了烧钱、虚假宣传与销售假酒的争议,让人不禁质疑其商业模式与诚信度。作为一家专注于酒类全渠道、全品类零售及服务的公司,酒仙网自成立至今已经历经12年,期间通过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包括茅台、五粮液等国内外知名品牌产品,但自成立以来却始终依赖融资支撑运营,且始终处于亏损状态。
酒仙网通过10轮股权融资,累计融资额高达十几亿元,仅在2011年至2015年间就累计融资14亿元。然而,高额融资并未带来盈利,反而使得公司负债累累。2015年挂牌新三板时,仅融资95万元,随后公司主动申请摘牌。在此期间,酒仙网通过各种渠道尝试盈利,如O2O、B2B等,但始终未能实现盈利。至2016年,公司亏损高达2.5亿元,面临终止挂牌的风险。
为了满足前期投资人及投资机构的利益需求,酒仙网被迫签订了对赌协议,要求在2018年12月前成功上市。若未能实现上市,郝鸿峰及酒仙网需对股东进行补偿。尽管在2015年成功挂牌新三板,但仅一年多后,公司又从新三板退市,对赌协议依然有效,酒仙网仍需寻求上市机会。
上市过程中的财务状况令人担忧,酒仙网的负债率高达70%-80%,远超同行,净利率也远低于A股同行业上市公司华致酒行。此外,酒仙网销售收入严重依赖“茅五泸”等高端酒品牌,流通产品收入的70%来自这些品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对大品牌依赖的商业模式。同时,酒仙网在虚假宣传、销售假酒等问题上也存在争议,消费者投诉不断。
总的来说,酒仙网的上市之路充满了挑战与争议,其商业模式、财务状况以及诚信度均受到质疑。对于投资者而言,关注酒仙网的上市,需要对其中的风险有充分的认识,同时,酒仙网的上市主要目的在于满足前期投资人的利益需求,而非公司自身的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