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创业股权融资怎么分配
以创业为起点、上市为终点,把一个创业公司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次股份变化都汇总起来,看看这“股份拼骨图”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这里面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玄机?
假设1:一个创业公司从一个idea到上市要进行三次融资:
A轮:证实模式;
B轮:发展、复制模式;
C轮:形成规模,成为行业龙头,达到上市要求。
假设2:公司发展需要不断有精兵强将加入,公司要不断拿出股份给团队成员。
假设3:每一轮VC的资本进来,公司大约要稀释25-40%。
假设4:公司业绩发展好
每一轮融资的估值都是在前一轮价格的基础上往上翻番,这叫溢价,VC的术语叫作Up round;但是创业公司免不了风风雨雨出现坎坷,有时候公司的钱烧光了,业绩还没有起来,急需有人投资,这样的公司在谈判桌上没有份量,对方愿意投资,但是估值很低,甚至低于前一轮的价格,创业者别无选择,也只好认了打折价让新的投资人进来,这种情况叫Down round,有点“贱卖”的意思。
让我们来看看明基公司的“股份拼骨图”吧:
创业公司开张时应该发多少股票?这是很多创业者在成立公司时碰到的第一个现实问题。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建议初创团队先发约10,000,000股。在这个基础上,经过三次融资以及团队的期权,到上市的时候,公司的总股数会达到100,000,000到150,000,000之间,如果上市时每股定价为8-10元,这家公司的市值会有8-10个亿,只要估值超过发行价,马上直逼成为人人眼红的Billion dollar公司。
把股数定一千万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将来给员工发期权的时候,拿出0.5%来,对一家总股数是10,000,000的公司来说就是50,000股,而对一家总股份为100,000的公司,仅仅是500股,哪一个更加吸引人?!记住,将来给员工股份,别给百分比,给股数!
原始股东结构
B. 关于股权转让与融资
股权转让与融资:1、受让股权,受让方涉及印花税。
2、如果是赠与实股,需要办理工商备案登记,修改公司章程,签发出资证明。
3、以股权质押做担保进行融资,不涉及稀释问题,如果是增资扩股,会涉及稀释。
C. 互联网的创业项目在进行融资之后,股权一般会怎么分配
对创业公司而言,一个好的股权安排无疑至关重要,股权安排是内部商业模式的核心,很多创业项目失败在内部股权设置上。攘外必先安内,创业首先要解决好股权设置问题。
Facebook是扎克伯格开发的,他又是个意志坚定的领导者,因此占据65%,萨维林懂得怎样把产品变成钱,莫斯科维茨则在增加用户上贡献卓著。不过,Facebook起始阶段的股权安排埋下了日后隐患。由于萨维林不愿意和其他人一样中止学业全情投入新公司,而他又占有1/3的股份。因此,当莫斯科维茨和新加入但创业经验丰富的帕克贡献与日俱增时,就只能稀释萨维林的股份来增加后两者的持股,而萨维林则以冻结公司账号作为回应。A轮融资完成后,萨维林的股份降至不到10%,怒火中烧的他干脆将昔日伙伴们告上了法庭。
Facebook正确的办法应当是早一点寻找天使投资,就像苹果和谷歌曾经做过的那样。在新公司确定产品方向之后,就需要天使投资来帮助自己把产品和商业模式稳定下来,避免立即赚钱的压力将公司引入歧途。
D. 融资与股权他们之间有哪些联系
创业公司融资会有很多问题,但很重要也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很多公司创始人没有认真问过自己为什么需要融资。但这其实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你首先需要确定,自己是否真需要外部资金,还是只是因为看见别人都在融资,所以觉得自己也要融资?
美国连环创业者 Elar Gil 有讲过三个“非常愚蠢”的融资理由,包括:
1)“每个人都在这么干”。
有些创始人,融资只是为“炫耀”。但这肯定是错的,因为放弃公司股份去融资,竟然不是为了公司发展,而只是别人都融到资了,那我也要。
2)想得到专家意见。
一般来说,VC 确实常常能够给到创业公司好建议,但是也没有必要因为这个出卖公司股份(比如让出 25% 的股份)。因为如果是为这个理由,你完全可以换种方式,比如找少量高质量的顾问或者董事会成员,去得到专业意见,即便是每个人给到 1%-2% 的股份,对创始人来说也是省了不少。
3)想破釜沉舟。
有些创业者认为风险投资能让他们在压力下变成拼命三郎,但其实有时候,风险投资资金也会“套牢”你,让你在可以获得退出的机会时失去这种机会。
总之,如果你的商业模式可以带来现金流,那么你要好好想一想为什么想融资,风投能给你带来些什么,是不是靠自己的努力会对公司和自己未来的发展都更好。
E. 融资与股权比例应该怎么计算
举个例子分析吧,比较好理解。
情景分析
项目是比较优秀的,估值一直在上升,下一轮正式融资N的估值必然节节攀升,股东Z的比例会在下一轮估值中被稀释,要想保持不变,就要在之前将比例提升。项目方让股东Z增资相当于定向增资,由于股东Z比例增加,相当于将其他的股东比例稀释。按低于下一轮正式融资的估值,则体现项目方对股东Z的诚意。
思考过程
为便于表述,先假设一些参数如下:
z 股东Z在当前所占的股份比例(也就是需要保持的比例)
X 股东A需要增资的额度
P 针对股东Z融资后的估值
V 正式下一次融资N的融到资金
N 正式下一次融资N后的估值
估值方式
估值方式有两种,前估值和后估值,本次采用融资结束后的估值方式计算,估值后再融资于此类似,可能要重新考虑。
后估值计算
注:
比例计算可采用:原比例x稀释比例+新增比例 或采用 (融资时股权价值+增资)/融后估值
对正式的N轮股权价值为 (((P-X)z + X)/P)(N-V) 即融资前的股权比例x融资前的估值
融资后的比例 (((P-X)z + X)/P)(N-V) /N 其中 (N-V)/N 即稀释比例
比例不变
(((P-X)z + X)/P)(N-V) /N = z
对方程求解:
X = (z/(1-z))P(V/(N-V))
前估值计算
同样:
((Pz+X)N/(P+X) )/(V+N) = z
求解 X = zVP/(N-z*(V+N))
前估值方式,相对稀释较小,因此需要的增资比例较少。
F. 创业融资股权分配问题
一般而言,技术(包括管理技能)最多只能占30%干股,另外项目又属于你个人的,这块也最多只能占30%干股,所以你一分钱不拿可以占到60%干股。其余人出资只能按照比例分配剩余的40%干股。理论上是这样,但现实是,一可能你的合伙人根本不了解技术和项目参股的比例,二是就算是懂一些,也不可能让你每项都占到最多的30%干股。而且人都希望利益最大化,你认为你有项目和管理,但他们会认为他们出全额资金,你一份没拿,各自都会认为“我”才是关键。尤其是跟朋友,这个更难搞,当然你可以找天使基金,不过那个可能会被骗项目,也可能会得不到太多的股份,天使基金本身也是靠压榨创业人来盈利的。
最好的方式是,你搜集好资料,开诚公布地和投资人谈一下,看技术和项目他们能最多让你分别占多少干股。
当然如果对方实在达不到你的要求,反正项目和管理都是你在做,可以先签三年合作协议,等你有资本了,以后可以一个人重头再来,毕竟钱好找,项目和经验难找,主动权最终还是在你这边。
G. 股权融资和股权投资的关系
两者关系是来双向的,从借款人角源度叫股权融资,从投资角度叫股权投资
1、股权融资为融入方通过股权融入资金
2、股权投资为借出方通过股权投出资金
补充:通俗点讲就是借钱对应还钱,股权融资对应股权投资。
股权融资作为一种直接融资,是很大科技、高新型企业所喜爱的融资渠道。
H. 融资和股权之间有多少差别
股权抄融资,公司付出股份给袭投资方,对应的就是公司现有股东对公司的控制力下降,同时未来公司成长的部分收益被让渡给投资人。好处就是公司通过股权融资得到的钱理论上是不需要偿还的,就算亏光了创业者也不必担心。
债权融资:就是公司付出的是利息,需要考虑的东西非常直接,公司借钱赚到的利润能不能超过你贷款的利息。
如果创业者认定融来的钱所创造出的收益可以超过贷款利息,且投资公司也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建议向投资公司贷款,贷得越多赚得越多。其他一切情况下,都只能选择股权融资或其他的融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