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融资的途径和技巧有哪些
企业融资是指以企业为主体融通资金,使企业及其内部各环节之间资金供求由不平衡到平衡的运动过程。当资金短缺时,以最小的代价筹措到适当期限,适当额度的资金;当资金盈余时,以最低的风险、适当的期限投放出去,以取得最大的收益,从而实现资金供求的平衡。
企业融资按照有无金融中介分为两种方式: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
是指不经过任何金融中介机构,而由资金短缺的单位直接与资金盈余的单位协商进行借贷,或通过有价证券及合资等方式进行的资金融通,如企业债券、股票、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内部融资等。间接融资是指通过金融机构为媒介进行的融资活动,如银行信贷、非银行金融机构信贷、委托贷款、融资租赁、项目融资贷款等。直接融资方式的优点是资金流动比较迅速,成本低,受法律限制少;缺点是对交易双方筹资与投资技能要求高,而且有的要求双方会面才能成交。
间接融资
相对于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则通过金融中介机构,可以充分利用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分散风险,实现多元化负债。但直接融资又是发展现代化大企业、筹措资金必不可少的手段,故两种融资方式不能偏废。
具体的企业融资途径:
方略一:无形资产抵质押
拥有专利权,著作权的中小企业可尝试以此财产权为抵押物,获得银行贷款。
方略二:动产托管
对于大量生产型和贸易型企业而言,由于没有合适的不动产作抵押物,可请社会资产评估,托管公司托管的办法获取银行贷款.
方略三:互助担保联盟
中小企业互助担保联盟重点解决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担保和反担保问题。.它的优点是一次评估信用,较长时间享用.质量和规模相近的企业互保,节约了担保费用、降低了融资成本。
方略四:生产用设备按揭贷款
由保险公司介入企业融资的新形式.其主要形式是生产用机械设备按揭。为新置和更新设备的中小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档次和竞争力提供了一条融资通道.
方略五:典当融资
典当是以实物为抵押。以实物所有权转移的形式取得临时性贷款的一种融资方式.典当融资手续简便,大多立等可取。即使是不动产抵押,也比银行要便捷许多,不问贷款用途,钱使用起来十分自由。
方略六:银行创新品种
目前银行创新融资品种琳琅满目,如抵押贷款方面有国债外汇存单作为质押物的贷款,有标准仓库质押贷款;在贸易融资方面、有买方信贷、打包贷款、保函,保理,福费廷等品种。
方略七:风险投资
目前风险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基金如雨后春笋般进入中国,为许多创业型中小企业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❷ 投资谈判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融资的估值过程就是投资人和创业者之间的博弈,创业者需要注意一些事项,有助于达成合理的交易。
1.设置好你最终要出让的股权比例,每轮融资股权出让比例通常为10%-20%之间,千万不要一开始就出让50%,不然人家投你干嘛呢?(关于股权比例的设定,明天的文章将会详细地解答)
2.对于融资要有规划,按照阶段来进行,对本阶段的资金需求要有一定的预测,保证备用金的留存。
3.不要纠结于一点点的估值,5500万和5000万其实差别不大,重要的是你需要快速敲定融资,获得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的先机,不要被资金拖住影响开发的进程。
4.高估值不是都好。高估值意味着高期望和高增长,下一轮的估值要求更高,你会处于一个比较高压的状态下,一旦把钱烧完,下一轮的投资机构就很难进入。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要确认,你的项目能够创造核心的深度价值,这样的话,即使没有融资,也能够获得用户的认可,并且存活下去。
❸ 5.你认为融资谈判中,哪部分的技巧最重要,为什么
(1)企业家个人的素质、魅力和气场:投资人对企业家的印象,直接影响着对企业的评估。(2)直指痛点:产品如果能够直指痛点、解决需求,必然能让投资人产生共鸣。(3)发自肺腑的真诚交流:投资人希望听到企业家真实的想法,最忌讳的是让投资人觉得企业家在吹牛。(4)知己知彼:了解的越多,对企业融资的帮助越大。(5)站在投资人的立场看问题:少一些情怀,多一些可行性方案。
❹ 什么是投资谈判
被投资方尽量让投资方出最多的资金给自己的一种对话模式。
投资谈判技巧:
三分钟介绍项目定位、前景和商业模式
在创业者与投资者初步接触的几分钟内,首先就行业内的成功或失败的案例作为对应物进行简单介绍,可以非常容易的让对方知道你在做什么,同时也考察投资者对你所在领域的了解程度。
告诉对方自身项目在市场中的位置,是处于早期还是晚期、每年的销售额、在市场中的份额等。需要着重强调的是,要明确区分自身与竞争对手的不同之处,以强化自己的项目优势。
介绍项目情况的时候,不要使用过多的描述性语言,而应抓住几个典型特点巧妙地进行项目定位。
通过对几个点的介绍,让对方清楚地知道你在做什么、企业的状况如何。
同时,也要告诉投资者项目未来的发展规划以及清晰的商业模式。
如果项目符合投资者的投资定位,项目自然会引起投资者的兴趣。
一问一答,以讲述项目优势和投资收益为重点
与投资者沟通的过程中,创业者应尽量采用一问一答式。
不要投资人问一个问题,你就解释很多问题,也不要他们问了很多问题,你就用一个答案解答了。
最好的方法是,他问什么,你就清晰地答什么。
因此,创业者要提前进行准备,就投资者最爱问的几个问题,如:你这个想法的核心价值是什么,能给客户带来什么价值,为什么你能做成,核心竞争力在哪里,等等,都要思考清楚,并使用精练的语言去表达。
对于融资额度问题,投资者不提出,创业者不要主动提出,这是一个技巧。
尽管计划书里有详细的资金使用额度与财务分析等,但投资商还是会问你,如果他不问,你不要强调你想要多少钱,而是要把话题重点放在项目优势和投资收益上。
坦诚相待 无需多虑
据投融界观察,很多的创业者存在着这样一个心理,“向投资方倾盘托出,万一融资失败,就将商业机密完全暴露了。”其实,创业者大可不必有这种担心。要知道,投资人在不了解项目细节的情况下,是很难甚至可以说根本不会作出任何决定或着表态的。
另外,创业者遮遮掩掩地介绍,过于谨慎的态度,只会让投资人感觉你没有充分的自信,缺乏合作的诚意。
同时,项目的可复制性这么高,也就意味着没有核心竞争力。
尽力即可 保持底线 勿追问结果
在项目的前期规划时,或者在谈判时,创业者应该保持自己的主动权以及合作底线。
不要为了获得资金而过分地出卖自己应有的利益和权利,否则,投资人会决定放弃投资。
另外,谈判结束时,一般都不会有很明显的结果,更多的是让您等消息,这个时候千万不要问“您觉得我的项目,获得您投资的机会有多大”这类问题。此类问题如若发生在谈判过程中,只会让你所有的努力化为泡影。
只要创业者在融资过程中,留意沟通、谈判的技巧,不断增强自信心,企业的融资之旅就会变得更加顺利。
❺ 如何与投资人谈判的技巧求解
在和投资人谈判前,创业者首先要明确的知道自己和投资人的底线是什么,如此,在面见投资人的时候,才能消除心理顾虑,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作为创业者应该坚守的底线可以有这三个方面,
一是估值,创业者肯定希望市场能给更高的公允价格,这是可以去争取的;二是经营自主权,比如一些预算,可能包括核心团队的薪酬福利发放,招聘等等;三是尽量少的进攻性条款,比如投资、对赌、回购、共同账户等等。
而投资人的底线是指在协议中涉及到股权变动的条款。对于这些条款,投资人是拥有一票否决权的,比如创始人的期权发放,股权约定包括优先级等等。这些条款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投资人的权益,在发生极端情况时保护自己的,对于投资人来说,这些条款会比较敏感一些,因此作为创业者,是不好去触及这些条款的。
明白了创业者和投资人的底线分别是什么后,在与投资人谈判时,必须要把持好自己的态度,要有自信,不能露怯。展示出对自己项目的自信,对公司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