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什么信托产品都是100万起的,谢谢
《信复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管理办法》制规定,单个信托计划的自然人人数不得超过50人,但单笔委托金额在300万元以上的自然人投资者及合格的机构投资者,数量不受限制。
第六条 前条所称合格投资者,是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能够识别、判断和承担信托计划相应风险的人:
(一)投资一个信托计划的最低金额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的自然人、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
(二)个人或家庭金融资产总计在其认购时超过10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财产证明的自然人;
(三)个人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20万元人民币或者夫妻双方合计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3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收入证明的自然人。
如果信托规模为1000万元,那么以50人为限制,则每份平均20万,前几天我还见了一个北京信托的20万起点的信托
B. 为什么这么多人买信托
是有人买信托的,因为信托何以进行理财规划,获得收益。信托是一种理财方式,是一种特殊的财产管理制度和法律行为,同时又是一种金融制度。
一、信托的基本职能:
1、管理内容上的广泛性:一切财产,无形资产,有形资产;自然人、法人、其他依法成立的组织、国家。
2、管理目的的特定性:为受益人的利益。
3、管理行为的责任性:发生损失,只要符合信托合同规定,受托人不承担责任;如违反规定的受托人的重大过失导致的损失,受托人有赔偿责任。
4、管理方法的限制性:受托人管理处分信托财产,只能按信托目的来进行,不能按自己需要随意利用信托财产。
二、信托的派生职能:
1、金融职能即融通资金:信托财产多数表现为货币形态。同时为使信托财产保值增值,信托投资公司必然派生出金融功能。
2、沟通和协调经济关系职能:即代理和咨询。信托业务具有多边经济关系,受托人作为委托人与受益人的中介,是天然的横向经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可与经营各方建立互动关系,提供可靠的经济信息,为委托人的财产寻找投资场所,从而加强经济联系与沟通。包括:见证、担保、代理、咨询、监督职能。
3、社会投资职能:指受托人运用信托业务手段参与社会投资活动的职能,它通过信托投资业务和证券投资业务得到体现。
4、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的职能:指信托业可以为捐助或资助社会公益事业的委托人服务,以实现其特定目的功能。
C. 买信托安全吗
相对是安全的。
信托从规模,监管力度,政策,从业人员跨度,风控设置,资源配置等有其他理财产品无法比拟的优势,这也是在中国二十多年来几乎都实现了兑付的。所以说的相对安全就是二十多年了没有投资者未被兑付的情况出现。
D. 为何那么多人有钱人买信托产品
信任门槛高 收益相对来说比一般理财产品也高一些 而且相对来说比较稳健~
E. 信托产品收益好,但是为什么大家都不了解信托呢而且周围也没人买信托~
信托产品中,固定收益型信托产品,一般年化收益为10%-13%;这种是抵押贷款,比如中信信托发行的产品,基本抵押率40%以下,这种很安全,可以说是保底保收益。
因为信托产品属于高端理财产品,银监会规定,门槛是100万以上,所以,信托经理平时联系信民都只找有钱人,不像公募基金,几千块钱也可以买,所以很多人知道基金,却不知道信托,对信托也不了解。
信托和公募基金管理资金规模差不多,都是4-5万亿,不过区别是,2011年,公募基金帮助全国基民亏损了5000亿左右;而信托,2011年帮助信民赚了5000亿左右,区别很大吧。
F. 做信托投资的到底都是些什么人
电影投资公司没那么可怕,第一确定资金是与影视公司对公账号交易。第二,确定影视公司参与作品。第三,如果可以保证无误,那就找自己喜欢的题材,演员电影去参与。这样都是没问题的。
G. 购买信托产品有没有什么要求为何基本买的都是有钱人
信托是一种特殊的财产管理制度和法律行为,同时又是一种金融制度,与银行、保险、证券一起构成了现代金融体系。
信托制度起源于英国,是在英国“尤斯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距今已有几个世纪了。
但是,现代信托制度却是19世纪初传入美国后,在传入美国后信托得到快速的发展壮大起来的。美国是目前信托制度最为健全,信托产品最为丰富、发展总量最大的国家。
我国的信托制度最早诞生于20世纪初,但在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情况下,信托业得以生存与发展的经济基础极其薄弱,信托业难以有所作为。
我国信托业的真正发展开始于改革开放,是改革开放的产物。1978年,改革初期,百废待新,许多地区和部门对建设资金产生了极大的需求,为适应全社会对融资方式和资金需求多样化的需要,1979年10月我国第一家信托机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经国务院批准同意诞生了。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现代信托制度进入了新的纪元,也极大促进了我国信托行业的发展。
什么是信托:
由于信托是一种法律行为,因此在采用不同法系的国家,其定义有较大的差别。历史上出现过多种不同的信托定义,但时至今日,人们也没有对信托的定义达成完全的共识。
我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于2001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对信托的概念进行了完整的定义:
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
上述定义基本体现了信托财产的独立性、权利主体与利益主体相分离、责任有限性和信托管理连续性这几个基本法理和观念。
按资金来源方式分为:单一资金信托和集合信托
按合作主体分为:银信合作,证信合作(阳光私募,结构化信托)等
按资金投向方式分为:政府融资平台项目(各类基建保障房等),工商企业管理类,地产类(商业、住宅),股权质押、股权投资(PE管理类),艺术收藏品,矿产等
按资金募集方式分为:私募和公募
按产品结构投向又分:单一(100万起步),TOT(信托投向信托,起步30万,50万都有)
分类方式很多,不需要纠结,主要看投向的主体,风险越小产品越容易被市场接受,一般政府融资平台的项目都是纳入财政预算的,相对来说风险最小,再其次是国企或者国企担保的,再就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担保,再次就是地产、收藏品、矿产等
信托不能只看收益,还要看抵押物等因素,综合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