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贷款理财产品,是银行将客户的资金以理财产品的形式集中起来,通过信托公司向指定对象发放贷款,分为转让和贷款两种性质。 转让类产品是银行和信托公司进行的某个债权转让行为;而纯贷款类产品由信托公司向企业发放贷款,银行只起到中介作用,一般会提供第三方担保来提升产品竞争力。
简单了说:就是责任转嫁。
2. 为什么说银行和基金公司的通道业务帮助银行曲线完成信托贷款,并将相
好复杂(✪▽✪) 大概就是通过银行的业务融到资金 然后这些资金拿去流通给需要使用的企业 就是贷款给他们 收取企业的利息 然后作为储户也能分到利息中的一小部分
3. 银行怎样借助信托通道实现投行业务
常规的应该是,银行同业资金通过证券公司设立资产管理计划,再由证券公司委托信托公司设立单一信托对接至融资企业。
4. 什么叫信托通道类业务
1、信托公司已对接好项目及资金,由于某种原因,资金无法直接认购该信托公司发行的信托产品,于是,信托公司找另一家信托公司作为自己的通道开展该业务。
2、某银监局根据《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二项规定“向他人提供贷款不得超过其管理的所有信托计划实收余额的30%。
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另有规定的除外”,要求其管辖内信托公司严格控制信托贷款余额,因此,该管辖内一些贷款额度已经超标的信托公司势必需要借其他信托公司贷款额度开展业务。
(4)银行为什么找信托做通道扩展阅读:
信托类通道业务合作模式:
1、一般银信合作模式
信托通道业务以单一资金信托为主。一家银行作为过桥银行,由该银行与信托公司签订,设立单一信托,以信托贷款的形式贷给银行指定的企业或购买指定的资产。
过桥银行将信托受益权卖断给另一家银行,并同时出具信托受益权远期回购。也有一部分通过买卖信贷和票据资产实现。
例如,银行向信托公司提供资金,指定信托公司购买银行的信贷或票据资产。通过信贷资产转让,将贷款或票据转至信托公司名下,银行得以释放贷款额度。
2、银证信合作模式
由于银信合作业务受净资本约束或投资资产的限制,往往在银行与信托之间通过一道券商设立的定向资管计划,银行理财购买资管计划,再通过资管计划认购信托产品。
5. 私募基金为什么走信托通道的根本原因
受监管政策收紧的影响,一些资质强的私募机构也不得不通过万能的信托通道,间专接开展融资业务。你证监会属不让我在私募基金合同中写明预期收益,你商业银行也不接受私募产品作为委托人,那好,我就去找信托公司,我可以在信托合同中约定预期收益。私募可以去私募排排网了解。
6. 通道业务如何为银行转表
银监对于银行的监管是很严格的,尤其是对表内资产,有无数的监管指标盯着。并且表内资产大量占用资本和信贷规模,影响了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和资产收益率,因此,银行为了或腾出信贷规模,或减少资本占用,或为了提高收益,或为了减少税收等原因,往往会有把部分资产从表内往外挪需求,或者挪到表外,或者找下家接手。这种资产转移过程肯定不能赤裸裸的做报表调整,必须借助某种工具,这个工具就是通道。
一般来说,通道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1、能够实现资产出表,这是前提,不用多说。
2、能够规避监管,这是基本要求。直接报表腾挪是违规,通道则是打监管的擦边球,银行也心虚啊,所以通道一定要能规避监管,一般来说就是三个手段:跨区域,跨行业,抽屉协议。跨区域就是找外省的做,让你不方便查;跨行业就是银行(银监会管)找信托、资管等(证监会管)做,让你信息沟通不畅;同样的,通道业务往往有些不能拿到桌面上来谈的东西,因此很多情况下会有一份抽屉协议。
3、能够实现两端不入表。这里的两端不入表,是指在一笔通道业务中,资产的出让方和最终持有方都不把该资产入表,没人喜欢买一块资产来压着自家的表,所以不能实现两端不入表的通道不是好通道。
通道的类型大概有几种:
1、双买断方式,即卖方在把资产出售的同时,又和买家签个远期回购的抽屉协议。对于卖方来说,将该交易视为不相干的两个业务,在当期实现出表;而对买方来说,将该业务视为买入贩售,也不入表。这是最简单的通道业务,银监怒了,09年在《关于规范信贷资产转让及信贷资产类理财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中直接封杀了。
2、信贷转理财,即银行通过发行理财产品筹集资金,再由该理财资金投向原本应由信贷资金发放的信贷项目。结果银监会又怒了,10年在《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通知》中又封杀了理财资金购买信贷资产。
3、受益权转让方式,即通过信托、资管计划等做包装,通过受益权转让的方式来实现资产出表。这一模式主要应用于拟投放的信贷项目。首先,资产出让方寻找一家合作银行,由该合作银行出面作为甲方,与信托公司或资产管理公司签署一份协议,将该信贷项目打包成为信托计划或资管计划;其次,该合作银行将信托资管的受益权转让给资产出让方。有时候,该类型还会再增加一个远期受益权转让协议加一份免责函作为抽屉协议。这样资产出让方就实现了通过非信贷资金来给信贷项目放贷的目的。
4、委托投资方式,该方式与受益权转让模式类似,只不过没有了信托和资管的包装,资产出让方将一笔资金以同业存放的名义存入合作银行,同时与合作银行签署一份委托协议,约定以该笔同业资金向特定对象投资。由于该委托是抽屉协议,在出让方的表内只会体现为存放同业,而在合作银行处则体现为代理业务。
5、资产证券化,即通过中介机构,将拟出让资产打包成标准化产品(一般是债券)并在市场上挂牌出售,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银行需要找一个(或者干脆自己成立)SPV,将该资产出售给它,然后由SPV打包成债券,并经过评级公司评级之后才能出售,很麻烦,成本也很高,目前很少银行做,不过这种做法是合规的,不怕被监管查。
7. 信托公司做通道这是什么意思通道业务是什么
“通道业务”是指券商向银行发行资管产品吸纳银行资金,再用于购买银行票据,帮助银行曲线完成信托贷款,并将相关资产转移到表外。
做通道是指在这个过程中,券商向银行提供通道,收取一定的过桥费用。通道业务的主要形态曾经是银信合作,因为银监会的叫停,银行转而与证券公司开展银证合作。
(7)银行为什么找信托做通道扩展阅读
信托公司基于风险分散原则,由具备专门知识、经验的人,将不特定多数投资人资金运用于证券投资,以获取资本利得或股利收入。证券投资信托事业,系指经营下列业务之事业:
1、发行受益凭证募集证券投资信托基金;
2、运用证券投资信托基金从事证券及其相关商品的投资;
3、接受客户全权委托;
4、其它经中国人民银行核准的有关业务。
证券投资信托业务种类包括:
(1)普通股基金:全部或大部份基金资产投资于普通股。
(2)债券优先股基金:全部或大部份基金资产投资于获利率稳定的债券或优先股,以求稳健。
(3)均衡型基金:基金资产分散投资于普通股、优先股及各种债券。
(4)货币市场基金:基金资产主要运用于货币市场上高收益的短期票券,如国库券、商业本票、银行定存单。
(5)成长基金:以追求买卖证券的涨价利益所得为目标。
(6)收益基金:以获取股利收入为目标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信托业务
8. 银行自有资金给房地产放款找信托通道的理由
一:去年年底,银监会出了463号文严重限制了信托的业务,叫停了政信,银信的合作,就是因为信托全在做通道的业务,在通道业务中,信托公司是没有任何风险,担任何责任的。因为通道业务中,全是单一信托。银行可以通过信托将表内表外资金互转。另外一些银行的关系客户,在银行达不到贷款标准的,完全可以用信托当通道,信托为企业包装,银行再转变资金性质购买单一信托受益权等。不只是银行,地方财政更是这样,你可以详细了解一下去年年底的463号文件就清楚信托的通道业务都是什么了,上面说的,只是例举几项
二:银行向信托推介资合信托,比如说,银行自己包装个理财产品,要包装,发售,管理。这当中的人力,物力,精力都是成本,如果转给信托,然后自己成为唯一的代销,就可以省去很多成本,或是包过去后分利益。总之一个活干下来能挣100万,转给别人做自己能挣99万,但省事。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挣99万去。
9. 银行如何走资管通道
2013年12月底,沪深两市股票融资余额是882亿元。这意味着股票质押融资规模的环比增长达到19.04%。
但质押融资超1000亿的规模,并非全部来自券商自有资金,有部分是来自银行理财资金。
“国泰君安、中信、华泰、兴业、海通等很多券商都动用了银行资金,他们走的是资管通道的模式,出资方是银行,券商只是一个通道,收取不到1%的通道费。”一家券商两融负责人陈涛(化名)透露,银行资金的介入,导致券商开打价格战,利率低至7.8%。
开打价格战
券商开展的股票质押回购业务,近期也开打价格战。
“公司给股票质押融资定的利率是8.8%,市场平均利率是8.5%。有些券商找银行资金对接,最低利率只有7.8%。现在很多客户抱怨利率太高,要求我们降低利率。”陈涛透露。
股票质押回购是2013年6月24日开闸的创新业务,是指上市公司股东将持有的股票质押给券商后获得一笔融资。业务开展初期,券商普遍以自有资金借给客户,利率为8.5%至11%。
据了解,各家券商每个月会规定股票质押融资业务的利率下限,如3月的利率是8.5%或8.6%。但近期,多家券商引入银行资金对接,融资利率迅速下降。
“引入银行资金的操作模式是银行理财资金走券商资管通道,再由两融部门将资金贷给客户。”陈涛说,近期银行资金开出的价格是6.8%-7.0%,券商资管和融资融券部合计加收1个点,客户实际融资成本还不到8%。
由于融资成本更低,资管通道模式对券商自有资金做这一业务带来明显的冲击。
“我们定的融资利率底限是8.5%,但客户还是抱怨太高。经纪业务部、分支机构对我们意见很大,说客户要跑了,拼命要我们降低利率。”一家非上市券商两融负责人坦言,两融部门的压力很大。
这是很多两融负责人面临的难题:一边是公司规定的利率下限8.5%,一边是客户低于8%的融资需求,两者根本无法匹配。
“公司考虑到股票质押融资属于有风险的业务,它是高端客户的大笔金额融资,股票质押数量比较多,一旦出现违约,处置压力也比较大。”陈涛称,考虑到质押融资有可能面临损失本金的风险,券商以自有资金贷给客户时,不愿意在利率方面让步。
于是,原本不做通道的券商,也开始找银行资金对接,降低股票质押的融资利率。
“客户要求利率降到8%,如果不给客户融资,客户就会跑到其他券商。现在逼得没办法,也只能找银行资金做。”某券商信用市场部总助透露,近期正在找银行资金,尝试走通道模式。
沦为通道
基于资管通道模式利率较低的原因,近期越来越多券商开始尝试走通道模式。这无形中拉低了股票质押融资业务的利率,导致券商的利差收窄。
“大家都走资管模式,逼得行业开始打价格战。”陈涛直言,为了争夺高端客户资源,券商纷纷开始降低融资利率,这让股票质押融资沦为通道业务。
“通道”不仅仅是指券商成为银行资金的一个出口,同时也意味着券商利差空间缩小到通道业务的水平。
“以自有资金做质押融资,券商融资成本不到6%,以8.5%贷给客户,有近3个百分点的利差。但若是动用银行资金,券商最多只能收1个点。有些甚至只能收千分之三、千分之五。”陈涛表示。
据了解,券商走资管通道模式做股票质押融资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纯通道,不需要保刚性兑付。若客户违约,由出资方承担。但还有一种是需要券商以自有资金兜底。
在业内看来,如果需要券商兜底,只收1%的管理费,明显是收益风险不对等。
“通道业务的利差只有1%,做100个亿,也就是收1个亿。但券商要提供通道、项目审核、盯市、贷后处理、违约处理等。一旦客户违约,还要负连带责任。”某上市券商两融人士表示。
另外一位券商信用部人士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券商将股票融资业务做成通道,是将其当作无风险业务。但其实是有风险的,就看券商如何把关风控。”这位人士直言,券商都在抢股票质押融资的客户,但抢的时候还是要注重质量。
有些券商对此并不担忧,他们更看重规模的扩张。
“很多券商找银行资金,是想在短期内先把规模做上去,把优质的客户圈到自己的范围内。如果不把客户抢进来,以后会更难做。”深圳一家非上市券商两融人士指出,其所在券商正准备走资管通道模式。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券商中走资管通道模式做得比较多的是国泰君安、华泰、中信、兴业、海通这五家大型券商。截止至2013年12月底,这5家券商资管模式做的股票质押融资规模分别为40亿元、29亿元、20亿元、10亿元和6亿元。
其中,冲规模最明显的代表是国泰君安证券。
2013年底,券商开展的股票质押融资额总共是882亿元,但国泰君安的总融资规模就达到120亿元,市场占比份额达到13.6%。其中,资管通道模式的融资额约40亿元,占其总规模的比例达到三分之一。
“国泰君安的路径很清楚,就是先把规模做上去,确定龙头地位。虽然短期利差收窄,但从长期看,抢占了市场份额,就是抢占了先机。”前述深圳非上市券商两融人士介绍。
10. 信托能做的通道类业务有哪些知乎
因为只有信托公司拥有信托牌照,所以把一个产品设计成信托来发行只能是信回托公司答,但是其他金融机构掌握大量的资源,尤其是银行,有产品渠道和客户渠道,他们可以自己设计产品,包装成信托,然后自己的资金来购买产品,但是银行没有信托牌照,所以就必须通过信托公司来把产品发行出来,由于信托公司只是一个中间通道的作用,所以这类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业务就是通道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