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资机构10强榜单是
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公司共有709家,36氪梳理了其中获得融资的349家创业公司,向74家投资机构发出调研邀约,通过比对数据库和调研数据,从投资项目数量、投资金额、项目参与度(领/跟投)、投资判断力(项目估值/进入下一轮比例)等重要维度,评选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资机构10强(注:本次评选中资料透明度和可信度是作为初级筛选被投企业的重要维度)。
明势资本
代表项目:车和家、李群自动化、知觉科技
获奖理由:明势资本在人工智能领域下捕获的20余个项目,涉及芯片、深度学习等基础技术,也覆盖到了人工智能各场景下的终端产品。他们深耕并用资本投票这个极有未来价值的领域,为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助力作用。
源码资本
代表项目:今日头条、趣店集团(趣分期)、车和家
获奖理由:源码资本坚信人工智能是如今时代最激动人心和最具变革性的机遇,相比纯粹的底层技术,他们更擅长抓住那些能提供应用层的行业解决方案的平台级公司,在垂直行业中找到价值创造点,真正做到了以资本为撬动,让“智能+”为行业赋能。
英诺天使基金
代表项目:臻迪科技 、Novumind 、智行者
获奖理由:英诺天使基金秉承“投资创新、成人达己”的信条,深耕人工智能领域,尤其在机器人领域成绩出色。明星项目包括智能机器人新秀臻迪科技、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异构智能(Novumind),是人工智能领域天使投资的绝对领跑者。
云启资本
代表项目:Roadstar,擎朗机器人,Robby机器人
获奖理由:成立3年、近50个项目,云启资本将绝大多数注意力交给了云计算、大数据和智能相关领域,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尤为出色。研究驱动投资,布局养成格局,云启资本,助力人工智能创业者接近宏伟梦想。
真格基金
代表项目:依图,出门问问,驭势科技
获奖理由:真格基金是最早关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机构之一,在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智能医疗等领域十分活跃,在天使轮投资了依图科技、出门问问等明星项目,是人工智能领域名副其实的独角兽捕手。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仅按机构名称首字母排序
B. 对话吴甘沙:博世投资驭势背后,低速无人车已至爆发前夜
▲驭势科技与上汽大众合作打造的自动驾驶乘用车
结语:自动驾驶分领域“春暖花开”
自动驾驶创业潮在国内于2016年兴起,在资本的加持下,出现了一系列创企,并在2017和2018年实现了快速发展。
不过进入2019年后,由于经济大势放缓,加之高等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时间遥遥无期,自动驾驶领域的投资量明显减少,甚至出现了一种自动驾驶寒冬期的迹象。
然后在2020疫情期间,低速无人驾驶车辆在物流、配送、清洁、消毒等多个领域发挥了关键作用,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无人驾驶技术的成熟度和应用能力。
业界对低速无人车的关注度明显又提升了起来,加之限定场景的低速无人驾驶技术成熟度更高,且已经到了可大规模量产应用的前夜,因此才出现了眼下这波春暖花开的态势。
相信接下来,会有更多的低速无人车应用落地案例出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C. 巨头加持,中国自动驾驶迎来新年的第一缕春风
中国自动驾驶初创公司已经经历了一轮淘汰和发展,在第一阶段靠人才吸引投资者,第二阶段靠技术(原型车)吸引投资者,目前,大多数中国自动驾驶公司已经发展到了第三阶段,靠商业化落地吸金,通过自动驾驶路测和Robotaxi试运营等来获得资本认可,但长久以来一直无法跃迁到下一个阶段,进入规模化常态运营阶段。随着产业资本在资金和资源上的大力扶持,中国的自动驾驶头部公司也将正式进入与美国头部企业相同的段位,翻开规模化运营的新篇章。
-END-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D. 疫情下的“资本宠儿”:20家车企获融资,自动驾驶领域火热
[亿欧导读]?2020年2月,共有20家业内公司更新了投融资信息,涉及到的细分领域包括:科技出行(5家)、自动驾驶(5家)、零部件与汽车后市场(4家)、汽车流通(3家)、智能网联(2家)……
此外,从融资金额上来看,在全行业20家完成融资的企业中,中国造车新势力蔚来仅在本月便完成3笔融资,并凭借共计159亿元融资位居榜首。截至目前,蔚来累计公开总融资额已超500亿元。如今,迈入2020年的蔚来,正设法自救,打造更多的想象空间。
02部分企业融资情况简介
吾众汽车科技获600万元投资,深耕江浙汽后市场
2月7日,吾众汽车科技宣布,2020年1月获得杭州泰方投资的600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资料显示,吾众汽车科技是一家新型汽车后市场服务平台,聚焦服务于5-30万辆私家轿车保有量的城市和城镇,主要业务涵盖洗车美容、维修保养、钣金喷漆、车辆改装、车险代办、事故车维修等。自创始之初,吾众汽车科技便重点探索区域连锁经营模式,目前已经构建由标准社区门店+钣喷中心组成的服务连锁层级和体系。
Turo获3000万美元融资,数位名人股东加注P2P共享汽车
2月7日,P2P共享汽车独角兽Turo宣布,已从曼哈顿风险投资公司(ManhattanVenturePartners)和Allen&Co.那里获得3000万美元的F轮融资。不过,Turo的扩张计划却受到了限制。Turo首席营销官AndrewMok表示,只有将重点放在那些租车至少一天的客户身上,公司才有利润可讲。
作为新一轮融资的部分“代价”,这家公司增加了几位名人股东,其中包括NFL球星拉里·菲茨杰拉德(LarryFitzgerald)、NBA球员维克多·奥拉迪波(VictorOladipo)和说唱歌手Chainz。对此,Mok表示,“让这些人加入进来,将真正有助于品牌推广,使品牌变得更具有知名度。”
东南亚叫车服务公司Grab获8.56亿美元融资
2月25日,据外媒报道,东南亚叫车服务公司Grab从日本投资者处获得融资8.56亿美元,其中三菱日联金融集团投资7.06亿美元,日本IT服务公司TIS投资1.5亿美元。Grab表示,将利用这笔资金为东南亚消费者和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保险以及理财产品。
仅1个月完成3笔融资,蔚来开启“疯狂”融资模式
2月25日,2020年合肥市重大产业项目集中(云)签约和江淮蔚来EC6量产项目启动仪式在合肥市江淮蔚来工厂举行。安徽省及合肥市领导均出席签约现场,根据协议蔚来中国总部项目将落户合肥。
据悉,蔚来汽车中国总部项目包括:在合肥成立蔚来汽车中国总部,建立研发、销售、生产基地,打造以合肥为中心的中国总部运营体系。该项目计划融资145亿元,用于公司研发、市场体系建立和运营;同时,规划建设总部及研发基地、第二生产基地。
就在本月,蔚来曾宣布完成2笔累计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亿元)的可转债融资项目。这意味着,仅在2020年2月,蔚来便已获得3笔融资,融资额共计159亿元。
小马智行获丰田4亿美元投资,估值超30亿美元
2月26日,小马智行(Pony.ai)宣布获得丰田4亿美元投资,以加深和扩大两家公司在出行领域合作,与此同时,双方将进一步加速自动驾驶的研发和商业化应用。据了解,小马智行新一轮融资总额4.62亿美元,估值略高于30亿美元,总融资额近8亿美元,成为全球最高估值的自动驾驶公司之一。
小马智行表示,此次合作关系的加深,有利于双方将自动驾驶技术、车辆平台及技术更加深入进行融合。未来,二者将利用双方技术、知识及服务,为人们出行带来更多便利。
驭势科技获新一轮融资,博世再加码中国自动驾驶
2月26日,驭势科技宣布在B轮融资中获得博世战略投资。同期投资的还有深创投(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中金资本、厦门七匹狼节能环保基金和重庆两江服务业基金等VC、PE和地方战略新兴产业基金。驭势科技称,2020年将持续开放融资,为公司发展引入更多支持者。
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CEO吴甘沙表示,驭势科技为物流、出行两大领域提供无人驾驶技术,与博世合作将帮助公司实现产品和服务升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全球客户。资料显示,成立于2016年的驭势科技,总部位于北京,专注研发无人驾驶关键技术,曾获创新工场、真格基金、青山资本、西科天使基金等机构的投资。目前,公司还在北京、上海设有研发中心,在浙江设有创新试制中心,在深圳、广西、成都、郑州等地设有分支机构。
编辑:杨雅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E. 小马智行获丰田4亿美元投资,联手跨国车企加快自动驾驶
26日,中国自动驾驶创业公司小马智行(Pony.AI)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总额为4.62亿美元,该公司估值略高于30亿美元。
根据公告显示,在本轮融资中,丰田作为战略投资人领投,出资4亿美元,以加深和扩大两家公司在出行领域的合作。对此,小马智行方面负责人表示,这笔投资是2019年建立的业务合作关系的延伸。在此基础上,两家公司将进一步加速自动驾驶的研发和商业化应用,旨在打造能造福每个人的产品和服务。
2019年8月,小马智行曾宣布与丰田共同在中国开展公开道路测试项目,作为合作的首个阶段,将使用丰田旗下雷克萨斯品牌的SUV,结合小马智行的自动驾驶的软件系统和硬件方案,在中国开展自动驾驶道路测试。
加上这次融资,小马智行共获得外部融资额达到近8亿美元,并与丰田、现代等多家全球车企在中美等国开展在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软硬件及其他商业模式方面的合作。
近年来,中国自动驾驶行业正“春暖花开”,不仅是小马智行一家初创企业,多家中国自动驾驶行业的初创企业,正在备受跨国车企及其他企业的青睐。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到2021年,预计全球无人驾驶汽车市场规模将达70.3亿美元,而中国也有望成为最大的无人驾驶市场。
据第一汽车频道记者不完全统计,除了小马智行以外,目前已经有包括Momenta、驭势、智行者在内的国内自动驾驶行业初创企业在近期或计划在近期宣布融资信息。
从估值来看,目前国内已出现了数家初创企业突破10亿美元的门槛。小马智行的30亿美元估值,已经与美国主要自动驾驶企业Zoox、Aurora、Nuro的估值相当。
近年来,不仅是一些看好中国的汽车市场的跨国整车厂,一些零部件巨头、供应商甚至是芯片行业等新兴行业在华投资的趋势在不断加快。
作为主营业务的重要延伸,丰田及日产-雷诺-三菱联盟分别投资了小马智行及文远知行,此前在华投资规模较少的现代汽车也投资了格灵深瞳。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诸多自动驾驶有关专利的博世也在近期向驭势科技进行战略融资,博世中国在江苏常州成立了首个针对自动驾驶的研发基地。芯片巨头ARM、数码巨头华为等企业也在中国布局自动驾驶,试图从上游往应用场景进行试探性的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物资配送过程中,低速自动驾驶的应用备受关注。此外,政策也在扶持中国自动驾驶产业加快发展。近日,国家发改委联合十部委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发展智能汽车。
汽车行业天使投资人李克勤向第一汽车频道记者表示,一方面,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体系下的智慧汽车发展战略、国家推动自动驾驶路测牌照发放等政策上的利好,以及中国企业依赖庞大的场景环境而出现的技术提升,不仅使自动驾驶行业内企业的估值在水涨船高,也使更多海外投资者对于中国市场保持信心,并开始关注更多在细分场景下的自动驾驶企业。与此同时,随着行业内的竞争不断加剧,他希望从事自动驾驶的企业也应该考虑好自身的优势,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实施差异化发展,避免自动驾驶产业出现“同质化”竞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F. 驭势科技公司的研发实力怎么样
驭势科技是一家致力于无人驾驶商业化的创新型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个非常典型的创新技术公司,其联合创始人吴甘沙,赵勇,姜岩,周鑫和彭进展拥有非常专注的技术背景,业务上已经形成可规模化部署的L2-L4级智能驾驶系统,并且已经与十余个头部客户协同创新,在多个商业场景中率先落地,吴甘沙在创业前曾是担任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拥有数百人的顶级研发团队和完整的知识产权布局。这样一个核心创业团队的专注能力是毋庸置疑了,在北京设有总部,上海,浙江(嘉善),深圳和柳州设有分支机构,拥有数百人的顶级研发团队和完整的知识产权布局。
G. 政策加持资本下注,自动驾驶技术迈入L4级快车道
这两天都在说自动驾驶行业的春天来了,在迎接初春之际,听起来真是应景。
在车市寒冬之下,汽车销量接连下滑,怎么自动驾驶就能率先冲破寒冬沐浴春色呢?原因就是政策加持和资本下注。
2月12日,发改委、工信部等11?部委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文件,为智能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文件提出到2025?年,中国将目标“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
L4级是指在特定的环境场景下,车辆能够完成驾驶任务并监控驾驶环境,驾驶相关的所有任务与驾乘人没有任何关系。这里需要注意,一定是在特定的环境场景下。
那为什么会对场景要求这么高,原因也很简单,机器系统毕竟不是人,对于复杂环境根本应付不来,另外就是这个系统太贵了,甚至比很多车的价格都高,所以私家车使用太不划算了。
所以目前来看要使用L4级自动驾驶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相对简单的道路环境,以及能够承担高额投入成本的主体。
在扉旅汽车看来,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场景很多,而且他们也愿意使用这个技术,因为这个技术的投放可以带来更高的利益。
以港口运输为例,做港口的不用说,肯定不差钱,具备投放自动驾驶的经济实力,再说港口的交通环境也比较简单,作业流程也比较标准化,整体来说,这个场景使用L4级自动驾驶太合适不过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使用L4级自动驾驶会给港口经营带来更大的收益。
首先,自动驾驶技术的使用,可以减少运输司机的数量,节约人力成本;其次,人力被系统取代后,可以24小时连续工作,提高了工作的时长;再有就是系统作业的效率也远高于人的效率。
如此看来,这么好的技术哪个企业不爱,这也就好理解,为什么L4级自动驾驶饱受欢迎。
说完L4,肯定有人就会问那L5级呢?L5要比L4更牛!
L5级不但能实现完全的无人驾驶,而且在场景上也没有任何要求,就像我们一提到无人驾驶后脑海里想象的样子,满道路的车辆在行驶,却没有一个司机,是不是很震撼。
不过扉旅汽车认为,要想实现L5级的应用,要解决的技术、成本等问题还有很多,短时间内难以实现,现在我们还是在脑海里想想算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H. 疫情概念发酵:小马智行、驭势科技获巨额融资
文/白杨
今日,国内两家自动驾驶科技公司几乎同时宣布了融资喜讯。驭势科技(UISEE)公布在B轮获得博世战略投资,小马智行(Pony.ai)也宣布获得丰田投资的4亿美元融资。
事实上对自动驾驶行业而言,好消息还不止于此,据行业内部人士透露,近期自动驾驶科技公司获得融资较为密集,多家投资机构和行业巨头,正在与Momenta在内的几家自动驾驶科技企业洽谈中,更多好消息还在路上。
行业内的投资,除了资金上的支持,将来还有可能是技术上的协同发展。驭势科技告诉Autolab,“博世将自动驾驶技术划分为高速公路、城市、限定场景三大领域,驭势科技目前发力的限定场景自动驾驶,跟博世有很好的契合性,目前双方正在积极沟通各种可能性,我们期待和博世在未来能够碰撞出更多火花,真正为产业界赋能。”
博世与丰田的主动出击,也为国内车企敲响了警钟,是否应该赶上这波节奏,抢滩登陆优质自动驾驶科技公司?毕竟高瞻远瞩也是成为国际车企的必修课,近水楼台不得月,笑话就闹大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