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融资租赁公司做医疗设备直租的话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6号,2000年4月1日起实施)第五条规定:“国家对医疗器械实行分类管理。第一类是指,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第二类是指,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第三类是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医疗器械分类规则,商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公布。”对前述第二、第三类医疗器械的生产和经营,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三章的规定,实行许可证制度,必须获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才可以生产或经营。
以租赁或融资租赁形式向医疗机构提供CT等医疗设备,属于需要获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才可以进行经营的项目。对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004年4月15日曾有作出《关于租赁医疗器械有关问题的批复》(国食药监市[2004]20号),该批复明确指出:“租赁经营是经营的一种形式。对未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出租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的,不论其出租的医疗器械是否具有产品注册证书,均应根据《条例》(注:指《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下同)第三十八条予以查处;对已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但其出租的医疗器械无产品注册证书、无合格证明、过期、失效或者淘汰产品的,应根据《条例》第三十九条予以查处。”
2005年6月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又作出《关于融资租赁医疗器械监管问题的答复意见》(国食药监市[2005]250号),规定:“一、融资租赁公司开展的融资租赁医疗器械行为属经营医疗器械行为的范畴,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适用《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相关规章对融资租赁医疗器械行为进行监管。二、鉴于融资租赁医疗器械是经营行为,就必须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相关规章的规定,办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
❷ 融资租赁公司的监管是哪个部门,办理条件有变化
现在融资租赁归银保监会监管,你看下办理条件希望可以帮到你,望采纳
❸ 融资租赁公司,申请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细节问题
这些没有的话不会受理你的申请的,受理处是根据法规一个个审查的,还要现场审查,没有仓库和场地不会通过审核的,场地如果是租赁的要同时提交产权证明复印件和租赁合同。
❹ 融资租赁公司监管部门是哪里,办理条件是哪些
收购比较融资
❺ 金融租赁公司为什么要受银监会监管
首先,根据国务院授权,银监会是统一监督管理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专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属机构,维护银行业的合法、稳健运行的。其中非银部主要负责监管信托公司、租赁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
其次,金融租赁公司一般股东中有银行的身影,可以进入银行间系统进行交易,涉及了中国的金融系统,而商务部监管下的融资租赁公司并不涉及银行间市场交易,而是由银行、金融机构等的信贷等业务为资金渠道,类似二级市场,获得资金,并不直接参与银行间市场,属于贸易类项下,因为归口商务部监管。
最后,因为近年来金融创新比较多,政府也在精简事前审批的流程,租赁公司目前通过一些结构设计,实际还是可以操作大金额的融资收付的,虽然不直接参与银行间市场,但是对金融系统已经有实质的影响。
❻ 从事医疗设备融资租赁业务是否需要特别的资质
需要,我复们国家规制定,医疗器械的融资租赁等同于医疗器械的销售,需要医疗器械的特许执照。但是也要看看你们的设备是什么级,医疗器械是分级管理的啊,有些也不需要特许执照。但是大型设备,基本上都要,申报条件,要用专业的人员和场地。营业执照上也要增加。
❼ 我公司为融资租赁公司,想申请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是否一定需要有仓库
办理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和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是必须有符合经营范围产品的仓库的,这个都是需要现场检查核实的。
❽ 医疗器械售后回租需要融资租赁公司具备相应的医疗器械经营资质吗
不需要,融资租赁公司的业务有专门的法律条文约定。不需要有相应的生产经营权,但可以拥有设备的名义所有权。
❾ 融资租赁业如何应对当前监管变革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进入换挡期,经济增长动力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版移,促进了制造业的升级换权代。融资租赁作为集融资与融物、贸易交易与技术更新于一体的新型金融产业,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所带来机遇与挑战中逆势上扬,保持着较高增速。
2008年至今,随着行业监管政策的变化以及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中国融资租赁业逐渐成熟,开始走向规范、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融资租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至今我国融资租赁公司的总数增长近8倍,达到8218家。
从国内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体现了较强的顺周期属性。在过去宏观经济高速增长阶段,我国融资租赁业务规模也随之迅速提升,由2007年的240亿元增长至 2017年的5.6万亿元。
尽管如此,我国当前的租赁市场发展程度距离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融资租赁行业的市场渗透率大约在15%-30%之间,对照国际先进租赁市场,我国的融资租赁行业仍然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