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倒闭的三家银行除了海南发展银行 还有两家是什么银行
正式关闭的只有一家,海南发展银行,简称海发行。中国被关闭的金融机构不少,如广国投,华银等等。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过程: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海南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很多信用社通过高息揽存的形式发展业务。到1997年年底时,海南省已有几十家信用社出现资不抵债、无法兑付到期存款等问题,并发生多起挤兑事件。最终海南省政府决定让海发行兼并这些信用社,背起它们的资产和负债。
1998年3月22日,央行在陆续给海发行提供了40亿元的再贷款用于“救火”后,决定不再给予资金支持。
1998年6月21日,央行发出公告:由于海发行不能及时清偿到期债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央行《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决定关闭海发行。
海发行关闭后,个人存款转由工商银行托管,由于公众对于工商银行的信任,并没有造成大量挤兑。
而对法人(公司)存款则进行债权登记,待清算完后再行兑付,但是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近20年至今未完成清算。
(1)农村信托发展公司破产扩展阅读:
事件启示
首先,在海发行关闭事件中,我们看到其原因包括经营管理混乱、承担接管问题信用社等。而在其背后,则是房地产泡沫崩溃可能导致金融失败的残酷事实。
上世纪90年代,海南房地产市场崩盘,导致包括信用社在内的金融机构出现大量不良资产,海发行则不幸成为这轮房地产泡沫危机的“牺牲品”。在当前房地产市场与金融体系关联更加复杂的情况下,这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警示。
其次,在海发行遗留问题的背后,可以看到中国金融机构的退出制度尚未建立起来,这在客观上阻碍了中国金融改革深化的步伐。长期以来。
中国的金融机构退出市场,往往都是行政性关闭,或者是关闭后走向行政性主导的破产,因此往往被人戏称为“计划性破产”。市场化破产机制的缺位,使金融运行的规范化、程序化、市场化都难以完全建立起来。
再者,海发行关闭的直接原因,就是储户因为恐慌引起的“挤兑”所造成的。挤兑的发生往往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储户在缺乏银行的信息,二是由于存款缺乏安全保障,导致储户信心丧失。
其中的教训,一是要求金融机构不断提高运作规范性和透明度,使公众能够充分了解内部的风险收益特征,二是要求尽快建立起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成为挽救储户信心的“最终安全网”。
2. 谁去处理中国农村信托投资公司破产的
破产就是走破产程序问题,法院的事情
3. 中国第一家破产的银行是哪家
1998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表公告将其关闭。海南省原计划重组海发行设立全国性股份银行,但受阻后转向设立海南本地法人银行,即省级城商行——海南银行。国内第一家破产倒闭的银行。
应答时间:2021-09-24,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4. 你那有没有银行倒闭的详细资料
资料:中国历年处置的部分金融机构一览
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责令中银信托停业整顿。1996年广东发展银行收购了其债务和分支机构。
1996年10月,中国光大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因不能支付到期债务,央行决定把约50亿元人民币债权转为股权,从而避免了这家信托公司的倒闭。但在2002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仍然关闭了中国光大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1997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关闭中国农村发展信托投资公司,由中国建设银行托管其债权债务和分支机构。
1998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关闭海南发展银行,由中国工商银行托管。
1998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关闭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属下的证券业务委托国泰证券负责管理,后由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托管。
1998年初,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因资不抵债而被中国人民银行关闭,后又宣布破产清算。1998年10月,广发证券开始对广国投旗下9家营业部实施了托管;2001年7月18日,广发证券以1.5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整体收购了这9家营业部。
2000年2月,港澳信托因严重违规经营、资不抵债,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予以撤销,交由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托管;其旗下的证券部分照常营业。2002年3月,中银证券宣布,将收购港澳信托旗下的20家证券营业部用于开展经纪业务。
2000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决定撤销中国教育科技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停止其一切金融活动。
2001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关闭海南四家金融机构。6日,海南赛格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因严重违规经营被中国人民银行“停业整顿”。在此期间,公司在八个城市的证券营业部由中信证券托管。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又宣布对海南华银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海南汇通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三亚中亚信托投资公司实行停业整顿。华银信托和三亚信托旗下的证券营业部分别由广发证券托管、包头信托托管。
2001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宣布,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决定撤消福建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2002年6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鉴于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严重违规经营,决定于6月7日撤销该公司,并停止其除证券经纪业务以外的其它一切金融业务活动。清算期间,中经开下属的证券交易营业部在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托管下照常经营。
2004年初,南方证券被证监会和深圳市政府联合成立的接管小组接管。央行同时提供80亿元再贷款支持。但接管小组经过半年多的摸底之后发现80亿元仅够填补个人保证金窟窿。还有120亿元的机构债务。2005年5月,南方证券被宣布关闭。
2004年8月,华融托管德隆三家核心企业。9月,德隆旗下的德恒、恒信、中富三家券商和金新信托再被华融托管。
5. 四川省农村信托投资公司怎么样
简介: 2005年10月,公司被依法撤消。
法定代表人:刘启隆
成立时间:1988-04-30
注册资本:5558.5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5100001800781
企业类型:全民所有制
公司地址:成都市人民东路48号
6. 1995年后哪些国有信托破产
1997年末,全国共有信托机构242家,资产规模约为4600亿元左右。这些信托机构举步维艰专,普属遍存在资产质量差、支付困难和破产危机等问题。
1997年2月,我国农村信托投资公司因到期债务不能偿还被关闭;1998年6月,我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因同一原因被关闭:1998年10月,按照市场原则和法律处理程序,号称我国信托业“老二”的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也因资不抵债和支付危机被关闭。1999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华融、长城、东方、信达、中保等五家信托投资公司撤销;
2004年庆泰信托投资公司投资证券市场资不抵债被关闭;2004年伊斯兰信托投资公司和金新信托投资公司挪用委托人资产等问题被接管;因为炒作云大科技(*ST云大,600181)导致巨额浮亏,北方信托法人代表、董事长、总经理霍津义涉嫌重大违纪,于2005年12月2日被实施双规;2005年12月30日,银监会浙江监管局发布公告:由于金信信托违规经营和经营不善,造成较大损失,责令金信信托停业整顿。
从242家信托公司到今天的68家信托公司。被叫停的、破产的信托公司总共有174家。
7. 中国农村信托投资公司是什么样的公司
根据国务院国函〔1988〕19号文:
一、该公司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国营金融企业, 是经营性的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公司直属国务院, 需要向国务院请示、报告的, 由国务院秘书长负责联系。公司原则上可实行计划单列, 具体由国家计委落实。
二、关于公司的经营方针和业务范围:
(一)公司向某些效益好的开发公司、国营农场、乡镇企业等开展投资、贷款、信托业务, 重点扶持沿海农业商品基地和外贸出口基地的建设, 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二)公司通过组织、扶持地方银团、专业性金融组织, 以及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发行股票等方式, 吸纳企业和社会的闲散资金; 公司通过海外借款、信托存款等方式吸收国外资金, 开展租赁、担保等国际金融业务; 公司兼理财政部转贷的世界银行对中国农业部门政策调整贷款的业务。
(三)公司从事国内外贸易业务, 经营投资企业产品的出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经营投资企业所需设备和原材料的进口业务。公司按自负盈亏、自行平衡的原则, 开展双边和多边易货贸易业务。
三、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董事长由杜润生同志担任。董事会由国务院有关部门选派代表组成。总经理由董事会任命。
四、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二亿元, 其大部分由国家在“七五”增加的农业投资中按3%的比例逐年划拨, 一九八八年先由财政部从征收的耕地占用税中拨付五千万元。公司铺底资金所需的三百万美元外汇额度, 请国家计委安排。公司所需的一百万元开办费, 也由财政部从征收的耕地占用税中拨付。
8. 中国信托业发展历史有哪些
中国的信托业始于20世纪初的上海。1921年8月,在上海成立了第一家专业信托投资机构——中国通商信托公司,1935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央信托总局。新中国建立至1979年以前,金融信托因为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信托没有能得到发展。
1979年10月,国内第一家信托机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宣告成立,此后,从中央银行到各专业银行及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纷纷办起各种形式的信托投资公司,到1988年达到最高峰时共有1000多家,总资产达到6000多亿,占到当时金融总资产的10%。
我国信托业发展的几起几落有其客观原因:
诞生时缺乏基础,一是缺乏一定的市场需求和经济基础。“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是信托的基本功能,因此信托生存的首要条件是有“财”可理。建国以来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采取的是高积累、高投资、低工资、低收入的政策,民间基本上无可理之财。二是缺乏健全的社会信用基础。
信托“以信任为基础”,信任关系的确立和稳定是信托赖以生存的土壤。我国社会信用关系尚缺乏刚性,信用链条十分脆弱,契约意识较差;总体而言,信用基础仍十分薄弱,制度建设滞后,不完备。
直到2001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正式施行,我国的信托制度才初步确立。在此之前没有一部专门的信托法,也无其他明确信托关系的法律规范。这使信托机构的活动长期缺乏权威的基本准则,令信托业的发展陷入歧途。这些年来,信托公司主要从事银行存贷业务、证券业务和实业投资业务,没有集中到“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主业上来。
9. 中国倒闭的三家银行除了海南发展银行 还有两家是什么银行
正式关闭的只有一家,海南发展银行,简称海发行。中国被关闭的金融机构不少,如广国投,华银等等。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过程: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海南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很多信用社通过高息揽存的形式发展业务。到1997年年底时,海南省已有几十家信用社出现资不抵债、无法兑付到期存款等问题,并发生多起挤兑事件。最终海南省政府决定让海发行兼并这些信用社,背起它们的资产和负债。
1998年3月22日,央行在陆续给海发行提供了40亿元的再贷款用于“救火”后,决定不再给予资金支持。
1998年6月21日,央行发出公告:由于海发行不能及时清偿到期债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央行《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决定关闭海发行。
海发行关闭后,个人存款转由工商银行托管,由于公众对于工商银行的信任,并没有造成大量挤兑。
而对法人(公司)存款则进行债权登记,待清算完后再行兑付,但是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近20年至今未完成清算。
(9)农村信托发展公司破产扩展阅读:
事件启示
首先,在海发行关闭事件中,我们看到其原因包括经营管理混乱、承担接管问题信用社等。而在其背后,则是房地产泡沫崩溃可能导致金融失败的残酷事实。
上世纪90年代,海南房地产市场崩盘,导致包括信用社在内的金融机构出现大量不良资产,海发行则不幸成为这轮房地产泡沫危机的“牺牲品”。在当前房地产市场与金融体系关联更加复杂的情况下,这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警示。
其次,在海发行遗留问题的背后,可以看到中国金融机构的退出制度尚未建立起来,这在客观上阻碍了中国金融改革深化的步伐。长期以来。
中国的金融机构退出市场,往往都是行政性关闭,或者是关闭后走向行政性主导的破产,因此往往被人戏称为“计划性破产”。市场化破产机制的缺位,使金融运行的规范化、程序化、市场化都难以完全建立起来。
再者,海发行关闭的直接原因,就是储户因为恐慌引起的“挤兑”所造成的。挤兑的发生往往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储户在缺乏银行的信息,二是由于存款缺乏安全保障,导致储户信心丧失。
其中的教训,一是要求金融机构不断提高运作规范性和透明度,使公众能够充分了解内部的风险收益特征,二是要求尽快建立起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成为挽救储户信心的“最终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