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和金融学哪个好
会计相对来说很好就业,招人的单位很多,就业方向也很广.大致可以做出纳,会计,以及所有与财务相关的工作.有很多大公司财务部划分得很细,那样的话具体做哪方面工作就不一定了。
会计学是对企业所有经济活动的一种记录,管理者通过它可以了解企业的经济状况,税务局根据会计学帐目来进行税收.会计学还可以涉及到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学等方面,可以说它是一种比较重要的做事业的基础,是一种技术职业,做会计学的是越老越值钱.它比较适合有耐心、对数字敏感、做事谨慎、记忆力好的偏文科的学生学习。 不过,有一点。现在这门职业就业形势不太好,竞争激烈。如果能掌握一门外语和熟练的计算机各方面的知识和操作技能,还是很有优势的 (大连交大)。
金融学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保险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金融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跟实际的银行工作会差点 需要耳濡目染的银行实践。
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的确立,金融在市场经济中的“核心”地位日益显现,使社会经济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有增无已。所以得看自己的意思了。
经济学是金融学的必要条件,金融学涉及的领域较有限: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财务公司、投资公司以及信托公司等等;而经济学相对比宽泛,而且还分宏观和微观两部分。因为经济学学术性很强,只有把它学精了,才能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
若要成为一名经济分析师,那么就朝经济学的方向发展。不过请做好心理准备,就像前面说的,没有专业的学术研究是很难有所作为的。
若要在投资分析方面发展,那么金融和经济都要学,但更注重金融方面的研究,将来可以到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或者是投资银行等领域工作。
『贰』 有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就业的问题
我有好几个同学都在长三角,分别在南京工行,昆山建行,上海比亚迪,宁波地税,单位都挺好的,待遇也很好,银行的年收入十万肯定没问题,比亚迪的不太清楚,地税也是个肥的流油的地方,七八万肯定没问题。
学金融最好是进银行或者证券吧,银行工作比较忙,但待遇肯定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证券的话,不要进大公司,人才太多,有机会可以进那种私募,私募虽然规模小,可待遇十分丰厚,年底分红高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证券业的竞争很大,需要业绩支撑,有一定的挑战性,如果你喜欢拼的话,可以尝试一下。也可以去那种信托、期货之类的从事金融衍生产品的机构,总之选择还是挺多的。
我是财大毕业的,目前在一个央企,属于房地产开发,待遇也很好,个人认为工作还是一个机遇问题。在学校的时候不要贪玩,办点正事,毕业的时候,就不愁销路了。
『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学研究生就业情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学科优势显然不是新闻方面,因为这个学校只在财经、法律方面是全国领先的。比如会计学前五,财政学全国前三,金融学在中南地区仅次于武汉大学,至于法律,那是全国前十。 但是呢,在财大学金融学有一个优势,就是在这里你会有广泛的经济学、法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将来在财经新闻、法律新闻这方面肯定比纯新闻系出来的人更具竞争优势,成为复合型人才。
『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金融学,专业课程都是哪几门啊 谢谢哦~~
楼上的说的不错,但是是分专业必修和专业限选课的。
其中
专业基础课: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专业课: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保险学、证券投资学、中央银行学、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
以前是必修。
专业选修课:金融市场学、金融中介学、公司金融、金融工程、金融会计、信托与租赁、中国金融史、西方货币金融理论、国际结算、外汇经营管理、国际信贷、投资基金管理、风险投资、固定收益证券、计量经济学分析软件、证券投资分析、金融专业外语、金融法、金融理论前沿、财务报表分析、统计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计量经济学、金融营销、税法
至少选满27。其中部分课可能学校没开。
『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有生活补助吗
看第8条
4.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2万元/生•年,奖励比例约5%。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学制年限内的大陆全日制研究生,其中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6000元/生•年,每年按10个月计发。
5.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分为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12000元/生•年(占30%),二等奖8000元/生•年(占40%),三等奖4000元/生•年(占20%),实行动态管理。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第一学年原则上享受一等学业奖学金。因“三支一扶”保留入学资格的研究生,恢复入学的第一学年享受一等学业奖学金;因其他原因保留入学资格的研究生,恢复入学的第一学年按录取当年评定的学业奖学金等级享受奖学金。
6.硕士新生奖学金评选对象为当年录取的推免生或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初试成绩总分在所报考学位类型及学科门类排名前10%的新生,奖励标准为3000元/生。
7.综合奖学金每年评定一次,包括优秀研究生标兵,奖励比例为2%,奖励标准为1500元/生;优秀研究生,奖励比例为10%,奖励标准为1000元/生。单项奖学金包括课程学习奖、道德风尚奖、社会实践奖、社会工作奖等,奖励比例为8%,奖励标准为300元/生。
8.“三助”助学金用于资助研究生从事“助教、助研、助管”工作,津贴标准原则上不低于300元/生•月,每年按10个月计发。
9.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按照国家、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10.研究生个人发生重大疾病、个人财产重大损失、家庭主要成员重大变故和家庭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等,学校可资助研究生临时特殊困难补助。
『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考研难吗
金融学 热门专业,录取分数会比较高,要有思想准备。数学 英语也要分数高,不然总是上不去,专业课就不说了,肯定要用功。
跨专业报考金融学有优势吗?
虽然现在金融人才需求旺盛,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正在水涨船高。金融招聘会上,学历的要求仍然很高,比较好的金融机构,几乎都要求硕士以上学历,名校毕业,甚至要海归。
除了学历要求之外,银行也需要越来越多的复合型人才。目前的情况是银行中有一半人,甚至更多是非金融、经济、财务专业的人员。他们本科专业各异,有计算机、通信、法律甚至机械和物理。现在备考和在读的金融研究生也有很多是跨专业的,导师们非常欢迎这些跨专业学生。有些金融分析机构指明要有工科背景的毕业生,他们要的就是工科那种严谨理性的思维和分析。
读了金融学,将来做什么?
从近几年就业情况来看,金融学专业毕业生通常有这些流向:
1、商业性质的银行,其中包括中国工商、建设、农业银行等四大行和招商等股份制商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
2、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如中国人寿、平安、太平洋保险等;
3、中央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4、金融控股集团、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
5、证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上交所、深交所、期交所;
6、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投资控股公司,投资咨询顾问公司.大型企业财务公司;
7、国家公务员系列的政府行政机构,如财政、审计、海关部门等;
8、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
9、一些政策性银行,比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
10、上市(或欲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等;
11、高等院校金融财政专业教师,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出版传播机构等。
怎样选择和自己发展相符的专业方向呢?
1、职业导向
从上面的就业流向可以看出,职业方向和报考专业有很大的联系。因此如何你准备从事基金类工作,报金融工程方向比较好;如果你想到保险公司工作当然要选择保险方向。
2、学校导向
首先,报考时尽量选择名校。现在金融行业都有“名校情结”,企业在选择学生时,比较看重学生就读的院校,一般情况下会选择比较知名的,如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的学生,因为这些学校已经在企业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口碑。
其次从人际关系方面考虑你所报考的院校。最好是选择传统上具有优良的金融学教育积淀的学校,比如一些著名财经类专业院校,如上财、中财,或是金融经济类传统较好的综合类大学,比如复旦、南开。这样的院校通常在金融经济界有一定的校友资源,对于未来就业好处颇多。
第三,学校的地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你所要报考的院校,应该在你未来准备发展的地区或附近。因为学校在该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力,这样在你毕业之后会方便你到该地区择业。比如考上海的学校就把目标定在上海发展。2020年,上海将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纽约、东京等国际金融中心的情况看,其金融人才都在30万人以上,而目前上海市的金融从业人员在10万人左右,上海与其他金融中心相比,人才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尤其是高级金融人才更是短缺。
3、专业导向
既然你准备在这个行业发展,那么选择什么专业方向更符合你的发展目标呢?从当前的金融学科专业分布来看,比较有发展前景的专业方向有: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金融工程、金融市场、保险精算、证券投资等。
目前基金市场最为活跃,而熟练的基金经理人只有3000人左右,人才缺口过万;目前中级基金经理人的年收入已经达到40万元。而担任高级职位的经理人年薪已经突破百万元,可见金融行业是一座未开采的金矿。
金融学王牌院校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的整体实力最强,各个分科目实力平均;
北京大学侧重金融管理;
厦门大学侧重货币银行、金融工程;
复旦大学是仅次于人大的金融综合性大学,尤其是国际金融表现突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金融专业实力强,十分注重抓英语;
南开大学的保险精算全国最好;
中央财经大学具有区位优势,有好的学校条件;
湖南大学是全国最早引入保险精算的学校;西南财经大学该专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西安交通大学该专业为中国人民银行直属院校重点专业;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科在全国的金融教学和学术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声望和较大的影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金融证券实力强大,是国内研究方向最齐全,专业最全的学科;
清华大学金融工程、微观金融走在我国最前列。
『柒』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知名校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知名校友有:
学界:
1)贺 铿:著名统计教育家与经济计量学家,中国经济计量学开拓者、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
2)何盛明:著名财政学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经济学科评议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则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曾任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秘书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3)王利明:著名法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法学委员、中国法学会民法研究会会长,《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典草案》起草者,多次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授课
政界:
1)钱运录:原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兼秘书长,中共第十六、十七届中央委员
2)黄嘉华:学者外交家,曾任常驻联合国特派全权大使兼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
3)关广富:原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共第十二、十三、十四届中央委员
商界:
1)王明权: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兼中国光大银行董事长,申银万国证券有限公司、光大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2)朱小黄: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中信银行党委书记、行长
3)田国立:现任中国银行党委书记(2013年4月起),董事长。
4)陈四清,中国银行副行长。
5)姚中民: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监事长
6)马明哲: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文学、史学、哲学、理学、工学等八大学科门类的普通高等学校,由原隶属财政部的中南财经大学和原隶属司法部的中南政法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教育部直属的四大财经院校之一,是国家“211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刘尚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何盛明,原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著名财政学家。刘放桐现任复旦大学首席教授,著名哲学家。 王朝才,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法学会民法研究会会长。
黄进,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著名法学家。张明楷,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刑法学家。张卓元,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著名经济学家。樊丽明,山东大学校长,著名财政学家。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共有教职工2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总数1500余人,教授280余人,副教授570余人,博士生导师200余人。先后聘任“长江学者”讲座教授3名、“长江学者青年学者”2名、湖北省“楚天学者”22人,校聘海内外“文澜学者”讲座教授30名。
学校积极引进海外优秀师资,从全球著名学府聘请了多位教授担任“长江学者”、“楚天学者”和“文澜学者”,其中包括美国波士顿大学苗建军获聘该校首位“楚天学者”,以及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李海涛等。
『玖』 考研金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370分左右,这几年差不多这个上下。
参考书目:
1、《西方经济学》第5版(宏观、微观)全两册,高鸿业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经济学原理》中文第4版(宏观、微观)全两册,曼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
备注:本专业招收全日制本科历届、应届毕业生,欢迎211院校理工科考生报考本专业。
只要数学能拿高分(比如130分左右乃至更高),其他科目不差,通常考研西财金专并无大问题,大部分考研失利的都是数学三没有考好。至于专业课,主要是“金融学”和“公司金融”,“金融学”参考书主要是经典书籍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九版)》和西财本土教授殷孟波的《货币金融学(第二版)》,而“公司金融”的参考书主要是罗斯《公司理财(第九版)》。专业课难度不大,可能初学者会感觉难一些。
『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新华金融保险学院,问题1:金融学好不好考 问题二:这个学院金融学那个老师最好考问
金融学专业分数都比较高。
大学生了,成人了吧,不要以好考以为考研的出发点。
读了金融学,将来做什么?
从近几年就业情况来看,金融学专业毕业生通常有这些流向:
1、商业性质的银行,其中包括中国工商、建设、农业银行等四大行和招商等股份制商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
2、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如中国人寿、平安、太平洋保险等;
3、中央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4、金融控股集团、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
5、证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上交所、深交所、期交所;
6、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投资控股公司,投资咨询顾问公司.大型企业财务公司;
7、国家公务员系列的政府行政机构,如财政、审计、海关部门等;
8、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
9、一些政策性银行,比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
10、上市(或欲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等;
11、高等院校金融财政专业教师,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出版传播机构等。
怎样选择和自己发展相符的专业方向呢?
1、职业导向
从上面的就业流向可以看出,职业方向和报考专业有很大的联系。因此如何你准备从事基金类工作,报金融工程方向比较好;如果你想到保险公司工作当然要选择保险方向。
2、学校导向
首先,报考时尽量选择名校。现在金融行业都有“名校情结”,企业在选择学生时,比较看重学生就读的院校,一般情况下会选择比较知名的,如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的学生,因为这些学校已经在企业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口碑。
其次从人际关系方面考虑你所报考的院校。最好是选择传统上具有优良的金融学教育积淀的学校,比如一些著名财经类专业院校,如上财、中财,或是金融经济类传统较好的综合类大学,比如复旦、南开。这样的院校通常在金融经济界有一定的校友资源,对于未来就业好处颇多。
第三,学校的地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你所要报考的院校,应该在你未来准备发展的地区或附近。因为学校在该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力,这样在你毕业之后会方便你到该地区择业。比如考上海的学校就把目标定在上海发展。2020年,上海将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纽约、东京等国际金融中心的情况看,其金融人才都在30万人以上,而目前上海市的金融从业人员在10万人左右,上海与其他金融中心相比,人才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尤其是高级金融人才更是短缺。
3、专业导向
既然你准备在这个行业发展,那么选择什么专业方向更符合你的发展目标呢?从当前的金融学科专业分布来看,比较有发展前景的专业方向有: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金融工程、金融市场、保险精算、证券投资等。
目前基金市场最为活跃,而熟练的基金经理人只有3000人左右,人才缺口过万;目前中级基金经理人的年收入已经达到40万元。而担任高级职位的经理人年薪已经突破百万元,可见金融行业是一座未开采的金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