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融资信托 > 深圳市投融资体制改革

深圳市投融资体制改革

发布时间:2023-03-19 22:33:35

⑴ 现在北京,深圳,上海的地铁都是什么运营模式

国内外地铁运营模式及其运作 国内外地铁体制改革的趋势是采取混合主导或民营主导(国有民营)模式, 并逐渐成为国内外 地铁建设、运营和管理的主导模式与营利机制。 比较典型的混合主导模式是香港地铁模式。 香港地铁由地铁公司运营。 地铁公司是香港政府 全资拥有的一家公用事业企业, 但并不由政府直接经营, 由港府委任有关人员组成董事局, “商 按 业原则”进行地铁的修建、运营和管理。在投资、筹资体制方面,香港政府对官办企业的投资力 求“花小钱、办大事”。地铁公司建立 20 多年来,港府只是在建地铁之初,通过认购地下铁路 公司的发行股权的方式给予部分财政支持,其建设费用,政府的投资不足 1/3,主要资金由各 项融资筹集,包括债券、财团贷款和浮息票据等。如,地下铁路公司在招标地铁工程时,将承建 商能否组织到信贷作为考虑的主要条件之一; 在香港或国际资金市场筹组集团贷款, 在地铁建设 高潮的 198.3 年,公司就获得 150 亿港元的集团贷款;发行成本较低的短期债券(还本期为 3 年),筹集资金提早偿还一些成本较高的中期及长期债项,地铁兴建期间共发行了 5 亿港元的债 券。 在经营管理体制方面,采取两权分离、自主经营模式。在香港,地铁公司是一家“官办民营” 的企业,既接受政府和市民多方面监管,又在不受行政干预的环境下运行。公司除了名义上属政 府兴办之外,营运方面与别的企业没有什么差别,均按市场规律运作。地铁公司充分运用沿线地 产升值这一优势,把发展地铁与发展房地产业结合起来。做法是将地下车站大厅与上层物业(事 先规划)同时发展。公司首先向政府取得发展车站上层空间的权利,之后寻求合作伙伴,利用发 展商的资金,缴付土地费用,建造大型住宅、写字楼和商场。出售物业所得利润,则由地铁公司 与发展商共享。地铁公司将这些利润,全部用于地铁建设,成为香港地铁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之 一。同时,近年来为了适应通讯网络技术的发展,政府将地下铁路内的通讯设备,交由地铁公司 经营, 这为地铁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良好的经营业绩保证了香港地铁的健 康发展。 在资本运作方面,随着地铁公司的日益发展和壮大,2000 年香港政府对地铁公司进行股份 制改造,让高层主管及员工持股,该公司 23%的股份通过上市私有化,套现 120 亿港元。这一 资本运作,一方面进一步优化了地铁公司的产权结构、规范了企业制度,在国际上、市场上树立 了良好的形象;另一方面,政府也通过出售少量股权,回收了可观的增值资金。 香港以及众多国内外地铁发展的案例表明, 地铁与政府采取的合约关系模式、 规范的商业化 操作、长远的财政计划是值得借鉴的。因此,根据国内外运营体制和经营模式分析,总体说来, 国外地铁运作一般采取混合主导模式较多, 主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进行筹资和经营。 而我国内地 地铁的运作,无论是在建设、投融资还是经营上大多数采取政府主导模式。因此,亟待通过借鉴 国外成功的经验,加快经营模式由“一元化”向“多元化”的转变,推动地铁建设、运营和管理 体制的全面改革。 目前,我国城市地铁运营体制及其运作方式正处于改革时期,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改 扩建或新建地铁的城市都在实践中积极探索, 努力建立一套适合城市实际情况、 有益城市长远发 展的地铁投融资体制及其运作方式(见表 2)。 表2 城市 国内若干城市地铁现状、投融资体制及模式 地铁现状 除了地铁 13 号线,目前正在建设的有 地铁 5 号线、 地铁 1 号线的四惠到通州 北京 段,到 2008 年北京还要建成 4 号线、 奥运线和机场专线等, 城市轨道交通总 里程达到 420 公里, 即未来 7 年每年平 均建设 50 公里左右地铁线。 投融资体制改革及模式 通过投融资体制改革,打破以往投资单一 和经营垄断局面,加速地铁建设和运营市 场化改革,建立由社会法人发起、实行项 目业主制、开放和吸引外资参与的运营体 制。 上海 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将社会资金引 目前已经有 3 条地铁投入运营, “十五” 入城市建设领域,以资产运作为重点,扩 期间建设包括磁悬浮、轻轨、地铁在内 大社会融资,实行投资、建设、运营、监 的 10 条轨道交通线路,全长超过 200 管“四分开”体制,改变过去建设运营一 公里;新一轮城市规划中,上海将建设 体的传统模式,通过借“壳”上市,筹措 地铁线 11 条,总长 384 公里。 资金。 1999 年全长 18.48 公里的地铁通车, 目前 23 公里的 2 号线将于 2003 年底通 积极借鉴香港经验,推进投融资管理的事 车,3 号线已获国务院批准,预期 2005 业部制,面向社会筹资,引进外资,有偿 年建成;4 号、5 号线在规划中,将于 出让土地及开展多种经营,并拟在香港上 2010 年建成总长 130 公里的 5 条线构 成的轨道交通网络。 2000 年开始建设,全长 21.7 公里,投 市。 广州 南京 资概算 85 亿元,总工期 4 年 9 个月, 2005 年 9 月建成。 投融资体制和运营管理体制拟借鉴广州 模式。 三、地铁经济的间接效益分析 城市地铁交通的改善给城市带来的间接效益之一是地铁交通减少了土地供需矛盾和交通成 本,缓和了交通堵塞压力。随着城市在更大时空范围得到发展,交通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不断 增加。 汽车等交通工具大量占用中心市区稀有的空间, 增大了就业地点和购物地点相互之间的距 离,加剧了土地供需的矛盾。有关研究表明:城市主干道每条机动车道可容纳 8000 名乘客,而 一条轨道系统则可容纳 1. 万名乘客; 7 每个乘客乘小汽车所需面积为 22. m 、 1 自行车为 9. m 、 7 城市公共交通为 2.1m 、轨道交通为 1.2m ,与汽车占用土地相比,轨道交通仅需汽车用地的 5.4%。从我国的现实来看,未来私家车年均递增率将达到 10%—15%,预计到 2006 年之后将 会呈现购车高峰(全球汽车工业报告指出, 2006 年, 到 中国汽车市场的总产预计会达到 690 万辆)。 随着私家车数量的递增, 有可能很快形成新的城市交通堵塞; 而地铁交通将对减缓交通堵塞压力 产生越来越重要的有益影响。 2 2 2 2 由于地铁间接收益主要体现在地铁建设对城市布局结构以及土地增值等方面的影响。因此, 政府在城市发展布局和策略上要充分考虑到这一巨大增值带来的收益, 在计算地铁的经济效益中 应将地铁沿线土地增值纳入到地铁的收益中。 这意味着地铁的建设和开通运营, 不仅会给市民出 行带来方便、快捷与舒适,也由此带来了一种“水涨船高”的地铁经济。随着地铁的不断延伸, 直接带动了沿线房地产的开发和楼市的旺销, 地铁资源性开发以及间接效益会越来越被人们所重 视。对北京、上海等地的“地铁概念”楼市的增值统计见表 3。 表3 地区 北京通州 上海莘庄 地铁线路 八通线 1 号线 北京、上海部分“地铁概念”房地产统计表 距中心城区车 原平均房价(元/ 现平均房价 程(分钟) 45 20 增值率(%) 81 125 m2) 1600 2000(1995 年) (元/m ) 2900 4500 2 数据来源:北京、上海地铁公司 地铁的社会间接经济成本效益也十分明显。 地铁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的一种运输方式, 因此, 在经济上把它单纯理解为一般交通是不全面的。 地铁是因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需要而产生和存在 的, 它的社会经济效益远大于地铁运营本身的微观效益。 交通的间接经济成本是由运行而产生的, 而通常的使用者付费和税收不支付这些成本(斯坦·汉森,《交通的间接经济成本》)。交通经济 间接成本产生的原因有交通阻塞、环境污染、交通事故、公共设施占用等。研究表明,交通经济 间接成本远高于地铁造价成本。“经合组织”预测证实:这种间接成本占“经合组织”国家 GDP 的 7%,而堵塞作为间接成本的一部分占 GDP 的 2%—3%;在欧盟国家,交通拥挤的成本占 GDP 的 2%、交通事故费用开销占 GDP 的 1.5%、对环境破坏(污染和噪音)的费用占 GDP 的 0.6%。 美国德克萨斯州运输研究所对美国 39 个主要城市的研究,估算美国每年因交通拥挤造成的经济 损失约 410 亿美元,12 个最大城市每年损失各超过 10 亿美元。日本东京每年因交通拥挤造成的 交通参与者的时间损失相当于 123000 亿日元。广州每年因交通拥挤损失的产值达 117 亿元。 从城市经济的社会效益角度,地铁的间接社会效益可以引入边际外溢成本(MEC)的理论进行 定量计算。 城市交通的边际外溢成本是指城市交通的参与者生产(或消费)1 公里运输产品而转嫁 给他人的成本(包括对环境资源的破坏), 其中包括时间价值、 交通事故损失、 地面设施占有成本、 环境污染成本等。 通过地面公共交通与地铁交通的经济成本差额的计算, 就可以得到由于地铁项 目的实施给社会所带来的间接效益(见表 4)。 表4 MEC 道路占用成本 停车场成本 交通事故损失 环境成本 时间价值 合计 公共交通与地铁的社会成本对比表(元/人 KM) 公共汽电车 0.01 0.00736 0.0012 0.121 0.867 1.00656 地铁 0 0 0 0.00966 0.325 0.33466 成本差额 0.01 0.00736 0.0012 0.11134 0.542 0.6719 资源来源:《铁道运输与经济》2001 年第 1 期 四、实现地铁经济效益的思路 减少地铁财政补贴,实现地铁经济效益,基本思路有 4 个方面:降低成本,“墙内损失墙外 补”,不断扩大销售量(客流量),股权多元降低风险。 第一, 应明确地铁的基本属性以及地铁赢利的阶段性, 以及地铁直接或间接效益对城市经济 的重大影响,确认政府在地铁建设、管理和运营中的地位。政府应依据这一基本属性确定我国地 铁公司的基本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允许地铁公司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商业化原则从事经营活 动。同时,在一定阶段,特别是建设开发阶段对公益性项目和服务给予投资支持和收入补偿。根 据国内外城市地铁赢利的经验,应确认政府在地铁建设、管理和运营中的不同作用,如国家政策 性金融机构给予一定比例的长期低息贷款; 减免地铁交通设施营运收益的税收; 给予投资者在定 价方面更大自主权,等等。 第二,应加快地铁体制改革,实行“上下分离”的管理方式,按照“上下分离”的改革思路, 进行地铁运营体制改革的准备。可参考两种运营体制:一种是上海“融资、建设、运营、监督” 的四分开体制,组建运营公司,以企业化、市场化运作,集中力量提高运营服务水平,增强赢利 能力,不断开拓地铁经济的利润区;另一种是广州地铁运营模式,主要学习借鉴香港地铁运营体 制,建立商业化的事业部制管理模式。在运营管理体制方面避免“融资、建设、运营、监督”内 部体制的摩擦和矛盾。前者政府的作用比较突出,后者市场的作用比较突出。 第三,应对地铁实行股份制或国有民营,并出售股份、引进国内外资金,形成地铁产权多元 化模式。可运用市场机制筹集发展资金,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产权结构多元化,积极面向国内 外资本市场,采取合资、合作,以及发行股票、基金、债券、可转换债券等方式,支持有条件的 地铁企业或项目的股票上市,加快地铁企业资产重组。政府要鼓励各种经济成分进入,可投入少 部分起导向作用的资金,其余让企业按商业原则自筹,即实现投融资的多元化。可考虑政府以其 地方财政为抵押,发行城市地铁建设专项债券,为城市地铁交通系统提供专项基金。必要时政府 可以充分运用相关的公有或国有资产,对其进行支持,保证其资产的保值增值,并在企业发展比 较成熟时,通过股份制改造将其上市,套现收回部分投资,用于发展其他公有事业。通过产权多 元化,或转让特许经营权,实现投资回收、分散投入风险、减轻地铁债务负担的目的。 第四,应对票价进行动态调整,增加运营收入。应参考国内外经验,通过调整票价体系,研 制出一套更具吸引力的折扣优惠政策,以提高客流量,达到增加运营收入的目标。例如:包月通 票——类似于目前的公交月票, 前提是要解决该票只有本人专用的问题; 奖励折扣——类似于航 空公司的经常旅客奖励计划,鼓励市民将地铁作为上下班的交通工具,一天之内乘坐次数越多, 累积折扣越大。一旦地铁轨道交通形成规模经营、效益进入良性循环,市民出行的交通成本将大 大降低,市民将大举迁离拥挤的老城区、落户市郊;建立分段计价体系,即按照特定路线、节假 日以及非高峰时段引入特价票, 同时可考虑将乘车距离、 时间以及乘客年龄等因素纳入分段计价 体系。 第五, 应以广告、 商贸、 通讯和房地产等方面的地铁资源性开发收益, 弥补运营成本的亏损。 国内外地铁亏损大多数是采取“墙内损失墙外补”的方式,如国外一些地铁企业通过多种经营支 持地铁建设和弥补运营亏损。不仅主营地铁自身业务,还经营广告、商贸、通讯、运输业务,出 租房地产,经营饭店、旅馆,开办汽车运输,经营站点泊位业务等。参照国外的经营经验,可因 地制宜地开辟一些展示空间, 以丰富地铁商铺的业态组合。 由于目前国内地铁资源性开发仍然处 在初期阶段, 地铁经营领域仍然比较窄, 应对我国地铁经营结构以及资源性开发领域进行专题性 研究,设置专业性机构进行经营,逐渐增加地铁经营开发领域。应以地铁站点商铺或沿线物业为 龙头,全面启动地铁物业项目,形成房地产、广告、通讯、商贸等为核心的业务组合,实现最大 的经济效益。沿线广告、商贸业可采取自己投资建设、实行自主经营代理制,使地铁的资源开发 特许经营形成特色并获取巨大的回报。 第六, 应建立以合理的投资政策、 体制和价格机制为主的补偿机制。 通过改革交通税费体制, 形成合理而稳定的城市地铁建设投资渠道。 在建立专营权制度的基础上, 鼓励社会资本和私营部 门参与地铁专营服务,同时逐步由市府全部负担地铁补贴的方式改为市政府、沿途地方政府、铁 路部门共同参与、 联合均担的方式。 地方政府主要资金来源是向道路沿线的间接收益者征收的工 程收益费,如:可以向因地铁系统而获益的地方公司和企业征收一定的开业费;将距离车站 350 —720 米的范围确定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收益区, 对区域内的占地业主和土地租用者按照占地 面积和距车站的距离累进收税; 对地铁沿线尤其是车站附近的土地经营开发权进行拍卖, 或低价 将沿线土地划拨给联合开发的投资者进行商业性开发,等等。 第七, 积极采用实现地铁赢利的新经营模式。 首先, 应建立我国地铁独有、 统一的服务品牌, 在统一品牌下,进入以不同方式包装的载体,如影视、书籍、服装、手表、主题公园等,同时, 形成包括线路品牌(如上海地铁明珠线)、 出口品牌(可以将冠名权结合起来)、 产品品牌等在内的 品牌体系。二是进入销售领域,不断延伸商品价值链,控制更多的商品流通渠道或环节,利用品 牌知名度和服务文化,为消费者创造良好的购物或服务环境,如建立遍布全市的地铁零售店、专 卖店、餐饮店、书店;建立具有先进视听效果的地铁广告体系,等等。三是发展多种经营、扩大 服务品种、延伸服务范围,如除了参与广告、信息咨询、商业、房地产等,还可以延伸到船舶运 输业务、旅馆、停车泊位、自动售货机、汽车运输与租赁业务等。

⑵ 关于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调查报告怎么写

在“完善”上下功夫

——学习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的体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核心是如何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上下功夫。深圳作为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理应按照胡锦涛同志2003年4月视察深圳时提出的关于今后深圳还要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深圳未来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目标定位,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带头作用。

以重点突破带动体制创新

开拓创新是深圳发展的灵魂和根本动力,集中力量抓好影响全局的重大改革项目,抓好涉及结构性、深层次的重点难点问题,是近几年深圳推动改革的主要经验。

为了探索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子,深圳市委、市政府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推出了能源、燃气、公交、水务和食品等5家国有企业,对其45%以下的股权进行国际招标招募,通过转让国有股权,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引进新的机制、管理、技术和市场,实行产权主体多元化。在操作上,聘请了具有国际经验的财务顾问机构,按照国际通行的招募程序进行运作。此举开创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新局面,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一是在公共事业领域进行国际招标,突破原有模式,有力地促进了投融资体制创新。二是国际资本进入公共事业领域,对公用事业监管体制改革提出新的要求,在城市发展和城市管理中,政府必须依法保障投资者的权益和社会公众的利益,此举有力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三是引进的战略投资者是在相关领域知名度较高的国际专业性集团,使国有企业实现了产权主体多元化,经营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四是采取国际招标与策略私募的方式,聘请具有国际资质的财务顾问机构,招标程序公开透明、科学严谨,符合国际通行做法,走出一条政府决策、中介组织参与、企业为主运作的新路子,在我市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为了推进国有企业调整与改组,我们紧紧围绕产权制度改革和劳动制度改革两大核心问题,着重理顺改制企业的产权关系、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劳动关系、改制分离企业与原主体企业的隶属关系。对劣势国有企业通过改制,使其安全有序地退出;对改制企业员工和下岗人员按照政策进行经济补偿。我们从精简改制审批程序、加强土地资产管理、制定经济补偿标准、社会保险、工商注销登记、离岗人员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不良资产核销等方面,制定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2003年9月,6家市属国有一级企业,涉及总资产67亿元,净资产10亿元,员工1.7万人,以经营者持股和员工持股方式完成整体改制,使深圳市国有企业改革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此外,我们还开展了上市公司重组,金融、旅游和房地产等行业的整合,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在行政体制创新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22年来,深圳共进行了六次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目前政府部门已精简到38个,初步形成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1997年以来,进行了两次审批制度改革。审批事项由原来的1091项减少到现在的395项,减幅近65%。

在投融资体制改革方面,深圳制定并颁布了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意见,提出了改革政府投资决策体制、非经营性项目建设体制、非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运营体制、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和运营体制、社会事业投资和运营方式等9大类、28项投融资体制改革任务。我们对公用事业监管体制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充分借鉴国外公用事业监管理念、手段和方式,制定出《深圳市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办法》。该办法涵盖了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燃气、道路、桥梁、公交、电信等诸多领域,将为相关领域的市场化运作开辟新的途径。

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经过认真调查研究,深圳起草了《深圳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以及四个相配套的《实施意见》。我们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四项重点任务:一是完善宏观调控,建立健全保证党委领导,调控适度,运行有效,促进发展的文化管理体制。二是增强微观活力,完善导向正确、管办分离、政事分开、富有经营活力的文化微观机制。三是培育市场环境,创造传播健康文化产品、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环境。四是扩大开放,形成吸收国内外优秀文化和先进技术,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开放格局。深圳市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综合试点城市,正在加快推进改革。

先行先试,继续创新

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要抓紧健全各项经济制度,建立和完善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要求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以市场化运作、法治化管理和国际化交流为特征的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在更广领域和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第一,完善所有制结构,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步伐。明确国有经济必须占有控制性地位的领域、条件和控制方式,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提高国有资产配置效率。尽快实现国有经济的布局从比较分散转向相对集中和优化分布;国有经济的功能从全面支撑国民经济各个领域转向发挥对多种经济成分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国有资本的增长从注重规模数量转向提高整体质量;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从国有独资、“一股独大”转向产权主体多元化。到2004年底,市属一级企业控制在20—25户左右。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设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行使出资人职责。继续对部分市属企业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积极探索加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方式和途径。

大力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采取有效措施,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人才招聘、外贸经营权等方面实现公平竞争。依法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监督和管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第二,培育各类要素市场,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培育金融市场。加大力度建立和完善货币市场,拓展离岸金融市场,完善外汇市场,健全黄金市场,规范证券市场,发展保险市场,培育风险资本市场,逐步构建按市场规律运作、功能齐全、手段先进、机制灵活、管理规范、开放度高、辐射面广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完善劳动力市场。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打破地区、部门分割,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管理体制,形成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向选择、自由流动的就业格局。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完善就业培训、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构建统一的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平台。

发展技术市场。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培育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鼓励发展专利事务代理机构、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评估机构,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引入竞争机制,加速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建立能够高效开展国内国际技术贸易的经营体制。对燃气、公共交通及自来水等自然垄断行业,探索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垄断行业的价格听证制和公示制,有效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信用制度。提高社会信用度,发展信用中介机构,培育信用需求。提高政务信用信息透明度,完善政府的信用监管体系和制度。加快信用立法,建立健全失信惩罚机制。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第三,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放开投资限制,打破地区、行业、所有制和内外资界限,全方位开放经营性基础设施和经营性社会事业领域,推进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成为新的投资与运营主体。取消竞争性领域的项目审批,实行备案登记制。建立投资信息发布制度,引导各类资本流向。

健全政府投资体制。缩小政府投资范围,完善政府投资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政府投资决策责任制度、可行性研究制度、决策咨询制度、重大项目库制度和项目后评价制度。改革政府投资非经营性项目的运营体制,通过公开招标确定运营主体。

改革公用事业监管体制。借鉴国外公用事业监管的成熟经验,设计符合现代城市管理要求的公用事业监管架构,建立职能完备、权责一致、专业高效、运作透明的公用事业监管体制,在打破国有企业垄断经营公用事业的情况下,对公用事业实行有效监管。

在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司法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社会舆论监督制度等方面先行试点;以《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为契机,在金融保险、律师、会计、电信等服务贸易领域进行扩大开放、体制衔接的探索;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方面继续创新;加快中介组织和经济社团组织的市场化、民间化、规范化进程,促进“政会分开、自主办会、民主管理、行业自律”的民间商会组织发展,促进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文化、教育、卫生、科研、体育等社会领域的改革。

深化改革需要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2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继续深化改革,任务十分艰巨,情况错综复杂。为了保证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需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胆破除传统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继续深入探索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式,改革和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各项改革都要做到既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改革必须紧紧围绕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瓶颈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有条不紊地推进。在攻克改革难关,进行结构调整和利益调整时,必须实事求是,制定各种配套政策,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制定出切实代表群众利益的政策。改革的动力、要求和智慧蕴藏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只有充分相信群众,充分依靠群众,才能形成生机勃勃的改革局面,并且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革中普遍受益。把政府推动改革与发扬民主、开门改革紧密结合起来,积极鼓励人民群众代表和社会各界专家参与改革。开门改革、提高改革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性,将成为今后改革的一个鲜明特点。

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改革要拓宽视野,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握改革的方向,设计并实施综合配套改革措施,整体推进改革。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时,矛盾集中体现在权力和利益格局的调整上,必须敢于打破既有的利益格局,抓住对全局能产生重大影响的难点、热点问题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向改革的总体目标推进。

坚持体制内攻坚与加快对外开放相结合。一方面要加大体制内改革的攻坚力度,要对国有企业、政府职能转换、投融资体制等深层次矛盾动真格的;另一方面,也要把改革与对外开放紧密结合起来,以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新形势的需要。要引进更多的市场经济成分,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内部攻坚与外部环境改善紧密结合,加快国有企业、政府审批制度、服务贸易体制的改革。

坚持中央统一部署与地方先行先试的紧密结合。改革必须正确处理好中央统一部署和部分地方先行先试的关系。必须树立全局观念,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改革。同时,又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把先行先试看作一种责任,不伸手要优惠政策,多承担风险,勇挑重担。在进行超前探索时,积极争取中央的支持,主动承担全国改革试点任务,继续发挥深圳经济特区改革试验场的作用。

⑶ 海绵城市建设由试水政府+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组成的吗

为认真贯彻国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政策精神,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研究起草了《深圳市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实施意见》,已于2017年9月4日召开的市政府六届九十二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实施意见》针对我市包括海绵城市建设在内的多个重点领域,提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工作机盯告制、基本流程及配套政策。

⑷ 深圳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项目融资模式研究

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核心问题是筹集资金。深圳轨道交通4号线建设项目是中国首例成功运用BOT融资模式建设的非赢利性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本文阐述了BOT融资模式在4号线建设中的应用,剖析了每个阶段的具体做法。将土地和物业开发与BOT相结合是4号线融资模式的独到之处,增加了BOT成功的可能性,这对我国类似项目的开发建设有借鉴意义。
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核心问题是筹集资金[1]。长期以来我国轨道交通发展缓慢主要是受资金困扰。轨道交通投资巨大,仅靠政府投资是不现实的。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加快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的步伐,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3]81号),提出“实行投资渠道和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社会资本以合资、合作或委托经营等方式参与轨道交通投资、建设和经营”。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探索多种方式拓宽轨道交通建设的筹资渠道,BOT模式是研究的热点[2]。轨道交通是一种非赢利性基础设施,并且当今世界大部分轨道交通是亏损运营,不具备稳定持续的现金流,因此传统的BOT建设模式在实践中往往难以取得成功。深圳轨道交通4号线建设运用了一种新的BOT融资模式,即BDOT(建设-开发-运营-移交)模式,将轨道交通周边土地、物业开发与BOT相结合。这是我国第一个将BOT付诸实施的轨道交通项目,并在公共设施用地与周边土地开发的结合方面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2项目融资概述
2.1项目概况和融资背景
根据《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3],深圳市远景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由15条线路组成,总长365公里。深圳轨道交通一期工程由1号线的东段和4号线的南段组成,正线总长度为21.8公里,总投资115.53亿元,政府投资70%,其余30%由政府担保向银行贷款。在2004年底完成轨道交通一期工程的基础上,近中期(至2010年)即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将建设1号线续建工程、2号亏贺线、3号线、4号线续建工程、11号线共五条线路,线路全长120.7公里,总投资370亿元左右。如果仍采用地铁一期工程的投融资模式,在未来的5-8年内,政府每年需要投资60-80亿元,加上地铁线路营运初期的补贴,轨道投资将近100亿元。这不仅不利于轨道交通可持续性的发展,而且将使深圳市背上沉重的财政负担。
按照国办发[2003]81号文件精神,根据原国家计委公布的《关于试办外商投资特许权项目审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原外经贸部制定的《关于以BOT方式吸收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1994]外经贸法函字第89号)等政策的规定,2002年8月29日,深圳市政府三届65次常务会议正式做出了引进境内外投资、加快深圳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决策。
根据市政府常务会议精神,轨道交通4号线拟采用政府及个人联合的ppp投资机制,与香港地铁公司(简称港铁)联合进行建设。深圳市轨道交通4号线南起皇岗口岸,北至龙华新城中心,穿越深圳中心区,全长约20.5公里,其中二期续建工程长约16公里,计划总投资58亿元。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深圳市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有关规定,深圳市人民政府通过公开招募投资者以及资质审查和意向谈判,2004年1月15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和和港铁签署了《关于深圳市轨道交通4号线投资建设运营的原则性协议》,原则上确定握核了以授予特许经营权的方式由港铁投资、建设、运营深圳轨道交通4号线35年(建设期5年,运营期30年)。在此协议的基础上,深港双方于2004年初开始就土地开发模式、监管、风险防范等重要内容进行了近一年的艰苦谈判,最终签署了《深圳轨道交通4号线特许经营协议》。
2.2建设原则
2.2.1多元化投资原则
投资多元化有利于减轻政府投资负担,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符合国家关于进一步开放城市轨道交通市场的改革精神;有助于提高轨道交通经营效益,实现自负盈亏,形成良性循环,是轨道交通经营体制改革的方向。
2.2.2专业化建设原则
专业化的委托建设,采取招标方式选择地铁建设公司,是地铁建设体制发展的方向。从深圳市的实际来看,建设近中期轨道交通网络需要专业化的地铁建设公司,需要坚持培养和引进并重的原则。
2.2.3相对集中运营原则
在多元化的投资体制下,股东要实现投资回报就要选择效率最优的地铁建设、运营方式。一个城市由一家营运公司独家经营会缺少激励和约束机制,营运公司太多则形不成规模效益,运营成本就会提段空掘高。按照深圳市地铁投资建设的规模,参照国内相关经验,培育一家政府参股的运营公司,再引进一家有经验的运营公司(如港铁),二者适度竞争,有利于提高轨道交通网络的运营效率。
2.2.4政府统一管理原则
管理体制既包括监督职能,也包括服务职能。在多元化投资框架下,政府的统一管理主要体现在:第一,统一制定和引导实施轨道交通线网的总体规划、近中期发展规划;第二,统一管理轨道交通网络的共享设施,包括控制中心、线网性大修综合基地、部分供电设施;第三,统一制定和协调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和运营技术标准。
3项目融资基本框架
根据深港达成的原则性协议,以授予特许经营权的方式由港铁投资、建设、运营深圳轨道交通4号线35年(建设期5年,运营期30年)。港铁负责4号线续建工程的全额投资,同时为保障4号线的统一运营,4号线一期将租赁给港铁运营。基于轨道交通项目的公益性质及长期运营亏损的特征,深圳市将以BOT融资方式的一种新型模式———BDOT(建设-开发-运营-移交)项目融资模式开发,即整个项目将以资本金投入、银行贷款、轨道交通运营收入及沿线站点部分土地开发的增值收益等作为主要现金流来源,由港铁负责建设、开发、运营4号线前30年。投资主体包括深圳市政府和以港铁为代表的社会投资者,其投融资建设模式如图1所示。
4BDOT融资模式的应用
4.1BDOT融资模式简介
BDOT是“Build,Development,Operate,Transfer”的简称,其与传统BOT的不同之处是多了开发这一环节,将轨道交通周边土地、物业开发与BOT相结合。该模式与传统的BOT融资建设模式相比,其特点在于政府在特许经营权中向项目承包建设方授予了项目相关产业和区域的开发权,以开发权来支持非赢利性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稳定的资金流[4]。
4号线BDOT运作流程如图2所示。2004年初到2005年初为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原则性协议和特许经营权协议的签订;2005年到2010年为建设阶段,主要工作为轨道交通4号线的技术研究、设计、招标、施工及项目竣工和试运营工作,由港铁投资的独资项目公司组织实施;2005年到2040年,配合轨道交通4号线的建设和运营,由深圳市政府划拨土地,港铁进行土地开发;2010年到2040年为运营阶段,由港铁负责组织运营;2040年为移交的里程碑。为了保证移交工作的顺利进行,建议深圳市政府将移交准备工作提前,使运营阶段与移交阶段有5年的时间搭接。可见,开发伴随运营的整个过程,为运营的正常进行提供资金保障。
4.2BDOT融资模式的特点和创新
4.2.1优点
采用BDOT项目融资模式建设深圳轨道交通4号线,其优点在于:
第一,引进外资,提高深圳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效益。
深圳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总投资数百亿,仅依靠政府财政投资建设和维护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政府财政将不堪重负。港铁承担4号线建设的全部投资,包括前期的土地征用和场地清理费用、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费用,并负责前30年的运营工作,这有利于加快二期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减少政府财政压力,探索轨道交通系统多元化投资的新模式。
第二,引入城市规划新理念,以轨道交通引导城市新区发展。
4号线与1号线有不同的定位:1号线主要沿深圳市深南中路布置,沿线开发程度很高,建设目的是以缓解交通压力为主;4号线将从皇岗口岸起沿皇岗路直至龙华新城中心,沿线尚有较多的土地供进一步开发。引入香港地铁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一定范围内高密度开发的经验,采用“珠链式”城市开发模式,将轨道交通的站点发展成为地区中心和交通枢纽,加快龙华城市次中心区的开发。
第三,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其沿线土地集约开发结合,实现效益深圳的目的。
在许多城市,由于轨道交通规划落后于城市规划,其土地增值效益往往为沿线土地开发商所有,政府难以得到该部分的效益,而且,有时在建设中还需要向沿线物业所有者和经营者支付不菲的补偿。4号线在策划、投资机会研究和谈判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效益深圳”为核心,注意并贯彻了“三同步”的思想———城市规划与轨道交通规划同步,引入战略投资者与轨道交通前期准备工作同步,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移交规划与监管方案同步。将轨道交通建设和城市规划紧密结合,促进二者间内在效益的实现。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⑸ 解读广东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2019年广东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规划分析

解读广东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广东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规划分析

是珠三角地区“九年大跨越”中期关键之年。今年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总体要求是:按照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和省《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要求,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总抓手,狠抓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和重点企业,继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强化改革攻坚,增强市场活力,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法治建设,强化民生保障,全力推进珠三角地区“九年大跨越”中期目标任务,推动珠三角地区实现转型升级、优化发展。

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2%,进出口总额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8%,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53.5%,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7%,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面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在全面落实“九年大跨越”工作方案各项任务的基础上,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全力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培育发展创新主体。开展龙头企业创新转型试点,实施大型骨干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出台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实施方案,珠三角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万家以上。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出台省新型研发机构总体规划,在珠三角率先开展新型研发机构竞争力评价,新型研发机构达110家,产学研创新联盟达103家。2015-2017年全省投入5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一批大学提高科研能力。加大力度支持基础科学研究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筹建广东省科学院。大力推进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建设。引进第五批创新创业团队和领军人才。(省科技厅、经济和信息化委、教育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港澳办等负责,列为第一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落实珠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规划,制定2015-2017年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国家配埋自主创新示范区,支持广州打造华南科技创新中心,联合珠三角其他城市以“1+7”方式整体申报创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佛山、东莞、珠海三市加快形成创建国家级创新型城市第二梯队,江门、中山、惠州、肇庆四市加快创新载体建设和创新资源集聚。推动各市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落实创新型城市建设责任书目标任务。(省科技厅,珠三角九市政府等负责)

(三)加强创新载体建设。研究制定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出台省科技孵化育成体系建设专项规划,新增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前孵化器达50个,在孵企业数量突破1?5万家。加快珠三角9个国家级高新区建设,高新区产值达2?8万亿元。加快质量检验检测技术平台建颂卖猜设。组建专业镇特色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重点示范专业镇”行动,认定一批专业镇升级转型示范区。(省科技厅、经济和信息化委、质监局等负责)

(四)实施创新重点突破。组织实施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电池和动力系统、3D打印技术等9个省级重大科技专项,推进50-100个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建设。加强高端成套工艺装备、制造基础共性技术、智能车间、环保装备等先进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跟踪研究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基因组、核电子等源头性技术创新领域。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加快散裂中子源等在粤国家大科学装置建设和开放应用,依托“天河二号”建设国家大数据研究中心。(省科技厅、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等负责)

(五)优化创新制度环境。全面落实省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十二条”政策措施。出台《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配套政策,推动出台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条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率先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试点)。建立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机制,优化科技专项资金配套野型结构和方式;完善企业研发费用计核方法,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适用范围。开展创新券补助政策试点,落实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探索设立政府创业投资和引导基金。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市场化风险补偿机制。开展重大科技专项专利导航工程。发挥好广州知识产权法院的作用,探索跨地区知识产权案件异地审理机制。(省科技厅,省编办,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知识产权局、金融办,省国税局等负责)

二、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六)全面推开工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落实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加快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支持“六市一区”先进装备制造业集聚发展,办好首届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对接活动,新引进10个投资额超10亿元的先进装备制造龙头项目,完成装备制造业投资1200亿元,实现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2700亿元左右、增长18%。支持珠海市申报先进装备制造业示范区和海洋工业园。做大做强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带,围绕平板显示、集成电路芯片等重大项目,进一步拓展芯片设计、装备、模组制造及下游终端和应用开发产业链,打造平板显示、集成电路千亿级产业集群,新引进1-2个新型显示项目,新增2家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集成电路企业,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600亿元。(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负责)

(七)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制定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政策意见,加快推进7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规划建设一批总部经济基地,建设一批新兴服务业培育示范工程。培育20个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促进制造业向生产服务型转变。支持广州、深圳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出台促进健康、养老、体育、文化创意与设计等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开展养老服务信息化试点工作。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支持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交通运输厅、商务厅、体育局等负责)

(八)狠抓重大项目建设。珠三角地区全年安排省重点项目174项,总投资2718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539亿元。其中,基础设施重点项目105个,总投资1182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04亿元;现代产业重点项目37个,总投资1110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68亿元。“九年大跨越”61个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920亿元。深圳长安标志雪铁龙合资项目、珠海中海油精细化工园、中山明阳风电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及关键部件产业化基地等项目建成投产,一汽大众佛山工厂二期、深圳华星光电8?5代面板二期等项目加快推进。实施新一版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推出新一批面向民间投资招标的重大项目。完善项目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珠三角亿元以上项目台账管理机制。(省发展改革委、省规划纲要办,珠三角九市政府等负责)

(九)推进重大平台建设。出台实施省科学推进重大区域发展平台规划建设指导意见。广州南沙加紧实施金融创新15条政策,落实部际联席会议15条支持事项。深圳前海重点推进人民币跨境业务,研究扩大跨境人民币贷款放款主体。珠海横琴推动制定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编制粤澳合作产业园产业规划,建设“全国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横琴特色分平台”。推动中新(广州)知识城打造知识产权枢纽和知识密集型产业集聚高地。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加快中欧城镇化合作示范区建设。惠州环大亚湾新区全面推进三大起步区建设,加快跨界道路对接。东莞水乡特色经济区启动水乡新城建设,推进疏港大道延长线等路网工程。中山翠亨新区加快招商引资,推进中瑞产业合作项目落地。江门大广海湾新区加快银洲湖先行区产业整合提升。肇庆新区加快推动路网、水网及重点配套项目建设。珠海西部生态新区、东莞粤海银瓶合作创新区完成发展总体规划编制。(省发展改革委、商务厅、知识产权局、法制办、港澳办、金融办,珠三角九市政府负责)

(十)推动新一轮技术改造。加强对工业技改的分类指导,督促各市制定新一轮工业技改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形成一揽子政策支持体系。出台实施省机器人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支持4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其中主营业务收入5000万元以上企业1800家。力争新增1-2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新增5个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技术改造信息平台和项目库,加强技术改造情况监测分析。工业投资实现5280亿元,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达1468亿元,同比增长28.7%。(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财政厅等负责)

(十一)促进各类企业健康发展。制定落实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发展重点工作任务和大型骨干企业诉求办理办法。出台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实施方案。推动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遴选确定首批重点培育民营骨干企业。指导各市制定培育超10亿元、20亿元、50亿元后备企业目标和措施。落实国家“营改增”等结构性减税政策,清理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珠三角年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211家,其中超千亿企业20家。出台促进小微型企业上规模的指导意见,创新扶持政策和措施,研究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重点帮扶500家高成长中小企业发展,建设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和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完成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研发推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财政厅、国资委、地税局,省国税局、人行广州分行、广东银监局等负责)

三、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十二)加快推进国家改革试点任务。广州、深圳(光明新区)、惠州、东莞市加快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深圳市加快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珠海、江门市加快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推进佛山市(南海区)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建设。中山市加快推进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和国家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建设,东莞市重点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佛山、肇庆市加快推进国家“多规合一”试点建设。(珠三角九市政府,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文化厅、知识产权局等负责)

(十三)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推进珠三角法治政府示范区建设,协调推动解决东莞、中山两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享有地方立法权问题。继续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事项,省级、市县级分别在3月底前和6月底前完成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清理。公布第二批40个省政府部门和各市县政府权责清单。全面推行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实现行政审批全流程网上办理,建成全省统一的电子证照系统。推行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开展“一照一号”试点。继续深化经济发达镇行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稳妥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省编办,省发展改革委、工商局、法制办等负责)

(十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制定国家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指导意见实施细则,出台市政基础设施等领域开展PPP模式的操作办法。推广项目收益债券、可续期债券等债券创新品种。引进保险资金支持经济社会建设,建立保险资金运用项目库,争取保险资金运用新增规模超过500亿元。推进珠三角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开展股权众筹、互联网信用担保融资等融资模式创新,支持设立和发展民营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规范发展民间金融、互联网金融。(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金融办,人行广州分行、广东银监局、广东证监局、广东保监局等负责)

(十五)加快建设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定自贸区总体方案的配套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出台自贸区基本管理架构方案。推动上海自贸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加快落地,对港澳投资者争取实施比上海自贸区更短的负面清单。发展国际仲裁、商事调解机制,完善国际法律服务体系;建立行政权责清单制度,建设市场准入统一平台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建立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推进金融体制机制创新,尽快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框架。(省商务厅,省编办,省发展改革委、工商局、法制办、金融办等负责)

⑹ 中国渐进的双轨制的改革现阶段引起收入分配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结构上仅仅上升了1个百分点。2004年以来,胡庆文化体制改革尽管还处在试点阶段,甚至被迫免费播出,导致成本无法回收,正在使产业发展受到阻碍,市场主体已经多元化,并吸纳社会资金(包括国有、民营)参股;在分销流通环节,新华书店将加快完成股份制改造,第4~7页)。这种发展状况是难以用经济增长和结构转换的一般规律来解释的,的确是一种在我国特殊体制环境下的现象。我国文化产业的战略性短缺是在我国服务业总体发展滞后这一背景下形成的。

这两年的趋势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国有独资体制是否能够为市场所接受,还有待观察。在广电业中,不同产业环节的区别性准入政策,最后达到上市。我国新闻出版业开始了20年来最深刻的变革。

文化市场建设在今年获得新的进展,市场准入程度最高而成为今年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据统计,2004年,我国国产影片数量将首次突破200部,远远超过2003年140部的纪录,如果仍然在现有的政策框架下。这种情况的出现也显然是与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中一些还做好了进入出版领域的准备。最近几年,我国每年新增裤举握电话用户在9000万户以上,到2004年11月,电话用户总数已超过6亿,居世界第一位。广播电影电视领域文化体制改革也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论坛、活动项目,出现了关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争论,一派观点认为我国加入WTO后正在进入工业化后期,即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另一种观点认为,偏向重化工业的发展战略在我们这样的能源紧缺国家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应该走“轻型化”的发展道路。看来,但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示范作用。

2004年出版的《财经蓝皮书——中国经济运行与政策报告》指出、事企分开、产权明晰,同时尽可能在市场中获得商业利益。加入WTO以后这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的新特点主要是,第二产业增长迅猛。最为引人注目是继四川的“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以后,2004年11月在深圳召开了首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这是我国国内举办的第一个综合性、国际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会,由国家文化部、责任明确”的原则进行,实现转企,试点单位已经按时完成了预定工作,构建产业发答誉展的基础、股份化,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徘徊在1/,实施微观体制改革,打造市场主体、上市“三个转变”。截至目前,还有较大距离。正是在这一关键环节上,在20多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形势下。

我们感到,解放了文化生产力,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博览会共设有60多个与文化产业相关的展示、交易,各种民间力量介入动漫游戏产业内容制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是,有700多家企业参展,汇集了高达380多亿元的洽谈项目。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今年以来受到高度重视,其中有一批单位已经为投融资试点做好了准备。此外。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作为我国最高规格的文化产品、文化技术和文化资本的展示与交易平台,必将会促进中国文化产品更好地走出国门,这是一种非常规的短缺状况,的确应该引起严重关注,已有11家民营机构获得了图书分销领域的“全国总发行权”,文化服务业这块“短板”越来越短,已播出的动画片往往也被不合理地压低价格,其中游戏内容产业继续保持复合率将近100%的增长,超过了手机短信的增长幅度、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均衡发展,仍然是一个需要强调的重大主题,成为实现我国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环节,但是在实践中发现。获得全国连锁资格和全国总发行资格双牌照的山东世纪天鸿,事实上已经是一家能控制总出书品种1500种、年营业码洋超过5亿元的大型民营出版-发行商。

影视制作领域由于政策最为开放。

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通过事业和产业单位的区分;其中国有、民营资本联合拍摄的影片达到80%,这些单位已在多年商业运作中形成了既得利益,因此缺乏改革的内在动力。不脱离体制内优越地位,国有企业投资比例已降至50%以下。民营影视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影视产业的重要力量。

网络信息内容产业继续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第三产业增长速度下降,文化服务业的增长总体上也比较缓慢。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有机遇期,改革也有机遇期,如不抓紧推动就可能丧失最佳时机。根据入世承诺。

(二)改革日渐深入,关键性领域的关键性制度创新有待突破

两年来。影视制作领域投资活跃,竞争态势已成,完成了全国分销网布局的民营书业将迅速向上整合资源,一批大型的民营“出版-发行集团”将很快出现,市场给国有文化出版机构留下的时间已经不多。

另据今年首次公布的文化产业统计数字,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新兴文化产业如网络文化、休闲娱乐、文化旅游、广告及会展等,从业人员已超出以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以及演艺等构成的传统文化产业部门近1倍,创造的价值已接近传统行业。这些新兴文化产业部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体制环境的不同和技术装备程度较高(如网络文化),发展速度才超过了传统文化产业领域。可以预见,如果文化体制改革在短时间内没有较大突破,增量资本将可能越来越向新兴文化产业领域集中,传统文化产业领域将被边缘化。

(三)体制机制改革滞后使得发展冲动无序化,文化产业发展出现“泡沫化”现象

从2003~2004年,一个突出的现象是,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冲动很大,公共财政对文化设施的拨款规模几乎超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总和,大量业内和业外的、体制内和体制外的资本正在冲进文化投资领域,一个前所未有的文化投资高潮正在兴起。但与此恰成对照的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还在酝酿之中,文化产业领域资源配置机制和政府职能转变还未完成。这就出现了一个我们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领域多次出现过的,以行政性推动为特点的“投资饥渴”和“经济过热”景象。

比如说,8号文件下达后,各个相关部委纷纷出台发展动漫游戏产业的措施,各级政府也纷纷跟进。截止10月末,除了有十几个儿童电视频道已经开播或者准备开播外,据统计全国还有数十个内容类似的“基地”或“园区”已经启动或正在准备之中。大量电视频道开播却面临严重的内容不足的窘境,而各种园区是否有实质性内容也是问题。有人认为,我国动漫游戏产业的“泡沫”已经形成。

我国文化产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以体制改革与加快发展为主要特点,如何平衡这两个基本方面需要予以关注。对于习惯于以行政方式发展文化的地方政府而言,体制改革需要花大气力研究、试点、制订方案和推动实施,短期不易见效。上项目、做工程、造形象则容易得多。通过逐渐放开市场,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上升为政策,以指导文化事业单位转制,自发地实现兼并和重组,费时费力。而以行政命令“拉郎配”却可以立竿见影。如果再带有利益动机,直接以行政权力在市场中推动产业整合,则更会对发展起逆向调节作用。

明年将进入“十五”计划最后一年,“十一五”规划已经提上日程,我国文化产业正在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如果我们不能

很好地总结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将发展纳入改革的轨道,以资源配置机制的重大转换推动健康的增长或发展,而是任凭个别领域的“泡沫化”趋势蔓延,就可能为今后的发展制造新的障碍。

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既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准备,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空间,承担了特殊的历史功能,因此必定充满曲折,困难重重。此外,改革也是我国文化领域的一场“自我革命”,种种利益冲突不可避免,而且还随着改革的深入日趋复杂。我们需要以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为指导,坚定不移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以适应文化产业发展高潮到来的形势需要。

预测与建议

2005年文化产业发展形势将受到两个基本因素的影响:第一是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结束,将可能在全国铺开;第二是加入WTO过渡期结束,文化分销领域承诺开始生效,外国文化资本将进行战略布局。一个文化产业的投资高潮已经来临。在投资文化产业的意愿和动力方面,国际大于国内,民间大于国家,地方大于中央。在文化产品与服务存在战略性短缺的情况下,这会对改革形成高压态势。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安排中,宏观政策将更加借重市场的力量,市场手段的分量会加大。如何抓住消费结构升级的机遇,通过开放文化市场加大文化产业的发展力度,缓解文化产品供应上的战略性短缺,将成为新的一年文化体制改革的主题。我们应该积极利用改革示范效应和外资激发效应的双重作用,顺应时世,加快发展节奏。

(一)通过建立公平、统一的市场体制,扩大改革试点的示范效应,推进各种所有制市场主体之间的联合、兼并、重组,大幅提高市场集中度

一年多以来,改革试点已经在一些产业领域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应该抓住制订改革总体方案并在全国推开的机会,建立统一的市场体制,扩大改革的示范效应,形成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同时也避免新的不平等竞争形势出现。

我们看到,2004年文化部发布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已经表明,文化主管部门注意到了应该在文化体制改革迅猛推进的形势下,为不同所有制企业营造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重大进步,意味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环境的进一步成熟,落实人民群众文化权利的重点正在从消费领域转向生产投资领域,而政府宏观调控正在从行政手段为主向经济手段为主的方向转化。

在新闻出版领域,类似政策的出台也已经极为必要。由于明确绝大多数出版机构整体转为企业的改革政策实施,将会有一大批书报刊出版机构由于失去行政性支持而迅速变为徒有虚名的“壳资源”。这些出版机构的出路或者是被已经占据出版高端位置的国有大型出版集团所兼并整合,或者是被控制全国性发行渠道的大型民营书业所兼并和重组。如果政策环境适宜,就会在市场搏杀中有真正超大型发行-出版集团诞生。这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为这一趋势成为现实准备尽可能良好的市场环境。

为此,应当适时出台推动和主导这一发展趋势的政策。比如说,将书号、刊号为基础的传统行政性宏观调控手段,适时转化为真正基于市场的经济调控手段,推动一批长期以来以出卖书号、刊号为生的出版机构资源向有实力的出版或发行集团汇聚。

应该说,随着WTO过渡期结束,国外大型传媒集团将在中国传媒市场展开战略性投资,鲸吞体制内优质和闲置文化资源的速度将大大加快,主管部门出于尽快做大做强民族文化经济考虑,应该采取更为激进有效的市场化手段,以加快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和放开民营文化资本准入等多种手段,推动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兼并和重组,提高市场集中度,提升产业竞争力。

(二)将投融资体制改革作为改革的重点和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杠杆,推动新一轮传媒资本投

浪潮的形成

我国文化资本投资高潮正在兴起,而且将以文化市场为主战场。从外国文化资本进入中国的步骤来看,由于分销领域的逐步放开,他们在许多领域已经完成以文化产品对中国市场的占领,转入以文化资本大规模整合我优质文化资源阶段。本土民营文化资本也已经在几年的力量积蓄之后,进入大规模伸展时期。2004年我国文化资本市场已经浮现出如“中信”和“星美传媒”等文化资本巨头的身影,中国的文化资本市场将进入风起云涌的年代。

在这样的形势下,投融资体制改革成为主管当局关注焦点是合乎情理的。目前国内已有多家试点单位在集团化改革取得进展、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建立的基础上,开始新一轮股份化改革,并拟订上市方案。仅就目前业内进入试点的为数不多的国有文化传媒集团而言,其资产总量、收入水平,以及现金流量,已经具有筹集数百亿资金,在新闻出版领域掀起兼并狂潮的能力。如果再加上已经占据流通领域大半河山,并做好了进军出版一切准备的民营书业集团,以及环伺于体制门外的传统产业资本巨头,未来文化市场的兼并战规模就更为可观。

因此,尽管还有诸多体制和政策性障碍,但是在新的一年里文化投融资体制毫无疑问将有重大突破。在这种形势下,最为合理的做法是解放思想

,大胆实验,主动拆除投融资政策壁垒,在关键性的领域实现关键性的制度创新,以体制性优势夺得经济发展的先机。

(三)抓住“十一五”规划机遇,规范产业发展,推动区域文化产业格局成型

一年多来,在某些无序的发展冲动中,也出现了相反的趋势,一些地方政府开始打造区域性合作与发展的格局,文化产业在区域经济的各种构想与规划中的地位引人注目。江浙沪演出市场区域合作已经运作多年,取得重大成果。在所谓“泛珠江三角洲9+2”合作构想中,也包含了许多文化产业的内容。2004年11月,传出正在制订的“十一五”规划将为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群进行区域经济定位的新闻报道,文化产业作为环渤海城市群的主要产业发展方向赫然在列。同样是在2004年11月,香港特区政府主办了“亚洲文化合作论坛”,邀请国家文化部和22个省文化厅领导,与亚洲8个国家文化部门官员共同探讨这一地区文化发展国际合作的前景,论坛主题响亮地叫做“创意亚洲”。会议凸显了亚洲国家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的区域合作意愿,以及香港作为亚洲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地位。

可以预见,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形势下,中国经济增长正以向内地延伸和向海外扩展的两种方式向实现,区域经济合作之势正在迅速形成,文化产业也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城市群为首的东部发达地区将成为中国文化产业最重要的区域,既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也带动中西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各地方政府毫无疑问应该抓住制订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机会,制订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参与区域文化产业共同体,提升本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竞争力。

(四)加入WTO以后我国制造业迅猛发展,应该建立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战略联系,拓展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商机

由于加入WTO后我国工业化进程骤然提速,于是经济界出现了有关发展道路的新争论。实际上,无论这一争论的结果如何,我国成为全球制造业基地是必然的,问题只在于我们如何应对。我们应该研究文化产业的发展如何可能与总的国民经济的发展相协调,如何与传统产业的发展产生互动因而相得益彰的问题。目前国际上兴起的“文化创意产业”应是一种值得考虑的战略性方案。

文化创意产业是近年来在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发达国家提出的概念,主要特征是重视发展现代文化产业的高端,重视将现代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相结合,以增加传统产业的文化附加值。文化创意产业的提出抓住了现代文化产业的核心和实质,也调整了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使其从单一的个人消费需求导向,转向于既服务个人消费需求,也服务生产领域的新思路。这一点无疑也是符合我国经济现阶段发展的要求的。因此,在制订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时候,我们应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自觉地对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做更加整体性的考虑,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发展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发展形势将发生深刻变化,城市化是否与工业化同步,公共服务是否普及完善,精神文化是否刚健饱满,将成为发展的关键。在这个阶段,经济发展将以社会发展为前提,而不是像我们以往所理解的那样,社会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前提。只有认识这一深刻转变,才能真正理解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重大题目的深远含义,才会将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问题置于其应有的位置上(据文化蓝皮书《2005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将媒体经营性资产分离出来,以此为主体吸收社会资本,将面对大量关联交易、无形资产评估等问题,很难与目前证券市场管理规范接轨,而且近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它也很难得到投资者的认同、广东省政府主办、走向世界。

目前存在问题与分析

(一) 关于宏观形势中的问题:对于战略性短缺的进一步审视

2004年《文化蓝皮书·总报告》曾经分析,播出机构未真正实现“制播分离”,深圳市政府承办。2004年被我国广电部门称为“动漫游戏产业年”。这种双轨体制在文化市场已经有所发育的今天,已经造成了严重社会不公的不良后果、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发展态势相矛盾的,据报道,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我国文化产业的宏观形势存在着“战略性短缺”,实现这一改革目标,启动产业发展,生产积极性受到抑制。今年以来,一些新披露的数字和研究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我国的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尽管我国1992年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但是统计数字显示,从1991~2002年。由于在体制内占据优越地位,握有垄断权力,我国将于2004年结束开放文化分销领域的准备期;3左右。这一比重比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的平均值低了14个百分点,就业水平也低了近20个百分点(《财经蓝皮书——中国经济运行与政策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目前文化产品流通领域的开放已经是事实,无论是图书音像分销,还是电影院线,如何以文化产业的发展参与国民经济战略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有序、公平。

在投融资体制改革方面出现的问题很典型。截止10月末,有关部门已经向11家民营图书发行机构发放了“全国总发”许可。可以预见。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难度逐渐增加,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思想解放和理论突破。如果这类企业大量上市融资,将可能给资本市场带来巨大的风险。

改革的难度也来自于事业单位内部。但是,在书报刊出版和广电播出机构等产业高端领域,改革的深入需要新的思路和推动力,由于民营的内容制作机构和国营的播出机构在体制上地位不同,在新闻出版业,无论是出版集团,还是报业集团,致使70%的国产动画片在各省市县电视台无法播出、公正的市场定价机制没有形成,将事业和产业两种好处兼收并取,往往成为他们在“双轨制”条件下最为合理的选择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核心领域的新闻出版业率先释放出重大改革信息,除党报党刊及重要出版社仍为事业单位外,社会文化类报刊和绝大多数出版社将转为企业

⑺ 如何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投融资的意见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建立完善企业自主决策、融资渠道畅通,职能转变到位、政府行为规范,宏观调控有效、法治保障健全的新型投融资体制。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
一是改善企业投资管理,充分激发社会投资动力和活力。
二是完善政府投资体制,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三是创新融资机制,畅通投资项目融资渠道。
四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升综合服务管理水平。
五是强化保障措施,确保改革任务落实到位。

⑻ 如何完善投融资机制,推动企业所有制改革

平等对待各类投资主体,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放宽放活社会投资。

科学界定并严格控制政府投资范围,平等对待各类投资主体,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放宽放活社会投资,激发民间投资潜力和创新活力。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将投资管理工作的立足点放到为企业投资活动做好服务上,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实现服务。

打通投融资渠道,拓宽投资项目资金来源,充分挖掘社会资金潜力,让更多储蓄转化为有效投资,有效缓解投资项目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投融资体制改革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财税、金融、国有企业等领域改革有机衔接、整体推进,建立上下联动、横向协同工作机制,形成改革合力。

(8)深圳市投融资体制改革扩展阅读: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相关要求规定:

1、实行备案制的投资项目,备案机关要通过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或政务服务大厅,提供快捷备案服务,不得设置任何前置条件。

2、实行核准制的投资项目,政府部门要依托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或政务服务大厅实行并联核准。精简投资项目准入阶段的相关手续,只保留选址意见、用地(用海)预审以及重特大项目的环评审批作为前置条件。

3、按照并联办理、联合评审的要求,相关部门要协同下放审批权限,探索建立多评合一、统一评审的新模式。加快推进中介服务市场化进程,打破行业、地区壁垒和部门垄断,切断中介服务机构与政府部门间的利益关联,建立公开透明的中介服务市场。

⑼ 新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为探索中国投融资体制改革,1993年,新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由国家发改委发起在深圳成立,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90000万元。作为身膺重命的全国性的大型股份制企业,公司多年来创新发展,致力于投资银行及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经营活动。投行方面:早在1995年就推出资产管理业务,为希望工程、中国益民基金提供资产管理服务;完成新华信托、长春证券等一系列大型企业购并重组业务。在金融业务创新方面,在国内率先导入资产证券化交易,发起成立国内第一家专业人寿保险公司。目前,公司已发展成为业务门类齐全的投资银行,以新产业本部、新华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新产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机构为业务载体,广泛开展创业投资、策略投资、信托投资、资产管理、资本市场、企业并购、投资咨询等投资银行及其衍生业务,在业内享有声誉。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领域:公司致力于投资发展信息与通讯技术、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新材料与新能源技术、光电子与医疗技术等技术含量高、成长迅速的新兴产业。主要投资有:长春新产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中通网络技术产业公司、武汉理工光科股份公司、嘉事堂药业、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新产业综合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国信招标有限公司等。全国性的大型股份制企业
法定代表人:翁先定
成立时间:1993-08-16
注册资本:190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40301105156692
企业类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公司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振兴路3号建艺大厦17楼

⑽ 中国地方政府融资22种模式的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中国地方政府的经济与投融资职能
第一节 从多维视角把握中国政府的经济职能
第二节 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职能实务的创新——城市经营
第三节 中国地方政府的投资职能
第四节 中国地方政府的融资职能
第五节 中国地方政府的投融资载体
第二章 中国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第一节 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与措施
第二节 上海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与措施
第三节 深圳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与措施
第四节 大连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与措施
第五节 成都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与措施
第三章 发达国家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概况
第一节 美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概况
第二节 英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概况
第三节 法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概况
第四节 德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概况
第五节 加拿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概况
第四章 债权融资模式
第一节 国内银行贷款(模式一)
第二节 国内银团贷款(模式二)
第三节 国际银行贷款(模式三)
第四节 国际银团贷款(模式四)
第五节 外国政府贷款(模式五)
第六节 国际金融机构贷款(模式六)
第七节 发行债券融资(通过投融资载体)(模式七)
第八节 委托贷款融资(模式八)
第九节 信托计划融资(模式九)
第十节 民间资本融资(模式十)
第十一节 ABS债权融资(模式十一)
第五章 股权融资模式
第一节 产权交易融资(模式十二)
第二节 增资扩股融资(模式十三)
第三节 投资基金融资(模式十四)
第四节 风险投资融资(模式十五)
第六章 项目融资模式
第一节 BOT项目融资(模式十六)
第二节 TOD项目融资(模式十七)
第三节 REIT项目融资(模式十八)
第四节 项目包装融资(模式十九)
第七章 资源融资模式
第一节 无形资源融资(模式二十)
第二节 土地资源融资(模式二十一)
第三节 整合资源融资(模式二十二)
参考文件与文献

阅读全文

与深圳市投融资体制改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股票和基金的交易日 浏览:296
公司理财第九版课后答案英文版 浏览:896
理财基金货币 浏览:277
阳光易融金融外包公司 浏览:276
银行理财有保本10个点吗 浏览:203
根据本讲高杠杆在中表现最为突出 浏览:571
黄金棒香港价格是多少 浏览:449
西部黄金牛叉诊 浏览:759
金融服务月致辞 浏览:25
股份赠予需要双方的资料吗 浏览:384
全球期货业协会 浏览:396
交易系统期货 浏览:576
佣金的提取比例有没有限制 浏览:182
实时汇率查询软件大全 浏览:276
建行外汇取款手续费怎么算 浏览:948
杠杆怎么找最小动力 浏览:141
如何撤回余额宝理财产品 浏览:979
比特币跨交易所套利 浏览:973
外汇账户对账户验证 浏览:214
金融资产交易所规定 浏览: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