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金融機構業務認知

金融機構業務認知

發布時間:2021-05-08 06:01:18

A. 實習前後你對目前金融業中銀行,證券,保險行業的認識有何不同

銀行范圍很廣,每個金融機構都會和銀行有業務往來,學習起來更系統,更專業,含金量很高,在銀行干幾年出來每個公司都願意要。
證券范圍也很廣,對於市場走向的判斷要准,對於資源的要求也很高,很有發展前景,也需要很有天賦,很努力。
保險主要就是對產品的設計,產品的銷售,精算師,需要證書,很枯燥但收入很高。銷售的話很吃資源,提成高,收入看能力。
都是前途無量的行業,看你自己把握。

B. 如何認識金融機構的金融服務功能

宏觀調控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的重要調控體系,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我們要發揮這一調控體系的作用,避免經濟發展出現大的波折。近幾年,我國經濟發展中由於供給不平衡、炒作等原因而在房地產行業、能源等行業出現了供需嚴重不平衡,房價一路飄升、煤價攀升的同時,也出現了炒房團、炒煤團,以及各個行業里(如醫葯等)的都存在的商業賄賂等現象,嚴重影響了社會經濟的正常發展。這需要國家運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予以整治、打擊的同時,更要運用宏觀調控的手段予以調節,以保證經濟社會的正常發展。 相關材料1:宏觀調控的必要性 (1)現代市場經濟的運行,是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和政府宏觀調控的有機結合。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是社會化大生產的客觀要求;是發展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客觀要求;也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客觀要求。 (2)由於單純的市場機制調節存在著自身的弱點和消極作用,具有自發性、盲目性和滯後性等明顯的缺陷,它往往既不能從整體上實現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也不能達到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所要求的共同富裕。因此,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加強和改善政府的宏觀調控。 (3)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和加強宏觀調控,都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內容。二者缺一不可,不能把它們割裂甚至對立起來。 相關材料2: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 (1)保持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的基本平衡,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宏觀調控的基本目標和首要任務。總量平衡必須建立在結構合理的基礎上。為了保持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基本平衡,就必須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結構合理了,總量平衡了,才能使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從而推動經濟和社會的全面進步。保持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的基本平衡,意味著要對社會經濟運行過程中的不平衡狀態進行干預和調節。例如,堅決抑制通貨膨脹,擴大內需、解決市場疲軟、通貨緊縮的問題,都是為了重新恢復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的基本平衡。 (2)根據目前我國改革和經濟發展的現實狀況,中央進一步指出:①現階段要把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作為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②要把擴大內需作為我國經濟發展長期的、基本的立足點,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的方針,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實施相應的宏觀經濟政策。③要調整投資和消費的關系,逐步提高消費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 相關材料3:完善國家宏觀調控體系,提高宏觀調控水平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宏觀調控的順利展開,要依託於有效的宏觀調控體系。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國家經濟發展計劃、宏觀經濟政策等相互配合,構成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宏觀調控體系的基本內容。通過深化各項改革,逐步完善這一宏觀調控體系,是保證政府宏觀調控的有效性的必要條件。 (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宏觀調控是藉助於各種宏觀調控手段來進行的。宏觀調控手段包括計劃手段、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其中,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宏觀調控的主要手段。 (3)用經濟手段調節經濟主要是指:①由政府制定並貫徹實施各種宏觀經濟政策;②綜合運用各種經濟杠桿來具體落實這些政策。 (4)用法律手段調節經濟主要是指:圍繞著市場制度和規則的建設,進行必要的立法和執法,目的是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5)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宏觀調控的目標和任務,需要通過制定和貫徹各項宏觀經濟政策來加以實現。宏觀經濟政策主要包括: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其中,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最為重要,其他各項宏觀經濟政策的實施,都要依託於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運用。 (6)為了進一步完善政府的宏觀調控體系,健全宏觀調控手段,提高我們宏觀調控的水平,中央強調,一是必須進一步深化財政、稅收、金融和投資體制改革;二是要注意對症下葯,即根據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不斷調整各項宏觀經濟政策;三是在具體實施時,要注意區別對待,掌握控制好各項宏觀經濟政策和經濟杠桿實施的力度。
你好,希望採納!

C. 對金融專業的認知

中國所說的金融學是指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指的是貨幣銀行學(money and banking)。它在計劃經濟時期就有,是當時的金融學的主要內容。比如人民銀行說他們是搞金融的,意思是搞貨幣銀行;第二部分指的是國際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研究的是國際收支、匯率等問題。

這兩部分合起來是國內所指的金融。中國金融專業本科課程設置似乎更偏向於經濟而不是正統的金融學,它的核心學科是宏觀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和國際金融。

主要學習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而它們都是屬於經濟學大類的,貨幣銀行學屬於貨幣經濟學而國際金融屬於國際經濟學。因此中國金融本科教育是一種經濟與金融的交叉學科。

然而上述的兩部分在國外都不叫做finance(金融),國外稱的finance包括以下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corporate finance,即公司金融,在計劃經濟下它被稱為公司財務。

一說公司財務,而它的實際內容遠遠超出財務,還包括兩方面。一是公司融資,包括股權/債權結構、收購合並等,這在計劃經濟下是沒有的;二是公司治理問題,如組織結構和激勵機制等問題。第二部分是資產定價(asset pricing),它是對證券市場里不同金融工具和其衍生物價格的研究。

學習中老師著重講的也都是資產的評估和證券市場的有效性等問題,並不把將太多的精力放在研究貨幣和利率等宏觀經濟學和貨幣銀行學研究的內容。

國際上主流的金融專業應該是研究financial market的,涉及到投資量化理論,MM定理以及期貨期權的定價模型。金融學是從經濟學中獨立出來的一門學科,主要研究的方向是金融市場(Financial Market)的活動,具體來講就是研究人們在金融市場上的行為。

專業方向有:金融市場學(Financial market) ·公司金融學(Corporate Finance) ·金融工程學(Financial Engineering) 金融經濟學(Financial Economics) ·投資學(Investment) ·貨幣銀行學(Money, Banking and Economics) 。

國際金融學(International Finance) ·財政學(Public Finance)·保險學(Insurance) ·數理金融學(Mathematical Finance) ·金融計量經濟學(Financial Econometrics) ·行為金融學(Behavioral Finance)等。

中國金融專業的主幹學科:西方經濟學、國際金融學、貨幣銀行學、金融市場學、世界經濟概論、金融工程學、國際保險、信託與租賃、公司金融、證券投資學、商業銀行經營與管理、金融統計分析、國際結算、國際經濟法、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金融專業英語。

同時還開設英語精讀、英語閱讀、英語口語、英語聽力、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計算機應用等多門基礎課程。教學實踐包括課程實習、畢業實習等,一般安排6周。金融學以取消先前的聯考形式。各大學校都是採用自主命題、自主閱卷的方式組織考試。

培養目標:金融學專業培養掌握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原理和金融學基本知識和理論、金融運作和金融市場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熟悉通行的國際金融規則、慣例及WTO的運行機制。

通曉中國對外金融管理政策法規,了解當代金融市場的發展狀況;運用現代化科技手段,進行現代金融業務操作的又具有扎實外語能力的應用型金融專門人才。

(3)金融機構業務認知擴展閱讀:

歷史起源

金融、金融學均為現代經濟產物。古代主要是農耕、農業經濟,主要是易貨和簡單的貨幣流通,根本不存在金融和金融學。如在中國,一些金融理論觀點散見在論述「財貨」問題的各種典籍中。它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最早形成於西方,叫「貨幣銀行學」。

近代中國的金融學,是從西方介紹來的,有從古典經濟學直到現代經濟學的各派貨幣銀行學說。

20世紀50年代末期以後,「貨幣信用學」的名稱逐漸被廣泛採用。這時,開始注意對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社會制度下的金融問題進行綜合分析,並結合中國實際提出了一些理論問題加以探討。

如:人民幣的性質問題,貨幣流通規律問題,社會主義銀行的作用問題,財政收支、信貸收支和物資供求平衡問題等等。不過,總的說,在這期間,金融學沒有受到重視。

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中國的金融學建設進入了新階段,一方面結合實際重新研究和闡明馬克思主義的金融學說,另一方面則扭轉了完全排斥西方當代金融學的傾向,並展開了對它們的研究和評價。

同時,隨著經濟生活中金融活動作用的日益增強,金融學科受到了廣泛的重視;這就為以中國實際為背景的金融學創造了迅速發展的有利條件。

金融學研究的內容極其豐富。它不僅限於金融理論方面的研究,還包括金融史、金融學說史、當代東西方各派金融學說,以及對各國金融體制、金融政策的分別研究和比較研究,信託、保險等理論也在金融學的研究范圍內。

在金融理論方面主要研究課題有:貨幣的本質、職能及其在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信用的形式、銀行的職能以及它們在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利息的性質和作用;在現代銀行信用基礎上組織起來的貨幣流通的特點和規律;通過貨幣對經濟生活進行宏觀控制的理論等等。

D. 結合當下經濟、金融形勢、談談你對中國金融機構體系發展的看法

我國目前的金融體系是以中央銀行為核心、國有商業銀行為主體,多種金融機構並存的格局。這一體系的形成,經歷了以下幾個過程:
1.改革開放前的「大一統」模式下的金融體系。這是一種高度集中的、以行政管理辦法為主的單一的國家銀行體系。其特點是:①在銀行設置上,全國只有中國人民銀行一家辦理全部銀行業務,下設眾多分支機構,遍布全國,統攬一切銀行信用。②人民銀行集貨幣發行和信貸業務於一身,既執行中央銀行職能,又兼辦普通銀行的信貸業務。
2.1979一1982年的金融機構體系。打破長期存在的人民銀行~家金融機構的格局,恢復和建立了獨立經營的專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人民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與人民銀行一起構成了多元化銀行體系。
3.1983~1993年的金融機構體系。1983年起在金融機構方面進行了如下改革:決定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專設中國工商銀行,承辦原來人民銀行負責的信貸及城鎮儲蓄業務;增設交通銀行等綜合性銀行,廣東發展銀行等區域性銀行;設立一些非銀行金融機構,如中國人民保險公司。
國際金融機構在加強國際合作,發展世界經濟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表現在:①提供短期資金,緩解國際收支逆差,這在定程度上緩和了國際支付危機。③提供長期建設資金,促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③調節國際清償能力,應付世界經濟發展的需要。④穩定匯率,促進世界貿易增長。
當然,目前的國際性金融機構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貸款條件比較嚴格,貸款利率不斷提高,加重發展中國家的支付困難。一些國際金融機構在發放貸款時附加條件,干預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政策和發展規劃。
隨著國際性金融機構的不斷改革與完善,它們在國際經濟和國際金融領域中將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E. 求金融機構認識實習報告 包括內容 內容為2000到3000字

擦。。。。你是小博吧。。。。。。。。

F. 如何認識工商銀行互聯網金融與傳統業務

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都在下大力氣改造自己的信息系統,積極運用IT和互聯網技術,提升傳統業務處理的電子化、自動化水平,大力發展銀行卡、電子銀行、手機銀行、直銷銀行等新型業務模式,拓展互聯網業務范圍,加快推進自身的轉型升級,努力推進「金融互聯網化」。例如,今年3月23日中國工商銀行正式發布了互聯網金融平台「e-ICBC」品牌及其戰略規劃,包括發展電商平台「融e購」、即時通信平台「融e聯」、直銷銀行平台「融e行」三大主體平台,以及支付類「工銀e支付」和「線上POS」、融資類「逸貸」、投資理財類「工銀e投資」三大主體產品線。

應該說,近些年來,中國傳統金融的互聯網化已經取得了重大成果,並努力向互聯網公司開展的「互聯網金融」模式靠攏,積極應對新興的互聯網金融模式帶來的挑戰。

有不少人認為,傳統金融的互聯網化,也應該納入「互聯網金融」的范疇,而不應該將傳統金融與互聯網公司開展的「互聯網金融」完全割裂和對立起來,傳統金融的互聯網化與互聯網公司的金融化都屬於「互聯網+金融」的范疇,應該「雙輪驅動、加強合作、逐步並軌」,共同推動互聯網金融的發展。

上述看法並非沒有道理,但如果僅僅停留在現有的由各個公司或機構相對獨立地推動「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模式或思路上,可能存在對「互聯網+」認識上的偏差。

從傳統金融機構推進業務處理互聯網化的角度看,其運用先進的技術,改進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是非常合理的,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由於我國傳統金融業長期實行嚴格的監管,准入門檻非常高,並實行嚴格的「分業經營、分業監管」,金融服務分割得很細,從客戶的角度看,每個金融機構都只能提供一部分的碎片化的金融服務,客戶根本不可能在一點進入(登記注冊)後即可享受包括銀行、保險、證券、基金、信託等各個領域的金融服務,並在所有金融機構中充分比較和自由選擇金融產品和服務。這不僅不利於充分保護金融消費者的利益,增強其對金融產品和服務的知情權、選擇權和議價能力,而且也不利於金融機構獲得更加廣泛而全面的客戶資源與信息,從而更好地開發產品、創新服務。

炎黃財經中就提到過:更加重要的是,這不僅造成金融一級市場的分割和不健全,更造成金融二級市場的嚴重匱乏,大量有存續期的金融資產被閑置,相應地,大量資金需求難以得到充分滿足,金融服務的深度和廣度與發達國家相去甚遠,金融「充分激活和有效配置社會資源,創造更大財富和社會價值」的功能和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這種格局不改變,即使各家金融機構都在強化自身的電子化、互聯網化的投入和業務發展,即使互聯網公司和社會資本也積極發展互聯網金融,也很容易造成各自為政、相互分割的局面,很難充分發揮互聯網巨大的潛在作用,並且可能造成各家金融機構或公司在互聯網平台建設、技術人員培養、客戶信息和認證系統建設以及大數據歸集和分析系統建設等方面的重復投資,在整個社會造成巨大浪費。

從互聯網的角度看,完全有可能打造一個超級互聯網金融平台(或互聯網金融超市,就像已經運行的「淘寶」「天貓」一類的互聯網商品超市一樣),所有的金融機構以及金融服務消費者(包括資金供需雙方),都可以在超級平台上登記注冊、開展業務,共享超級平台的服務。

這其中,第一,超級平台的建設者和維護者,需要打造和維護一個功能健全、高效便捷、安全可靠的互聯網金融平台(包括硬體、軟體和基礎設施),並為用戶提供介面或登錄入口,保持與用戶(包括金融機構)通暢的信息傳遞。第二,要建立完全真實、便於認證的用戶信息系統和資料庫。按照監管規定,認真核實用戶身份(確保用戶實名制),保留用戶身份核驗的基本信息(如身份證號、專用密碼、社保或養老金賬號、生物認證信息等)並嚴格保密,保證用戶信息安全和方便交易認證。第三,要建立靈活便捷的信息索引和搜索引擎。金融產品或服務的供需雙方通過輸入供需基本信息,由超級平台提供快速便捷准確的查詢和交互,不斷縮小供需雙方P2P的交流范圍,提高交易或借貸等金融活動的效率和成功率。第四,要提供中介服務。超級平台提供金融交易所必需的第三方支付、登記或託管服務,或交由專門的登記公司或託管銀行辦理。第五,要進行交易處理和信息採集與分析。對於所有用戶、交易、金融產品、賬戶余額等信息,超級平台都要進行全面的記錄和處理,需要很好地運用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建立快捷、准確、安全的查詢系統、對賬系統、用戶分析系統、交易和產品分析系統、風險分析和控制系統、社會徵信系統等。

這樣,超級平台用戶只需在平台上登記注冊,即可享受其需要的所有金融服務,而無需到每家金融機構去開戶和辦理業務;金融機構也無須各自建立自己的客戶信息系統,而可以在經用戶同意後,由超級平台提供相關用戶的信息,並實現信息系統和基礎設施很大程度上的社會共享(雲計算、分布式聯機處理),極大地減少相關方面的投資和維護成本;超級平台上的用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實現P2P(包括一對一的P2P和眾籌化的P2P)的交易,實現去中介化(第三方登記或託管除外),減少環節、降低成本;超級平台上的交易可以實現實時的記賬清算,大大提高資金匯劃的及時性、安全性;可以更大程度地減少現金的使用和流通等。超級平台的功能和優勢可以不斷發掘和發揚光大,並進一步促進金融創新和效率提高。

超級互聯網金融平台還可以不斷與超級商品交易平台、公共服務互聯網平台等進行融合,形成全國級乃至全球級的互聯網超級大平台以及相應的互聯網運行和管理規則,形成「互聯網+」強大的基礎與核心。在此基礎上,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互聯網與人類社會方方面面的活動進行連接,實現人類活動的信息化、平台化、智能化,形成全新的互聯網經濟與社會新生態,推動人類社會進入新階段、新時代。

上述這種劃時代的革命化的變革,僅僅依靠簡單的「互聯網+金融」或者「金融互聯網化」是難以實現的,必須脫離傳統理念和格局的束縛,切實增強互聯網的思維和認識,從互聯網的發展及其功能發揮的角度出發,理解好、規劃好「互聯網+」行動計劃,並從國家整體的戰略高度加以推進,才有可能實現。

需要強調的是,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肯定會極大地改變現有金融運行模式和金融格局,但即使建立起互聯網金融超級平台,這一平台也更多地屬於基礎設施,是為金融活動服務的。超級平台的建設者、維護者或所有者,也不可能完全取代專業金融機構在產品設計、金融服務、交易談判、風險控制等方面的金融功能;專業金融機構作為超級平台的用戶,同樣需要得到超級平台良好的服務,其消費者權益同樣需要得到充分保護。

G. 對金融的認識

因為不知道你要具體哪一方面的,所以就不好確定主題。下面是節選廈門大學鄭振龍教授的一段話,希望對你有幫助。

首先看一下什麼叫金融。金融就是資金融通,簡稱金融。實際上現在這樣的理解是非常的狹窄的,金融按照定義來劃分可以分為MONETARY ECONOMICS 和FINANCIAL ECONOMICS
。金融經濟學實際上是新金融。金融經濟學是研究在不確定條件下,將資產沿著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進行最優配置的決策科學,所以是非常微觀的,在國外屬於管理學的范疇。簡單來說就是關於時間和風險的經濟學。那麼對於時間經濟學,大家知道主要是研究利率——貨幣在時間上的價值。所以大家研究利率水平決定和利率期限結構等內容。有了這兩樣東西後,我們就可以將現
金流沿著時間軸在不同時點之間自由轉換。有了即期期限結構我們就可以有遠期期限結構,
所有沿著時間維度上的現金流我們就可以比較。不然今天的100元錢同100年前、100年後的
一百元錢差距多大我們根本不能無法度量。另外一個是風險經濟學,涉及到風險的識別、風
險的管理以及風險的定價,如果能對風險進行度量就能將風險價值轉化成確定性價值。這就
是時間維度。那麼空間緯度是資產在空間上的配置。各種資產風險值不一樣,不進行轉換就
無法進行比較。所以定價完了以後就是將它折成確定性等價。所有的東西折算成確定性等價
後就相當於兩個坐標軸,一個時間軸、一個空間軸,然後交點,沿著不同的軸就可以進行比
較,以交點為中心。
金融學同經濟學有什麼區別呢?我們國內的金融學都在經濟學科下面,實際上兩者有很大的
區別。大家都知道經濟學最重要是一般均衡分析,進一步細下去是供求分析法。我們微觀經
濟學大家都學過,第一章是消費者行為理論,在各種決策下推導出消費者函數,最後在廠商
理論中推導出供給函數,供給需求確定均衡價格的數量。在後面講市場的時候,講到完全競
爭市場,對個別人來說需求曲線同供給曲線。完全競爭市場供給曲線是平的,但是結合成整
體,總供給總需求一定是這樣的兩條線。可是在我們金融學上,我們也用一般均衡法,我們
也有一般均衡模型,可是供求分析法在我們金融領域中用的非常少。你們在為遠期、期貨、
期權、互換定價時間見到過供求分析法嗎?沒有。為什麼,這是金融分析中很大的一個特性
。金融產品的供給是誰供給的?如果你不假思索回答出來是金融機構,是不正確的,金融機
構只是一個中介機構。需求者是誰?比如說企業。實際上在金融市場上,任何一個企業既是
需求者又是供應者。作為一個完善的金融市場,你即可買又可賣。套利本身就是買賣的一個
結合。實際上任何人在金融市場上都是供給者又是需求者。而且沒有一個行業在產品的同質
性上能同金融市場相比。我們的產品看起來不一樣,這是5年期存款、這是1年期存款,這是
外匯、這是股票、這是債券,聽起來名稱都不一樣。但是實質性內容都一樣,是什麼?「三
性」,收益性、流動性、安全性。所有東西表面上不一樣,但是最後都是這三個東西。所以
金融市場、金融行業最大的特點就是金融的同質性。這就決定了產品在供給上是充分競爭,
需求上也是完全可逆,完全可以替代的。這就導致在一個充分發達市場上,供給和需求曲
線將是兩條水平線,不會是經濟學中的曲線。所以金融市場均衡只有在兩條水平線重合的時
候才會均衡。而一旦這兩條曲線離開的時候,價格不對,價格一旦出現偏離就會出現套利,
套利又迅速使兩個曲線重合。所以在金融上只有均衡線沒有均衡點。在金融上均衡點沒有任
何意義。期貨合約、期權合約、互換合約只要自己跟自己簽一個就好了,要多少就有多少量
,我既做多頭又做空頭,假如沒有交易成本的話,要多少就有多少量。所以沒有意義,我自
己買自己賣,到時候盈虧都是我自己的。所以這樣的一個獨特的性質就導致在金融學中供求
方法很少用。但是在我們貨幣銀行學中還是有點用,例如利率水平的確定可能會用到這個東
西,但是在西方經濟學裡面非常多的使用,就導致了經濟學中的很多東西就沒法用。一般均
衡我們在金融學中也在用,一般我們作學者的說消費投資的決策行為一定要找出他的目標函
數,給我們約束條件,最後我們再在約束下進行消費和投資的選擇。那投資裡面如何選擇,
最終也是按照一般均衡來的。但是進一步分下去的話,跟我們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就發生分歧
了。所以金融學中最後就發現了用無套利分析方法。因為所有人都可以用供給和需求,所以
就導致了維持市場均衡的力量就靠套利。套利分析法在金融學中如此的重要,如此的實用,
由此導致金融學學者們可以自豪的宣稱只要根據理論我們一旦做出來的東西就是對的。在經
濟學中,現實可能不符合,不符合就是我錯了。但在金融領域只要是你的計算沒有錯誤,而
現實不符合你,那麼你可以理直氣壯的說是我對的,市場錯的。如果用無套利做出來的東西
,如果扣掉稅收和成本還不符合,允許有一定誤差,還不符合的話,市場就給你一個套利機
會,白送給你一個機會。套利是不用花錢不用冒險,就有可能賺得到利潤,絕不可能虧的這
樣一個結果。所以當你發現市場與你不對的時候,你認真核對,只要你沒有算錯,你就永遠
是對的。如果市場是可以賣空,一個人的行為就可以導致市場上的價格和理論上的模型直到
吻合為止,直到套利機會沒有為止。
接著講金融學和會計學有什麼區別。會計學有很多的記賬方法,一般按照歷史成本的方式記
帳。這個東西多少錢買的,比如說我把100萬錢存到銀行去,在會計學中我就少了100萬現
金而增加了100萬的銀行存款,在到期前,在帳上都是100萬,到期還本付息回來,變成我
的收入。可是在我們金融不是這樣看的,今天存進去,哪怕是沒有交易但是價值每天變化,
如果利率高了,那麼價值就下降了,利率低了價值馬上就上去了。所以會計更多的是以歷史
的眼光來核算,而我們是以未來的眼光來看待。在會計看來,我們到期只要是收回比你開始
支出多的都是賺錢,沒有考慮機會成本,但是我到期只要銀行還我肯定不會少於100萬,但
是在金融上明天就會虧掉,所以金融是關心未來值。它關心的東西同會計有很大區別。在金
融經濟學中講無套利更多的是相對定價法,而其他學科更多的是用絕對定價法。比如說股票,
傳統的經濟學認為很簡單,股票就是未來的現金流給預測出來然後貼現,用什麼來貼現呢?
是用無風險利率嗎?不可以。金融學上最基本的原則就是貼現一個現金流,它有多達的風險
就要用與它相適應的貼現率來貼現。這個理論無論是馬克思還是其他西方學者都接受的,非
常完美,但是使用起來就一點用處都沒有。為什麼沒有用,首先讓你預測明年的現金流可以
,後年的現金流動湊合,大後年那是相當困難,5年以後的現金流動那就是沒譜。所以現金
流動預測誰也搞不定。再說貼現率,要用與它相適應的貼現率,這個話好說,但是到底應該
是多少,那麼西方的學者用了CAPM幾十年到現在爭論還是很大。到底美國股市的預期收益
率是多少,誰也沒有譜。這兩個因素就導致了絕對定價法不太好用。但是相對定價法就不一
樣了,根本不關絕對值的高低,我只管我們兩的位置。我們現在一起在地球上以非常快的速
度在宇宙中飛行,可是我們現在的相對位置不變。也就是說,地球不管運轉速度多快,你只
要在轉,我就在轉,因為我們倆有一定的關系,所以我們兩的關系只能保持這么遠。最典型的是期貨、期權,你的標的資產賣多少錢,我的價錢就能賣多少錢。比如說遠期價格,F=S*EXP(R*T),只要是現貨價格知道、無風險利率知道、到期時間知道,遠期和期貨價格就一定知道。這兩者一定要保持這種關系,這就是相對定價。
我的整個想法是金融一定能創造價值。通過四個途徑:第一,將不流動的東西流動起來;第
二,把不安全的東西變的安全;第三,將不完美的東西變的完美;第四,將不完全的世界變
得更加完全。金融主要通過這四個途徑來創造價值。
首先我們看流動性,一句話就是讓不流動的東西流動起來。首先要問流動性有沒有價值,如
果有價值,我們通過創造流動性就可以創造價值。流動性能不能創造價值我們不回答,看看
流動性如何衡量價值。如果能衡量出來或能舉出很多例子來就說明流動性有價值,流動性的
價值大家馬上能理解。在中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國有股和個人股,什麼東西都一樣只差流動
性。他們的價值最多的時候差十倍。這就是能流動的股票和不能流動的股票之間價值的區別

好,我們現在看定期存單,大家覺得定期存單沒有流動過,所以價值不變。剛才說到
了定期存單的價值也是可以變化的。由於沒有人交易,沒有這個市場的存在,所以就沒有流動
起來。於是我們就利用流動性有價值這樣的觀點為銀行創新提供一點思路。現在老百姓將錢
存在銀行5年期存款,請問你們5年期存款有沒有流動性?就看如何定義,什麼是流動性,就
是及時變現的能力嗎?不是。它准確的定義就是希望能得到合理的價值及時變現的能力。所
以當在市場上出售的時候,我們預測它的合理價值是多少,基本上能按照這個預計價值來變
現。所以不能籠統說這個東西有沒有流動,只能說這個東西的流動性好壞。沒有流動性是完
全可以變現的,比如說這個房子流動性差,我可以一分錢賣掉,馬上變現。所以都有流動性
,只能說流動性的好壞。那定期存款變現是好還是不好?不好,因為定期存款的變現主要有
提前支取,但是要受到利息損失,就算你只差一天,全部按照活期限,所以定期存款的價值
曲線是這樣的,假如你今天存入一百萬,五年到期就是一百一十三萬,百分之兩點幾的利息
。假如利率不變,我們簡化的價值走向是這樣的(畫黑板),可是你一旦提前提取的話,就
只能按照活期,是一個水平線,真正的價值路徑是這樣,只有到這一天到期了媳婦熬成婆了
,它跳躍了。而提前支取就按這樣的活期存款的斜率給你,所以他的價值路徑是這樣的。這
就是變現帶來的損失,越往後變現能力就越差,前面我乾脆把他提出來了,越到期的時候損
失越大。還有一個途徑,抵押質押貸款。你存款利率二點幾,貸款五點幾,代價也是很大的
。除非你是差幾天到期,你質押無所謂。在中間你就尷尬,提前支取尷尬,質押也尷尬。所
以流動性不好,導致大家不願意選擇5年期限存款。又不能轉讓,現在實名制轉讓比較麻煩
,所以沒有辦法。那好,我為銀行提供這樣的建議,為了提高定期存款的利率同時為避免銀
監局的監管,銀監局要求利率一分都不能增加,增加了就踩了高壓線。那我做金融的跳過監
管很容易的,因為不能增加利率我就通過增加流動性嘛!如果在實名制度上可以繞過去的話
,可以這樣做,我吸收5年期限的定期存款,我承諾給客戶,你隨時可以將這個東西賣還給
我,按照一定的公式來辦,如果利率不變的話,你每持有一天,我就按照這個曲線給你,你
存兩年半我就給你這么多,這是一個純理論假設。你說現在怎麼弄?這個問題不太大,請問
我把這一百萬存近來,我把這些利息給他,比如說108萬,這個東西我再賣給別人,比
如110萬,有沒有人要?搶著要,最長期限只有一兩年的時間,但收益仍舊是2點幾,而其
他存款的利息一年期才1.98。銀行沒有損失,只要買回來轉手搶著要。銀行沒有成本、不
會損失,只是二傳手的作用,何樂不為。我經常跟銀行講,你們一定要處處為儲戶負責,能
為他提供方面,能節省他時間的,能最小代價使他收益增加的,只要對他有好處的事情你就
要去干。客戶的錢的主要來源而非在利率上一味的講照顧,被人民銀行一卡就沒有照顧了。
而事實上銀行讓你多賺一點也沒有問題呀,在這兩年將存款收回來就完了。我按照兩年期利
率賣給他我中間還可以賺個利差。所以你可以買賣存單,再不行你就在櫃台上轉讓。委託流
動。今天誰要賣好了,放在我這里,我幫助你賣,一掛出去我想大家搶著要。因為每天都有
人存款,這個東西的收益率比銀行的高嘛。肯定就有人買了嘛,頂多銀行收點手續費。為老
百姓性更好點,連手續費不收就更好了。別人沒有這樣做,你這樣做了所有的5年期存款都
跑到你這里來了。因為這樣就提供了完全的流動性,我的價值曲線只要在這上面我的競爭就
比別人強。剛才說到了是完全競爭市場,銀行這樣做就可以吸引客戶。甚至從這個業務中你
還可以賺錢。所以金融工程是一個運用性的東西,我們不要一天扎在數學堆裡面出不來。進
去還要出得來,想想它到處可行。這是定期存款,那麼資產方面呢也可以。因為流動我就將
所有的東西流動起來,剛才講了負債方,資產方面我貸款5年出去了,我需要錢怎麼辦,這
不能流動,要5年以後才能收回來。因為不能流動性,所以我要求的收益率就比較高,否則
提供這么長時的不流動的東西,銀行就要受損。所以銀行貸款利率就要比較高。那我有沒有
辦法製造貸款的流動性?貸款證券化就是這樣一個思路,在國外已經有了,大家聽說過,學
過了。那麼在國內做起來很辛苦,原因在於建資產池、評估等方案很成問題。還有你出售一
個貸款給資產池,然後作為收益的對象發放收益憑證,再交易受益憑證,這個本身可以創造
流動性。但是在這個行不通的情況下,有其他的辦法來解決流動性問題。把不良貸款賣給信
托,然後信託發行受益憑證。這個做法在國內已經很多很多了,我要指出的是這種做法沒有
解決根本問題,而且會產生新的問題。想想看,我是銀行,你們是企業客戶,這個貸款中有
一份人情,貸款是你們都要請我吃飯,我出於哥們意氣貸給你,貸款以後一個是依靠法律約
束,另外一個是看我的面子你要還給我,有一份人情在,你不還我就對不起這份情誼。人情
在中國是一個很重要的關系。一旦貸款賣給信託公司以後,就同我無關了,你賣給信託公司
了,所以現在是信託公司的事情了,所以從人情上的牽制就沒有了。所以這一賣流動性問題
可能會解決,但是貸款回收率會下降。另一個是流動性問題,你把貸款賣給信託公司,信託
公司發放收益憑證。比如說5年貸款賣給你,你發放5年期限的受益憑證,老百姓來買這個5
年的收益憑證實在是不合算,要等到5年以後才能還本,中間可能有派息。這個過程你們覺
得有創造流動性,實際上對銀行來說它是賣的,本身是流動的。可是這個行為本身沒有創造
流動性,你這個流動性需要已經轉嫁給別人了,由信託公司承擔。信託公司也沒有承擔,它
再發行收益憑證。由誰去承擔,由老百姓去承擔。老百姓最終持有的還是五年不能流動的東
西。所以只是不流動的東西的一個交易。本身並沒有將5年不能流動的東西變得流動。所以
我們給銀行提個建議,銀行可以這樣做,讓信託公司給他簽協議,我們可以將銀行的資產根
據我的需要賣一塊給你,這是賣,同時我簽一個回購協議。我現在賣給你,同時我三年以後
、五年以後按照多少價格買回來。這一買一賣的價差別就是利息。信託公司有了這個回購協
議後就根本不關心這個貸款能不能收回來,所以這個貸款的管理還在銀行。我雖然賣給你,
但對外不宣布,所有的東西實際上都在我這里。我依舊管理,這個客戶仍然以為還是欠我的
錢,實際上還是欠我的錢,因為最後要回購,所以剛才講到的問題不會出現。回購協議簽完
以後,錢不是已經有了嗎,但是故事沒有說完。接著怎麼做,回購買協議簽完成以後,我錢
不是有了嗎。信託公司沒錢怎麼辦?它照樣發收益憑證,根據這樣的一個收益來發憑證。而
受益憑證不是沒有流動性嗎?由誰來發,由我銀行在櫃台上包銷,不是代銷。代銷你的信託
公司的風險就有了,能不能買出去。包銷就是我銀行承擔全部能不能賣出去。這樣做使得信
托公司僅僅出個名義,沒有任何風險,所以信託公司收取的費用最小化。所有的工作由銀行
來做,銀行利用這個橋來搞活。然後包銷後,受益憑證發出去還承諾這個收益憑證隨時可以
銷售回來。我按照事先規定的公式隨時承諾買回來,這一承諾就提供了收益憑證的流動性。
如果沒有這個承諾,原來5年期的受益憑證客戶要求4%的回報,如今有了這個承諾以後相當
於這個東西是活期存款,活期存款的利息是百分之零點幾。於是銀行在發行這個憑證的時候
就不要4%的承諾收益。就可以降低到百分之二、三,成本就大大減低了,給信託公司一點點
,我看給它千分之五它也很滿意了。因為你沒有付出任何代價,什麼東西都是我幫助你做的
。銀行的貸款收益是五點幾,這樣一賣出去總成本可能只有二點幾,把資金全部收回來,有
好的項目我再貸款。所以就創造了流動性,銀行本身的流動性管理就非常重要。因為我自己
隨時要兌付,所以要保證自己要穩健經營,避免出現流動性問題,所以做這個東西就產生流
動性管理的需求。所以金融工程做什麼,實際上就是解決這些實際問題。我們那邊的碩士生
和博士生分四個專業,一個是金融學,老的金融學貨幣銀行學,一個保險學對保險,一個證
券是對證券的,而金融工程實際上是對所有的。所以不要簡單的將金融工程簡單的理解成為
金融工程只對證券的,這個例子就說明金融工程在銀行裡面用處大。在舉個流動性的例子,
我們的目標就是將不流動的東西流動起來,我們的目標就是創造價值。所以今天回去以後大
家就注意眼睛睜大了到處看看那裡是不流動的,只有一樣東西不要去找,就是穩固的家庭。
只有這個東西不要流動,其他都可以流動。創造流動性就一定會創造價值。所以判斷那個改革方案好不能只判斷他是否是改革。
有效控制風險,風險一定要管理,有很多例子。舉例互換。現在你們平均年齡25歲,工作到
60歲還有35年。現在你們基本上都沒有錢,然而35年以後,有的人運氣好,成為億萬富翁
,有的人特別不幸成為窮光蛋。這就是必然的,是風險。現在你們都不知道你會如何,這就
是你面臨的不確定性,現在做個最簡單的假設,你只有兩種狀態,你要麼是億萬富翁,要麼
窮光蛋。概率都相等,取期望是5000萬。這樣你一生中不會高興,你賺的錢要不斷積累。
而美國人為什麼這么瀟灑,因為他退休的時候都有一個穩定的收入,所以錢都可以花出去。
所以中國人特別可憐。年輕的時候有精力有時間沒有錢。到我們這樣有了錢沒有時間。到退
休的時候有錢有時間,沒有精力了。美國人會很好的安排自己的一生所以幸福程度高。美國
人單獨的財富來說不會比我們高。所以面臨這樣的風險我們要學會管理,第一參加社會保障
。中國人的社會保障我們都不敢恭維,效率很底,所以不願意。那麼我給你出主意,你們回
去班長將所有的人召集起來簽訂一個合約,你們 60歲的時候,將財產的十分一拿出來交
給班長,全部加起來,除以總人數100。如果剛才的假定是正確的話,你們會有50個人是億
萬富翁,50個人是窮光蛋。有錢人每人帶1000萬來,結果帶500萬回去。而窮人帶0來,但
是帶500萬回去。你是億萬富翁,根本不在乎拿出500萬去幫助同學。如果你是窮光蛋,那
么500萬對你來說就很重要。為什麼是10%,因為如果全部交納=公,我不幹了。我就吃光、
喝光、用光。所以人類的許多安排需要大家互相支持,講信用。如果最後有錢人不來了,來
的全是窮光蛋。
第三點是使不完美的變得完美。有交易成本、稅收賣空限制、管制的世界是不完美的。
所以你要繞開這些解決這些問題就行了。Merton指出了交易成本的存在為金融機構提供了
巨大的舞台。所以為了解決交易成本的問題才出現了基金。你想想看,我為了分散風險,我
在購買股票上應該如何做,我東買一點,西買一點,我的一百萬元錢要買那麼多股票,這不
是很累嗎?於是我就委託基金來做,只要買基金就可以了。這就是組合投資。你們學習
過CAPM,但是你們可能忘記了這是靜態模型,CAPM告訴你的為了分散風險,應該組合投資
。大家可能就簡單的理解為我分散了就行了,我不用管它了,東方不亮西方亮。實際上投資
組合要根據情況不斷的調整組合。在連續時間狀態下每時每刻都要調整才能達到最優。
金融機構的產品是企業索取權的組合,實際上是一個中介,並不是最終的供給者。所以這就是四個維度。

H. 如何正確地認識金融機構的發展趨勢

藉助互聯網的優勢,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起來,互聯網金融以其低成本、非抵押和便捷的融資模式,豐富了金融市場的層次和產品。
但由於監管不到位,暴露的問題也日益嚴重。阿凡提歡樂貸運營經理張海岩認為,金融機構應充分認識互聯網金融帶來的便利

I. 對中國工商銀行的認識詳細的經營業務,業務結構,產品優勢等

看http://www.icbc-ltd.com/icbcltd/%e5%85%b3%e4%ba%8e%e6%88%91%e8%a1%8c/%e5%85%ac%e5%8f%b8%e7%ae%80%e4%bb%8b/吧,一共8頁。
部分摘錄

中國工商銀行2010年業務綜述
2010年,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工商銀行」)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主動適應全球金融監管變革要求,融入中國經濟轉型發展大局,把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定不移調結構,腳踏實地促轉變,鞏固了全球市值最大、客戶存款第一和盈利最多的大型上市銀行地位,擁有優質的客戶基礎、多元的業務結構、強勁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業務概況]
截至年末,工商銀行擁有397,339名員工,通過16,227家境內機構、203家境外機構和遍布全球的逾1,562家代理行以及網上銀行、電話銀行和自助銀行等分銷渠道,向412萬公司客戶和2.59億個人客戶提供廣泛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基本形成了以商業銀行為主體,跨市場、國際化的經營格局,在商業銀行業務領域保持國內市場領先地位。
2010年末,總資產達134,586.22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6,735.69億元,增長14.2%;總負債達126,369.65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5,308.46億元,增長13.8%;總市值達2,335億美元,居全球上市銀行之首。2010年實現凈利潤1,660.25億元,較上年增長28.4%,增幅同比加快了12.0個百分點,繼續穩居全球最盈利銀行地位;平均總資產回報率和加權平均權益回報率分別為1.32%和22.79%,處於全球銀行業領先水平;每股收益為0.48元,較上年增加0.10元;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連續11年保持雙下降,不良率降至1.08%。受益於經營結構的優化、再融資的完成以及利潤留成比例的適當擴大,資本充足率和核心資本充足率分別達到12.27%和9.97%,資本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

[公司金融業務]
2010年,工商銀行積極應對宏觀環境變化,加快經營結構調整,推進公司金融業務轉型。合理配置信貸資源,推進信貸結構調整,保持市場領先優勢。加強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業務互動,發展投融資顧問、債務融資工具承銷、銀團貸款業務,滿足客戶多元化融資需求。加快現金管理、資產託管、養老金和對公理財等業務發展,優化公司金融業務結構。支持中資企業「走出去」項目,拓展海外業務市場,加快發展跨境人民幣業務,提升全球服務能力。推進分層營銷體系改革,構建差別化客戶服務體系,提升優質客戶服務水平。榮獲英國《金融時報》「中國最佳公司銀行」稱號。2010年末,公司客戶412萬戶,比上年末增加51萬戶;有融資余額的公司客戶10.2萬戶,增加1.8萬戶。
對公存貸存款業務方面。配合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把握信貸投放總量、節奏和投向,優化信貸結構,實現信貸業務平穩健康發展,年末境內公司類貸款余額47,003.43億元,比上年末增加7,425.57億元,增長18.8%。利用機構網路優勢,加強對產業鏈客戶集群、城市圈客戶群等營銷,吸引和集聚客戶資金,年末境內公司存款余額54,713.09億元,比上年末增加6,828.19億元,增長14.3%。根據人民銀行數據,2010年末,工商銀行公司類貸款和公司存款余額保持同業第一,市場份額分別為12.2%和12.8%。
中小企業業務方面。提升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水平,不斷完善產品體系,擴展專營機構覆蓋面,累計建成1,200餘家小企業專營機構,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榮獲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優秀中小企業服務機構」稱號,蟬聯中國中小企業家年會組委會「全國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十佳商業銀行」獎項。2010年末,有融資余額小企業客戶63,081戶,比上年末增加18,838戶。
機構金融業務方面。與多家證券公司合作推出第三方存管開戶預約等新產品,業務保持較快增長,客戶數及資金量均居同業首位。推廣銀銀平台業務,延伸同業合作領域,國內代理行數量增至109家。深化銀保業務合作,提升代理保險業務量,推動在資產託管、現金管理和銀行卡等多個業務領域合作。鞏固與政府機構客戶合作關系,保持代理財政收付業務和預算單位公務卡發卡量同業領先。
結算與現金管理業務方面。推廣結算積分和結算套餐服務,提升「財智賬戶」品牌知名度,把握第三方支付市場發展機遇,積極營銷非金融機構支付代理業務。2010年末,對公結算賬戶505萬戶,比上年末增加65萬戶,全年實現對公人民幣結算量870萬億元,比上年增長30.2%,繼續領跑同業。依託全球現金管理系統功能,鞏固同業領先優勢,連續第四年分別被《財資》、《金融亞洲》授予「中國最佳現金管理銀行」稱號,並榮獲《亞洲銀行家》首屆「中國現金管理成就獎」。2010年末,現金管理客戶50.8萬戶,比上年末增長77.0%。

投資銀行業務方面。加快投資銀行產品結構調整,推動投資銀行業務快速發展。創新推出股權投資基金主理銀行業務,拓寬企業股權融資渠道。拓展債券承銷業務,全年主承銷各類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2,070億元,穩居境內市場第一。投資銀行業務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蟬聯《證券時報》「最佳銀行投行」稱號。2010年,投資銀行業務收入155.06億元,比上年增長23.7%。
國際結算與貿易融資業務方面。累計完成53家境內外機構單證業務集中,新設合肥、成都單證分中心,提升單證和貿易融資業務集約化經營能力。加快跨境人民幣業務發展,在本行開立境內人民幣清算賬戶的境外機構和代理行覆蓋至31個國家和地區,初步形成全球人民幣同業清算網路。2010年,境內分行貿易融資累計發放9,747億元,比上年增長43.4%,其中國內貿易融資6,244億元,增長66.8%。境內分行累計辦理國際結算7,827億美元,增長43.4%,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
資產託管業務方面。託管保險資產規模近萬億元,市場佔比提升至39%。全球託管業務穩步發展,託管QFII客戶數位居中資銀行首位,託管QDII資產規模保持市場領先。推出「安心賬戶」資金託管業務,推廣銀行理財產品、證券公司客戶資產管理計劃和股權投資基金託管等新興託管業務,優化託管業務結構。蟬聯《全球託管人》、《環球金融》和《財資》等知名財經媒體中國最佳託管銀行獎項。2010年末,託管資產總凈值28,757億元,比上年末增長59.2%。
養老金業務方面。發揮綜合競爭優勢,加大市場拓展力度。推出「如意養老3號」企業年金計劃產品,豐富業務和產品體系,擴大品牌影響力。投產養老金綜合管理系統,提升養老金服務和業務管理水平。2010年末,共為22,790家企業提供養老金管理服務,比上年末增加4,470家;受託管理養老金427億元,管理養老金個人賬戶912萬戶,託管養老金基金1,487億元。
貴金屬業務方面。形成實物類、交易類、融資類和理財類四大產品系列,推出多款品牌貴金屬產品,推廣品牌金積存業務,推出賬戶白銀產品和代理上海黃金交易所白銀延期交收業務。開展黃金租賃和黃金質押融資業務,推出首支掛鉤實物貴金屬理財產品——「如意金」復合型理財產品。2010年,貴金屬業務交易量2.44萬噸,比上年增長23.6倍。代理上海黃金交易所清算量1,288億元,繼續保持同業領先。
對公理財業務方面。推出收益遞增型分段計息理財產品、可贖回固定收益理財產品,拓展股票收益權理財產品、結構化證券投資理財產品等資本市場類投資產品,提升理財產品收益水平。推出「如意人生」養老金系列理財產品,延伸理財產品功能。榮獲《21世紀經濟報道》「最佳資產管理團隊」稱號。2010年,累計銷售對公理財產品21,655億元,比上年增長20.6%。

[個人金融業務]
2010年,工商銀行加快個人金融業務經營管理體制轉型,推進「強個金」戰略實施,打造中國第一零售銀行。積極開發以商品交易市場為代表的新市場,拓寬個人金融業務領域。構建工銀商友俱樂部等新型營銷平台,創新客戶拓展方式,探索新的客戶關系模式。推動儲蓄存款和理財業務良性互動發展,鞏固儲蓄存款和理財業務市場地位,擴大個人客戶金融資產總量。依託自身金融資源優勢,加快銀行卡、私人銀行業務發展。加快個人客戶星級評價服務體系應用,拓展優質客戶,提升客戶服務水平。榮獲《亞洲銀行家》「中國最佳零售銀行」稱號。2010年末,個人客戶2.59億個,其中個人貸款客戶685萬個。根據人民銀行數據,2010年末,儲蓄存款和個人貸款余額均列同業首位,市場份額分別為17.1%和14.5%。
儲蓄存款方面。以工銀商友俱樂部、名人理財俱樂部等新平台為載體,拓展新的客戶群體,拓寬存款資金渠道。加強與對公業務聯動營銷,通過代發工資業務,推動集團式、批量式客戶拓展。2010年末,境內儲蓄存款余額52,436.57億元,比上年末增加5,832.25億元,增長12.5%。其中,活期儲蓄存款增加4,444.77億元,增長24.6%;定期儲蓄存款增加1,387.48億元,增長4.9%。
個人貸款方面。緊密結合商品消費,大力發展個人消費貸款。在商貿集群、產業集群資源豐富地區,拓展商戶經營貸款。積極支持縣域經濟發展,推出個人小額貸款。加快產品創新,推出個人循環貸款「卡貸通」和網路融資業務「網貸通」,充實個人信貸產品體系。2010年末,境內個人貸款16,331.92億元,比上年末增加4,263.42億元,增長35.3%,其中個人消費貸款增加1,099.30億元,增長69.7%。
個人理財業務方面。加快銀行類理財產品創新,相繼推出中秋、國慶主題理財產品,可轉債理財產品等。大力推廣期交、保障型保險產品,全年代理個人保險產品銷售885億元,比上年增長22.2%。代理開放式基金銷售3,561億元,保持同業領先。代理國債銷售715億元,穩居同業首位。2010年,境內銷售各類個人理財產品23,739億元,比上年增長55.4%,其中銷售個人銀行類理財產品18,577億元,增長109.4%。
私人銀行業務方面。為個人金融資產在800萬元以上的高凈值客戶,提供涵蓋財務管理、資產管理、顧問咨詢、私人增值以及跨境金融等內容的私人銀行服務。成立北京、上海、廣州等十家私人銀行分部,形成覆蓋國內重點經濟區域的業務布局。榮獲《歐洲貨幣》「中國最佳私人銀行」和《21世紀經濟報道》「年度中資優秀私人銀行品牌」稱號。2010年末,私人銀行客戶突破1.8萬戶,管理資產3,543億元。

[銀行卡業務]
2010年,工商銀行加強市場拓展,加快銀行卡產品創新和服務水平提升,進一步鞏固同業領先地位。2010年末,銀行卡發卡量3.5億張,比上年末增加6,560萬張。全年銀行卡消費額22,395億元,比上年增長49.5%;銀行卡業務收入136.87億元,增長45.5%。
信用卡業務方面。啟動星級客戶信用卡營銷活動,加大交通卡、聯名卡等優質項目推廣力度,擴大發卡規模。境內首家推出網上辦卡業務,拓寬發卡渠道,提升發卡效率。VIP客服中心新增34家,電話服務白金卡專線和集團專線投入使用,服務供給能力和服務水平顯著提高。蟬聯美國《讀者文摘》信用卡發卡銀行類信譽品牌金獎。2010年末,信用卡發卡量6,366萬張,比上年末增加1,165萬張;實現年消費額6,383億元,比上年增長42.2%;境內信用卡透支余額915.61億元,增加546.85億元,增長148.3%。信用卡發卡量、消費額、透支額均保持同業領先。
借記卡業務方面。加快借記卡產品創新,推出工銀商友卡、楊瀾•靈通卡、嫣然天使基金靈通卡和淘寶靈通卡等主題卡,以及電信聯名卡、公積金卡等聯名卡,豐富靈通產品線,擴大發卡量。發揮晶元卡業務科技領先優勢,推出亞運靈通卡、寶貝成長卡等多款晶元借記卡,提升產品競爭力。開展多種專項主題和區域性營銷推廣活動,增強客戶刷卡消費意識,擴大刷卡消費額。2010年末,借記卡發卡量2.91億張,比上年末增加5,395萬張;年消費額16,012億元,增長52.7%。

[電子銀行業務]
圍繞全行發展戰略,推進電子銀行向集交易、營銷和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性業務平台轉型。全年共推出49項新產品,優化和完善155項原有產品功能,鞏固電子銀行核心競爭能力,提升客戶服務水平。2010年,電子銀行交易額比上年增長37.2%,電子銀行業務筆數佔全行業務筆數比上年提高9.0個百分點至59.1%,交易主渠道作用進一步發揮。
網上銀行方面。推出企業網上銀行跨境外匯匯款、個人網上銀行在線財務分析系統以及同時覆蓋企業和個人網上銀行客戶的全球賬戶管理業務,豐富網上銀行產品體系開展網上銀行資產業務創新,推出供應鏈金融平台、網貸通等新功能。加快海外網上銀行推廣,在15家境外機構開通網上銀行服務。2010年末,企業網上銀行客戶比上年末增長26.5%,年交易額增長46.6%;個人網上銀行客戶增長27.7%,年交易額增長60.1%。榮獲《亞洲銀行家》「中國最佳網上銀行」、《環球金融》「中國最佳個人網上銀行」等獎項。
電話銀行方面。完成一體化電話銀行工程建設,完善電話銀行運營管理,實現全行坐席資源靈活調配。推出簡訊客服,有效分流電話銀行座席業務量,拓寬95588服務渠道。電子銀行中心(合肥)和電子銀行中心(石家莊)投入運營,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推進海外電話銀行中心建設,在工銀加拿大、工銀印尼和法蘭克福分行開通電話銀行服務。
手機銀行方面。適應移動互聯網發展趨勢,加快移動金融產品創新步伐,推出手機銀行理財、貸款和向境外VISA卡匯款等新功能,豐富手機銀行產品體系。推進手機門戶、電子地圖等產品創新,拓展移動營銷服務外延。手機銀行客戶數量和交易額保持快速增長。
自助銀行方面。優化自動櫃員機選址布局,優化自助終端交易流程,豐富自助終端業務功能,提高自助設備使用效率。2010年末,擁有自助銀行11,414家,比上年末增長30.8%;自動櫃員機42,868台,增長25.8%。自動櫃員機交易額33,753億元,增長64.9%。

[國際化經營]
工商銀行全面推進國際化經營戰略,2010年國際市場布局取得新突破,抓住後金融危機階段的有利機遇,新興與成熟市場並舉,加快境外機構申設和並購步伐。河內分行、工銀馬來西亞和阿布扎比分行相繼開業;完成對加拿大東亞銀行、泰國ACL銀行的股權收購並分別更名為中國工商銀行(加拿大)有限公司、中國工商銀行(泰國)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工銀亞洲私有化;收購富通北美證券清算部門成立工銀金融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簽署金盛人壽股權買賣交易相關法律協議;巴黎分行、阿姆斯特丹分行、布魯塞爾分行、米蘭分行、馬德里分行和巴基斯坦機構(卡拉奇分行、伊斯蘭堡分行)申設境外監管審批順利完成;韓國、印尼西亞、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的二級網路拓展和本地化進程進一步加快。
截至2010年末,工商銀行在28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203家境外機構,其中境外分行及其分支機構21家,境外控股公司及其分支機構181家;與132個國家和地區的1,453家境外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基本建成跨越亞、非、歐、美、澳五大洲,渠道多樣、層次分明、定位合理、運營高效的全球金融服務網路。境外機構(含境外分行、境外子公司及對標准銀行投資)總資產757.27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35.21億美元,增長45.1%;稅前利潤11.8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7.2%,包括新設機構在內的全部境外經營機構均實現盈利。

[科技領先]
工商銀行以先進的信息科技持續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2010年13項科技成果被人民銀行評為年度銀行科技發展獎,並榮獲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和國家版權局授予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創意金獎(中國)——推廣運用獎」。應用產品不斷創新加快應用產品的研發與優化,建立全行統一的客戶服務支持管理系統,搭建客戶統一評價體系;拓展晶元卡多應用平台,推出手機晶元卡移動支付業務,推廣高速公路速通卡項目;全面實現全行一體化電話銀行系統;建立「全額集中、逐筆計價」模式的本外幣一體化資管理體系架構;自主研發操作風險高級計量法、市場風險內部模型法等風險管理系統;完成境外機構綜合業務處理系統(FOVA)在25家境外機構的推廣;系統內跨境匯款產品已於2010年7月推向市場;全球個人賬戶管理在工銀澳門和深圳分行試點推廣,通過櫃面和電子銀行渠道為客戶提供全球賬戶查詢、轉賬匯款等服務。2010年全行新增產品449個,累計達到2,815個,產品總量比上年末增長19%。2010年,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授權24項,擁有的專利數量達到115項。

[社會責任]
工商銀行始持履行經濟責任與社會責任的有機統一,在支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優質金融服務等方面樹立了負責任的大行典範,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服務創造價值」的經營宗旨,品牌內涵不斷豐富,在接受世博、亞運等重大國際盛會的「大考」中展現了卓越的品牌形象。2010年,工商銀行實施了十大服務提升工程,通過深入開展「服務價值年」活動,關注客戶體驗與評價,不斷加快科技創新,推動產品升級,優化渠道建設和業務流程。在「2010年度中國銀行業文明規范服務千佳示範單位」評選中,有138家營業網點入選,位居同業第一。
工商銀行秉承「源於社會、回饋社會、服務社會」的責任理念,全心投入社會公益事業,持續增加慈善捐助投入。2010年,青海玉樹地震、甘肅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發生後,快速反應,雪中送炭,捐款捐物5,000餘萬元;第一時間開通綠色通道,為抗災救災提供快捷、周到的金融服務。集中信貸資源支持四川汶川地震災區重建,累計發放各類抗震救災、災後重建貸款486億元。繼續開展綠色扶貧、扶助教育、關愛農民工子女、普及金融知識等多種慈善公益活動,累計向公益事業投入6,252萬元。

[國際榮譽]
工商銀行憑借良好經營表現贏得了國內外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2010年,《歐洲貨幣》、《環球金融》、《亞洲銀行家》、《金融時報》等境內外知名媒體及中介機構將「中國最佳銀行」、「亞洲最佳銀行」、「中國最受尊敬銀行」等189個獎項頒給了工商銀行。國際專業品牌調研機構給予工商銀行較高評價,其中在明略行(Millward Brown Optimor)發布的2010年全球最具價值品牌百強排名中工商銀行位列第11位,並繼續蟬聯金融行業榜首;在福布斯(Forbes)發布的2010年全球2000家大公司按公司銷售收入、利潤、資產、市值四項指標綜合排名中,工商銀行位列第5位。

閱讀全文

與金融機構業務認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岳陽友阿股東 瀏覽:308
長江融資網貸款好不好 瀏覽:787
注冊投資理財公司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694
玩外匯說內部有人 瀏覽:550
中信證券武漢分公司 瀏覽:873
美亞今日匯率 瀏覽:867
今天外匯的價格是多少錢一張 瀏覽:298
銀行理財師 瀏覽:837
岳陽湘財證券地址 瀏覽:605
轉讓金融資產增值稅 瀏覽:540
融資管理主要會存在那些問題 瀏覽:23
小額網路個人信託公司 瀏覽:537
人民幣國際匯率降低 瀏覽:509
股票回購推遲 瀏覽:808
納什空間2017融資 瀏覽:431
棗庄市金融機構部 瀏覽:220
基金理財屬於哪個科目 瀏覽:664
建行賣理財產品可靠嗎 瀏覽:496
金融街融社區服務平台 瀏覽:99
貴陽農商銀行理財產品靠譜嗎 瀏覽: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