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陝西信合信息科技風險對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危害有哪些
你也在寫「信息科技風險防範情況調研問卷」啊
❷ 銀行案件防控措施
對權力的有效制衡是預防金融機構內部人員違法違規的重要手段。農村金融機構要通過完善制度,不給違法違規人員留下可乘之機。如可以引入管理人員權利制衡機制,使管理人員的個體行為處於整個管理層的制約之下,防止權力的濫用;明確崗位責任並簽訂廉政保證書,規范管理人員的職務行為;堅持信貸審貸分離,採取大額貸款審批人員交納風險金的做法,從操作環節上防止違規放貸,杜絕以權謀私行為;堅持崗位輪換制,及時發現問題和隱患;嚴格執行重要物品保管使用制度。
加大對內部人員違法違規的處罰力度是杜絕金融機構內部風險的又一個重要方面。內部人員違法違規,固然有心存僥幸的成分,但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對違法違規成本的漠視。因此,要增加對違法違規者的處罰力度,使其不敢違規。
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培養守法和敬業精神不可或缺。目前,我國農村金融機構人員素質差異性很大,政治和業務素質的欠缺成為引致內部風險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有必要加強對管理人員和職工的守法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金錢觀,自覺抵制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弘揚廉潔奉公和愛崗敬業的主人翁精神,形成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使奉公守法成為一種自覺行為。
金融風險的產生會構成對金融安全的威脅,金融風險的積累和爆發會造成對金融安全的損害,對金融風險的防範就是對金融安全的維護。因此,要將農村金融機構通過加強內控防範風險,放在關系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繁榮和保證國家金融安全的高度來看待,有針對性地採取切實措施,力爭將風險化解於萌芽階段。多未雨綢繆,少亡羊補牢。
❸ 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如何構建案件防控長效機制
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案件頻發,不僅會造成自身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且易引發外部事件,動搖公眾信心,影響其聲譽和形象,個別大要案的發生甚至可能嚴重影響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的生存和發展,危及整個地方農村金融體系的安全。因此,加強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案件防控,建立案件防控的長效機制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間題。案件頻發的成因和其他商業銀行相比,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所發生的案件呈現作案方法簡單、手段原始的特點,作案途徑往往是利用管理漏洞、職務之便和人際關系侵佔、娜用資金。分析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案件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內控制度不完善。近年來,在案件36專項治理工作過程中,盡管農村中小金融機構不斷修訂、補充各項規章制度,但仍存在筱蓋不全、規定不細、要求不嚴及操作性差等問題,制度缺乏必要的約束力。部分縣(市)聯社在開辦新業務時未能制度先行,導致風險控制覆蓋面不完整。制度執行不力。基層機構有章不循、違規經營的現象仍較為普遍。受網點規模、基礎條件及傳統習慣等因素影響,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管理人員不嚴格遵循管理規定,致使大額貸款集體審批制度和貸款「三查」制度流於形式,內外賬務核對不規范,會計復核工......(本文共計3頁) [繼續閱讀本文]
❹ 農村信用社應如何防範金融風險
摘要:農村經濟是我國社會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其發展情況直接關繫到了我國社會經濟的整體發展。農村信用社是我國農村經濟建設資金的主要來源渠道,對農村建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近幾年來,隨著農村信用社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業務的迅速發展,與其相應的金融風險也隨之膨脹,為了能夠有效將農村信用社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金融風險化解,做好科學的防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首先對農村信用社金融風險的特點進行分析,並在此基礎上結合金融風險形成的原因,探討如何從根本上對金融風險進行防範與化解,從而更好的促進我國農村信用社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農村信用社;金融風險;防範;化解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腳步的不斷加快,國家對農村經濟建設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想要從根本上提高我國農村經濟,就應該結合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要求,將農村信用社進行不斷的優化與完善,使其作用能夠在農村經濟發展中充分發揮出來。而就當前農村信用社發展的現狀來看,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已經成為了管理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農村信用社的金融風險是隨著業務的不斷發展而隨之增加的,因此,了解金融風險的特點和根本原因,從而採取科學合理的措施將風險化解對農村信用社的健康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一、農村信用社金融風險的特點
農
❺ 中小金融機構案件風險防控學習心得體會一篇,要求600字以上!
學習中小金融機構案件風險防控的心得體會
近階段發生的不少違法違規金融案件,給銀行的信譽和社會形象帶來了較大的不利影響,同時銀行機構對操作風險的識別與控制能力不能適應業務發展的問題突出,為進一步增強員工防範操作風險的意識,促進員工掌握風險防控要點,扎實推進案件防控治理工作,提高案件防控水平,開展了中小金融機構案件風險防控的集中學習,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本人對案件風險有了更深的認識。
銀行案件風險遍布於所有銀行機構,近年來我國銀行業案件在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發生居多,案件引發的原因,追究而言歸結為:
1、思想認識不充分,對案防重視不夠。
近年來,大部分銀行注重業務開展,忽視了案件防範,一手硬一手軟的現象得不到徹底改觀,尤其在基層銀行,任務至上,片面追究幾項主要業務指標的考核,不重視內部管理、安全教育和責任意識,甚至欺上瞞下或走過場形式學習。
2、教育培訓不重視,部分員工行為失范。
許多銀行不能夠正確認識員工政治、文化和業務素質狀況,忽視員工相關規章制度、業務知識、操作技能和風險防範等應知應會的培訓,員工思想道德水準、法律法規觀念得不到凈化和提高,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和防腐拒變能力較差,許多金融機構的案件都是因為對員工的思想和不良行為教育、管理、監督和約束不夠,未能及時發現和糾正指導而產生的。
3、選人機制不科學,重要崗位用人失察。
在人員選用上,重關系輕品行,重「社會能力」輕專業水平,誰能拉來客戶、業務,誰就能得到提拔重用,就可以拿高薪酬。缺乏對高管人員及重要崗位人員日常考核和履職效果評價,對其思想、行為變化缺乏監督約束,特別是對異常行為視而不見或見而不察,讓有問題的人長居關鍵崗位,為將來埋下後患。
針對以上的問題,經過學習與思考,本人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以提高案件防控的實效性:
1、樹立「以人為本」,提高思想教育水平。
案件防控首要解決的就是一個人的意識問題,應該使大家認識到,制度並不是用來看的,而是用來指導實際工作的。特別是案件專項治理的典型案例,對每一位員工都應該有很強的震憾,模範地遵守內控制度,不僅僅是對自身的愛護,也是對他人的負責。
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對員工的政治思想教育、職業道德教育、法律和犯罪案例警示教育,引導員工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愛崗敬業的思想意識、誠實守信的職業操守,嚴守法律底線,增強遵紀、守法、合規和風險意識。加強對員工的崗位培訓,不僅要培訓崗位職責、業務知識、業務技能,還要培訓日常業務操作風險的識別、防範技能,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培養良好的企業文化、風險文化、合規文化,增強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做好人的思想工作,真正使每一位員工從思想上重視,從行動上自覺。
2、嚴肅工作紀律,提高違章違紀的代價。
有章不循、不能將制定各項內控制度的良好初衷落到實處,是導致各項案件發生的主要原因。有了良好的制度,更要有一批模範執行制度的人予以落實,才能夠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要加強各項內控制度落實情況的後續跟蹤和監督工作,對於嚴重違反內控制度的要嚴厲予以處理,要讓每一位違章違紀的員工付出沉重的代價,讓其有切身之痛,嚴重的更應清理出農商行隊伍。
3、加強對案防工作的監管。
每一件有內部員工參與的案件背後,無不有作案人長期處心積慮的身影,他們正是利用了工作機制上存在的一些問題,精心准備,伺機作案。監管部門要加強對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分析,對轄內機構風險點進行提示或實施現場檢查,建立常態化地監督制度,督促轄內機構增強風險意識,監督落實監管案防部署和要求。對管理鬆散、內控不力、風險突出、案件頻發的機構及高管人員,要及時採取監管促使。監管不力的,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追究監管人員的責任。
同時,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斷加強自我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把風險防範貫穿於具體工作的始終,自覺的把行業管理和自身的自律有機結合起來,明確崗位職責,增強自我執行制度的自覺性,增強自我思想道德和業務理論水平,構建牢固的思想防線,做一名優秀的員工。
我十分珍惜我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以前我認為作為一名普通員工,只要盡職盡責、安份守紀、保質保量地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就行了。通過學習,我認為光這樣做還不夠,還應該具有敏銳的觀察力,智慧的頭腦,在工作中和一起共事的同事共同堅持制度,嚴格按照各項規章制度辦事,才能有效地抑制案件發生。
文庫里有很多 你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