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州金融辦的工作有哪些
金融辦公室是代表地方政府負責金融監督、協調、服務的辦事機構,其主要工作職責為:
一、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銀行、證券、期貨、保險、信託等金融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以及地方黨委、政府有關地方金融工作的政策和各項決定、決議等,督導、檢查落實執行黨委、政府有關金融工作的重要工作部署。引導鼓勵和支持各類金融機構的改革創新、拓展業務,加大對地方經濟和各項事業發展的支持。
二、研究分析宏觀金融形勢、國家金融政策和本地區金融運行情況,制定本地金融及金融產業發展的中短期的規劃和工作計劃。提出改善金融發展和安全環境的意見和建議,加強對金融業、證券業、保險業的服務,促進地方經濟協調發展和穩定。
三、積極協助上級政府和監管機構對本地金融機構的管理或監管。協調、支持和配合上級派駐監管機構對各銀行、證券、期貨、保險、信託等金融機構及行業自律組織的監管;負責本地區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建立和完善信用制度及法規體系,監管信用中介機構;監督管理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基金和中小企業貸款擔保機構,指導本地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工作;認真做好配合協調和信息交流工作,協助協調解決金融業、證券業、保險業發展中應由地方政府需解決的問題。
四、負責組織協調規范、整頓和維護本地區金融秩序,防範化解地方金融風險,促進地方國有金融資產的監督管理,維護地方國有金融資產出資人的權益;組織協調地方金融資源的優化配置,監督檢查地方國有金融資產運營情況。根據上級有關規定擬訂和協調規范、整頓本地區金融秩序的有關事務,確保地方金融安全、穩健和規范運行。配合有關部門查處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經營業務活動。加強社會信用和金融信用建設,研究建立地方金融安全區的政策和措施,促進本地金融安全。
五、負責本地區發展和利用資本市場重大事項,研究制定本地區資本市場的發展規劃和有關政策措施,協調處理有關發展和利用資本市場的重大問題,積極協助推動企業改制上市和扶持上市公司的工作,並對資本的資金運作進行監管。跟蹤監測本地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和運行情況,匯總分析相關的統計資料;指導協調上市公司配股、增發等再融資工作;指導、規范上市公司購並、資產重組、股權交易等行為;會同有關部門提出促進本地上市公司發展、結構優化的政策性建議。協助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對上市公司和擬上市公司的日常監管。負責組織、指導本地企業境內、外上市工作;篩選、培育擬上市企業,指導企業准備上市工作,協調解決企業上市過程中遇到的重大問題。
六、研究擬定本地區金融業發展總體規劃。組織推進金融市場發展和拓寬融資渠道;研究分析全市金融運行和行業發展動態,及時提出金融決策參考意見和建議。負責收集本地金融、保險、證券系統的業務報表和業務統計工作;指導下級地方政府金融工作。
七、負責本地區的融資性擔保機構和民營貸款公司的監督管理、設立、資格初審、備案、變更、退出等工作。
八、代表地方政府牽頭協調防範和打擊本地區非法集資犯罪的工作。
九、承辦上級、本級黨委、政府交辦的其它事項。
級別
金融辦一般作為地方政府下轄的一個辦公室,一般與地方政府各部門同級別,即:省政府金融辦--正廳級、市政府金融辦--正處級、縣政府金融辦--正科級,鄉鎮人民政府無金融辦公室。金融辦受同級黨委、政府領導,由上級政府金融辦業務指導。
B. 馬里蘭州第一聯邦(聯邦信貸聯盟銀行是正規金融機構嗎
你要到美國銀行業協會網站去查詢,騙子機構多的是,你查清楚了就知道了。這些信息都是公開的。
C. 美國金融機構有哪些啊 用英語怎麼說啊
控制美國經濟的主要金融機構(部分)名單 May 11th, 2005 1.Fidelity Management & Research Corp (美國富達管理研究公司[音譯的」富達」有時也意譯作」忠誠」],波士頓,管理資產約1.3萬億美元) 2.Barclays Bank Plc (英國巴克萊銀行,是英國最大的金融機構之一,僅其旗下的全球投資業務部[Barclays Global Investors]管理的資產就達7000億英鎊) 3.State Street Corporation (美國道富公司,美國乃至全球最大的基金,總部位於美國波士頓,保管的資產達9.5萬億美元,管理的資產約1.4萬億美元) 4.Capital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Company (資產研究與管理公司,美國加州洛杉磯,管理資產約5000億美元) 5.U.S. Bancorp (美國銀行公司,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資產1980億美元) 6.Citigroup Inc. (花旗集團公司,美國紐約派克大街,總資產1.484萬億美元) 7.Morgan Stanley (摩根斯坦利,美國紐約百老匯大街,管理資產約5760億美元) 8.Deutsche Bank (德意志銀行,德國法蘭克福,總資產8400億歐元) 9.JP Morgan Chase & Company (JP摩根大通公司,美國紐約派克大街,資產約1.15萬億美元) 10.Vanguard Group, Inc. (先鋒集團公司, 管理資產約8000億美元,曾經的基金兩巨頭之一,另一個是」富達」) 11.Northern Trust Corporation (北方信託公司,投資管理資產約6000億美元) 12.AXA (法國安盛保險集團,法國巴黎,管理資產達8690億歐元) 13.Putnam Investment Management (普南投資管理公司,美國,管理資產1940億美元) 14.Mellon Financial Corporation (梅隆金融公司,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 Pittsburgh, Pennsylvania] 託管理及管理的總資產達4萬億美元,其中管理的資產為7290億美元) 15.Wellington Management Company (惠靈頓管理公司,管理資產約5000億美元) 16.TIAA-CREF (Teachers Insurance and Annuity Association - College Retirement Equities Fund,全美教師保險及年金協會-大學退休職工平衡基金,管理的資金也達數千億美元) 17.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美洲銀行公司,美國北卡羅萊納州夏洛特,總資產約1.1萬億美元,是一個一直以來在美國能與」一哥」花旗抗衡的大金融集團) 18.Brandes Investment Partners, LP (布朗德斯投資合夥公司, or 布蘭帝投資夥伴基金,美國加州聖迭戈,管理資產大約為1000億美元) 19.Southeastern Asset Management Inc. (該公司為長葉松基金[Longleaf Partners Funds,也稱長葉基金,美國羅得島州首府普羅維登斯]的投資顧問公司,這個基金管理的資產約300億美元) 20.Merrill Lynch (美林公司,美國紐約維西大街[Vesey Street, New York, NY],總客戶資產約1.6萬億美元,其中管理的資產達5010億美元) 21.Fayez Sarofim & Co. (法耶茲-沙羅菲公司,管理資產喲420億美元) 22.Berkshire Hathaway, Inc (伯克希爾-哈撒威公司[「股神」巴菲特管理的公司],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基維特廣場[Kiewit Plaza ,Omaha, NE]總資產約1900億美元) 23.Lord Abbett & Co. (羅艾公司) 24.Marsico Capital Management (馬爾西科資產管理公司,已被美洲銀行[Bank of America]收購) 25.Janus Capital Group (駿利資產管理集團, 也稱傑能士資本公司) 26.SunTrust Banks (美國太陽信用銀行) 27.T.Rowe Price Associates (羅普合夥公司,因創始人Thomas Rowe Price而得名,管理的資產約2500億美元) 28.Amvescap Plc (景順集團) 29.Legg Mason Inc. (雷格-梅森投資公司) 30.Dodge & Cox Inc (道奇&考克斯) 31.Montag & Caldwell, Inc. (為ABN AMRO[荷蘭銀行]旗下投資管理公司) 32.Harris Associates L.P. (哈里斯合夥公司) 33.Goldman Sachs Group Inc (高盛公司) 資料來源: http://resource.emagecompany.com/finance/kongmeiguozhuyaojinrongjigou.html
D. 美國有哪些金融機構
1、 聯邦儲備系統(中央銀行體系)
美國的聯邦儲備系統是根據1913年《聯邦儲備法》建立的,該系統由三級金融機構所組成:
聯邦儲備委員會。它是聯邦儲備系統的最高決策機構,有權獨立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美聯儲由七名理事組成。在聯邦這一級的機構中,美聯儲系統還設立「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其構成是聯邦儲備委員會的七名委員加上五名各區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由12家聯邦儲備銀行行長輪流擔任,其中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為常任成員)共12人組成,它是聯邦儲備系統中負責進行公開市場買賣證券業務的最高決策機構。此外,還設立顧問委員會。
聯邦儲備銀行。美國將全國劃分為12個聯邦儲備區,在每一個儲備區內設立一家聯邦儲備銀行,作為該儲備區的中央銀行。
會員銀行。根據《聯邦儲備法》的規定,所有向聯邦政府注冊的商業銀行(即國民銀行)必須參加美國聯邦儲備系統。向州政府注冊的州銀行可自由選擇是否加入聯邦儲備系統。
2、商業銀行
美國的商業銀行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就是國民銀行,即根據1863年《國民銀行法》向聯邦政府注冊的商業銀行,一般而言這類銀行都是規模較大,資金實力雄厚的銀行;第二類是根據各州的銀行立法向各州政府注冊的商業銀行,一般稱之為州立銀行。這類銀行一般規模不大。
a、 商業銀行以外的為私人服務的金融機構
這類金融機構主要是指儲蓄信貸機構,他們主要是通過吸收長期性儲蓄存款來獲取資金,並將其運用於較長期的私人住宅抵押貸款上。具體而言,這類金融機構包括:儲蓄貸款協會、互助儲蓄銀行、信用合作社及人壽保險公司。
b、 商業銀行以外的為企業服務的金融機構
這類金融機構主要有銷售金融公司、商業金融公司、投資銀行、商業票據所、證券經紀人、證券交易所和信託機構等。其中,銷售金融公司主要是對消費者、批發商和零售商發放貸款。商業金融公司則是按一定的折扣購買企業的應收帳款。投資銀行主要是包銷公司及政府證券。商業票據所負責推銷企業的短期證券。證券交易所主要是為證券在二級市場上的交易流通提供一個場所。
3、 其他金融機構
主要是指養老金基金和貨幣市場互助基金。其中,養老金基金的資產主要是公司股票。而貨幣市場互助基金(又稱為共同基金),他們將小額儲蓄者與投資者的資金匯集起來在貨幣市場上購買各種收益較高的金融資產,如國庫券、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等,以獲取較高的收益,然後將盈利按一定的比例分配給基金入股者。
4、 政府專業信貸機構
美國的政府專業信貸機構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向住宅購買者提供信貸的機構;一類是向農民和小企業提供信貸的機構。具體而言有:
住宅及城市開發部。它成立於1965年,主要是通過其所監督的下列三個機構向住宅購買者提供資金:聯邦住宅管理署、聯邦國民抵押貸款協會和政府國民抵押貸款協會。這些機構也不直接發放貸款,而是通過二級市場購買其他專業金融機構發放的住宅抵押貸款。
農業信貸機構。農業信貸管理署負責監督與協調以下三個為農民提供信貸的銀行系統:12家聯邦土地銀行、12家合作社銀行及其中央銀行、12家中期信貸銀行。美國現在的農業金融機構已構成農業信貸銀行基金。1987年又成立了聯邦農業抵押貸款公司。
小企業信貸。根據1958年《小企業投資法》建立了一筆2.5億美元的基金,以資助小企業投資公司,促進他們對小企業進行融資。
此外,美國還建立了美國進出口銀行,主要為美國對外貿易提供資金。
美國金融機構體系具有如下特點:
1、商業銀行的雙軌注冊制度。 美國商業銀行可以任意選擇是向聯邦政府還是向州政府注冊。其中,向前者注冊的就稱為國民銀行,向後者注冊的就稱為州立銀行。
2、獨特的單一銀行制度。美國的國民銀行不得跨州設立分支行。大約有1/3的州允許州立銀行在其境內設立分支機構;有1/3的州只允許州立銀行在其所在的州內設立分支銀行;其餘的1/3的州根本不允許銀行設立分支銀行。這一單一銀行體制在各國金融業中是獨具特色的。
3、銀行持股公司的大量存在。銀行持股公司是指控制一家或兩家以上銀行的公司。銀行持股公司的出現主要是為了克服美國不允許開設分支行的規定所造成的不利。
4、金融監管機構的多元化。美國對銀行與金融機構的監管是通過很多機構來進行的。對銀行監管機構而言就有三個:財政部貨幣監理官(專門負責國民銀行的立案注冊並對它們進行監管)、聯邦儲備系統(主要是對州立會員銀行及銀行持股公司進行監管)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對參加存款保險制度的銀行進行監管)。1989年以後又將對銀行存款保險的監管職責轉交給銀行保險基金。此外,州立銀行主要受各州銀行監理官的監管,銀行在從事證券交易過程中還要受證券交易委員會的管理。在銀行系統之外,在住宅抵押貸款與農業貸款上還存在於聯邦儲備系統相似的兩個平行的系統,它們各自有本系統內的最高監管機構。
E. 股份制商業銀行的金融機構
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 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政策性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政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中小型股份制商業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華夏銀行中國民生銀行廣發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恆豐銀行浙商銀行渤海銀行合資銀行華一銀行華商銀行青島國際銀行浦發矽谷銀行中德住房儲蓄銀行中信嘉華銀行外資銀行花旗銀行渣打銀行瑞穗實業銀行匯豐銀行三井住友銀行星展銀行三菱東京日聯銀行華僑銀行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銀行友利銀行大華銀行韓亞銀行韓國中小企業銀行德意志銀行法國巴黎銀行華美銀行東方匯理銀行盤谷銀行韓國外換銀行新韓銀行法國興業銀行正信銀行菲律賓首都銀行澳新銀行山口銀行名古屋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瑞士寶盛銀行橫濱銀行韓國國民銀行韓國釜山銀行阿聯酋阿布扎比銀行西太平洋銀行印度國家銀行瑞士銀行港資銀行東亞銀行恆生銀行永亨銀行南洋商業銀行協和銀行大新銀行台資銀行台灣永豐銀行台灣土地銀行國泰世華銀行彰化商業銀行第一銀行合作金庫銀行台灣工業銀行台北富邦銀行玉山銀行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台灣企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北京:北京銀行
天津:天津銀行
河北:河北銀行、邢台銀行、唐山銀行、秦皇島銀行、滄州銀行、承德銀行、邯鄲銀行、保定市商業銀行、廊坊銀行、衡水銀行、張家口市商業銀行
山西:晉商銀行、晉城銀行、晉中銀行、大同銀行、長治銀行、陽泉市商業銀行
內蒙古:包商銀行、內蒙古銀行、烏海銀行、鄂爾多斯銀行
遼寧:盛京銀行、錦州銀行、葫蘆島銀行、大連銀行、鞍山銀行、撫順銀行、丹東銀行、營口銀行、阜新銀行、遼陽銀行、鐵嶺銀行、朝陽銀行、盤錦市商業銀行
吉林:吉林銀行
黑龍江:哈爾濱銀行、龍江銀行
上海:上海銀行
江蘇:江蘇銀行、南京銀行、蘇州銀行、江蘇長江商業銀行
浙江:杭州銀行、寧波銀行、溫州銀行、嘉興銀行、湖州銀行、紹興銀行、金華銀行、台州銀行、浙江泰隆商業銀行、浙江民泰商業銀行、浙江稠州商業銀行、寧波通商銀行
安徽:徽商銀行
福建:福建海峽銀行、廈門國際銀行、廈門銀行、泉州銀行
江西:江西銀行、九江銀行、贛州銀行、上饒銀行
山東:齊魯銀行、濟寧銀行、青島銀行、臨商銀行、棗庄銀行、東營銀行、濰坊銀行、煙台銀行、齊商銀行、日照銀行、萊商銀行、德州銀行、威海市商業銀行、泰安市商業銀行
河南:中原銀行、鄭州銀行、洛陽銀行、平頂山銀行、焦作中旅銀行
湖北:漢口銀行、湖北銀行
湖南:長沙銀行、華融湘江銀行
廣東:廣州銀行、珠海華潤銀行、東莞銀行、廣東南粵銀行、廣東華興銀行
廣西:廣西北部灣銀行、柳州銀行、桂林銀行
重慶:重慶銀行、重慶三峽銀行
四川:成都銀行、德陽銀行、綿陽市商業銀行、自貢市商業銀行、攀枝花市商業銀行、瀘州市商業銀行、樂山市商業銀行、南充市商業銀行、宜賓市商業銀行、涼山州商業銀行、遂寧市商業銀行、雅安市商業銀行、達州市商業銀行
貴州:貴州銀行、貴陽銀行
雲南:富滇銀行、曲靖市商業銀行、玉溪市商業銀行
西藏:西藏銀行
陝西:西安銀行、長安銀行
甘肅:蘭州銀行、甘肅銀行
寧夏:寧夏銀行、石嘴山銀行
青海:青海銀行
新疆:烏魯木齊市商業銀行、昆侖銀行、庫爾勒市商業銀行、新疆匯和銀行、哈密市商業銀行 農村商業銀行略村鎮銀行略
F. 西方金融機構主要有哪些
西方金融機構體系與職能: http://202.201.48.18/jgxy/jxcgj/yinhang/jy5.php 西方發達國家的金融機構金融業與商品經濟的發展是直接相聯系的,發達的經濟必然有發達的金融系統。西方發達國家經過了幾百年的資本主義商業經濟的發展,房地產金融機構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比較完善、功能齊全、內部構成復雜而又精巧的系統。隨著西方發達國家經濟不斷發展,住房嚴重短缺的矛盾已經克服,其注意力日益集中於住房質量和改良舊房,房地產金融機構的地位也就發生著有利的變化。1.美國在美國,為了鼓勵私人購建房屋,政府一般採取支持貸款機構逐年降低貸款利率和其他一些刺激方式,這種得美國的房地產融資機制不斷健全及完善,從實旆情況來看,其融資方式靈活有效,購建房屋者可普遍利用較為方便和優惠的政策進行房地產融資活動。美國的房地產金融機構主要有三類,即政策的專業信貸機構、商業銀行和非商業銀行的儲蓄信貸機構。(1)政府專業信貸機構這是指美國政府為干預和參與房地產融資活動而設立的永久性的信貸機構,並兼有一些管理職能,主要有兩大機構。①住宅及城市開發部。它是美國政府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建立的一個「二級抵押機構」,以便在更大范圍內為私營部門提供融資方面的服務。它主要通過受該部監督的三個機構向房地產購建者提供資金。這三個機構是「聯邦住宅管理署」、「聯邦全國抵押協會」和「政府國民抵押貸款協會」。這些機構不直接放款,而是通過雙層抵押機制為住房儲蓄貸款協會等機構提供和代理融資服務。當住房儲蓄貸款協會在資金來源不足的情況下,可以用借款人抵押的住房(也稱一級抵押)作擔保,向二級機構申請貸款。二級機構可再用一級抵押品作擔保(也稱二級抵押),向社會發行債券,籌集資金。這樣,美國政府成功地開辟了新的住房融資渠道。雙層抵押,一方面通過公開發行債券,把一部分其他形式的長期資金,如養老金、保險金等轉化為住房投資基金;另一方面通過債券的自由買賣過程,把一部分居民的短期儲蓄轉化為長期資金。近年來,美國的二級抵押機構的經營規模有了相當大的發展,為住房儲蓄貸款協會等房地產金融機構籌措資金50%左右,成為當今美國住房金融業主要資金供給者。②聯邦住宅貸款銀行系統。它成立於20世紀30年代,該系統在美國12個區設立了住宅銀行,成為政府幹預與協調房地產業的金融系統。這些銀行的活動是由總統任命的聯邦住宅貸款銀行理事會控制的。所有聯邦注冊及許多州注冊的儲蓄貸款協會都是該系統的成員。目前,約有20%的互助儲蓄銀行和部分人壽保險公司也加入到該系統中。聯邦住宅貸款銀行理事會代表該系統的12家區域性銀行在金融市場上發行債券及票據籌資為所屬的成員機構提供初級市場,使信用緊縮時不發生資金周轉上的困難,同時,允許系統內的儲蓄貸款協會向該系統貼現,當存款余額下降時,可向該系統借貸,存款余額上升時,即償還該系統的貸款。該系統設立在12個區的住宅銀行主要是吸收社會閑置資金,發放抵押貸款。貸款的形式很多,時間也長短不一,一般為30年。在貸款期間,房主把房地產抵押給銀行,作為今後按合同定期還本付息的保證,如果房主因某種原因無力按時還本付息,銀行可按法律取消房主對房地產抵押贖回權,房主便失去了對房地產的所有權。政府往往根據國力情況,用抬高或降低利率的措施來控制建築業的發展,以達到對整個經濟干預和調節的目的。美國政府的住宅儲蓄貸款銀行開展的房地產抵押貸款則是美國金融市場的一項重大業務,佔用資金相當於美國整個金融市場總資金的1/4。1/5,佔全國房地產建築業的4/5,從而對穩定美國的建築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2)商業銀行美國的商業銀行原被法律禁止從事長期的房地產抵押貸款,因為它期限較長(一般為15年至25年,最長的可達35年),流動性較差。後來人們注意到房地產抵押貸款幾乎全部是按分期付款方式償還的,它們的實際償還期要比名義償還期短得多,當這些住宅在轉售時即可收回貸款。此外,在整個住房融資體系中存在著一個可供銀行出售其住宅抵押的二級市場,使銀行在需要資金時能改善資產的流動性,再加上銀行存款的結構中定期存款比例逐漸增大,所以,美國的銀行法對商業銀行從事房地產抵押貸款的限制逐漸放寬。為此,商業銀行也就開始經營房地產抵押貸款業務。目前,美國商業銀行的房地產抵押貸款幾乎佔全部金融系統銀行貸款的1/3,商業銀行對住宅抵押市場的進軍早已使其與儲蓄信貸機構的區分界限在實際中變得模糊不清了。因此,商業銀行也就成為美國住房融資體系中的一個重要渠道。(3)非商業銀行的儲蓄信貸機構非商業銀行的儲蓄信貸機構主要吸收長期性儲蓄存款,其資金大部分投放在較長期的房地產抵押貸款上,是美國房地產融資體系的基礎。由於它們的特殊地位,其放款活動的任何變化都會影響整個住宅建築的速度。非商業銀行的儲蓄信貸機構有如下形式:①儲蓄貸款協會。該機構是互助合作性質或股份有限公司的組織形式,主要是通過開辦各種高利率儲蓄賬戶以鼓勵儲蓄,為住房的建設、購買和維修提供較優惠的貸款。最早的一家儲蓄貸款協會機構1831年出現在費城,以後這種機構逐漸遍布全美國,目前約有4 600多家,數量與規模均僅次於美國的商業銀行。根據儲蓄貸款協會的特性,可劃分為互助的、股份的、參加保險的、未參加保險的以及在聯邦注冊的和在州政府注冊的等不同類型。目前,約有2 000多家儲蓄貸款協會向聯邦政府注冊,另外2 600家向州政府注冊。為了維持流動性,儲蓄貸款協會必須在聯邦住房貸款區域銀行存款,在聯邦儲備地方銀行也應擁有存款。為了保障安全性,聯邦注冊的儲蓄貸款協會必須參加聯邦儲備貸款保險公司的保險。在州注冊的儲蓄貸款協會有投保選擇權,它們大部分選在聯邦儲備貸款保險公司投保,其餘由各州經營的基金會承保。原儲蓄貸款協會的放款業務絕大部分是房地產抵押貸款,故經營狀況對抵押市場的依賴性很大,風險也很大。自1982年以來,儲蓄貸款協會已採用浮動利率抵押貸款,將風險轉給借款人,同時也開辦了其他商業和消費性貸款,並注意改善資產結構。今後該協會仍將是美國房地產融資體系最主要的部分。⑦互助儲蓄銀行。它在美國房地產融資體系中也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19世紀初期,互助儲蓄和銀行開始出現在波士頓、費城和紐約等城市,主要吸收小額儲蓄和定期儲蓄,其管理一直都很穩健。到了20世紀80年代,互助儲蓄銀行均參加了存款保險,其中70%在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投保,其餘的在各州保險基金會投保。近年來,美國除了由政府負擔10%。l5%低收入者的住房外,其餘85%。90%的住房由許多私人發展公司建造和經營,而這些由私人經營的住宅所需的資金是通過房地產融資形式獲得的。在取得資金時,需要抵押房地產,所以,目前美國已有5 500萬幢住宅的所有權實際上是儲蓄機構所擁有的,其中主要是儲蓄貸款協會和互助儲蓄銀行,這部分住宅約佔美國住宅總數的2/3。③人壽保險公司。近些年來,美國的人壽保險公司發展很快,該公司把大量的投資集中於大型辦公樓、購物中心和公寓建築的商業抵押貸款上,而把零星的住宅抵押貸款業務轉讓給當地儲蓄機構和銀行。目前,該公司用於不動產和公司債券上的投資占公司總資產的3/4。 7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金融機構的發展出現了以下的趨勢: 1.在業務上不斷創新,並向綜合化方向發展。為了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金融機構不斷推出新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在 業務上由專業化向綜合化發展;同時各國對金融體制進行了改組和整編也使得金融體制中金融機構由專業化向綜合化轉化。 2.跨國銀行的建立使銀行的發展更趨國際化。跨國銀行的發展是金融機構創新的一個主要表現。這是伴隨跨國公司的發展,國際貿易和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的發展而出現並擴展的。 3.按照《巴塞爾協議》的要求,重組資本結構和經營結構。大多數國家的銀行業已經開始按照《巴塞爾協議》所提出的國際銀行業的行為規范,對金融風險進行控制。 4.兼並成為現代商業銀行調整的一個有效手段。為了適應激烈的競爭,實現優勢互補,拓展新的業務領域,兼並形成一股新的浪潮。 5.銀行性金融機構與非銀行性金融機構正不斷融合,形成更為龐大的大型復合型金融機構。為適應經濟和金融業自身發展的要求,原來的分業經營模式逐步被打破,混業經營,提供全面全能的金融服務成為金融機構創新的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