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金融機構之間的轉貼現業務

金融機構之間的轉貼現業務

發布時間:2021-06-17 07:28:31

『壹』 轉貼現需要交增值稅嗎

不需要。

根據《關於建築服務等營改增試點政策的通知》:

第五條、自2018年1月1日起,金融機構開展貼現、轉貼現業務,以其實際持有票據期間取得的利息收入作為貸款服務銷售額計算繳納增值稅。此前貼現機構已就貼現利息收入全額繳納增值稅的票據,轉貼現機構轉貼現利息收入繼續免徵增值稅。

第三條、納稅人提供建築服務取得預收款,應在收到預收款時,以取得的預收款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後的余額,按照本條第三款規定的預征率預繳增值稅。

按照現行規定應在建築服務發生地預繳增值稅的項目,納稅人收到預收款時在建築服務發生地預繳增值稅。按照現行規定無需在建築服務發生地預繳增值稅的項目,納稅人收到預收款時在機構所在地預繳增值稅。

適用一般計稅方法計稅的項目預征率為2%,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的項目預征率為3%。

第四條、納稅人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入股等方式將承包地流轉給農業生產者用於農業生產,免徵增值稅。

(1)金融機構之間的轉貼現業務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

第十五條

下列項目免徵增值稅:

(一)農業生產者銷售的自產農產品;

(二)避孕葯品和用具;

(三)古舊圖書;

(四)直接用於科學研究、科學試驗和教學的進口儀器、設備;

(五)外國政府、國際組織無償援助的進口物資和設備;

(六)由殘疾人的組織直接進口供殘疾人專用的物品;

(七)銷售的自己使用過的物品。

除前款規定外,增值稅的免稅、減稅項目由國務院規定。任何地區、部門均不得規定免稅、減稅項目。

『貳』 商業銀行的貼現、轉貼現業務均屬於票據融資業務,而非票據延伸業務

票據貼現業務是銀行以購買未到期銀行承兌匯票或商業承兌匯票的方式向企業發放的貸款。 票據貼現是收款人或持票人將未到期的銀行承兌匯票或商業承兌匯票向銀行申請貼現,銀行按票面金額扣除貼現利息後將餘款支付給收款人的一項銀行授信業務。票據一經貼現便歸貼現銀行所有,貼現銀行到期可憑票直接向承兌人收取票款。
轉貼現系指金融機構為了取得資金,將未到期的已貼現商業匯票再以貼現方式向另一金融機構轉讓的票據行為,是金融機構間融通資金的一種方式。
再貼現系指金融機構為了取得資金,將未到期的已貼現商業匯票再以貼現方式向中國人民銀行轉讓的票據行為,是中央銀行的一種貨幣政策工具。
弄清了他們的含義就弄清楚了他們的區別,如果再多講一點的話,從事這三種業務的雙方分別是:貼現是銀行對客戶,轉貼現是銀行對銀行,再貼現則是銀行對央行。

『叄』 金融機構辦理貼現、再貼現、轉貼現業務,是否繳納營業稅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轉發〈國務院關於調整金融保險業稅收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的通知》(財稅字〔1997〕45號)規定,對金融機構辦理貼現、押匯業務按「其他金融業務」徵收營業稅。金融機構從事再貼現、轉貼現業務取得的收入,屬於金融機構往來,暫不徵收營業稅。

『肆』 轉貼現的含義(具體些謝謝)

轉貼現(Transfer Discount)
是指商業銀行在資金臨時不足時,將已經貼現但仍未到期的票據,交給其他商業銀行或貼現機構給予貼現,以取得資金融通。 轉貼現是指持有票據的金融機構為了融通資金,在票據到期日之前將票據權利轉讓給其他金融機構,由其收取一定利息後,將約定金額支付給持票人的票據行為。
• 向金融機構轉讓票據權利的持票人為轉貼現行為的貼出人,接受持票人轉讓票據權利的金融機構為轉貼現行為的貼入人。
• 轉貼現業務包括買斷式轉貼現和回購式轉貼現。回購式轉貼現應註明贖回開放日及贖回截止日。– 贖回開放日是指轉貼現雙方約定贖回票據的第一日,該日應先於或等於贖回截止日。買斷式轉貼現的貼入人在轉貼現後即可轉讓或行使票據權利。回購式轉貼現的貼出人應在贖回開放日後贖回截止日前贖回票據,但該贖回申請由貼入人發出。買斷式轉貼現和回購式轉貼現均可自由選擇線上清算方式或線下清算方式。採用線上清算方式的,由大額支付系統負責清算。若清算資金不足,該筆資金劃轉在大額支付系統排隊,此時雙方均不可主動撤回。日終資金仍然不足的,大額支付系統退回該筆資金業務,電子商業匯票系統退回該筆轉貼現業務。
票據貼現與轉貼現的區別
票據貼現業務是銀行以購買未到期銀行承兌匯票或商業承兌匯票的方式向企業發放的貸款。 票據貼現是收款人或持票人將未到期的銀行承兌匯票或商業承兌匯票向銀行申請貼現,銀行按票面金額扣除貼現利息後將餘款支付給收款人的一項銀行授信業務。票據一經貼現便歸貼現銀行所有,貼現銀行到期可憑票直接向承兌人收取票款。
轉貼現系指金融機構為了取得資金,將未到期的已貼現商業匯票再以貼現方式向另一金融機構轉讓的票據行為,是金融機構間融通資金的一種方式。
再貼現系指金融機構為了取得資金,將未到期的已貼現商業匯票再以貼現方式向中國人民銀行轉讓的票據行為,是中央銀行的一種貨幣政策工具。
弄清了他們的含義就弄清楚了他們的區別,如果再多講一點的話,從事這三種業務的雙方分別是:貼現是銀行對客戶,轉貼現是銀行對銀行,再貼現則是銀行對央行。

『伍』 金融機構開展貼現、轉貼現業務如何就貼現利息開具發票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30號》(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跨境應稅行為免稅備案等增值稅問題的公告):「四、自2018年1月1日起,金融機構開展貼現、轉貼現業務需要就貼現利息開具發票的,由貼現機構按照票據貼現利息全額向貼現人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轉貼現機構按照轉貼現利息全額向貼現機構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

『陸』 我們公司是開展轉貼現業務的金融機構,公司取得的轉貼現利息收入需要繳納增值稅嗎

根據情況判斷。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建築服務等營改增試點政策的通知》(財稅〔2017〕58號)規定,自2018年1月1日起,金融機構開展貼現、轉貼現業務,以其實際持有票據期間取得的利息收入作為貸款服務銷售額計算繳納增值稅。此前貼現機構已就貼現利息收入全額繳納增值稅的票據,轉貼現機構轉貼現利息收入繼續免徵增值稅。

『柒』 貼現、再貼現和轉貼現三者有什麼區別

票據貼現:也叫直貼,是指企業將未到期的承兌匯票轉賣給銀行,從而獲得融資的一種方式。貼現價格由票面金額和貼現率決定,貼現後票據歸貼現銀行所有。
註:由於「商票」風險較高,多數銀行只接受銀行承兌匯票。
轉貼現:是指銀行等金融機構為了獲取周轉資金,而將未到期的已貼現票據,再以貼現的方式向另一家金融機構轉讓出售的行為。
註:部分銀行也做商票,不過貼現率要高一些。
再貼現:是央行的一種貨幣政策工具。當金融機構頭寸緊張時,可將尚未到期的已貼現匯票,再以貼現的方式向中國人民銀行轉讓獲取資金的行為。
貼現、轉貼現、再貼現的區別
票據貼現、轉貼現和再貼現雖然本質上都是將未到期承兌匯票,轉讓以獲取資金,但對象上還是有所差異:
貼現:本質是一種企業貸款,是銀行面向企業的授信業務;
轉貼現:是銀行與銀行間的票據融資行為;
再貼現:是銀行與央行之間的票據融資行為。

閱讀全文

與金融機構之間的轉貼現業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昭義創新股票 瀏覽:116
廣州貨期交易所 瀏覽:690
紫光集團轉讓紫光股份 瀏覽:672
金融機構扶貧領域作風問題自查 瀏覽:524
萬川金融公司在那條路 瀏覽:925
平安銀行貿易融資事業部 瀏覽:801
揚州市現代金融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189
境外融資登記手續 瀏覽:8
千元投資理財app 瀏覽:297
獲取匯率api 瀏覽:497
300685上市大約價格 瀏覽:143
山東玻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229
杠桿如何增力 瀏覽:672
杠桿收購的現金來源 瀏覽:758
金融運營公司 瀏覽:751
南漳農商銀行理財產品 瀏覽:849
平安福保險的傭金 瀏覽:758
期貨莊家操作破解 瀏覽:533
mt4模擬賬戶設置杠桿 瀏覽:603
交易風控員 瀏覽: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