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使命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使命

發布時間:2021-03-18 04:53:19

① 資產管理公司

回答: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是央企。
簡介
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是經中國政府批准成立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國有獨資金融企業,公司注冊資本金100億元人民幣,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全額撥入。1999年10月18日在北京正式掛牌成立。下設全國30家辦事處和9個控股公司。2011年4月鄭萬春同志當選為新一任總裁。[1][2]
編輯本段產品與服務
該企業通過收購、管理和處置國有商業銀行剝離的不良資產,對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和增強國有商業銀行的國際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該公司將利用其特殊的法律地位和專業化優勢,綜合運用債務追償,資產置換、租賃、轉讓與銷售,債務重組及企業重組,債券轉股權,資產證券化等手段,實現不良資產的價值回收的最大化,最大限度地保全國有資產。企業的專業化運作,將有力地促進中國資本市場的發育和現代化金融工具的創新,有利於確立正常的社會信用關系,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秩序的建立。[3]
編輯本段發展簡史
截止2005年,該企業是中國擁有金融債權資產資源最多的資產管理公司,共成功收購了中國銀行資產包7個、中國工商銀行資產包17個,以及華夏銀行資產包1個,收購債權本金2,634.5億元。
編輯本段企業文化
公司使命
化解金融風險,提升資產價值,服務經濟發展
公司願景
成為功能多元、特色鮮明、品牌一流的金融資產服務商
公司精神
團結 拼搏 求實 創新
公司核心價值觀
以人為本 效益優先 誠信至上 奉獻社會
希望採納

② 什麼是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我國現主要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有哪些

在我們國家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是指國務院決定設立的收購國有銀行不良貸款,管理和處置因收購國有銀行不良貸款形成的資產的國有獨資非銀行金融機構 是特殊歷史時期形成 主要是為了處置國有銀行的不良貸款資產 有四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 長城 東方 華融 信達 1999年,東方、信達、華融、長城四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在國務院借鑒國際經驗的基礎上相繼成立,分別負責收購、管理、處置相對應的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所剝離的不良資產。 目前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已經完成歷史使命 正在轉型 業務也很多樣

③ 武漢國有資產經營公司的企業文化

打造創新型的產融一體化國有資本營運公司
創新是國資公司成長壯大、享譽全國的根本。傳承創新,永續改革是公司「二次創業」的鮮明特徵,我們將始終高舉創新的旗幟,銳意開拓、進取,全面推進公司新的發展戰略——圍繞武漢經濟發展戰略,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以資本營運為手段,構築國有經濟布局調整、金融服務業和優勢實業發展平台,不斷創新運作方式,優化資源配置,實現資本增值,逐漸將公司打造成為集金融資本、實業資本為一體的創新型國有資本營運公司。 履行三重責任 使資本最大增值
作為現代企業制度不斷完善的大型國有企業,國資公司把自覺履行政治、經濟、社會三重責任作為神聖的使命和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價值追求,統籌協調,互為促進。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盤活授權范圍內的國有資本,支持重點產業做大做強,不斷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國有資本最大增值,履行好經濟責任;圍繞武漢市「兩型社會」建設等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充分發揮國有資本的引領、放大功能,助推地方經濟發展,履行好政治責任;崇尚「企業公民」的理念,堅持以人為本,著力營造和諧樂業的企業氛圍,積極維護企業穩定,履行好社會責任。公司將在實現利潤最大化的過程中,取得企業品牌、美譽度、社會形象的最優化,建設和諧的外部環境,不斷提升公司品牌形象,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資本引領 產融並舉 抱誠守真 穩健篤行
公司堅持以市場化資本運作為主要手段,著力構築國有經濟布局調整、金融和實業發展平台,以發展實業穩基礎,借金融杠桿上規模,實現產融聯動、互相協調、共同發展。人誠則直,人信則立,真誠才能走向永遠。以真修心,以誠修為,既是公司員工引以自律的人生信條,也是公司對待合作夥伴的基本准則。市場經濟既充滿機遇,也遍布風險,搶抓機遇與控制風險對於企業的發展有著同等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奉行「全神貫注,搶抓機遇,穩健經營,做強做大」的宗旨。 敏銳是一種思維、一種眼光,體現和要求公司員工在瞬息萬變、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洞幽燭微,准確把握市場動態,善於捕捉、迅速反應的睿智。
創新是第一要求,體現和要求公司員工堅持與時俱進,不斷進行思路創新、體制機制創新、管理創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對工作精益求精,永不滿足現狀,銳意變革、不懈奮斗的進取精神。
忠誠是一種品格,體現和要求公司員工忠於企業,忠於事業,團結一心,恪盡興企之責,「企興我榮,企衰我恥」,把個人發展與公司發展緊密聯系起來的內在動力。
勤勉是一種態度,態度決定一切。體現和要求公司員工為完成工作任務,實現公司目標,愛崗敬業,求真務實,勤奮工作的精神狀態。 崇尚業績
企業要靠業績發展,業績要靠員工創造,「以業績論英雄」成為公司上下達成的最大共識。
追求卓越
這一價值觀昭示公司和員工對事業的永不止息、創新超越的進取心態,對願景孜孜不倦的追求。
廉潔奉獻
作為肩負特殊使命的國企人,公司員工將自覺把自身價值實現與國家民族、企業興旺緊密聯系起來,廉潔從業,甘於奉獻。
共同發展
把公司可持續發展與員工個人的發展統一起來,既推動企業又好又快發展,又促進員工的全面發展;既追求公司利潤最大化,又讓員工分享公司發展成果,使公司與員工的發展良性循環,相互促進。
企業人才觀:不拘一格選人 能崗相宜用人 內外兼修育人 和諧樂業留人
公司全面深化人事用工制度改革,擇優選能,通過內部培養選拔人才,面向社會公開納才,開辟公司發展急需人才、領軍人才、特殊人才的「綠色通道」,多渠道、多形式延攬人才。

④ 資產管理公司是如何盈利的

一般是通過發行資產管理計劃(私募性質的),在盈利的部分進行業績提成(比如37分或者46分),或者是對產品設置管理費和認購退出費等來盈利。

一般資產管理公司經營范圍為:投資管理,企業管理,受託資產管理;投資顧問;股權投資;企業資產的重組、並購及項目融資;財務顧問;委託管理股權投資基金;國內貿易;投資興辦實業。(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禁止的項目除外,限制的項目須取得許可後方可經營)。

(4)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使命擴展閱讀: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在我國金融行業中有著特殊的功能。1999年,四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陸續成立,其功能定位是作為逆周期管理工具和金融「穩定器」,風險「防火牆」,主要使命是化解金融風險。正是由於成立之初的功能定位,決定了這一階段的AMC的盈利功能並不突出。

2005年之後,政策性不良資產處置接近尾聲,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開始向自主經營的金融企業發展。近幾年,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的加快,以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為代表的資產管理行業掀起了迅速發展、提高盈利水平的新浪潮,正式邁入「大資管時代」。

⑤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定義

2000年11月1日,我國在《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條例》第二條對該類型公司做出明確定義:「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是指國務院決定設立的收購國有銀行不良貸款,管理和處置因收購國有銀行不良貸款形成的資產的國有獨資非銀行金融機構。」同時第三條規定了其經營目標:「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以最大限度保全資產、減少損失為主要經營目標,依法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我國四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由來、現狀和發展方向
一、我國四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由來 九十年代以來,特別是亞洲金融危機後,各國政府普遍對金融機構不良資產問題給予了極大關注。我國國有商業銀行是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是籌措、融通和配置社會資金的主渠道之一,長期以來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然而,在1995年《銀行法》出台之前,國有銀行是以專業銀行模式運作的,信貸業務具有濃厚的政策性色彩,加之受到九十年代初期經濟過熱的影響,以及處於經濟轉軌過程中,在控制貸款質量方面缺乏有效的內部機制和良好的外部環境,從而產生了一定規模的不良貸款。此外,在1993年之前,銀行從未提取過呆賬准備金,沒有核銷過呆壞帳損失。這樣,不良貸款不斷累積,金融風險逐漸孕育,成為經濟運行中一個重大隱患,如果久拖不決,有可能危及金融秩序和社會安定,影響我國下一步發展和改革進程。 鑒於上述情況,在認真分析國內金融問題和汲取國外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我國政府審時度勢,決定成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集中管理和處置從商業銀行收購的不良貸款,並由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先行試點。 組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是中國金融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對於依法處置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推動國有銀行輕裝上陣,促進國有企業扭虧脫困和改制發展,以及實現國有經濟的戰略重組都具有重要意義。
1999年,東方、信達、華融、長城四大AMC在國務院借鑒國際經驗的基礎上相繼成立,並規定存續期為10年,分別負責收購、管理、處置相對應的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所剝離的不良資產。成立之初,除信達的人員較為整齊之外,其餘三家均臨時從對應的國有銀行抽調
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職能定位、性質、和運作模式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是專門用於清理銀行不良資產的金融中介機構。由於銀行自行清理不良資產會遇到法規限制、專業技術知識不足、管理能力不夠和信息來源不充分等困難,需要成立由有關方面人員組成的、擁有一定行政權力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來專門清理不良資產。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通常是在銀行出現危機時由政府設立的,並且不以盈利為目的。通過審慎地收購資產,有效地管理資產和處置不良資產,向銀行系統注入資金等以挽救金融行業,重建公眾對銀行體系的信心;通過運用有效的資產管理及資產變現戰略,盡可能從破產倒閉銀行的不良資產中多收回價值;在盡量減少動用政府資金的前提下,使金融行業能夠實現資本重整,減輕銀行重組對社會整體的震盪以及負面影響。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監管部門:公司由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負責監管,涉及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管范圍以外的金融業務,由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等相關業務主管部門監管,財政部負責財務監管我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運營模式:
1、政策性保障是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運營的前提由於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主要來源於國有企業,設立初衷是收購國有銀行不良貸款,管理和處置因收購國有銀行不良貸款形成的資產,收購范圍和額度均由國務院批准,資本金由財政部統一劃撥,其運營目標則是最大限度保全資產、減少損失。由於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成立於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時期,因此,不良資產的收購採取了政策性方式,在處置中,國家賦予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在業務活動中享有減免稅等一系列優惠政策。這種強有力的政策性保障措施,成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發揮運營功能與資源配置機制的一種有效前提。
2、市場化運營是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運營的手段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具體處置不良資產的方式包括:收購並經營銀行剝離的不良資產;債務追償,資產置換、轉讓與銷售;債務重組及企業重組;債權轉股權及階段性持股,資產證券化;資產管理范圍內的上市推薦及債券、股票承銷;資產管理范圍內的擔保;直接投資;發行債券,商業借款;向金融機構借款和向中國人民銀行申請再貸款;投資、財務及法律咨詢與顧問;資產及項目評估;企業審計與破產清算;經金融監管部門批準的其他業務。
3、政策性保障與市場化運營的悖論政策性保障是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運營的前提,作為一種特殊的金融企業,尤其面臨處置不良貸款過程中牽涉的利益相關者的利害關系時,在化解金融風險、關注社會穩定及國有資產盡可能保值增值的多重目標中,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需要協調多方的利益共同點。因此,一定程度上享有政策性保障只是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在運作時處理多元利益體均衡的需要,但不能也不應該以此束縛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在實際運營中自身市場化機制的展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應該充分發揮在綜合協調社會資源方面起主導的獨立中介機構作用,並以自身市場化的運營方式盡可能平衡利益相關者的利益。但是,政策性保障是在幫助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在起步設立、過程監管與延續方向上提供中國市場經濟尚不完善背景下應有的制度安排,國家對這一創新機構的組織形式與經營許可權給予了相當寬松的發展空間。從這一角度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自身在實際運營中必須積極把握如何將業務創新與制度創新相結合,將企業的發展模式與持續經營能力共同考慮。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只有在實際工作中探索、形成符合自身發展的運營模式與經營風格,才能真正在市場化的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自然,目前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面臨的最大挑戰主要來自實際運作中法律制度環境的不完善,諸如相關事項的法人獨立處置權力的規定、股權轉讓與資本合作方式、資產處置中的評估、稅收優惠等方面都亟待進一步加強實施細則的制訂,有關對外資開放合作的具體舉措也應該有明確的細則可循。從根本上說,政策性保障的目的在於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市場化運營創造一種相對寬松的環境,並以完善的制度措施,確保企業真正置身於有效的市場競爭氛圍中。顯然,這兩者存有一定悖論。
三、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狀況和發展方向 2004年初,國家明確了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改革和發展的方向,即建立政策性收購不良資產處置目標責任制,允許資產管理公司開展商業化收購和接受委託代理處置不良資產業務,走市場化、商業化的路子。2004年4月,財政部關於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商業化收購業務、委託代理業務、投資業務等三項新業務市場准入政策的出台,是資產管理公司從事商業化業務有了政策依據。2004年9月,華融公司率先獲准開辦商業化收購不良資產、接受委託代理處置不良資產、對部分不良資產追加投資等三項業務。商業化業務正在全面鋪開。
(一)加快處置:「冰棍效應」的客觀要求和拋物線規律的可能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條例》將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存續期暫定為十年,但由於不良資產存在「冰棍效應」,即不良資產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加速貶值。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從1999年成立,僅有五年時間,而國家又明確了2006年前必須處置完畢債權資產的要求,因此,如果最大限度回收資產、減少損失,就必須在近三年內加快處置。 從資產處置規律看,現金流的回收數量將隨著時間的推移,呈現出一條拋物線的形狀。也就是說,在開始處置的前幾年,隨著業務人員經驗的增加,現金流回收的數量將逐漸上升;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容易處置和處置價值較高的資產將逐漸減少,資產處置的難度將逐漸加大;當現金流回收的數量上升到最高點之後,拋物線將掉頭向下,並呈現出急劇減少的特徵。
(二)發展方向:金融控股公司的路徑選擇 從實踐來看,我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不僅在短時間內完成了機構設立、不良資產收購等工作,資產處置進度也比公司方案設計時考慮的進度要快,並且由於加快處置的要求,面臨著一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未來怎樣發展的問題。關於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未來發展方向存在三種看法:
1、清算注銷 認為我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使命是化解金融風險,必須盡快處置接收的不良資產,因而業務運作的重點應是採取各種有效手段迅速變現,優先使用拍賣、折扣變現、打包出售等手段,爭取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完成資產處置任務,然後清算注銷。
2、長期存在 認為我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以保全資產、最大限度減少損失為目標,因而業務運作的戰略選擇應該是商業銀行資產保全功能的專業化延伸,對公司存續期不應有硬性規定,經營計劃管理上不應有年度現金流的設置,避免行為短期化。
3、區別對待認為我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有著特殊使命,即在化解金融風險的同時要逐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和重組,因而業務戰略的選擇上不應該簡單行事,應該是在對不良資產進行科學分析分類的基礎上,區分不同性質的資產,分別採取相應的止損戰略和提升戰略。 上述觀點從不同角度看均有一定道理,並有相應的理論、實踐和政策依據,而第三種觀點是對前兩種觀點的綜合。本文認為,將不良債權盡快處置變現,的確是從根本上化解金融風險的重要措施,在戰略上不失為一種正確選擇。但由於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管理基礎比較薄弱,加上銀行不良資產的剝離採取了一些特殊的方式,使得我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接收的不良資產在質上存在很大差異。如果採取簡單處置變現措施,難以達到最大限度回收資產價值的目標。當然,如果只考慮避免即期資產損失,只採取當前不發生損失的保全和正常清收措施,實質上是將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當成銀行來辦,不僅有悖於宏觀決策的初衷,可能最終損失會更大。由此看來,第三種選擇是一種更加積極而且現實可行的選擇。 綜合考慮國內外經濟和金融形勢、市場狀況,以及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具有的資源優勢、政策手段和長遠發展需要,我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運作與發展的核心業務定位是:以資產處置為主線,以提高經濟效益為出發點,以最大限度回收資金、提升資產價值、減少損失為根本目標,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債務重組、資產管理為重點,不斷培育市場和聚集人才,確立資產重組和資產管理的市場專家地位,逐步發展成為以處置銀行不良資產為主業、具備投資銀行功能和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功能的全能型金融控股公司。
四、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向商業化轉型 2006年底是財政部規定的完成政策性債權處置業務的最後時限,對四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而言,將是不尋常的一年。如何在時限將至之前成功轉型可以說是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關鍵。據了解,四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都在積極的商業化收購不良資產,如此轉型是否切實可行,有待研究和探討。 (一)、商業化收購、處置不良資產的轉型模式存在隱憂 1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大規模收購不良資產必須考慮「十一五」期間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指出,改變經濟增長方式是中國經濟持續發展至關重要的選擇。當前控制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成為國家宏觀調控的重點;貿易摩擦、人民幣升值令人擔憂;內需也一直沒有快速增長。在這樣的宏觀經濟條件下,資產管理公司利用自有資本金大規模的商業化收購不良資產需要慎重;更不能讓「冰棍效應」蔓延,否則國家關於不良資產處置的政策就失去初衷。我國四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東方、信達、華融、長城。

⑥ 深圳財富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的集團願景

最具國際影響力的文化金融產業集團

閱讀全文

與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使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潞安集團暖氣 瀏覽:968
雄安融資爆倉 瀏覽:339
證券交易通常都必須 瀏覽:611
金融招聘公司 瀏覽:62
釩產品價格 瀏覽:675
人民幣況美金匯率 瀏覽:946
上海國際金融人才服務中心在哪裡 瀏覽:777
招商證券賬戶忘記了 瀏覽:271
建發股份app軟體 瀏覽:608
專利信託在我國可運用的領域1 瀏覽:166
縣級企金融機構單位處室 瀏覽:922
上海重信金融重慶分公司 瀏覽:194
小額股票質押融資借不到錢 瀏覽:215
平安銀行貸款中介 瀏覽:806
中信證券研究所網址 瀏覽:310
黃金葉煙標 瀏覽:626
大眾金融服務費標准 瀏覽:490
9月8日歐元對人民幣匯率 瀏覽:624
大同黃金那裡有回收的 瀏覽:415
如何營銷理財客戶買基金 瀏覽: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