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深化盤錦金融機構改革綜述

深化盤錦金融機構改革綜述

發布時間:2021-07-07 23:03:14

⑴ 大學本科畢業論文:民營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探討

1、 淺談中小企業核心競爭力培育
摘要:在我國,中小企業數量很大,是一個龐大而且還在不斷發展的企業群體。它創造了一半以上的國民生產總值,在我國經濟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針對目前中小企業存在的規模小、勢力弱等特點,本文對如何提高中小企...
類別:畢業論文 大小:49 KB 日期:2008-04-01

2、 我國中小企業信用管理方法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從我國中小企業信用管理及應收賬款管理的現狀談起,通過調查數據的分析,提出信用管理的關鍵即應收賬款管理,並指出我國中小企業要想更有效地發展就必須加強對於應收賬款的受信企業的全程信用管理。隨後...
類別:畢業論文 大小:2.93 MB 日期:2008-03-25

3、 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及其解決方案
摘要 :我國中小企業是經濟增長的主力軍是技術創新的生力軍但是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卻遭遇到國家金融政策的限制、中小企業產業結構調整滯後、商業銀行過度防範風險、外資銀行的客戶定位等一系列融資障礙,鑒於此本文...
類別:畢業論文 大小:45 KB 日期:2008-03-19

4、 外貿中小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探索
摘 要企業持續競爭的源泉和基礎在於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在1990年由兩位管理科學家哈默爾和普拉哈拉德在《哈佛商業評論》發表《企業核心能力》一文中提出的,核心能力和企業能力理論在企業發展和企業戰略...
類別:畢業論文 大小:871 KB 日期:2008-01-15

5、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
內容摘要:目前,中小企業在各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被人們所認識。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中小企業在發展中存在的融資難的問題也日益被人們所關注。本文主...
類別:畢業論文 大小:21 KB 日期:2007-10-31

6、 論中小企業吸引人才的困難與對策
[摘要]:中國入世後,面臨著極大的機遇與挑戰,為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國家首次提出了人才強國的戰略決策,旨在將人力資源轉化為人才優勢,以增強綜合國力在世界競爭中的優勢。各行各業均肩負著在其自身發展的基礎上...
類別:畢業論文 大小:24 KB 日期:2007-10-17

7、 中小企業銷售人員激勵問題的探討
摘要:一個企業的銷售團隊對於企業來說至關重要的。一個企業的命運取決於一個銷售團隊,一個銷售團隊取決於一個企業的激勵機制。中小企業銷售人員的激勵是影響銷售人員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激勵機制的建立和完善直接...
類別:畢業論文 大小:84 KB 日期:2007-09-20

8、 我國中小企業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對策研究
摘要: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佔有重要地位,發揮著大企業難以取代的作用。我國現已加入世貿組織,成為世界經濟共同體中的一員。中小企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也處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然而...
類別:畢業論文 大小:90 KB 日期:2007-09-20

9、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研究
摘 要中小企業問題是一個世界性的課題,也是一個長久性的課題.因為不論是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存在大量的中小企業,而且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存在著中小企業問題。各國經濟發展表...
類別:畢業論文 大小:181 KB 日期:2007-09-10

10、 中小企業網站建設
摘要如今,互連網對企業來說已經不再是新鮮的事物了,大多數的企業都已經建立了自己的網站。隨著互連網的快速發展,網路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電子商務、網路行銷已不在只是被炒做的概念,人們對其的認識也在深入...
類別:課題課程 大小:1.5 MB 日期:2006-12-14

11、 中小企業辦公自動化系統設計
一、設計的目的和意義 3二、 設計思路與實施 3(一)技術背景與系統基本目標 31、技術背景 32、系統基本目標 4(二) 用戶需求分析 4(三)系統設計 51、系統功能設計 62、系統詳細設計 83...
類別:課題課程 大小:262 KB 日期:2006-07-27

⑵ 求文獻綜述:關於金融業混業經營的

金融體系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據和准則。金融分業經營由此確立,並一直延續到今天。在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的制度下,商業銀行主要從事存貸業務和其他服務性中間業務,銀行提供的金融商品少,盈利渠道單一,不允許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相互直接投資,金融資本的規模擴張被制約,也降低了資金配置效率。
當然,我國分業經營模式在特定條件下為國民經濟的穩定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證券市場執法的加強和股市價值回歸,我國的資金絕大部分被圈到了銀行,不僅儲蓄資金,就連保險資金,也大部分存在銀行,工商企業的融資也主要由四大國有銀行完成,形成目前金融業中銀行業一枝獨大的局面(見1).這引出下面兩個問題:資金存入銀行是否就安全了?銀行融資為主導的經濟能否持續高速增長?答案其實不見得!
因為銀行必須把大部分存入的資金貸出去,在我國企業資本金普遍缺乏、銀行內部貸款的風險控制和激勵機制尚不健全、銀行對經濟周期和行業周期風險的認識還很不到位的情況下,貸出去資金中的很大一部分將變成不良貸款而引發諸多金融問題,而銀行不良貸款最終還是由政府消化,由政府買單。因此,資金存在銀行,對政府來說並不安全。其二,我國社會儲蓄的配置,一直主要由銀行進行,目前大約有80%以上的儲蓄資源,通過銀行配置到生產和消費的各個領域。如前所述,我國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從中長期看難以保持在一個低的水平上,也就是說,銀行配置資源的效率不高,這對我國的經濟增長是個拖累。事實上,日本、德國等以銀行融資為主導的經濟近年來都不同程度地陷入了困境,而英美等以證券市場融資為主導的經濟則較好的表現。這表明從我國金融業現狀能夠得出變革金融經營管理體制和均衡發展金融各行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結論。
我國將逐步對外資銀行開放人民幣業務,在華外資銀行獲得國民待遇,這將導致中資銀行原有的市場准入方面的優勢不復存在,意味著中外資銀行間進入全面競爭時代。面對挑戰,國內各家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都在積極討論金融產業應分業經營還是混業經營。顯然,大型金融機構在推動混業經營上積極性最高,它們推崇金融超級市場、金融百貨公司,認為這種超級復合體既能分散風險,又能增強金融競爭實力,提高市場效率,同時也能給消費者帶來實惠。關於中國金融業路徑選擇,金融界的學者也存在不同的觀點。湖南大學彭建剛教授認為如果盲目跟進美國等西方國家做法將對國內現有的金融格局與穩定的金融形勢造成巨大沖擊國。著名經濟學家王國剛先生認為由於在我國金融業中存在一個行政分管導致的「行政性分業體制」會阻礙實現跨行業的合並和組建混業經營機
構。,原因是現有這些金融機構都分別受不同政府部門的行政管理,如果要進行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並,將會牽涉到大量國有資產評估,人事管理、行政級別等問題,加大了通過機構合並實現混業經營的難度,所以實現混業經營並非易事。廈門大學張亦春教授則認為外資銀行基本上是在混業經營的框架下運作的,如果我國繼續堅持分業經營的政策,則置國內外金融機構於不平等競爭的境地,因而應加快金融混業經營化進程,推動銀證、銀保合作發展囝。總的來看,專家觀點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引入混業經營的時機選擇,而對金融混業經營是大勢所趨則普遍認同。事實上,金融混業經營苗頭初現。中信集團、光大集團,平安保險已經形成了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中銀國際經證監會批准成立了中銀國際基金管理公司;商業銀行設立基金管理公司,也已經成為事實。雖然我國在法律上還沒有對混業經營解禁,在相應制度安排不到位的情況下,事實上的混業已悄然萌動來。
從目前的情況看,金融混業經營取向似乎得到普遍的認同。為什麼會產生這種共同的理念呢?其背後的動因是什麼?我國的微觀基礎又怎樣?我國該如何開展金融混業經營實現金融制度的變革?實行混業經營該如何監管?這些問題是本文將要面臨和研究的主要問題,也將構成本文的主要內容。而且,在我國目前金融運行形勢面臨重大變化之前,對金融改革進行系統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評價,無論對豐富學術研究理論,還是對促進金融改革實踐,特別是對提高我國金融機構競爭力,維護國家金融安全都是十分有意義的。

⑶ 金融方面的文獻綜述

金融
金融是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以及與之相聯系的經濟活動的總稱,廣義的金融泛指一切與信用貨幣的發行、保管、兌換、結算,融通有關的經濟活動,甚至包括金銀的買賣,狹義的金融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

金融的內容可概括為貨幣的發行與回籠,存款的吸收與付出,貸款的發放與回收,金銀、外匯的買賣,有價證券的發行與轉讓,保險、信託、國內、國際的貨幣結算等。從事金融活動的機構主要有銀行、信託投資公司、保險公司、證券公司,還有信用合作社、財務公司、投資信託公司、金融租賃公司以及證券、金銀、外匯交易所等。

金融是信用貨幣出現以後形成的一個經濟范疇,它和信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1)金融不包括實物借貸而專指貨幣資金的融通(狹義金融),人們除了通過借貸貨幣融通資金之外,還以發行股票的方式來融通資金。(2)信用指一切貨幣的借貸,金融(狹義)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人們之所以要在「信用」之外創造一個新的概念來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是為了概括一種新的經濟現象;信用與貨幣流通這兩個經濟過程已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最能表明金融特徵的是可以創造和消減貨幣的銀行信用,銀行信用被認為是金融的核心。

從經濟學分化出來的、研究資金融通的學科。傳統的金融學研究領域大致有兩個方向:宏觀層面的金融市場運行理論和微觀層面的公司投資理論。

金融的特徵:
1. 金融是信用交易。
(1)信用
經濟學上的信用,是一種商品交易的形式,對應於現貨交易(即時清結的交易)。
信用是金融的基礎,金融最能體現信用的原則與特性。在發達的商品經濟中,信用已與貨幣流通融為一體。
(2)信用交易的應有特點
a. 一方以對方償還為條件,向對方先行移轉商品(包括貨幣)的所有權,或者部分權能;
b. 一方對商品所有權或其權能的先行移轉與另一方的相對償還之間,存在一定的時間差;
c. 先行交付的一方需要承擔一定的信用風險,信用交易的發生是基於給予對方信任。
2. 金融原則上必須以貨幣為對象。
3. 金融交易可以發生在各種經濟成分之間。

其主要研究分支包括:

金融市場學(en:Financial market)
公司金融學(en:Corporate Finance)
金融工程學(en:Financial Engineering)
金融經濟學(en:Financial Economics)
投資學(en:Investment Investment)
貨幣銀行學(en:Money, Banking and Economics)
國際金融學(en:International Finance)
財政學(en:Public Finance)
保險學(en:Insurance Insurance)
數理金融學(en:Mathematical Finance)
金融計量經濟學(en:Financial Econometrics)

⑷ 金融改革方向的開題報告

1 金融改革和開放的回顧與反思——第二屆國際金融戰略研討會綜述 王穩 中國軟科學 2006/01
2 中國金融改革不能急 吳曉靈 中外管理 2008/01
3 推動農村金融改革再上新台階 易綱 中國金融 2008/01
4 日本農協模式對我國農村金融改革的啟示 許文新 商業時代 2007/36
5 尚比亞農村金融改革的經驗及其啟示 董曉林 上海金融 2007/12
6 農村金融改革:主導還是引導? 黃建新 金融與經濟 2007/11
7 十七大後的中國金融:改革、創新與完善 王元龍 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 2007/12
8 政策性金融改革要件 王芬 銀行家 2007/12
9 深化我國農村合作金融改革的思路與對策 崔炳瑋 鄉鎮經濟 2007/11
10 台灣本土銀行業的成本效率:1995-2003——兼論「金控」革新成效及對大陸金融改革的啟示 塗正革 金融研究 2007/10
11 中國金融改革的「市場化悖論」——基於海南案例的分析 張傑 金融研究 2007/08
12 奮力開拓華南金融事業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黨的十六大以來華南金融改革發展成就與展望 馬經 南方金融 2007/10
13 中國金融改革與現代科學技術發展關系研究 劉歆 生產力研究 2007/18
14 供求視角和內生金融與農村金融改革 韓麗娟 貴州社會科學 2007/11
15 邊際約束及成本結構變動下的農村金融改革與發展 陳鵬 管理世界 2007/03
16 基於供給視角的農村金融改革 高曉燕 財經問題研究 2007/11
17 泄洪之外,還應截流 評「港股直通車」的金融改革實驗 石齊平 中外管理 2007/10
18 持續推進農村合作金融改革發展 蔣定之 中國金融 2007/20
19 市場化進程中的農村金融改革與發展——「第七屆中國金融論壇」觀點摘錄 顧月 中國金融 2007/17
20 台灣農業金融改革之路與前景 單玉麗 亞太經濟 2007/04

論文是費神費時的事情 誰會這么好來給你寫論文呢 我要你幫我寫一篇論文 你會幫我寫嗎? 還是自己寫吧

閱讀全文

與深化盤錦金融機構改革綜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貸款的每期14 瀏覽:116
美元的匯率現在是多少人民幣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72
管理外匯的銀行卡 瀏覽:944
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微信 瀏覽:595
現貨黃金怎樣才會爆倉 瀏覽:916
融資租賃踩雷 瀏覽:188
外匯年檢不合格 瀏覽:530
金元期貨評級 瀏覽:945
倫敦金交易 瀏覽:498
貸款終審找人 瀏覽:412
山煤集團宮來喜2017 瀏覽:901
交通銀行同業理財產品 瀏覽:240
股東會監事會董事會 瀏覽:576
如何為高端客戶配置貴金屬資產 瀏覽:756
農行的理財產品 瀏覽:447
銀行貸款金額怎麼說 瀏覽:338
招商安慶基金理財 瀏覽:553
地震對期貨的影響 瀏覽:703
魯能集團上市 瀏覽:316
貨幣去杠桿事件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