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談談你對金融與經濟關系的理解
金融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可表達為:二者緊密聯系、相互融合、互相作用。
具體來說,(1)經濟發展對金融起決定作用,金融則居從屬地位,不能凌駕於經濟發展之上;金融在為經濟發展服務的同時,對經濟發展有巨大的推動作用,但也可能出現一些不良影響和副作用。經濟發展對金融的決定性作用集中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金融在商品經濟發展過程中產生並伴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而發展。二是商品經濟的不同發展階段對金融的需求不同,由此決定了金融發展的結構、階段和層次。
(2)金融對經濟的推動作用是通過金融運作的特點、金融的基本功能、金融機構的運作以及金融業自身的產值增長這四條途徑來實現的:①通過金融運作為經濟發展提供各種便利條件;②通過金融的基本功能為經濟發展提供資金支持;③通過金融機構的經營運作來提高資源配置和經濟發展的效率;④通過金融業自身的產值增長直接為經濟發展做貢獻。
在經濟發展中,金融可能出現的不良影響表現在因金融總量失控出現信用膨脹導致社會總供求失衡;因金融運作不善使風險加大,一旦風險失控將導致金融危機、引發經濟危機;因信用過度膨脹而產生金融泡沫,膨脹虛擬資本、刺激過度投機、破壞經濟發展三個方面上。
正確認識金融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充分重視金融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積極防範金融對經濟的不良影響。擺正金融在經濟發展中的應有位置,使金融在促進經濟發展過程中獲得自身的健康成長,從而最大限度地為經濟發展服務。
滿意的話請採納喲 有疑問請繼續追問 謝謝
② 談談你對金融的看法
金融是指貨幣的發行、流通和回籠,貸款的發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匯兌的往來等經濟活動。
金融的本質是價值流通。金融產品的種類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銀行、證券、保險、信託等。金融所涉及的學術領域很廣,其中主要包括:會計、財務、投資學、銀行學、證券學、保險學、信託學等等。
金融是一種交易活動,金融交易本身並未創造價值,簡單地說金融交易的頻繁程度就是反映一個地區、區域、乃至國家經濟繁榮能力的重要指標。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4-2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③ 金融服務公司怎樣你們對金融服務行業的看法
嗤之以鼻,深惡痛絕,深受其害,一定要去正規公司,每天起碼接3個金融公司的電話,太惡心了
④ 什麼是金融服務意識談談你的看法
金融服務意識。會發展當中是促進經濟的發展的一個主要手段。
⑤ 對金融專業的認知
中國所說的金融學是指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指的是貨幣銀行學(money and banking)。它在計劃經濟時期就有,是當時的金融學的主要內容。比如人民銀行說他們是搞金融的,意思是搞貨幣銀行;第二部分指的是國際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研究的是國際收支、匯率等問題。
這兩部分合起來是國內所指的金融。中國金融專業本科課程設置似乎更偏向於經濟而不是正統的金融學,它的核心學科是宏觀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和國際金融。
主要學習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而它們都是屬於經濟學大類的,貨幣銀行學屬於貨幣經濟學而國際金融屬於國際經濟學。因此中國金融本科教育是一種經濟與金融的交叉學科。
然而上述的兩部分在國外都不叫做finance(金融),國外稱的finance包括以下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corporate finance,即公司金融,在計劃經濟下它被稱為公司財務。
一說公司財務,而它的實際內容遠遠超出財務,還包括兩方面。一是公司融資,包括股權/債權結構、收購合並等,這在計劃經濟下是沒有的;二是公司治理問題,如組織結構和激勵機制等問題。第二部分是資產定價(asset pricing),它是對證券市場里不同金融工具和其衍生物價格的研究。
學習中老師著重講的也都是資產的評估和證券市場的有效性等問題,並不把將太多的精力放在研究貨幣和利率等宏觀經濟學和貨幣銀行學研究的內容。
國際上主流的金融專業應該是研究financial market的,涉及到投資量化理論,MM定理以及期貨期權的定價模型。金融學是從經濟學中獨立出來的一門學科,主要研究的方向是金融市場(Financial Market)的活動,具體來講就是研究人們在金融市場上的行為。
專業方向有:金融市場學(Financial market) ·公司金融學(Corporate Finance) ·金融工程學(Financial Engineering) 金融經濟學(Financial Economics) ·投資學(Investment) ·貨幣銀行學(Money, Banking and Economics) 。
國際金融學(International Finance) ·財政學(Public Finance)·保險學(Insurance) ·數理金融學(Mathematical Finance) ·金融計量經濟學(Financial Econometrics) ·行為金融學(Behavioral Finance)等。
中國金融專業的主幹學科:西方經濟學、國際金融學、貨幣銀行學、金融市場學、世界經濟概論、金融工程學、國際保險、信託與租賃、公司金融、證券投資學、商業銀行經營與管理、金融統計分析、國際結算、國際經濟法、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金融專業英語。
同時還開設英語精讀、英語閱讀、英語口語、英語聽力、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計算機應用等多門基礎課程。教學實踐包括課程實習、畢業實習等,一般安排6周。金融學以取消先前的聯考形式。各大學校都是採用自主命題、自主閱卷的方式組織考試。
培養目標:金融學專業培養掌握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原理和金融學基本知識和理論、金融運作和金融市場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熟悉通行的國際金融規則、慣例及WTO的運行機制。
通曉中國對外金融管理政策法規,了解當代金融市場的發展狀況;運用現代化科技手段,進行現代金融業務操作的又具有扎實外語能力的應用型金融專門人才。
(5)對金融服務的理解擴展閱讀:
歷史起源
金融、金融學均為現代經濟產物。古代主要是農耕、農業經濟,主要是易貨和簡單的貨幣流通,根本不存在金融和金融學。如在中國,一些金融理論觀點散見在論述「財貨」問題的各種典籍中。它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最早形成於西方,叫「貨幣銀行學」。
近代中國的金融學,是從西方介紹來的,有從古典經濟學直到現代經濟學的各派貨幣銀行學說。
20世紀50年代末期以後,「貨幣信用學」的名稱逐漸被廣泛採用。這時,開始注意對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社會制度下的金融問題進行綜合分析,並結合中國實際提出了一些理論問題加以探討。
如:人民幣的性質問題,貨幣流通規律問題,社會主義銀行的作用問題,財政收支、信貸收支和物資供求平衡問題等等。不過,總的說,在這期間,金融學沒有受到重視。
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中國的金融學建設進入了新階段,一方面結合實際重新研究和闡明馬克思主義的金融學說,另一方面則扭轉了完全排斥西方當代金融學的傾向,並展開了對它們的研究和評價。
同時,隨著經濟生活中金融活動作用的日益增強,金融學科受到了廣泛的重視;這就為以中國實際為背景的金融學創造了迅速發展的有利條件。
金融學研究的內容極其豐富。它不僅限於金融理論方面的研究,還包括金融史、金融學說史、當代東西方各派金融學說,以及對各國金融體制、金融政策的分別研究和比較研究,信託、保險等理論也在金融學的研究范圍內。
在金融理論方面主要研究課題有:貨幣的本質、職能及其在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信用的形式、銀行的職能以及它們在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利息的性質和作用;在現代銀行信用基礎上組織起來的貨幣流通的特點和規律;通過貨幣對經濟生活進行宏觀控制的理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