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銀行面臨擠兌應該怎麼辦
從最下層說起,支行出現擠兌,那整個地區的分行都會出現擠兌情況但全國性擠兌不一定同時發生。找上級行支援,讓上級行緊急調撥現金到櫃台,櫃台轉賬,網銀轉賬全開放,ATM要有人值守,服務小額取現轉賬,給大家的感覺就是我們的現金很充足,我們不會倒閉,您來您走都隨意,服務完,記得跟客戶說一句,謠言破的一天希望您更加信任我們之類的話。其次,人民銀行再貸款,這是保證你現在充足,能頂一段時間。三,找出謠言的始作俑者,找出謠言漏洞,破之。最後,找人站台,新聞電台媒體員工家人,各種渠道宣傳謠言已破。
② 銀行出現的擠兌現象指的是
英國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14日宣布,向在波及全球的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中陷入融資困難的北岩銀行提供金融援助。北岩銀行當天宣布,銀行今年盈利將比預計低20%左右。這一消息引得銀行大批儲戶排起長隊,取出存在北岩銀行的存款。
求救
房貸佼佼者遭遇"滑鐵盧"
英國政府、英格蘭銀行與英金融管理局14日發表聯合聲明說,政府授權央行向北岩銀行提供金融援助。這是英格蘭銀行自1997年開始獨立調整利率以來首次出資"拯救"陷入困境的銀行。
北岩銀行13日向央行提出金融援助申請。英格蘭銀行、英國財政部與金融管理局當晚召開緊急會議,同意了北岩銀行的申請,但沒有公開向其提供資金的具體數額。
北岩銀行總部設在英格蘭西北部城市紐卡斯爾,是英國第五大抵押貸款機構,其今年上半年新增抵押貸款額排名英國第一,擁有大約150萬儲戶,向80萬購房者提供房貸。但北岩銀行在房貸市場的"佳績"卻因美國次貸危機而遭遇"滑鐵盧",不得不向央行求救。
告急
英政府接連出招
英國最權威的金融類報紙《金融時報》當天報道此事的標題是《北岩銀行信心崩盤》。
為穩定人心,英國財政大臣阿利斯泰爾·達林對英國廣播公司說:"金融系統有足夠的錢,各銀行都有錢……它們只不過現在不願意短期拆借,讓北岩銀行等機構遇到融資困難。"英格蘭銀行與英財政部和金融管理局的聯合聲明也說:"金融管理局確定北岩銀行有償付能力,資本超過規定要求,貸款質量良好。"儲戶在北岩銀行存有大約240億英鎊存款。
瘋狂
儲戶信心崩盤排隊提款
按照英國的金融補償條例,如果銀行倒閉,存款數額少於2000英鎊的儲戶可獲全額補償。但如果存款超過2000英鎊,補償的上限則到3.5萬英鎊為止,超出2000英鎊的部分只能獲得90%補償。也就是說,存款3.5萬和35萬英鎊的儲戶最後都可能只獲得3.17萬英鎊補償。
央行出資"拯救"北岩銀行讓在這家銀行擁有存款的英國儲戶無比緊張。從倫敦到紐卡斯爾,北岩銀行各分行門口排起長隊,儲戶爭相取款,在紐卡斯爾甚至出現了儲戶為爭奪隊伍位置而扭打的混亂場面。
③ 擠兌屬於什麼銀行風險里的什麼風險
擠兌銀行業中為固有名詞,是指在銀行券流通的條件下,銀行券持有者爭相到發行銀行券的銀行要求兌現貴金屬貨幣的現象。當一家銀行的信用發生動搖,准備金不足,銀行券兌現發生困難,就會發生擠兌。擠兌可能使一家銀行倒閉,甚至波及整個銀行業。現在一般是指存款戶集中地大量地到銀行提取現鈔。
引起擠兌的原因有兩個:
由於銀行券持有人或存款人對發行銀行的信用產生動搖,紛紛撤回存款;
由於銀行券貶值,銀行券持有人不得不趕快把銀行券拋出,以防經濟上蒙受重大損失。
擠兌往往是伴隨著普遍提取存款的現象發生的,並進一步形成金融風潮。在出現擠兌時,市場異常緊縮,借貸資本短缺,利息率不斷上漲,迫使一些銀行和金融機構倒閉或停業,從而更進一步加劇了貨幣信用危機,引起金融界的混亂。
行為:銀行對擠兌具有較差的免疫力以及由銀行提供的儲蓄契約的本質。從社會福利的角度來看,銀行擠兌的成本是相當高的,如果一個銀行倒閉,它只好收回所有存款,這會帶來兩方面的負面影響,終止生產性投資破壞了存款者之間的最優風險分擔,另外一方面如果銀行擠兌發生,貨幣系統的瓦解以及其他經濟問題都會出現。 [2]
存款保險可以有效地防止擠兌平衡,原因在於銀行合同實現了最優化,使得晚期消費存款人不參加擠兌。總的來說,政府存款保險的作用機理主要是在不改變原有均衡的情況下,去除了其中的一個「壞均衡」-擠兌均衡,從而保證了銀行的正常經營狀態。
④ 擠兌風潮解決對策
擠兌風潮
run on a bank
在信用危機的影響下,存款人和銀行券持有人爭相向銀行和銀行券發行銀行提取現金和兌換現金的一種經濟現象 。這種現象是金屬貨幣流通條件下貨幣信用危機的一種表現形式。引起擠兌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由於銀行券持有人或存款人對發行銀行的信用產生動搖,紛紛撤回存款;二是由於銀行券貶值,銀行券持有人不得不趕快把銀行券拋出,以防經濟上蒙受重大損失。擠兌往往是伴隨著普遍提取存款的現象發生的,並進一步形成金融風潮。在出現擠兌時,市場銀根異常緊縮,借貸資本短缺,利息率不斷上漲,迫使一些銀行和金融機構倒閉或停業,從而更進一步加劇了貨幣信用危機,引起金融界的混亂。
解決的對策完全在於銀行的信用和經濟的穩定性!
還要掌握好對民心的觀察!
⑤ 中國的銀行會不會發生擠兌
引起擠兌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由於銀行券持有人或存款人對發行銀行的信用產生動搖,紛紛撤回存款;二是由於銀行券貶值,銀行券持有人不得不趕快把銀行券拋出,以防經濟上蒙受重大損失。
擠兌往往是伴隨著普遍提取存款的現象發生的,並進一步形成金融風潮。在出現擠兌時,市場銀根異常緊縮,借貸資本短缺,利息率不斷上漲,迫使一些銀行和金融機構倒閉或停業,從而更進一步加劇了貨幣信用危機,引起金融界的混亂。
對銀行擠兌危機問題的研究可以採用現代經濟學的一些主流方法,例如博弈論。博弈論是研究決策主體的行為發生直接相互作用時候的決策以及這種決策的均衡問題。博弈論採用的是非價格制度的分析方法,這種分析方法更接近現實,因此成為近年來許多經濟學科的理論和應用研究中普遍運用的工具。從博弈論角度,對中國三類商業銀行的擠兌危機的博弈模型進行分析,並在此基礎上提出有效防範及化解銀行擠兌危機的建議。
銀行擠兌,又稱擠提,擠提也稱為擠兌,提指的是提款,兌則是兌現。是銀行因信用度下降、傳聞破產等原因,大量的銀行客戶因為金融危機的恐慌或者相關影響同時到銀行提取現金,這會使銀行陷入流動性危機,進而破產倒閉,而銀行的存款准備金不足以支付,所出現的情況就叫銀行擠兌。
銀行擠兌在信用危機的影響下,是一種突發性、集中性、危害性的危機。這種現象是金屬貨幣流通條件下貨幣信用危機的一種表現形式。其既是銀行危機的一種表現更是銀行危機的一種誘因,因此防範和平息銀行擠兌從最根本上講是怎樣避免銀行危機。
⑥ 如果銀行出現擠兌,銀行該怎麼處理啊
商業銀行都有專項公積金以防擠兌等特殊情況;
另外,商業銀行都必須交納中央儲備金到央行戶頭,以防特殊情況;
⑦ 金融機構擠兌風波輿情處置方案
當前,金融業服務水平不斷提升,但金融機構社會聲譽、公眾評價上卻時常陷入負面境地。這一方面是由於金融機構直接面向民眾,其經營水平與金融消費者期待之間存在落差;另一方面與媒體在市場壓力之下的傾向性監督有關。市場化經營壓力促使媒體積極開展輿論監督,為百姓代言,但輿論監督時常面臨的種種風險(行政干預、法律訴訟、暴力阻撓等)也使媒體傾向選擇"安全"的監督對象。金融機構社會關注度高,又普遍重視聲譽成本,於是新聞媒體對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批評和監督就愈發密集。
金融輿情的擴大——網民的情緒傾向。《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中國網民60%人為30歲以下,他們表達意見往往帶有情緒性和隨意性。金融輿情多涉及公眾利益,容易引發貧富差距等聯想,造成話題被不斷炒熱,如不久前因銀行年報披露而引發的銀行"暴利"問題。
金融輿情的傳播規律——快速出現,迅速消退,常有反復。網路輿情來得快,可能因為一個帖子、一篇報道而突然形成焦點,但也退得快,網路熱點層出不窮。不過有的金融輿情在平息後,會在某一時刻再次因為新的由頭而爆發,如近年來銀行收費問題,就幾度出現、幾度平息而又幾度風波再起。
面對這樣的輿情現狀和特點,金融機構如何及時回應,成為關鍵。
解決方案
多瑞科輿情數據分析站系統之金融輿情綜合解決方案通過融合最新的海量網路信息搜集、處理、存貯、全文檢索、中文處理和文本挖掘技術,可以7×24小時實時監控成千上萬的新聞、論壇、博客、微博的最新輿情信息,幫助用戶及時、全面、准確地掌握網路動態,了解自身的網路形象、提高自身的公關應變能力和重大事件處置能力。主要功能包括:
及時全面:高並發、分布式的爬蟲技術,確保金融行業信息採集全面與及時。
專業服務:專業的數據分析與技術支持團隊,適應金融行業事件信息的隨機性、突發性、高並發的特點,隨時解決用戶所需。
省時省力:內置數萬個較高影響力的重點網站,提供優先採集機制。
更加精準:獨有的關鍵詞與去重技術,使採集到的數據更為精準。
超強分析能力:強大圖表分析,動態提供各種業務數據,使金融行業用戶使用更直觀、更便捷。
應用領域:金融行業。
⑧ 如果實行自由銀行制度 假設出現銀行擠兌現象 自由銀行怎麼應對
尋求央行再貸款,同業拆借,由央行制定更有實力的銀行接管。其實銀行擠兌在現實的結果是多方共同損失,簡單想一想這個邏輯就知道了。作為儲戶一位從銀行中趕快把現金提出來減少了損失,但實際上在現金流通到市場之前,貨物(物價)已經離譜了,之後央行還要繼續超發紙幣,所以最理智的做法是在判定現政府不會出現大的問題,至少整個體制不會出現問題的時候冷靜對待,或者乾脆平時准備一些實物黃金、白銀。其實即使有黃金、白銀等硬通貨到時候也花不出去,因為結論很簡單,工廠無法生產,沒有足夠的商品如何交換?所以很多國人編寫的教科書都是很幼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