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2008年爆發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部分企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1)設保障工資為:X。每件產品獎勵金額為:Y
x+200Y=1800
X+180Y=1700
計算得X=800,Y=5
(2)設丙的銷售產品數:Z
800+5Z>2000
計算得:Z>240件
2. 哪家上市銀行受08年金融危機影響最大
持有美國次級債或對美國破產公司的貸款造成的損失。如中國銀行集團共持有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發行的債券7,562萬美元;工商銀行對雷曼公司貸款5000萬美元;招商銀行對雷曼貸款8000萬美元;
中國商業銀行在2008年在海外的收購及投資因危機加重,過去的「抄底」行為變成了現在的「墊背」結果。按照高盛的預測,2009年香港H股中資銀行的獲利大約下降4%-8%;規模較小的股份制A股銀行獲利下降幅度更達到8%-13%。
每家銀行都很難過,房地產貸款,次貸危機,金融產品衍生品,不是誰損失最大,中國的銀行是大部分是國有,還是那句,國家調控始終是中國穩定的有力支持。
3. 2008年金融風暴對各行各業的影響
對外貿行業,房地產行業,金融行業營銷較大。
對內銷企業影響較小。
4. 2008年廣東陽江受金融危機倒閉的企業有那些,受影響比較大的又有那些
倒閉的還不多 國內就一家 還不怎麼出名 放心吧國內有防火牆 金融是脫節的
5. 中國這次在2008美國金融危機有多少企業受到影響
中國在這次金融危機當中受牽連的企業數不過來,不受牽連的企業只是少數。當前,不受牽連的企業有供水,污水處理,公共交通,發電,這些主要的是公共事業,一般不受牽連。受牽連的行業,也有好的企業,那就不是通常情況了。可能變成好事的是互聯網業務,很有可能反而受益,因為互聯網的價格低廉,恰好迎合了人們節儉的心理趨向。
6. 自2008年爆發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部分企業收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1)設月基本保障工資為x,銷售每件產品的獎勵金額為y,由調整後工資的計算方法,可得出如下方程組:
x+200y=1800; x+180y=1700
聯立方程組求解,得:x= 800 y=5. 即月基本保障工資為800元,銷售每件產品的獎勵金額為5元。
(2)設丙該月至少應銷售x件產品,由題意可得不等式:800+5x≥2000,即5x≥1200,所以,x≥240
答:丙該月至少應銷售24件產品。.
7. 解釋一下2008年的金融危機怎麼造成 以及怎麼對實體業及其他國家造成影響
造成這次危機的背景是復雜的、多方面的:
1、美國的消費習慣
借錢(貸款)消費是普遍的生活方式。原因:收入軌道模式。年輕人錢少,但消費多;老年人退休後享受優越的退休金,但消費相對少。所以,年輕人多借錢消費(包括向父母借錢,這與中國不同)。而且,美國發達、完善的信用體制使幾乎所有人的消費靠借錢來完成。儲蓄模式。美國人的儲蓄率歷來很低,近年來,一直在零儲蓄率上徘徊。要消費,只能靠借錢。經濟增長模式。美國的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消費驅動。其消費率長期為70%左右,投資率為15%左右,而出口負數。
2、經濟管理思想
自上世紀70年代發生經濟「滯漲」以後,凱恩斯主義的「國家干預」政策遭到新古典自由主義的強烈批評,此後,新自由主義思潮受到追捧。80年代的「華盛頓共識」所倡導的「經濟自由、私有化、減少管制」成為指導西方國家經濟走向的主要道具。
3、經濟環境與具體政策工具
美國2000年後陷入高科技泡沫破裂後的短暫衰退之中,在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的主持下,連續13次大幅度削減聯邦基準利率,從最高6.5%下降到1%,強行向市場注入流動性資金,扼住了經濟下滑,也拉動了美國房地產連續多年繁榮。此為次貸危機乃至金融危機爆發的直接導火線。需要理解的是,21世紀的最初幾年裡,同樣的低利率政策,為什麼美國偏偏房地產行業得以相對發展,而不是其他行業呢?原因是:網路等高科技產業高速發展導致的泡沫破滅後,進入一個成長停滯期,抑制了大量資金對該行業的投入;20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不斷提升,美國製造業,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大量外移,形成國內產業空心化,加之服務業在繁榮之後的替代更新需要一定的時滯期,所以,這些行業投資機會較少。而且,從90年代開始,美國的房產一直處於穩定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流動性資金開始注入該行業。
在全球金融風暴中,處於風口浪尖的進出口行業受到的沖擊最直接也最嚴重。首先,危機從金融層面轉向經濟層面,直接影響出口。美國消費支出佔GDP的70%以上,2007年美國國內消費規模約10萬億美元,而同期中國消費者支出約為1萬億美元。短期內,中國國內需求的增加無法彌補美國經濟對華進口需求的減少。據測算,美國經濟增長率每降1%,中國對美出口就會降5%~6%。其次,次貸危機進一步強化了美元的弱勢地位,加速了美元的貶值速度,從而降低了出口產品的優勢。美國聯邦儲備局不斷降低利率、為銀行注入流動性資金與我國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形成矛盾,導致大量熱錢流入中國,加速了美元貶值和人民幣升值的進程,從而使中國出口產品價格優勢降低,對美出口形成挑戰。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中國出口呈現減速跡象。上半年中國繼續延續出口增長減速的趨勢。從出口金額看,上半年同比增長21.87%,比2007年同期27.55%的增長速度降低近6個百分點;從出口數量看,上半年同比增長8.44%,也明顯低於2007年同期10.11%的增長速度。除了出口數量減少外,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海外企業的違約率也開始上升,出口企業的外部信用環境進一步惡化。據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浙江分公司統計,前5個月收到的報損案件金額高達3034萬美元,同比增長80%;已支付賠款895萬美元,同比增長525.6%。其中,理賠量比去年同期增長525.6%,本地企業的海外壞賬率增長約為268%。 具體到行業,紡織行業等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受到的影響比較嚴重。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08年9月份,紡織品服裝出口較8月份減少近6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僅小幅增加約3億美元,9月份出口延續了8月份微幅增長的趨勢。隨著美國金融危機愈演愈烈,以美元計價的紡織出口接近零增長,以人民幣匯率計價的出口額持續負增長,20%的紡織企業出現虧損;汽車行業受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總體表現低迷。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數據統計,今年1~8月,乘用車產銷463.24萬輛和455.03萬輛,同比增長13.67%和13.15%,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回落8.32個百分點和10.94個百分點。從8月份的汽車銷量來看,歐洲同比銳減16%,北美降幅達15.5%,日本汽車銷量下降14.9%。而中國國內汽車銷量同比下降了5.4%,環比下降了6.0%;船舶行業也深受其害。由於金融危機,世界船舶融資的形勢也日益嚴峻,歐洲許多銀行都暫停了船舶融資業務,預訂船舶但未獲融資的比例明顯上升。一些船東被迫取消船舶訂單,如香港金輝船務取消了在大連船舶重工訂購2艘VLCC的訂單,雅典OceanautInc取消9艘7億美元散貨船訂單,韓國、印度中小船東也相繼出現了取消訂單的情況。就地區而言,東部地區由於以外向型經濟為主導,所受損失相對較嚴重。如廣東近期有2萬至3萬家大大小小的工廠倒閉,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合俊集團旗下的兩家玩具加工廠倒閉,6500名員工面臨失業,這是受金融危機沖擊中國實體企業倒閉規模最大的案例。就出口國家來看,中國對美國出口金額增速下降較為明顯,對歐盟和大洋洲的出口並未受到明顯影響,而對拉美和非洲等發展中地區的出口金額則出現了強勁增長態勢,上半年中國對拉美、非洲出口金額增長都在40%以上,遠遠高於對歐洲和北美的出口金額增長速度。隨著金融危機的進一步發展與擴散,中國對歐洲國家,甚至部分發展中國家的出口也會受到影響,從而對中國整體出口增長構成嚴峻挑戰。 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是深遠的。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次級債券衍生合約的市場規模被放大至近400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GDP的7倍之高。日本媒體報道這次危機將導致全球金融資產縮水27萬億美元。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撰文指出:「有一天,人們回首今日,可能會把美國當前的金融危機評為二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危機。」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現已顯現,世界經濟下滑幾成定局。中國是這次危機中受損最小的發展中國家,直接損失較小,但是間接影響也不可小視。出口將減少,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其作用開始消弱;投資者的信心有所動搖,投資積極性不高;銀行「惜貸」,國內流動性不足。目前,擴大內需,尤其是刺激消費已成為政府和學界統一的經濟調整口徑,但僅依靠個體經濟行為(個人與家庭消費和企業投資)促進經濟發展顯然有些「牽強附會」。實踐表明,當經濟處於衰退、或預期衰退時,(我國目前仍處於良性軌道上,但經濟下滑)政府的擴張性財政政策比貨幣政策更有效。應該說,從不久前的「反通脹」到今天的「保增長」政策突變,正在考驗著政府宏觀經濟駕馭和調控的能力。 經濟領域的劇變帶來了人心理上的改變,他們越來越失去安全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此次排山倒海般到來的金融危機不啻於美國經濟領域的「9·11」。美國人開始質疑美國政府的決策能力,美國數家新聞媒體23日公布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78%的接受調查的人認為,當前美國國家路線不對。民心的這種微妙變化,無疑將在即將白熱化的美國大選中發揮「威力」,因此美國兩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和麥凱恩都在不遺餘力地批評現政府的決策之餘,還熱情洋溢地發布解決經濟困境的「妙招」,為的就是爭取這部分選民。 金融危機也直接沖擊到個人的生活。通貨膨脹、企業倒閉、經濟困境降低了人們的支付能力,這不僅使得還不起房貸的人增多,也大大降低了許多人的生活質量。從去年開始,就不斷有普通美國人抱怨,連日常開支都要一再思量、一再縮減。
8. 08金融危機對我國中小型企業有何影響具體點
目前來看,由於發達國家金融體系的混亂,對他們的實體經濟已經產生了實際的影響。這已經嚴重影響到這些國家的需求,不可避免對我國出口企業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特別是目前我國很多東南沿海很多出口企業日子很難過,訂單也都沒有了。可能現在還不是最嚴重的時候,也許明年或者後年可能會更嚴重一些。
因為目前來講,還是一個開始,目前還不知道,這些發達國家所採取的救市措施是不是能夠明顯地減緩實體經濟的衰退。如果實體經濟一年之內難以恢復的話,需求上不來,對我們出口影響還是很大的。
樂觀一點來看,這些年來,中國的企業在開拓新興市場方面,已經做了很大的努力,現在我們世界貿易夥伴除了歐美日這些發達國家之外,在其他新興市場也開拓了不少的市場份額。
同時,在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波及全球的金融風暴中,中小企業首當其沖受到影響。目前,金融危機對我國中小企業總體有一定影響,其中中小企業數量較多的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相對比較明顯,主要面臨「融資難」問題,資金比較緊張。
此外,也推薦你看看一片韓國中小企業如何面對金融危機的文章,也許有很多啟發。
源於美國的金融危機不僅給韓國金融體系帶來了巨大沖擊,而且已波及實體經濟。為此,韓國政府採取一系列措施努力應對金融危機帶來的挑戰。
金融危機爆發後,韓國金融市場出現劇烈動盪。由於投資者對市場流動性不足的憂慮和政府應對金融危機的能力表示懷疑,韓國金融市場出現嚴重恐慌情緒,股市和匯市從9月底開始一路暴跌。
韓國央行不久前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韓國國內生產總值第一至第三季度與去年同期相比僅出現小幅增長。韓國統計廳10月底公布的數據顯示,韓國工礦業9月開工時間比去年同期下降0.8%,這是自2001年9月以來韓國工礦業開工時間首次出現同比下降。11月份企業景氣指數預測僅為65,為最近10年來的最低點。10月份韓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比去年同期上漲4.8%,這是自今年6月份以來該指數同比漲幅首次低於5%。
對外貿易方面,受原油價格和原材料價格上漲及出口下滑等因素影響,韓國6月至9月連續出現貿易逆差。韓國統計廳公布的數據顯示,韓國出口增速從9月的28.2%大幅滑落至10%,其中對中國出口下降1.8%,為2002年以來首次出現對華出口下滑。
為了應對金融危機對韓國經濟造成的沖擊,韓國政府從10月20日起開始實施大規模金融救援計劃,總金額達1300億美元。其中,韓國政府將為2009年6月30日前到期或新借的本地銀行外幣債務提供總額為1000億美元的3年期付款擔保。此外,政府還將動用外匯儲備,通過外匯市場向韓國的銀行和企業提供300億美元資金,以增加市場的外匯供應。 韓國政府的一系列措施在穩定市場恐慌情緒上已初見成效,韓元對美元匯率10月30日起逐步穩定在約1250比1的水平上,韓國首爾股價綜合指數也從不到900點回升至1100點上下。
但韓國總體經濟形勢不容樂觀,仍然受到國際經濟大環境惡化的威脅。韓國中小企業和自營業者尤其面臨資金緊張和消費萎縮的嚴峻考驗。為穩定金融市場和防止經濟萎縮,韓國央行10月份連續2次下調基準利率,把利率從原先的5.25%下調至4.25%。本月7日,韓國央行再次宣布將基準利率從4.25%下調至4%。
韓國財政部於本月初還宣布,將2009年財政支出預算增加11萬億韓元,以刺激國內經濟。根據韓國財政部最新公布的數據,2009年韓國財政支出預算總額將達284.8萬億韓元,較2008年增加約一成。其中,追加預算中的11萬億韓元將用於擴大基礎設施建設和促進民間投資,並主要用於刺激和恢復地方經濟活力。
此外,韓國政府還將實施總額為3萬億韓元的減稅措施以推動民間投資,並打算今後2年內,每年把所得稅下調1%。
為刺激房地產市場,韓國政府還將向購買非首都地區新房的消費者提供稅收優惠,並計劃放寬針對房地產開發的部分限制性措施。
韓國企劃財政部長官姜萬洙最近表示擔心,金融危機可能正逐步演變為實體經濟危機,當前的危機可能相當於一場棒球比賽中的第一個回合。但他同時表示,危機也孕育著機遇,「如果在今後兩三年內克服危機並找到新的增長動力,韓國就能躋身發達國家行列」。
就外匯儲備和外債問題,韓國金融委員會副委員長李昌鏞表示,韓國目前擁有268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截至今年6月末,韓國的外債總額約為4200億美元,鑒於短期外債規模較小等因素,韓國目前持有的外匯儲備足以應對需支付的外債。
9. 自2008年爆發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部分企業受到
、解:(1)設職工的月基本保障工資為元,銷售每件產品的獎勵金額為元
由題意得
解這個方程組得
答:職工月基本保障工資為800元,銷售每件產品的獎勵金額5元.
(2)設該公司職工丙六月份生產件產品
由題意得
解這個不等式得
答:該公司職工丙六月至少生產240件產品
10. 2008金融危機中倒閉的投行有哪些倒閉的原因是什麼
雷曼兄弟
信貸危機所致
擁有158年歷史的雷曼兄弟公司在美國抵押貸款債券業務上連續40年獨占鰲頭。但在信貸危機沖擊下,公司持有的巨量與住房抵押貸款相關的「毒葯資產」在短時間內價值暴跌,將公司活活壓垮。
面臨公司破產的凄涼前景,雷曼兄弟公司在曼哈頓紐約時報廣場附近第七大道的總部門口14日夜間人來人往,不少公司員工攜帶著紙盒子、大手袋、行李袋甚至拉桿箱走出大樓,更有一些人低聲哭泣,相互擁抱道別。大樓對面,各電視台的直播車排成一排。
美國金融危機升級 雷曼兄弟公司申請破產保護
美英金融機構兩天來發生了一系列「地震」。英國巴克萊銀行14號宣布,撤出對雷曼兄弟公司的競購行動。當地時間今天凌晨,擁有158年歷史的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請破產保護。
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考克斯以及來自花旗集團、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高盛、美林公司等的高層連續三天雲集位於曼哈頓的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總部,研究如何拯救面臨破產的雷曼兄弟公司,以阻止信貸危機進一步惡化。
但財長保爾森反對動用政府資金來解決雷曼的財務危機,會議沒有取得成果。
受此影響,與會的英國第三大銀行巴克萊銀行宣布,由於美國政府不願提供財政支持,決定退出拯救計劃。當地時間15號凌晨,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請破產保護。
擁有158年歷史的雷曼兄弟公司曾是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它的破產將對美國金融市場產生明顯沖擊。有人預測,美國金融市場可能迎來「黑色星期一」。
雷曼破產申請顯示負債6130億美元
雷曼兄弟控股公司(LEH)周一上午提交的破產申請顯示其負債超過6000億美元。
該行現有總計[2]6130億美元的負債,而其總資產為6390億美元。
該行向紐約南區聯邦破產法院提交的申請顯示其有超過10萬個債權人,其中最大的是花旗集團(C)和Bank of New York Mellon Corp.(BK),後者是雷曼大約1380億美元的高級債券的契約受託人。
Bank of New York還被列為第二和第三大債權人,對120億美元的高級債務和50億美元的初級次順位債務擁有索償權。
這份破產申請還顯示,AXA、ClearBridge Advisors和Fidelity Investments的母公司FMR是雷曼最大的3個股東。
(10)受2008金融危機影響的公司擴展閱讀:
1、被動型經濟危機
所謂被動型經濟危機是指該國宏觀經濟管理當局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出現經濟的嚴重衰退或大幅度的貨幣貶值從而引發金融危機進而演化為經濟危機的情況。如果危機的性質屬於這種被動型的,很難認為這種貨幣在危機之後還會回升,危機過程實際上是對該國貨幣價值重新尋求和確認的過程。
2、主動型經濟危機
主動型危機是指宏觀經濟管理當局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採取的政策行為的結果。危機的產生完全在管理當局的預料之中,危機或經濟衰退可以視作為改革的機會成本。
隨著次貸危機愈演愈烈,美國金融業陷入新一輪風暴。繼美國兩大住房抵押貸款融資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被政府接管後,美國第三大和第四大投資銀行——美林公司和雷曼兄弟公司也陷入困境,前者被美國銀行收購,後者則被迫申請破產保護。
連續14個月來,由美國住房市場和金融業瘋狂投機引發的危機持續惡化,對世界金融穩定和全球經濟增長帶來了嚴重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