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金融出版社的社長致辭
在全面實施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計劃的第一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金融出版社迎來了建社50周年。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黃菊寄語中國金融出版社50周年,殷切指出:「希望中國金融出版社在新的征程中,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正確導向,服務金融發展,促進改革開放,貼近讀者需求,多出精品佳作,打造出版品牌,在繁榮中國金融出版事業中,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繼續奮進、多做貢獻。」
正是有了各級領導的關心愛護,金融出版工作才能取得不斷進步;正是有了各金融部門的重視支持,金融出版事業才能實現長足發展;正是有了廣大作者讀者的呵護厚愛,金融出版精品才能得以流傳廣遠。50年來,在中國人民銀行的領導下,中國金融出版社認真貫徹黨和國家的新聞出版方針、政策,始終堅持「弘揚金融文化、服務金融事業」的金融出版方針,適應金融改革發展的需要,滿足廣大金融讀者的需求,出版了大量書刊作品和電子音像製品,為傳播先進金融文化、繁榮金融理論、普及金融知識做出了積極貢獻,發揮了中國金融出版事業主力軍的作用。
中國金融出版社50年的發展歷程,是新中國金融新聞出版發展的縮影,也是中國金融事業繁榮發展的見證。從1950年10月《中國金融》雜志創刊,到1956年公開出版《國營工業信貸制度的實行與收獲》和《蘇聯貨幣流通與信用》等早期金融專業書籍,標志著中國開始了探索新中國金融發展理論和總結實踐經驗的歷程。金融出版社的成立,也開創了中國公開編印出版金融專業圖書的新紀元。從最初翻譯出版蘇聯教材、自編銀行業務操作手冊等單本圖書,到形成金融理論類、實務操作類、金融教材類、版權引進類、通俗讀物類、資料工具類、金融史料類等特色鮮明的系列圖書,金融書刊的繁榮,出版規模的擴大,反映著中國金融事業的發展壯大,體現了中國金融改革發展的欣欣向榮和中國金融事業的勃勃生機。從最初每年僅出版幾種圖書和一種期刊的小型出版單位,到每年出版圖書500餘種,期刊4種(共280餘萬份),音像電子製品50多種的綜合性出版機構,金融出版社的發展和演變,彰顯出中國金融新聞出版事業的蒸蒸日上和美好前景。
50年來,在金融出版這個舞台上,金融理論工作者、金融實踐工作者、金融教育工作者、金融出版工作者共同譜寫出先進金融文化壯麗篇章。半個世紀,幾代金融出版人以艱辛創造和不懈努力,實現了金融出版事業一次次跨越,共同鑄就了中國金融出版事業的輝煌成就,積累了豐富而寶貴的金融專業出版經驗,樹立了「植根金融土壤、服務金融事業、出版精品書刊」的辦社理念,鍛造了「導向正確、質量至上、貼近讀者、打造品牌」的企業精神,形成了「努力拚搏、和諧共事、嚴格認真、勤於學習」的企業文化。
❷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的科研成果
1 國別差異與銀行業對外開放風險評判 曾康霖 國際金融研究 2006/11
2 習慣的思維與理性的落差——簡議道德風險與逆向選擇 曾康霖 中國金融 2006/20
3 我國貨幣資金流動的區域差異分析 曾康霖 上海金融 2006/09
4 探索前沿 銳意創新——《資本市場稅制優化研究》評介 曾康霖 財經科學 2006/10
5 關注公司治理結構的焦點——探討當前三個敏感而又難以迴避的熱點話題 曾康霖 西南金融 2006/08
6 金融服務外包的風險控制及其監管研究 曾康霖 金融論壇 2006/06
7 現實與未來的思索:富人是否一定比窮人更講信用? 曾康霖 中國金融 2006/07
8 對區域民間金融的評析 曾康霖 西南金融 2006/01
9 對國有商業銀行股改引進外資的幾點認識 曾康霖 財經科學 2006/01
10 金融在縮小收入差距中有何作為 曾康霖 光明日報 2006/08/14
11 新制度經濟學與中國改革 曾康霖 經濟學動態 2006/4
12 金融學教程 曾康霖 中國金融出版社 2006年4月
13 中國轉型期信用制度建設研究 曾康霖 中國金融出版社 2006年5月
14 中東歐轉軌經濟國家股票市場制度研究 曾康霖 中國金融出版社 2006年5月
15 中國轉型期商業銀行公司治理研究 曾康霖 中國金融出版社 2006年5月
16 構建有效金融服務體系 支持新農村建設 劉錫良 四川省情報 2006/11
17 我們應如何解除農村金融壓抑 劉錫良 中國金融 2006/14
18 中東歐政府在銀行改革中的作用 劉錫良 中國金融 2006/11
19 一項對我國資本市場研究具有前沿性和創新性的成果——評江世銀博士著《中國資本市場預期》 劉錫良 財貿經濟 2006/06
20 資源稟賦與城市商業銀行組織形式選擇:山東個案 劉錫良 金融研究 2006/9
21 中東歐國有銀行產權改革研究 劉錫良 中國金融出版社2006年5月
22 中國漸進改革成本與國有銀行財務重組 陳野華 經濟研究 2006/03
金融與保險2006/6 全文轉載
23 證券業自律管理理論與中國的實踐 陳野華 中國金融出版社 2006年3月
24 行為金融學 陳野華 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6年6月
25中國外匯儲備的規模與運用——兼論匯金公司的利弊 馮用富 經濟學動態 2006/10
26基於極值理論方法的中國股指期貨保證金設定的實證研究 李曉渝潘席龍 統計與資訊理論壇 2006/04
27 股權分置改革推進中的風險預測 李曉渝潘席龍商業時代 2006/21
28 論金融工程學的工程學特色 李曉渝潘席龍 金融與經濟 2006/06
❸ 中國金融出版社的實力秘籍
2007年,中國金融出版社全年實現銷售碼洋2.03億元,同比增長22.46%;實現銷售實洋1.66億元,同比增長15.08%,利潤總額和凈利潤也大幅增長,繼續保持金融專業出版排頭兵地位。據悉,2008年,中國金融出版社將完成轉企改制,從而實現新的躍進。中國金融出版社快跑和領先的秘訣何在?該社社長林鐵鋼表示,植根金融土壤、服務金融事業的專業出版方略是其中的關鍵。
品牌戰略提升實力
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金融活動與人民生活的聯系日益加深,學習金融知識、增強理財技能成為迫切需要。圍繞這一變化,2007年,中國金融出版社大力實施金融出版品牌戰略,在專業、權威、通俗方面下工夫,擴大服務規模,提高產品質量,促進金融文化軟實力的提升。2007年,中國金融出版社在充分進行市場調研的基礎上出版了一大批精品圖書。全年共出版圖書597種,新書334種。
從產品結構上看,既有適應積極建設先進金融文化、普及金融知識的《金融知識國民讀本》,也有反映金融市場熱點、引導大眾金融理念的《明明白白「炒」基金》;既有學術經典《斯蒂格利茨經濟學文集》等世界著名經濟學家系列叢書,也有緊貼金融實務的《中國金融穩定叢書》;既有圍繞金融中心工作的金融報告系列圖書、中國銀行業從業人員資格認證考試輔導教材,也有面向廣大金融院校的《21世紀高等學校金融學系列教材》。其中,《金融知識國民讀本》入選第一屆「三個一百」原創出版工程,《黃達書集》獲首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圖書)提名獎,《中國金融安全論》獲孫冶方經濟學圖書獎。此外,38種教材列入「十一五」國家規劃教材系列,《明明白白「炒」基金》連續數個月進入暢銷書排行榜,成為近年少有的金融類暢銷書。與此同時,該社還專門成立質量管理部,實行印前質檢制度,組織編寫《中國金融出版社圖著編審校手冊》,修改了圖書編輯質量的相關制度和運轉流程,加強對印裝質量的檢查,圖書質量得到提升。
合力打造專業渠道
在拓展營銷渠道方面,中國金融出版社採取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措施。該社以人民銀行舉辦的中國金融知識巡展為依託,開拓性地在中國13個省市開展了點對點式的宣傳工作,全年參加各類展會15次,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出版社的產品和形象。與此同時,該社深入院校推薦教材,培育和挖掘專業發行渠道,推進金融貴賓讀者俱樂部會員發展,延伸網上書店服務職能,收到良好效果。
該社的電子音像部門為適應金融宣傳和金融教育的需要,策劃出版了《票據防偽專業教程》、《貨幣反假專業教程》、《實用櫃台英語》等市場緊缺的金融專業音像製品。依託業已建立的專業化渠道,走勢良好。該社圖書數字化出版在2007年也取得開創性突破,與北大方正阿帕比、北京書生兩家公司合作製作數字化圖書319種,實現了169種數字化圖書的在線銷售。中國金融出版社將進一步挖掘已有出版資源,適應數字化、網路化需要,逐步實現圖書資源數字化與紙質圖書出版同步,並積極探索適應專業出版社線上線下結合的圖書發行新機制。
轉企改制再添動力
當前,新聞出版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引進現代企業管理體制已成為出版社發展的當務之急。由於進行了認真的准備,目前金融社的轉企改制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果,清產核資工作基本完成,正在進入實施方案的制定過程中。2008年,中國金融出版社將完成轉企改制工作,將出版社建設成產權明晰、治理規范、運轉有效、充滿活力的現代金融出版企業,同時建立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績效掛鉤的企業分配製度,妥善解決老職工身份轉化後的退休養老問題,形成有利於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和持續發展的機制、體制,為積淀、傳播金融文化和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提供製度保證。
中國金融出版社將從戰略高度出發,全方位打造金融出版品牌,確立金融專業出版、金融教育出版、金融大眾出版三位一體的發展戰略,進一步調整和優化圖書選題結構,著力鞏固和提高金融專業出版市場的服務能力,切實擴大和增強金融教育出版市場的影響能力,積極培育和提升金融大眾出版市場的開拓能力,更好地發揮金融出版主力軍作用。2008年,中國金融出版社將以轉企改制工作為契機,繼續堅持走內涵式發展的專業強社之路,全面增強出版社的核心競爭力和金融出版品牌的影響力,為提升全民族金融文化軟實力作出積極貢獻,繼續保持金融專業出版領域的領先地位。
❹ 跪求幫助!!!!!誰能把參考文獻的格式給我修改好我給20財富值
你引的這些文章也太低級了嘛,盡是些沒有公開發表的學位論文,還有很多都是普通期刊,甚至是雜志,查都查不到。你按照那個格式改改,該寫頁碼的還是要寫頁碼,你自己再改一下。
如滿意,還望採納。
[1] 孔令平. 姜堰農村商業銀行發展戰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2:(學位論文後面可以寫你引用的頁碼或者不寫,但期刊是要寫頁碼的)
[2]郝琳:我國農村商業銀行的轉型[J].上海金融,2012年5月第5期(查不到)
[3] 孫愛華. 淺析我國農村商業銀行內部風險防控[J].時代金融.2011, 21: 093
[4] 吳中超,杜金沛. 中國農村商業銀行競爭力的實證分析及提升策略[C] 第六屆(2011)中國管理學年會——管理科學與工程分會場論文. 2011
[5] 明洋.農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及公司治理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1
[6] 孫訪華. 我國農村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的理論與實踐[D].南京農業大學.2011
[7] 曾凱. 我國農村商業銀行小額信貸風險控制研究[D].河北工業大學.2011
[8] 周夢星. 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10
[9] 葉檀:《農村商業銀行的業務開展工作報告》 金融界 2009年9月(查不到)
[10]邢毓靜,巴曙松.經濟全球化與中國金融運行[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9:頁碼
[11]溫鐵軍.新農村建設理論探索[M].北京:文津出版社 2008:頁碼
❺ 青島哪裡可以買到《金融學》(第二版),王松奇編著(中國金融出版社)
到青島文化街書城,裡面很多書店,應該能買到你要的書。地點就在台東。你如果現在在卓越網上訂書的話,5天一定也能到的。
❻ 請問中國金融出版社怎麼樣
就出版行業而言,待遇屬於中等水平,還要根據職位,崗位而定,工作壓力總體來說不是太大,畢竟是做文化工作的。發展空間就看個人了,每個人的差異化很大。金融社不太了解。
總之,干一行愛一行吧,還要看自己!
❼ 中國金融出版社的組織機構
中國金融出版社成立於1956年5月,直屬中國人民銀行管理,是以出版金融類書刊、電子音像製品為主的專業出版社。
金融出版社擁有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現有在職職工114人中,大學本科以上學歷人員達80%以上,碩士以上學歷人員達40%。金融出版社還擁有一支由中國知名金融專家學者、高級管理人員組成的作者隊伍和特約編審隊伍,他們是金融出版社選題策劃的智慧寶庫,也是金融出版社植根金融土壤、保持金融特色的不竭源泉。
我社現設25個部室及直屬單位北京金融書店,擁有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現有正式在冊職工120餘人,大學本科以上學歷人員達85%以上,碩士以上學歷人員達40%。此外,我社還擁有一支由我國金融界高級管理人員、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組成的作者隊伍和特約編審隊伍。
經過50多年的發展,我社已成為專業素質高、產品質量精、競爭能力強、發展速度快的專業出版社,並 被新聞出版總署評為「全國百佳圖書出版單位」。
在中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的歷史時期,金融出版社將不斷深化改革、加強管理、優化結構、提高質量,全力打造金融出版物品牌,持續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在「立足金融系統,面向社會大眾,逐步走向世界」的金融專業強社的道路上大步邁進,為傳播和繁榮先進金融文化、促進和推動金融新聞出版事業做出更大貢獻。
❽ 求 《西方經濟學》劉輝煌 主編 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 2003年版 課後習題答案 !不勝感激!!!
求西方經濟學 劉輝煌 主編 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 2003年版 課後習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