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支付寶到底屬於哪家公司現在
屬於浙江阿里巴巴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與阿里巴巴集團無直接關系,2014年6月11日, 浙江阿里更名螞蟻金融
浙江阿里巴巴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10月,最早注冊資本50萬,其中馬雲出資5萬,偉業(杭州)網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偉業公司」)出資45萬。2005年3月,馬雲與偉業公司分別增資45萬和5萬,浙江阿里的注冊資本增至100萬,前述兩者各佔一半股份。同年7月,偉業公司從浙江阿里撤出:30%的股份以30萬的總價轉讓給了馬雲,其餘20%則轉入阿里巴巴集團18位創始人之一的謝世煌名下。此後,歷經數度變更,2011年的浙江阿里,注冊資本達到7.11億元,但股權結構不變,馬雲與謝世煌仍舊分佔80%和20%的股份。在此期間,支付寶事件爆發。為確保支付寶取得第三方支付牌照,2009年6月與2010年8月,馬雲分兩次將支付寶從阿里巴巴集團剝離,轉入其個人絕對控股的浙江阿里。交易完成後,浙江阿里總共支付人民幣3.3億元,將當時市場估價約50億美元的支付寶收為全資子公司。馬雲因此遭受質疑與痛罵。
2012年12月,馬雲向浙江阿里引入杭州君澳股權投資合夥企業(以下簡稱「君澳」),使得前者的注冊資本擴容至12.2881億元,馬雲和謝世煌的股份則被稀釋至46.2886%與11.5721%,君澳持股42.1393%。
工商資料顯示,君澳的有限合夥人(LP)包括劉振飛、吳詠銘、陸兆禧、彭蕾等20位阿里高管,他們同時也均為目前已在美上市的阿里巴巴集團的合夥人,其中4人為小微金服的高管;而君澳的普通合夥人(GP)是一家名為杭州雲鉑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的企業,注冊資本1010萬元,由馬雲獨資持有。
2014年6月11日, 浙江阿里更名螞蟻金融
「未來,馬雲在螞蟻金融的股份會被逐漸稀釋,但是,他掌控的杭州雲鉑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是君澳與君瀚的普通合夥人,通過控制君澳與君瀚,馬雲依然握有對螞蟻小微在重大決策上的控制權。」
故不屬於阿里巴巴集團,阿里巴巴集團馬雲只佔少許股份。
支付寶原本是阿里巴巴集團的全資子公司。雅虎、軟銀通過對集團的持股間接持有支付寶的股份。支付寶的第一次股份變更是在2009年6月,將70%股份轉至浙江阿里巴巴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內資)。當時的原因是,2009年4月份,央行要求支付企業(申請支付牌照)做備案登記。阿里意識到外資公司可能會有麻煩,因此自行轉移。次年8月,把支付寶剩下的30%股份也轉給內資企業,成為100%內資,從而牌照申請成功
另外支付寶內資化過程至今仍然在幾大股東之間紛爭不斷,具體自行網路阿里VIE事件
❷ 支付寶是隸屬於哪個金融機構管理的
旗下的業務包括支付寶、支付寶錢包、余額寶、招財寶、螞蟻小貸和網商銀行(籌)等。
❸ 支付寶是通過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的金融機構嘛
是,但批準的業務只是小額支付及基金理財這類的,沒有傳統銀行那麼多業務
❹ 支付寶的性質和銀行有什麼區別支付寶受銀監會監管嗎
1.支付寶賬戶,是虛賬,並沒有落地到你的銀行賬戶,但是由於支付寶有信譽,比較安全。
2.理論上支付寶賬戶上的虛賬,從一個整體的盤子角度考慮,和支付寶在銀行的所有賬戶總額是呈映射關系的。即支付寶的銀行賬戶每入每出一分錢,其虛擬賬戶總賬都要做響應變動。不然這個問題就大了,呵呵。
3.理論上,按要求,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的銀行賬戶,均受監管,需要存放在指定的銀行監管賬戶,不得挪用,但你們懂的,國情。
4.另外就像eveloque說的,央行給第三方支付的定位是:非金融機構。即其主要功能是資金的清分和結算,走的都是信息流。對於銀行帶有金融屬性的業務,就不太能搞,即使能搞,也是打打擦邊球,例如授信。
❺ 小明在瀏覽金融簡單說權知道版面的文章信息他能看到哪家簽約機構的文章信息
小明在瀏覽金融簡單說權知道版面的文章信息他能看到哪家簽約機構的文章信息
答案,上海市消保委
❻ 怎樣查詢支付公司是否獲得支付牌照
直接通過中國人民銀行官方查詢:網頁鏈接
已獲許可機構(支付機構)截止201818.10月。共238條牌照信息。
中國人民銀行(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英文簡稱PBOC),簡稱央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央銀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成部門。在國務院領導下,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
(6)支付寶權知道是哪家金融機構消息擴展閱讀
背景
人民銀行通過《支付業務許可證》續展,綜合評判非銀行支付機構許可存續期間的整體經營穩健性和合規性,以及支付業務的運營能力、風險防控能力、客戶權益保障能力、發展可持續性等情況,充分考慮行業發展現狀和監管政策導向,建立健全市場退出機制。
如支付機構在許可持續期間一直未展業,或支付業務大幅萎縮甚至已停止一段時期,或存在重大違法違規行為等,其存續經營能力、合規經營意識、風控水平等均需引起重點關注。
人民銀行將以續展工作為契機,對機構是否繼續具備支付業務經營資質、所從事支付業務是否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等進行審查,審慎作出續展決定,推進市場清理整頓,凈化行業發展環境。
參考資料
網路-支付業務許可證中國人民銀行-已獲許可證機構
❼ 支付寶是誰的
雅虎持有阿里巴巴40%股份,是阿里巴巴的單一最大股東,日本軟銀持有16%的股份,而馬雲及其團隊僅持有28.2%的股份。
2011年5月11日,雅虎在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會(SEC)的經營業績詳細報告(10-Q)中指出,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子公司支付寶所有權被轉移到了馬雲控股的一家公司(浙江阿里巴巴),以幫助支付寶獲得在中國境內的第三方支付牌照。
阿里巴巴集團隨即發表聲明解釋,早在2009年7月的董事會上,就跟股東們討論並確認了支付寶70%股權轉入一家獨立的中國公司的事情,而後又在2010年8月將剩餘的30%股權再次轉讓。
雅虎持有阿里巴巴集團40%的股份,但沒有完全投票權。
雖然淘寶是阿里巴巴全資子公司,但是創始人是馬雲,最具決策性的還是他,雖然最終的決策還是要通過董事會批准。
(7)支付寶權知道是哪家金融機構消息擴展閱讀
支付寶公司從2004年建立開始,始終以「信任」作為產品和服務的核心。旗下有「支付寶」與「支付寶錢包」兩個獨立品牌。自2014年第二季度開始成為當前全球最大的移動支付廠商。
支付寶與國內外180多家銀行以及VISA、MasterCard國際組織等機構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成為金融機構在電子支付領域最為信任的合作夥伴。
全員持股
支付寶及阿里巴巴集團較為推崇員工大規模持股的制度安排。在籌建小微金融服務集團的過程中,40%的股份作為對全體員工的分享和激勵,剩餘的60%股權作為引入其他戰略投資者。阿里巴巴集團和小微金融服務集團的在職員工,都獲得相應股份,實現「全員持股」。
❽ 支付寶是哪家公司的
支付寶屬於阿里巴巴集團;
支付寶(中國)網路技術有限公司是國內領先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致力於提供「簡單、安全、快速」的支付解決方案。支付寶公司從2004年建立開始,始終以「信任」作為產品和服務的核心。旗下有「支付寶」與「支付寶錢包」兩個獨立品牌。自2014年第二季度開始成為當前全球最大的移動支付廠商。
支付寶主要提供支付及理財服務。包括網購擔保交易、網路支付、轉賬、信用卡還款、手機充值、水電煤繳費、個人理財等多個領域。在進入移動支付領域後,為零售百貨、電影院線、連鎖商超和計程車等多個行業提供服務。還推出了余額寶等理財服務。
支付寶與國內外180多家銀行以及VISA、MasterCard國際組織等機構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成為金融機構在電子支付領域最為信任的合作夥伴。
阿里巴巴網路技術有限公司(簡稱:阿里巴巴集團)是由曾擔任英語教師的馬雲為首的18人,於1999年在中國杭州創立,他們相信互聯網能夠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讓小企業通過創新與科技擴展業務,並在參與國內或全球市場競爭時處於更有利的位置。
❾ 支付寶公司屬於哪個部門管
支付寶的正式監管機構是央行。
2010年6月,央行正式對外公布《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對國內第三方支付行業實施正式的監管。
根據相關規定,非金融機構提供支付服務需要按規定取得《支付業務許可證》,成為支付機構,
而2011年9月1日成為第三方支付機構獲得許可證的最後期限,逾期未取得的企業將不得繼續從事支付業務。
2011年5月26日,各界期待已久的第三方支付牌照終於首度發放,
支付寶地獲得了央行頒發的國內第一張《支付業務許可證》(業內又稱「支付牌照」)。
據悉,這張許可證全面覆蓋了互聯網支付、行動電話支付、銀行卡收單、預付卡發行與受等眾多支付業務類型。
(9)支付寶權知道是哪家金融機構消息擴展閱讀:
央行對於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行業已經正式發布的監管法規包括:
2010年6月21日發布《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
2010年12月1日發布《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2012年9月27日發布《支付機構預付卡業務管理辦法》
2013年6月7日發布《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辦法》
2013年7月5日發布《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辦法》
2014年3月13日,央行下發了關於暫停支付寶、騰訊公司虛擬信用卡
和二維碼支付等業務意見的函。對於央行本次暫停的原因,有媒體分析認為「動了銀聯的乳酪或是主因」。
央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周金黃2014年3月14日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
是「暫停」而不是市場傳言的「叫停」。
2014年3月18日上午,中國人民銀行主管的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常務副會長蔡洪波在中國支付體系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
等二維碼支付相關標准體系等建立以後,鑒定達標後還可做。這也是央行下屬協會高管對此發表的首度回應。
2014年4月22日,第六屆中國移動支付產業論壇上,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IC卡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李曉楓稱,
央行對於移動支付電子化路線一視同仁,
但包括一些打車軟體中使用的二維碼支付方式沒有密碼認證,不能作為一種可信的支付方式廣泛推廣。限額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