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杭州妙資金融被杭州法院控制有兩年多了現在怎麼樣了
你最好到杭州法院的工作人員那裡問一問案情的進展,這樣會比較好,已經過了兩年時間,肯定會有結果了。
B. 在中國大陸,有沒有金融企業破產倒閉的先例
15年前,1998年6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表公告,關閉剛剛誕生兩年十個月的海南發展銀行(以下簡稱海發行)。這是新中國金融史上第一次由於鬧「錢
荒」、出現支付危機而關閉一家省政府背景的商業銀行。回首當年這家被違規經營和擠兌風潮擊垮的商業銀行,或許將對當下有所助益。(http://news.sohu.com/20130626/n379907592.shtml)
C. 關於中國幾家金融機構的破產倒閉的問題,高手進
我就是原海南發展銀行的,據我的了解,每次出現金融機構關閉的情況時,股市基本沒有相應的波動,因為被關閉的金融機構的規模都不大。
另外目前為止,被關閉的金融機構還沒有一家被正式宣布為破產的,僅僅是行政關閉而已。其原因一是面子問題;一是按正常的會計核算來說,被關閉的金融機構並沒有資不抵債,只是沒有足夠的現金來支付到期債務;還有就是一旦宣布破產,很多相關的利益方不能平衡。
說明的問題:
1、中央銀行(現在是銀監會)對金融機構的監管不力,包括無法監管、無力監管、手段落後、縱容違規等。
2、金融機構的某些特權(比如有經濟糾紛時法院對其存款只能查詢不能扣劃),促使其在經營活動中,為最求利益而盲目冒險,比如隨意對外提供擔保。
3、從業人員素質低下,不能隨日益變化的市場而變化、提升。
4、法制建設不規范,表現在:具體問題無法可依、有法不依。很常見的一種就是很多債權債務糾紛到法院後,要麼是得不到公正判決,要麼是勝訴後難以執行。大家都認為不吃銀行吃誰啊?
5、資金流動渠道不活,資金調動效率低。有了問題後,要麼是難以籌集資金,要麼是資金周轉調撥太慢。比如金融機構都實行准備金制度,在海南發展剛出現兌付危機時,人民銀行居然不允許動用准備金,真不知道准備金是用來干什麼的。等到事情鬧大時,准備金已不能解決問題了。
以上僅供參考,望行家指正。
D. 金融公司宣布破產,有未收回的資產怎麼辦
聯合眾多受害者一起起訴索賠吧,不然怎麼辦,投資注意風險的。
E. 千億億借貸,近百億未還,杭州第一大P2P公司為何被查
此前,一條爆炸性的消息出現在網路上,杭州警方依法對微貸(杭州)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微貸網」平台)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立案偵查。與此同時,警方又在社交平台上發文,希望通過微貸網借款的且尚未還款的借款人,應當積極主動地歸還借款。
事實上,早在今年的5月31日,微貸網就已經宣布不再經營網貸中介業務,因為確實這塊業務不太賺錢,我們不妨來看看微貸網2019年的收入情況,根據微貸網發布的財報顯示:公司2019年凈營收人民幣33.58億元,同比下降14.2%。按業務劃分,貸款服務營收29.55億元,去年同期為34.98億元。其他業務營收2.73億元,同比增長44.1%。凈財務營收1.45億元,同比下降41.3%。微貸網全年凈利潤2.63億元,同比下降56%。攤薄後每股收益3.60元,同比下降67%。
事實上,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微貸網相關風險高達2918條,其中司法案件338件,只2020年法院下發的裁決文書就達到194個,基本是借款合同糾紛。還有另一組數據,截至今年2月,微貸網借款余額為85.83億元,累計借貸金額2986.63億元,涉及出借人11.55萬人。可見,微貸網的規模其實也是不小的,也正因為如此,如果沒有龐大的資金支撐,想要做到良性的發展,可謂是難上加難,稍微出現一些差錯,就有可能滿盤皆輸。微貸網早就5月31日就宣布要退出網貸行業,但是接下來就被警方立案偵查,顯然是內部出了一些事情,至於什麼事情,恐怕只有內部人才會知道。
F. 杭州挖財互聯網金融服務公司的財米平台(快貸)倒閉了2018年的欠款.現在第三方聯系我.望大神告知
你好 第三方聯系你 一般都是出借人 都是他們出錢通過平台借給別人的 別人手上是有借款合同的 本金是需要還的
G. 金融公司破產了,我在他公司貸款需要還嗎
貸款還是需要還的 只不過是還給銀行了
H. 你好。我在金融公司貸款買車。現在金融公司破產解散了。我剛才知道我還每個還款。現在我該怎麼辦。不懂
如果徵信上有,就會有逾期影響你的徵信。如果徵信上沒有就不用管。
I. 我在一家金融公司上班.(我是業務)公司因資金鏈斷裂而破產.我們這些業務員要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嗎
業務員只是公司的員工,只要沒做侵犯公司權益的行為,就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一個金融公司破產是由很多種因素一起作用導致的,單純的業務員沒有做好本職工作並不是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