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長安汽車金融公司貸款買車是先首付再提車嗎
當然是先交首付再提車,但是需要你申請的貸款下來之後再繳納首付,然後再提車。
B. 長安汽車董事長張寶林確認離職
日前,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長安汽車)發布關於公司董事變更的公告。公告稱,原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副總經理、長安汽車董事長張寶林因工作變動不再擔任公司董事、董事長職務,且不在公司任職,未持有公司股票。
2001年3月-2014年12月,張寶林加入長安汽車,先後任職長安公司副總裁兼股份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銷售公司總經理、長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裁等職務;2014年12月,張寶林任職長安汽車集團總裁;2017年9月,長安汽車原董事長徐留平調任一汽集團董事長,張寶林隨後接替徐留平出任長安汽車董事長。
有消息稱,張寶林因工作原因離職是因為其將升任為國資委駐派央企的獨立董事。至於張寶林的繼任者,有消息稱,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擬推薦現長安汽車黨委書記、總裁朱華榮擔任該職務,不過以上消息均未得到長安汽車官方確認
C. 長安汽車金融車貸通過了,金融公司不發卡嘛
等銀行審核通過,會從信用卡發卡中心給你寄過去的,寄的地址就是當時填寫的地址
D. 張寶林卸任長安汽車法人 由董事長朱華榮接任
據悉,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發生負責人變更,即法定代表人、負責人、首席代表、合夥事務執行人等變更,張寶林將不再擔任公司負責人,由現任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接任。
公開資料顯示,2001年,張寶林進入長安汽車,先後任職長安公司副總裁兼股份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銷售公司總經理、長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裁等。
2014年12月,張寶林任職長安汽車集團總裁。2017年9月,張寶林接棒徐留平任長安汽車董事長。長安汽車6月4日曾披露,長安汽車原董事長張寶林經上級批准,不再在兵裝及長安汽車任職,將升級為國資委駐派央企的獨立董事(副部級)。
朱華榮曾歷任長安汽車公司總經理助理兼技術部部長、汽車製造廠總工程師,長安汽車公司副總裁兼市場部副部長、科技委主任、汽車工程研究院院長等職務。2014年12月,朱華榮升任長安汽車總裁。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E. 長安換帥,朱華榮將出任董事長,長安汽車喜迎「華榮時代」
「車軲轆話」從相關途徑獲悉,朱華榮將升任長安汽車董事長,正等待官宣,而張寶林將升遷為國資委駐派央企的獨立董事。
6月3日晚間,張寶林發布了告別信息坐實了這一消息。告別信息稱:
「各位同事:根據上級的決定,我將不再擔任兵裝集團和長安汽車的有關崗位職務,另有安排,非常感謝各位同事戰友多年的支持和幫助!衷心祝願大家在華榮同志和團隊的帶領下,向著世界一流的智能出行科技公司奮勇前進!長安行天下,明天更美好!今天下班將從企業微信中退出!謝謝大家!」
張寶林,1962年12月出生,河北唐山人。歷任原江陵廠發動機研究所副所長、所長,長安汽車公司總經理助理兼技術部部長、汽車製造廠總工程師,長安汽車公司副總裁兼市場部副部長、科技委主任、長安汽車總裁、董事長等職務。
張寶林自2017年出任長安汽車董事長後,不斷推動長安汽車轉型升級進程,發布包括「千億行動」「萬人研發」「夥伴計劃」「極致體驗」四大戰略行動。
朱華榮,1965年3月出生,重慶人,碩士研究生,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
朱華榮自大學畢業後便加入長安,曾長期紮根一線從事科研工作,依靠自身的實力,大膽探索,不斷進取,從一名普通的工程技術人員逐步成長為長安汽車、乃至中國汽車工業自主創新領域的帶頭人。
已在長安體系內浸潤34年的朱華榮既是一個極具眼界和洞察力的人,也是一個極具人格魅力和公共形象的人。
自2014年末朱華榮擔任長安汽車總裁後,積極推動長安汽車在智能網聯、無人駕駛技術領域的狂奔,在他的帶領下,長安汽車的自主品牌業務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發展。
尤其是自2019年以來,長安汽車自主板塊異常活躍,先後推出了CS35系列、CS75系列、逸動系列和歐尚系列等「現象級產品」,表現亮眼。
銷量數據顯示,2019年長安汽車自主品牌累計銷售汽車98萬輛,增幅領先了行業6個百分點。
就目前長安汽車現狀來看,朱華榮未來工作上的挑戰顯然不是自主品牌,而是合資板塊。
長安汽車一直是國有汽車集團當中,自主品牌發展最好、最爭氣的,曾連續多年位居中國自主品牌銷量第一,支撐著國有車企的門面。
長安汽車也是少有的自主銷量超過合資部分的車企。當然了,長安自主銷量超過合資部分有其特殊性,主要還是因為合資品牌表現太差,長安福特、長安馬自達持續大跌,長安鈴木和長安PSA更是退市了。
作為長安汽車曾經的「利潤奶牛」——合資品牌,近兩年發展失速,也極大拖累長安汽車的整體業績。
數據顯示,長安汽車2019年虧損26.47億,這也是長安汽車自上市以來,歸母凈利潤首次出現虧損。
再說幾句
長安未來依舊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完成,汽車行業也面臨很多的不確定性。朱華榮過去的成績很亮眼,而未來的競爭會更加激烈。
此次重大人事調整,不僅是對長安汽車近年來卓越表現的認可,更是對長安汽車整體團隊的肯定,同時也將助推長安汽車集團步入新的高度。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F. 張寶林升遷 朱華榮補位 長安汽車迎來新時代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安汽車」),作為曾經的自主領頭羊,同時也是三大汽車央企之一,近幾年的表現頗為坎坷。
時間進入2020年下半場,長安汽車首先曝出了重大人事調整:6月4日下午,長安汽車董事長張寶林在公司內部群中的講話流傳於網路。
據悉,張寶林稱根據上級的決定,他本人將不再擔任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兵裝集團」)和長安汽車的有關崗位職務,另有安排
對於張寶林的接任者,業界也有傳聞,是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將升任為董事長,目前處於內部走流程的環節。
6月5日晚間,長安汽車(000625)發布公告,鑒於公司第七屆董事會成員任期已屆滿,現推選朱華榮、譚小剛、馮長軍、呂來升、周治平、王俊、張德勇為公司第八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
按照慣例,朱華榮成為下一任長安汽車董事長是大概率的事件。
那麼,依點資訊不禁好奇,誰來接替朱華榮,第三次創業戰略計劃的KPI要考核誰?
拉不動車的張寶林
原本在依點資訊規劃的「2019年年終總結長安篇」的系列報道中,尚有一文未發表,其名為《張寶林的憋屈有誰知?》
由於疫情影響,最終該文並未發布,依點資訊當時曾認為,張寶林在長安汽車董事長任上乾的很辛苦,預計是費力不討好的,如今看來,長安汽車終於有起色之後,調令馬上就到了。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調離長安汽車,對於張寶林來說未必不是好事,畢竟接下來的競爭更為艱難,現年55歲的總裁朱華榮雖然得以升遷為長安汽車董事長,但是接下來的任期也不會很輕松。
畢竟,從眼下來看,中國汽車集團要想發展的持續且平穩,自主與合資都好是第一要素。
公開資料顯示,張寶林生於1962年,今年58歲,曾擔任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黨組成員、中國長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等職務,歷任長安汽車副總裁兼銷售公司總經理、長安汽車董事、總裁等職務。
自2017年三大汽車集團一把手"換防"之後,擔任長安汽車董事長職務,對於已經服務長安汽車20年的張寶林而言,接手董事長位置之時,正是長安汽車網近十年來的下滑通道。
長安汽車2017年累計銷量達287.2萬輛,同比下滑6.23%;2018年全年累計銷售汽車213.78萬輛,同比下滑25.6%;2019年全年銷售汽車則為175.9萬余輛,同比下滑15.16%。
直到2020年5月,長安汽車1-5月累計銷量636586輛,依然同比下滑6.28%。
因此,張寶林算不算功成身退,這個情況很難判斷。
畢竟張寶林執掌長安汽車期間,長安汽車就一直低谷趴行,張寶林自己也將其描述為「在爬坡」。
直到張寶林離任,這個坡似乎還沒見頂。
長安汽車自主品牌雖然有不俗的表現,但是合資板塊依然未見起色,嚴重拖累長安汽車的營收與利潤,2019年財報顯示,長安汽車虧損高達26.47億元人民幣。
這是長安汽車上市23年來首次出現年度虧損。對於虧損原因,長安汽車在財報中表示:「主要由合聯營企業投資收益下降所致」
戰略目標難以兌現
或許用生不逢時來形容張寶林更為合適,他正式接手長安汽車以後,業績伴隨著大跳水,兩個合資項目夥伴相繼退出:2018年9月,鈴木正式退出中國市場;2019年底,長安掛牌出售了手上50%的長安標致雪鐵龍的股權。
僅剩的長安福特和長安馬自達都陷入困境,一蹶不振。
自主板塊,受累於合資項目的一片哀嚎,長安汽車不得不「靠自己」,倒是重新走出了不俗的成績。但是,無法彌補合資板塊表現不力的深坑。
除了提出的一個又一個的戰略,業界對於張寶林的評價或許不會太高。
張寶林時期,長安汽車接連發布了多個戰略,2018年的第三次創業計劃是一個全面的戰略,可以理解為長安汽車全面轉型的戰略。
其具體內容為,「一個核心+四大轉型「的發展思路,優化現有品牌架構,形成長安乘用車、新建中高端乘用車、歐尚汽車、凱程汽車四大品牌,還包括長安汽車的新能源戰略、智能車戰略以及2020年和2025年的目標規劃。
在相關具體的戰略目標當中,提到了「到2020年,長安汽車的銷量將達到400萬輛,市場佔有率12.7%。其中自主品牌銷量246萬輛,實現中國品牌規模國內第一,全球前十二;新能源車型銷量35萬輛,躋身行業第一陣營。」
今年剛好是2020年,根據長安汽車官方公布的今年1-5月的銷量數據的63.65萬輛來計算,目前僅實現原本戰略計劃「400萬輛」銷量的15.91%。
從目前來看,長安汽車實現2020年戰略目標的可能性很低,幸運的是,張寶林已經無需直面對這一份成績單的最終版本。
接下來,是朱華榮的時間,根據相關的慣例,完不成戰略目標的鍋,或許也不需要朱華榮來背,畢竟如今的長安汽車自主板塊表現還是不錯的。
明天會更美好嗎?
「長安行天下,明天更美好」,這是長安汽車的品牌Slogan。
朱華榮接替張寶林也是很容易預見的局面,畢竟除了朱華榮,目前沒人能夠帶領長安汽車走出困境,重回輝煌,至少目前來看確實是這樣。
朱華榮接手的長安汽車,遠比另外兩大央企汽車集團要困難,也遠不如持續下滑的上汽集團,合資板塊幾乎全軍覆沒的局面,短時間很難挽回,並且合資板塊的復甦也不是長安方面說了算。
從目前的局面看,長安的第三次創業難言成功,但所謂「人走茶涼」,長安的戰略成果或許已經翻篇了。
接下來要如何,或許我們可以預測,長安汽車很快會提出一個新的戰略和計劃,3-5年後才能見到結果。
隨著張寶林的離去,當初提出「第三次創業」時的各種承諾,如「長安汽車將在2025年實現中國品牌規模國內第一 ,全球前十。在長安發布的香格里拉計劃中,也指出2020年完成三大新能源專用平台打造;2025年全面停止銷售傳統意義的燃油車。」結果,是一個都沒實現。
今年年中正式接手,朱華榮由計劃執行者,變成了戰略制定者,根據最新的消息,朱華榮可能暫時身兼董事長和總裁職務,這樣的人事安排令人難以琢磨。
有分析人士指出,這或許是長安體系對於人才的培養不夠,朱華榮如今的身後缺乏有力的支持,才不得不身兼董事長與總裁職務。
另一種可能性則是,如今時間節點越發臨近第三次創業戰略的第一階段成果驗收期,或許無人願意在這個時間點出來接替朱華榮執行者的擔子,背上張寶林畫出的「戰略大鍋」。
依點評:
長安汽車並非沒有機會,只是「天時、地利與人和」,這三大基本要素,長安汽車都不具備優勢,隨著張寶林的離任,第三次創業的戰略是否還繼續執行,如何執行,將成為考驗朱華榮的一個嚴肅的課題。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G. 長安汽車金融與長安汽車什麼關系
聽這名字就知道應該同屬於長安公司,長安是一家汽車生產企業,而長安汽車金融應該是針對一些人貸款買車而提供的金融服務。
H. 北京現代汽車金融有限公司的董事及高管人員
周焰明董事長
黃有老董事
姜小棟董事
李教彰董事、總經理
朴弘圭董事、首席財務官
王建華董事
徐康賢董事
陳金亮副總經理、首席運營官
禹慶元首席風險官
葉林首席銷售官
畢凡首席行政官
曹建寧首席人事官
I. 長安汽車人事有什麼變動
長安汽車人事變動公告 ,三位副總裁離任。
5月29日,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於公司高級管理人員變更的公告。網通社從公告中了解到,副總裁龔兵先生因工作變動不再擔任副總裁職務,且不在公司任職,未持有公司股票;副總裁黃忠強先生、羅明剛先生因工作變動不再擔任副總裁職務,仍在公司任職,未持有公司股票。
龔兵
黃忠強曾任長安公司總經理辦公室副主任、主任,長安集團總裁助理,副總裁,長安鈴木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後任長安汽車副總裁職務至今。羅明剛則於1995年加入長安汽車,之後先後任長安福特馬自達發動機公司執行副總裁、黨支部書記,並於2009年任長安汽車副總裁至今。
來源:鳳凰網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