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做好老年客戶的銀行服務
老年人對於網點服務人員的容忍度和滿意度都明顯高於青年人和中年人。但是我們仍然不時看到有網點人員嫌老年人羅嗦、麻煩,對老人愛搭不理,甚至埋怨和責怪他們。一般而言,老年人比較體諒銀行網點服務人員工作的不易,對他們的要求並不苛刻,只要態度溫和,耐心就非常滿意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網點人員應該懷著愛心和耐心,多關注來網點的老年人,多一句問候,多一個指導,多一份叮囑,踐行銀行的服務承諾。客戶特徵決定客戶需求,客戶需求引導客戶服務。為老年人提供金融服務,銀行既要在硬體配備上貼近其需要,又在人員投入上周到細致,還要在產品線設置上迎合老年人的風險偏好,真正做到為老年群體提供個性化服務。
㈡ 人口老齡化對金融風險的影響
人口老齡化、經濟和金融
人口老齡化,以及如何監管金融產品和服務以應對由此引致的問題對於全球而言將越來越重要。確切而言,這些問題與金融服務(包括銀行、證券、保險等所有金融部門)的根本屬性深度關聯。
事實上,我已數次警告過,在我們的經濟決策中,忽視人口因素會造成不利甚至嚴重後果,尤其會涉及資產價格泡沫、貨幣需求與通貨膨脹。我曾指出,資產價格泡沫最有可能發生在「人口紅利」末期。在該階段,一個國家受益於勞動人口的增長。與之相反,在資產價格泡沫破裂後,由「人口負擔」所導致的增長潛力下降,很可能造成經濟長期停滯。這一現象,在日本、美國和外圍歐元區國家都曾出現。當前歐元區所遭受的不幸,根源其實在於人口變遷或老齡化所引致的結構變化。
人口老齡化可能對金融服務產生重大影響,這就需要新的政策予以應對。在這里,我想提出兩個問題:一個是跨業乃至跨境調整的必要性,另一個是如何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根本不確定性。
跨業和跨境協調的必要性
隨著社會逐漸老年化,老年公民成為金融資產的主要持有人。然而,隨著年齡增長,基於人之本能,很多人可能在管理金融資產時成為風險規避者。因此,在一個成熟經濟體,老齡化致使其增長潛力較低,在如何向經濟體系中的潛力部門提供風險資金以鼓勵企業家穩健承擔風險和提高價值生產方面,就面臨著嚴峻問題。
更具體一點,金融產品和服務應使得老年公民能夠維系生活品質,並推動形成「長壽是福不是禍」的社會環境。除了公民的「養老錢」,這些金融產品,也被期望發揮不同功用。考慮到在許多國家,老年人的平均健康程度在改善,這些金融產品和服務在幫助老年人口保持活力並力所能及地為社會作貢獻,同時降低與年齡增長有關的風險(如疾病)方面,重要性與日俱增。為提供這些產品,金融機構必須與其他行業合作,充分利用其先進技術和經驗。與此同時,金融機構作為一個聯系富裕老年公民階層與潛力企業家階層之間的中介,也應利用自身經驗去度量、分散和管理各種各樣的風險。所有這些嘗試,都不可避免地涉及「跨業」元素。
進一步地,隨著發展中經濟體轉變為成熟經濟體,在一個老年化經濟體中,人們會將其儲蓄投資於海外的發展中經濟體,以獲取更高回報,這是人之本性。因此,對一個成熟經濟體而言,充分利用跨境交易的好處並管理好伴生風險,也很重要。
金融產品和服務的跨業及跨境擴張趨勢即將來臨,它將對當前的金融監管架構帶來嚴重挑戰。毫無疑問,這需要建立一個全面綜合的監管架構。只專注於一個特定部門的監管很可能會導致「水床效應」——問題只是被簡單地轉移到其他部門,而不是被有效地解決。
預期壽命和生育能力的根本不確定性
首先,我要點出與之相關的兩類風險:一類涉及預期壽命或者長壽,另一類涉及出生率或者生育能力。接下來,我將闡述衡量整個經濟體中這兩類風險的根本不確定性,以及其對監管可能造成的後果。
現實世界中,我們面臨形形色色的風險,長壽風險便是其中最根本的一個。一個人會生存多久,除了神仙,沒有人能夠未卜先知,給出精確答案。雖然經濟學教科書一般性地指出,如果沒有不確定性,則資源的有效配置將更容易實現,然而,即便人們精確知道自己哪天出生,卻鮮有人知道自己何時將駕鶴西去。我們是人類,不是神仙,我們需要接受這種不可避免的不確定性,金融服務在幫助我們管理這種固有的不確定性所帶來的風險、進而確保我們能夠喜樂融融地度完一生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人口的老齡化,為應對長壽風險,社會對金融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出現增長。
應對長壽風險需要有必要的工具,工具提供方必須能夠管理整個經濟體中的伴生風險。為此,諸如保險機構等金融服務提供方等傳統上都會利用「大數定律」。該定律假設,隨著樣本數的增加,所有樣本的平均值,比如平均預期壽命,將更具可預測性。就生育能力而言,也被認為是遵循「大數定律」。盡管一對特定夫婦生育孩子的確切數字我們無從知曉,但每對夫婦的平均生育率卻很大程度上是能夠預測的。主流觀點認為,在大數定律基礎上,人口結構的變化基本上是可預見的。
不幸的是,這種觀點卻並非總能站得住腳,或者更直白一點,很多事例表明它是不正確的。以日本為例,在20世紀70年代到21世紀初,對總生育率的預測出現錯誤已是家常便飯,由此使得生育率不斷被向下修正。政府一再公開發表預測,宣稱生育率的下降只是暫時的,人口出生率預計很快將再次上升。同樣,預期壽命的預測結果也顯示,實際壽命一直超過預測數值。
這些失誤連連的預測揭示了老齡化進程的根本不確定性。如果實際結果偏離了對經濟體中全部人口預期壽命的預測結果,則所有的金融服務提供方都將受到影響。例如,對長壽風險產品而言,即使是細微的偏差,也可能顯著增加提供方的風險敞口。
避免「打補丁」和「一團糟」問題
一旦這種偏差導致意想不到的虧損積聚,就需要進行監管方面的改革。然而,這種藉由損失引致和推動的監管改革,往往只會導致對監管架構「打補丁」,這反過來又將導致進一步的損失和更多的「補丁」,形成惡性循環。這種對監管框架的臨時性調整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可能會引起計算機編程人員稱之為「義大利面條式代碼」(也稱「一團糟」)的問題。這種情況下,監管框架變得過於復雜、彼此糾纏,就像義大利面條一樣,而人們對此毫無頭緒、束手無策。
因此,我們必須謹慎行事,預測不能過於樂觀,尤其是當這些預測關乎總體監管架構時,任何預測錯誤都可能會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當觀察到預測出現錯誤時,尤其在處理諸如「一團糟」等風險時,對於如何做出恰當的政策反應,事先設定一個明確的戰略,也是非常重要的。應持續地對監管架構的性能進行修訂,且任何時候都要有俯拾即來、隨時可用的必要手段。伴隨著這些措施的施行和發揮功用,就有可能防止一個單純的預測誤差最終演變為整個體系「不可逆性」的紊亂。從這個意義上說,它將一個次優的「故障解決」機制納入我們一貫沿用的整體架構,這比起自詡預測結果總是合理且客觀的、進而去一味追求最優方法的做法,能更好地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挑戰。
結 語
對金融機構和監管主體而言,新近的金融危機已徹頭徹尾地顛覆了金融服務的圖景。在雷曼危機之前,人們往往只看到金融新產品(如證券化產品、衍生產品和跨境交易產品)「光明的一面」,堅信我們已「背靠大樹」,得到了這些先進的、創新性的風險管理和投資工具的有力支持。然而,危機的爆發暴露了伴隨它們的風險和相關問題,現在人們的眼中盡是這些金融服務「黑暗的一面」。
不管怎樣,金融產品和服務仍具有必然需求,因為它可以幫助個人和企業管理各自風險方面。只有私人實體實現了穩健的風險承擔,才能實現經濟的持續發展。此外,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面臨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問題,金融機構理應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這尤其是出於長壽風險管理和應對出生率下降問題的需要。由此一來,金融機構如何充分利用其技術和資源,就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因此,金融服務提供方應當為人們提供應對生命中的各類風險和嚴重不確定性的工具,確保人們能夠享受生活、安度晚年,藉此推動經濟社會的進步。
在這方面,我認為,監管機構應考慮以下兩件事:其一,監管機構應具有跨業以及某些情形下跨境的視角,尤其是在人口老齡化階段,為確保經濟能夠分散風險,進而實現持續發展,監管機構應該要有一個宏大的設計。其二,監管機構應該意識到,一個理想的監管架構需要不斷演進,推動其演進的一個原因便是人口老齡化以及伴生的經濟和金融服務方面的結構性變化。
㈢ 老年金融包括哪些內容為什麼
定義:中國人口老齡化步伐的加快,客觀上要求包括老年金融在內的老齡產業加快發展起來。同時,收入的不斷增加以及時間的充裕,提升了老齡人口對金融產品的需求。不少老人開始關注金融理財熱點,同時也慢慢有選擇地加入到金融投資活動中來。老人關注並投資金融產品,多數是為了盈利,也有一部分是為了娛樂交友及打發時間。
發展現狀:
從老年金融業務發展的情況看,目前還處於初始期和探索階段,針對老年人的金融業務尚未完全開展起來,還沒有規范化,更沒有產業化,
業務范圍:
比如老年融資貸款、老年醫療保險、老年房地產以及老年旅遊等相關金融業務都處於初步發展階段。經常見到有人在路邊擺攤設點,甚至上門推銷投資理財產品,也時常聽到老年人上當受騙的消息。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表明,要大力發展老年金融業務,推進其產業化、規范化。
㈣ 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這兩個概念如何區分
可以從以下兩點區分這兩個概念:
1、兩者的定義不同:金融產品是指投資標的,即為投資項目。而金融服務是指投資者參與整個投資所享受道德服務。
2、兩者的內涵不同:金融產品是指股票、期貨、外匯、現貨、貴金屬等投資項目。而金融服務,包括在做投資之前,給予投資者所需要投資的項目產品介紹,開戶,後期服務等。
㈤ 適合老年人投資理財的產品有哪些
老年人理財選擇正規大平台很重要,獲得安心收益同時能更好的保障資金安全。度小滿理財就是原網路理財,度小滿理財是度小滿金融(原網路金融)旗下的專業化理財平台,提供基金投資、活期理財和銀行定期理財等多元化理財產品。度小滿理財幫助用戶安心實現財富增長,用戶根據自己的流動性偏好、風險偏好進行選擇適合的理財產品。目前,度小滿理財已持續安全運營近5年時間,往期產品也均完成了本息兌付。
此條答案是由有錢花提供:有錢花是度小滿金融(原網路金融)旗下的信貸服務品牌,點擊測額最高可借20萬。有錢花大品牌靠譜利率低,滿易貸最低日息0.02%起,借款1萬元利息最低每天2元,息費透明,最快30秒審批,最快3分鍾放款,支持提前還款。手機端點擊下方馬上測額。
㈥ 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這兩個概念如何區別呢
可以從以下兩點來區分這自兩個概念:
1、兩者的定義不同:金融產品是指投資標的,即為投資項目。而金融服務是指投資者參與整個投資所享受道德服務。
2、兩者的內涵不同:金融產品是指股票、期貨、外匯、現貨、貴金屬等投資項目。而金融服務,包括在做投資之前,給予投資者所需要投資的項目產品介紹,開戶,後期服務等。
㈦ 老年金融包含哪些內容
老年融資貸款
老年醫療保險
老年房地產
老年旅遊
㈧ 老年用品和服務行業有那些
老年用品和服務行業有以下內容:
老年文化交流中心文化中心項目。組織各類有益於身心健康的社會公益活動,積極推動各項文化娛樂活動的開展,具體有:
各種講座課堂:科普健康課堂、國學養生講堂;興趣小組:舞蹈、戲曲等;展覽活動:攝影、繪畫展覽;文藝演出:粵劇、琴類表演。
老年人用品專賣店與傳統老年人專賣店一樣,銷售助行類、生活便利類、按摩類、家庭保健用品外,還有特色的銷售物品:
專門針對老年開發的運動健身器材;老年人玩具;老年人圖書;老年人失禁用品;自主生產服裝品牌。
老年人服務機構中心,提供各種專業的、高效的技能培訓:電腦、繪畫、英語;組織旅遊:以交流中心為平台,組織老年人群出遊;提供家政服務:安排人員服務家中不方便的老人;喪禮代辦:為有需要的老年人家屬提供有特色的喪禮服務;舉辦聚會:替老年人群體組織和舉辦聚會;
(8)老人金融產品和服務擴展閱讀:
在社會總需求中,隨著老年人特殊需求的迅速增長,以滿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養老服務設施、日常生活用品和社區服務、娛樂業的新型產業。業內亦稱「銀色產業」、「銀發產業」。
老年產業的發展是人口老齡化的必然結果。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的絕對數和比例不斷增加,將帶來一場深刻的人口革命——步入老年型國家。在未來的近半個世紀中,我國老年人口一直是呈迅速增長的發展趨勢,而且高齡老年人口增長速度又大大快於低齡老年人口增長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