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金融公司貸款還要收考察費嗎
這個費用是考察的跑路辛苦費。有些公司要,有些不收,具體分析看看
『貳』 縣級金融辦有實權嗎權力有多大都負責什麼直接管理哪些單位
1.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設置和職權:可以任免一些縣里的副職,其他沒什麼好說的。
2.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縣委員會
設置和職權:凡有條件的地方,均可設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各地方的地方委員會,也可不設秘書長。其他沒什麼好說的。
3.縣人民法院
設置和職權:(不解釋)
4.縣人民檢察院
設置和職權:(不解釋)
5.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設置和職權:沒有行政權,不是行政主體。工作包括:1.公文處理職能;2.調研信息職能;3.督促檢查職能;4.協調事務職能;5.搞好服務職能;6.外事僑務職能;7.負責指導和協調全縣政務信息網建設職能;8.辦理縣政府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6.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設置和職權:每個地方不完全一樣,一般縣發改委負責全縣整體經濟發展,招商、以工代賑、對外經貿、海外務工。人稱小政府
7.縣經濟委員會(經貿委)
設置和職權:(貌似合並了,現在叫工信局)
8.縣教育局
設置和職權:科室包括,教產管理中心;裝備辦;招生辦;督學辦公室;職稱教科;普教科;學前科;計財科;人事科;辦公室。
職權包括,教育資金,教學安全,教師職稱,普通話推廣,學校設立審批等。
9.縣科學技術局
貌似搞搞科研
10.縣民族宗教事務局
就是少數民族事務
11.縣公安局(幹部一般高配為副處級)
設置和職權:1.保障有關公共秩序和社會治安的法律的實施;2.鎮壓反革命分子的現行破壞活動; 3.預防和制止盜匪和其他犯罪分子的破壞活動;4.依照法律管制反革命分子和其他犯罪分子;5.管理戶口;6.管理劇場、電影院、旅店、刻字、無線電器材等行業和爆炸物品、易燃物品及其他危險物品;7.保護發生重大刑事案件的現場,協助有關部門破案;8.指導治安保衛委員會的工作;9.在居民中進行有關提高革命警惕、遵守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的宣傳工作;10.積極參加和協助進行有關居民福利的工作。
(縣長和縣委書記為正處,他們下屬的各個局其實只是科級單位,鑒於公安局的重要性,局長一般由縣委常委或者副縣長兼任,因此縣公安局為副處級。公安局一把手一般都是地方副手。
現在中國的公安和警察有些混淆,包括其所指人員和稱呼應用,廣義上警察是公安的一部分,警察又包括了如法院檢察院的警察人員。總之,這個概念還很混亂。當前中國,公安將成為警察的曾用名。)
12.縣監察局(一般與縣紀委合署辦公)
設置和職權:監察局是中國地方政府機關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人民政府行使監察職能的機關,與中央政府的監察部、省、自治區政府的監察廳對口。
13.縣民政局
設置和職權:厄,這個好啰嗦,包括內部權力、行政許可、行政確認、行政登記、行政處罰。大家最熟悉的是婚姻登記,其實還有很多雜七雜八的如,收養、撫恤、傷殘軍人、社會福利證書審核發放、地名管理、五保戶、低保、追認烈士、新辦福利機構審批等等。內部權力包括內部人員的任免調動、考核獎勵,機關財務支配等等。亂七八糟的。想了解的自己查。
貌似這個局還是有很多實際工作的。
4.縣司法局
設置和職權:地方司法局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管理和監督,地位與三權(政府、檢察院、法院)平衡,但又不是獨立的一個宣傳管理法律的職能部門。
司法考試就是這個部門組織的(為什麼不是教育部在組織?)這個部門還負責刑滿釋放和勞教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其實這個部分的工作可以並入教育系統和公安系統)。還負責公正活動,還要研究起草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不是有地方人大和常委嗎?)
業務處室:辦公室、法制處、研究室、法制宣傳處、律管處、公管處、基層處、司法考試處、計財處、法援處、審計處、行政處、組織處、人事警務處、宣教處、老幹部處(這里也有老幹部處)、紀檢委(監察處)
直屬機構:律師協會、公證處老幹部活動中心(老幹部活動跟司法有什麼關系?)、律師培訓中心 法律援助中心等
15.縣財政局
設置和職權:負責財政收入和支出,促進工農及其他各項事業的發展(管你P事),培訓專職財會人員(又搶教育系統的生意)。
16.縣人事局(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同時為外國專家局)
設置和職權:人事局是政府職能部門,下設編制委員會辦公室、職務改革辦公室、工資股、人事調配股、檔案股、人才交流中心、人力資源部等。
此部門執行國家公務員制度,負責全縣國家機關公務員的職位 分類、考試錄用、考核、職務升降、獎懲、工資福利、退休退職、權力保障等工作。什麼編制了,工資了,人才流動了,機構設置了,大中專畢業生分配了,軍隊轉業幹部安置了都歸他管。
貌似他有很多工作,但想想也不對。人家發多少工資他管著了嗎。至於人才流動不流動的,是市場的事吧。畢業生現在也不用分配了。就剩下軍隊轉業幹部和公務員考試了。
7.縣知識產權局 (原專利局)
設置和職權:(很多)
這個是必要存在的。
18.縣國土資源局
設置和職權:國土資源局是負責對國土資源進行調查、規劃、保護、促使其合理利用的政府職能部門。有耕地保護、地政地籍、土地利用、土地整理、執法監察等部門。
19.縣規劃局
設置和職權:測繪、工程審批、城市規劃等。還有一些其他職能和其他部門穿插的不表。估計中國就是叫這個孫子部門規劃成這樣了。千城一面呀!!!
20.縣建設局
設置和職權:跟上邊個孫子是弟兄倆也負責規劃測繪,不過這個還管著供水、燃氣、市政工程、城市照明、城市廣告、公共客運(天哪!)、房地產、園林、建材市場(這個可以獨立於市場外),還負責局機關和下屬單位的黨群、紀律檢查工作及工、青、婦、老幹部工作。最要命的是還管著歷史文化名城的審批和保護工作。
21.縣市政管理委員會(市政工程處)
設置和職權:貌似是所有地下的管道和線路,當好像也負責綠化,鋪設人行道等等。應該就是市政公司。
22.縣交通局
設置和職權:(居然不負責航空,難道航空不是交通飛機不是交通工具呀。)這個部門手裡有工程,負責公路規劃,管理客貨運輸,有水的地方還負責水上安全和船員培訓,協同有關部門制定投資、價格、稅收、信貸、勞動工資、外匯和其他有關交通行業的規定。還負責交通備戰,承辦國防動員委員會的相關工作。
23.縣糧食局
設置和職權:厄,糧食局很重要。
24.縣商務局
設置和職權:這個部門打假、反壟斷、反傾銷,好像還管著屠宰。當然還有其他方面的只能。
25.縣文化局
設置和職權:文化局也能罰款,好像還有收費項目。管理圖書和文化市場。
26.縣衛生局
設置和職權:負責衛生、慢性疾病、疾病的預防控制、婦嬰保健、艾滋病防治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還負責新農合基金管理中協調(這個很難理解)。
27.縣人口與計生委
設置和職權:(MLGB不解釋)
28.縣審計局
設置和職權:國企呀、金融機構呀、財政收支呀、外援呀等的效益或執行結果他都管管(跟財政局啥關系)。還能起草一些審計方面的法律法規。
29.縣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設置和職權:是個新部門(國務院直屬的國資委03年成立的,是個特設機構。指導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和重組,代表國家向一些大型企業派出監事會。能起草國有資產管理的法令。)
30.縣地方稅務局
設置和職權:我國現行稅種共有24個,按照財政分稅制的要求,將24個稅種按照實際情況劃分為中央稅、中央與地方共享稅、地方稅三種。其中,中央稅歸中央所有,地方稅歸地方所有,中央與地方共享稅分配後分別歸中央與地方所有。為適應分稅制的要求,全國稅務機關分為國家稅務局(簡稱國稅)和地方稅務局(簡稱地稅),負責徵收不同的稅種。國稅主要負責徵收中央稅、中央與地方共享稅;地稅主要負責徵收地方稅。
地稅還要宣傳依法納稅。
31.縣國家稅務局
設置和職權:(同上)國稅可以起草稅收方面的法律。
32.縣工商行政管理局
設置和職權:起草有關法律草案;管理經營活動;監督商品質量;查處違法直銷和傳銷案(誰都可以當警察);反壟斷;監督經紀人;合同管理;指導和監督廣告活動;商標注冊和管理;為政府決策和社會公眾提供信息服務;監督個體和私營主。
33.縣質量技術監督局(28—33這幾個屬垂直管理)
設置和職權:貫徹技術監督方針;組織重大質量事故調查;組織實施品牌戰略;負責產品質量監督(不下四個部門管了);標准化;統一管理計量工作;負責ISO質量認證;負責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大型游樂場、裝用機動車輛安全監察和監督管理;負責棉花等纖維質量監督工作,依法查處違法環節;承擔打假辦日常工作;承擔食品安全。
34.縣環境保護局
設置和職權:1973年我國才開始有這個方面的辦公室、88年才正是建立。
35.縣水利局
設置和職權: 水利局就是現在的水務局,主要搞水利工程建設管理,防汛抗旱,水資源管理,給排水等。
36.縣工業促進局(某某業促進、服務局)
設置和職權:這個真不了解,也沒查到。應該不是每個地方都有。
37.縣農業局
設置和職權:貫徹農業方針;提供農產品和生產資料的價格及財政補貼;菜籃子工程;農業環境等;農業科研教育等;種子、化肥、農葯、飼料等等的檢測管理;動植物防疫;組織農業方面的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管理農機;扶貧開發。
內設機構:辦公室、政策法規科、計劃財務科、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科、市場與經濟信息科、科技教育課科、種植管理科、農業機械化管理辦公室、畜牧獸醫辦公室、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人事科、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
38.縣廣播電視局(38、39進來部分地區已經合並)
設置和職權:有個地方電視台。
39.縣新聞出版局
40.縣文物局(屬文物局下副科級單位)
41.縣體育局(部分地區與教育局合並)
(上述四個局在部分地區發生了不同情況的合並,也有部分地區的教育局和文化局與這些部門進行了合並,例如文化局並廣播局,廣播局並新聞局等等的。體育局和教育局很早前開始合並了。)
42.縣統計局
設置和職權:這個就是全國水份最大的局。可以不帶行李橫穿撒哈拉了。
43.縣物價局(屬發改委下副科級單位)
設置和職權:這個部門也反壟斷。
44.縣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
設置和職權:像這樣的部門越少越好,多了就踢皮球了。
45.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設置和職權:同上
46.縣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
設置和職權:要法院干什麼的。
47.縣信訪局
設置和職權:啊
48.縣人民政府研究室
設置和職權:不懂不懂...
49.縣人民防空辦公室
設置和職權:沒有戰爭你就多餘。
50.縣林業局
設置和職權:這個負責樹林子,包括野生動植物保護和退耕還林、封山育林、植樹造林、綠化、森林保護、木材管理(莫名)、森林防火。
51.縣信息產業局
設置和職權:促進信息化產業發展的。包括電子產品的製造與開發。
52.縣老齡委
設置和職權:全稱為中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是一個地方、部門、組織、單位為了領導、管理、推動老年人群的全面工作的。
53.縣行政服務中心
設置和職權:原名行政審批服務中心,是集信息與咨詢、審批與收費、管理與協調、投訴與監督於一體的綜合性行政服務機構。
54.縣招商局
設置和職權:給縣里拉項目的,跑業務的很累,做辦公室的很閑。有項目就有獎金。(也正是因此,一些地方領導,直管招商,不問後話。例如某縣的縣領導出台政策給企業三年免稅,企業都呼啦啦的來了,來一個企業領導拿一份獎金。三年免稅過了企業又呼啦啦的走了,領導就繼續招商,繼續拿獎金。)
55.縣房產管理局
設置和職權:有物業科、綜合科、白蟻防治所、測量隊等部門,會管理物業公司,廉租房和拆遷也管。
56.縣外事僑務旅遊局
設置和職權:有的地方旅遊和外事是分立的。
57.縣水產局
設置和職權:漁業。
58.縣園林局
設置和職權:搞綠化什麼的,職權跟市政規劃交叉了。
59.縣紀委
設置和職權:黨內鬧矛盾的人會在這里相互控告。
60.縣委組織部
設置和職權:落實幹部政策;考察縣的領導班子;制定幹部隊伍反戰規劃,選拔和培養年輕幹部;落實當的組織工作路線;承辦黨代會,人大,政協的有關工作和代表的考察;管理國企領導班子建設;指導全縣的知識分子;負責確定建國前黨員的一些個事事;負責黨員幹部的信訪;向上級打小報告;辦理老幹部的離退休手續。
這個部門有實權那。
61.縣委宣傳部
設置和職權:縣委宣傳部負責統管全縣一切宣傳媒體及事物,報紙、電視什麼的。部長是當然的縣委常委,但是不實惠。(手裡沒項目就撈不到油水)
62.縣委政法委員會
設置和職權:也是黨的領導班子什麼的這一套。還維護社會穩定什麼的(真不知道他怎麼維護)。
63.縣委政研室
設置和職權:不懂,但這個科室的主任是正科級的。
64.縣委台灣工作辦公室、對台辦
設置和職權:你說你是有多麼害怕台灣呀,每個縣都按上個這玩意兒,一個內地縣關台灣P事。
65.縣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
設置和職權:快瘋了。
66.縣國家保密局(機要保密局)
設置和職權:我潛伏看多了,但是這個真有。就像某國當年的秘密警察和某蔣當年的軍統。
67.縣委統戰部
設置和職權:統一戰線這個大家都知道,他還管著台灣工作辦公室。
68.縣委黨校
設置和職權:你們都懂。
69.縣地震局/地震台/抗震辦
設置和職權:吃米田共的部門。
70.縣中醫管理局
設置和職權:除了中醫好像還管點其他事,農村衛生、社區衛生服務之類的。
71.縣作風辦
設置和職權:聽說還有糾風辦呢
72.縣鄉鎮企業局(輕工企業局或當地龍頭產業的主管局)
設置和職權:承擔全省鄉鎮企業的宏觀指導和協調服務職能,具體負責承擔全省農業產業化,農村三產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管理和鄉鎮企業統計管理。
73.縣運輸管理局
設置和職權:負責國家、省內有關道路運輸方針、政策、法規的貫徹實施,落實上級運管部門的工作部署和工作任務;制定全州行業發展規劃,工作計劃;實施行業發展各項宏觀調控措施;依法行使對道路客、貨運輸、運輸站場、汽車維修、駕駛員培訓以及運輸服務業的行政許可和市場監管職責;負責道路運輸行政執法工作,維護道路運輸行業安全和道路運輸市場秩序;負責道路運輸站場建設,監管國有資產;負責公路運輸管理費的徵收。
74.縣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設置和職權:簡稱C.I.Q,是為國家進行出入境檢驗檢疫工作的部門。職責是對出入境的貨物、人員、交通工具、集裝箱、行李郵包攜帶物等進行包括衛生檢疫、動植物檢疫、商品檢驗等的檢查,以保障人員、動植物安全衛生和商品的質量。(縣內沒有國境線怎麼辦呀。)
75.縣公路管理局
設置和職權:厄又是個管公路的。
76.縣海事局
設置和職權:內陸的海事局管江河湖泊的,跟環保、水利、交通又交叉了。
77.縣綜合行政執法局
設置和職權:這個只有地方有,他下設的執法大隊就是城管!
78.縣老幹部局
設置和職權:照顧一幫退休的幹部。
79.縣政府采購辦公室
設置和職權:沒什麼可說的。。
80.縣監獄管理局
設置和職權:沒什麼可說的。
81.縣政府新聞辦公室(與縣委外宣辦一個機構兩個牌子)
設置和職權:沒什麼可說的。
82.縣人民政府參事室
設置和職權:大概是起草案的吧。
83.縣檔案局(館)
設置和職權:沒什麼可說的。
84.縣畜牧局
設置和職權:跟農業局的一部分職權重合。
85.縣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
設置和職權:沒什麼可說的。
86.縣機構編制委員會
設置和職權:機構編制委員會,負責管理所有納入國家行政編制和事業編制的單位的編制安排。
87.縣政府口岸辦公室
設置和職權:剛改的好像是。
88.縣農業機械管理局
設置和職權:重合了農業局一部分職權。
89.縣車管所
設置和職權:主要負責承辦機動車注冊、變更、轉移、抵押、注銷登記,機動車駕駛證申請、補領、換領、審驗及受理機動車和駕駛員相關的其他業務。
90.縣機關行政事務管理局(縣委縣直機關工委)
設置和職權:負責縣級領導的生活服務工作。縣機關大院的規劃實施、安全保衛、消防、物業管理等後勤保障工作。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及局本級財務管理和經費預決算工作。還有其他等等,是管後勤的。
91.縣婦聯(群團)
全稱: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
92.中國貿促會分會(群團)
93.縣殘疾人聯合會
有的地方殘聯是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有的是全額事業單位。
94.縣海外聯誼會(群團)
95.縣歸國華僑聯合會
歸國華僑聯合會屬於非政府性的社團組織,地位比較特殊,並在很大程度上行使著部分政府職能,主要任務、機構編制和領導職數由中央以及地方各級機構編制管理部門直接確定。
96.縣科協(行政編)
全稱:科學技術協會
97.共青團縣委
98.縣總工會
99. 縣委黨史辦
100. 縣消費者協會(非編)
是一個具有半官方性質的群眾性社會團體
101. 縣攝影家協會(非編)
102.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非編)
由全國性文學藝術家協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全國性的產業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組成的人民團體
103.縣工商業聯合會(非編)
一個群眾團體組織
104.縣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事業編)
105.縣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事業編)
從有共產黨開始就有了貌似
106.縣地方誌編委會辦公室
寫地方誌的
107.縣扶貧開發辦公室
108.縣委縣政府招待辦
縣委縣府的一個食堂兼旅館
109. 縣金融辦
設置和職權:地方政府金融辦是規劃地方經濟發展的金融大管家、地方金融生態建設的組織者、金融產業布局的掌控人、地方金融監控的防火牆
110.縣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
111.縣招投標中心
設置和職權:政府指定的開標工程交易地點
112.縣經濟信息中心(縣報社)(事業編,部分地區可能改行政編)
113.縣投資管理中心(員工事業編)
114.縣建設工程管理站
排水管理、路燈管理
115.縣關工委
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通常掛在組織部的下面,一般由退二線的領導擔任關工委主任,然後下面配專門的幹部。工作相對比較清松,屬於被遺忘的部門。
116.縣電教中心
攝影、攝像、網路維護、計算機維修、各種電聲器材的使用維修等
117.縣招辦(考試中心)
這個都知道
118.縣供熱公司(事業編)
119.縣供電公司(事業編)
供電局的人事編制都屬於省公司,現在的三產不屬於編制。
120.縣郵政局(事業編)
121.縣應急辦
政府的一個職能部門,主要負責應付各種災害、流行疾病、交通安全等突發公共事件的單位。
122.縣氣象局
123.縣水文水資源勘測局(部分地區與水利合稱水務局)
設置和職權:基本工作是監測河流、湖泊等水體的水量、水質、水位、水溫等要素。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公益事業。
124.縣通信管理局(通信傳輸局)
125.縣供銷社
我很奇怪,現在還有
126.縣農科所
127.縣駐外(京、省會)辦
128.縣無線電管理局
129.縣科學技術研究院
130.縣勘察設計研究院
131.縣人才市場
132.縣圖書館
不是每個縣都有
133.縣公路總段
大概是交通局下屬單位
134.縣中心血站
紅十字會下屬單位,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
135.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衛生局直屬的編制單位
136.縣人民醫院(事業編)
137.縣中醫院(事業編)
138.縣婦幼保健院(事業編)
139.縣中學(第一中學或以縣名命名的中學)
140.縣開發區管委會
許可權視開發區大小而定
141.縣工商聯(群團)
142.縣民革
143.縣農公黨委
144.縣民盟
145.縣致公黨委
146.縣民建
147.縣民進
148.縣九三學社
149.縣台盟
150.縣黃埔同學會
歸統戰部管理,主要是辦公室文秘和打雜
151.縣人民銀行(包括幾大商業銀行)
人民銀行是行政編,其他銀行是企業編(不是事業編)
152.上級銀監局駐縣監管辦
『叄』 金融市場調研有幾種方法 你認為金融市場調研最有效的方法是什麼
金融市場調研的方法一共有三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直接推銷。
『肆』 想赴美國考察金融行業,考察哪些企業好
有十年海外商務考察定製經驗的黃金州商務考察,一般做美國金融行業考察方案的時候推薦用戶進到摩根士丹利、花旗銀行、高盛集團、美林證券等世界500強企業,讓客戶與這些世界級的企業面對面,部門對部門的去交流溝通,就國內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實質問題進行解答探討。
親感興趣的話可以網路搜索黃金州商務考察,我們會先給您定製一套初步行程方案。
『伍』 工信部中國互聯網金融研究院的哪個領導來參觀中金國泰集團了
工信部研究院的常務副院長龔文等領導來參觀,並調研了中金國泰集團總部
『陸』 金融集團和金融控股公司是一個概念嗎、
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 張志柏
金融控股公司的定義及分類
金融控股公司可以從一個更廣泛的現象——金融集團化中進行考察。隨著新經濟的興起、經濟和金融的日益全球化,特別是金融競爭的日趨激烈,金融機構間的跨行業、跨國界收購、合並,以及金融機構的多樣化經營,金融集團化已經成為一種國際性的潮流。
金融集團是一種以金融業為主的企業聯合體,它具有完整的內部組織和管理架構,一般表現為由一個公司擁有或控股若干個子公司,集團的業務在每個子公司之間分配。金融集團化則是指金融集團興起的現象。金融控股集團公司則是指:集團以金融業為主;一般以一個金融企業為控股母公司,全資擁有(或控股)專門從事某些具體業務(如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等)的各個子公司;這些子公司都具有獨立法人資格,都有相關的營業執照,都可獨立對外開展相關的業務和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集團公司董事會有權決定或影響其子公司最高管理層的任免決定及重大決策。通過內部的資源配置,集團實際上可以從事多樣化經營(包括全能制經營)。很多金融控股集團在金融業之外,還兼營其他產業,如信用卡、網路通訊、房地產、貿易、建築、機械等其他實業和服務業。
附鏈接:http://www.stock1.com.cn/q/b12162681.htm
『柒』 怎麼考察金融公司是合法的,主要看什麼
經濟的快速發展成為了社會前進的最大動力,經濟的發展然投資行業進步的很多,現在多數的投資者在不斷的加入到網貸投資的行業類中,這是因為網貸平台中投資收益高、風險低、起點低成為了眾多投資者的最好理財選擇。哪些新手投資者在進入到網貸投資行業之後,應該如何選擇一個好的理財平台進行投資理財呢?
一、驗,了解借款方
這要企業和個人。假如借款方是企業,要看借款企業的擔保是什麼,主營業務是什麼;但是如果借款方是個人,要看更多的因素,如年齡、就職單位、工作年限、工作時長。
二、走,實地查看辦公地址
客戶可以親身實地去看一看這家公司是否存在,要看公司的注冊地是否和經營地一致。當然可能距離的和工作的原因,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到公司去核實,這也不大現實。可以通過其他渠道來查實這個網貸平台的辦公地點。
三、查,企業信息是否公開透明
很多網貸P2P在線理財平台跑路或倒閉的原因就是為了圈錢,初期目的不純。網站打著P2P旗號,藉助網站來攬錢。因此,一定要查清企業注冊信息,如果查詢不到則表明該企業不透明
四、看,了解清楚平台的風控
風險控制能力是判斷一家P2P平台好壞的關鍵。互聯網金融的本質是金融,好的平台必然注重風險控制能力,信審會非常嚴格。可以通過投資平台的年報數據等,看他們貸款的審核通過率等信息。除此之外還要看風控團隊成員背景。
五、防,不要輕信高年化收益率
利率過高的不靠譜。年化收益率超過24%、有自融嫌疑的平台一定要格外小心。正常出借人的投資回報率通常在7%-12%之間。如果借款利率超過基準4倍,超出部分是不受法律保護的。
『捌』 從華能金融看產融結合在中國怎麼走
GE的傳奇在中國能否被復制?傑克·韋爾奇語錄對於中國企業是否也是靈丹妙葯?產融結合是否適合中國企業?GE在中國該如何改良?當中國眾多的大型企業紛紛涉足金融之時,似乎到了該探究其中的原因和回答這些問題的時候了。走近華能,我們試圖從華能金融的布局和思路來找到這些答案。GE模式的華能探索在華能,金融板塊的發展似乎在受到GE的影響,但又有所不同。2000年華能重組後對於金融板塊也進行了重新定義。而這種定義似乎與GE有關。2002年,重組後的華能管理層與時任GE總裁的傑克.韋爾奇進行了一次會晤。在這次會晤上,傑克·韋爾奇說了這樣一段話:「GE資本服務公司的成績證明,產業辦金融有利於產業加速發展。」2003年底,華能設立了華能資本服務公司,對系統內金融資產進行專業化、規范化的管理與運作。2011年,華能集團總經理曹培璽專程赴GE考察調研,同年再次會見GE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伊梅爾特。對於GE為華能帶來哪些借鑒,曹培璽的觀點是,GE的結構調整,不是簡單地依據某個產業的盈利情況進行調整,而是依據產業發展趨勢和企業風險控制進行科學論證。而他的這種思路,也在影響著華能資本。事實上,華能也一直保持著對GE金融的跟蹤研究,包括其在歷次金融動盪中的應對策略以及GE調整收縮金融業務的舉措;其成長發展的背景及其與中國的不同等等。產融結合、協同發展、資源共享的獨特模式,造就了GE以及GE金融的成功。與GE金融定位相似,華能金融產業一直堅持走依託主業、服務主業的發展之道,在實踐中不斷強化對集團業績支撐和功能服務兩方面的定位。收購和退出一直都是GE的核心業務,和國內許多企業從事金融業務主要關注金融行業不同,GE金融與GE集團一樣更加註重運用資本運營手段,關注所有可能的收購機會。這一點,華能也在學。作為集團金融產業的控股公司,華能資本負責統籌金融股權與資產的管理。GE模式突圍華能為什麼要辦金融?這似乎要從兩個方面說起。歷史上,華能涉足金融始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華能金融公司,是中國最早一批產融結合的實踐者。成立華能金融公司的目的就在於以金融支持電力主業,做大做強電力主業。多年來華能金融產業的發展,也形成了華能一個強有力的支撐,成為了華能集團公司發展戰略定位的主要構成產業之一,直到目前,華能仍然走在國內產業集團辦金融的前列。產業需求上,華能是一家火電企業,對於發電用煤的價格沒有發言權,而發出來的電也只能賣給國家電網,在電的價格上也沒有發言權。對於火電企業的虧損,一些人認為是這些企業在煤炭價格處於高位時囤煤過多造成成本上升,也有人認為是經濟不景氣導致用電量下降造成的原因。但實際上,現行煤電價格機制不能合理引導電力生產與消費,不能解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上下游產業成本傳導問題,不能有效反映一次資源的稀缺程度、環境保護的外部成本和市場供需關系,才使火電企業呈持續的行業性虧損態勢。這似乎也正是幾乎所有中國火電企業之惑。「雖然發電越多虧損越大,但是發電企業必須保證國民經濟發展的用電需求,這是中央企業的社會責任。」曹培璽說。解決火電企業虧損的根本在於電價改革,而這種改革並不是企業能夠改變的。因此留給火電企業的選擇只有兩種:或者在等待中擴大虧損;或者在內部挖潛中實現自我調節。這種內部挖潛是多元的。華能的內部挖潛以內部的結構調整和資源配置為重點,確定了「電為核心、煤為基礎、金融支持、科技引領、產業協同,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戰略定位。「十一五」期間,華能在內部挖潛上做文章——2010年,華能完成供電煤耗322.72克/千瓦時,比2005年下降了23.03克/千瓦時,2011年更是降為318.4克/千瓦時,排名五大發電集團第一。近年來煤炭等能源類大宗商品價格的大幅波動,更凸顯了華能這樣一家火電類大型企業辦金融的必要性。因此在這個戰略定位中,金融被排在了第三位,定位在「支持」,對於華能實業經營的支持。中國式GE金融有電力行業分析師曾經做出過這樣一個分析:2012年一季度,電力上市公司有息負債為8080.4751億元,根據降息25個基點估算,2012年電力上市公司可節約財務費用8.8億元,相比去年電力行業凈利潤總額約有261.38億元而言,可提高行業凈利潤總額3.37%。由此可見,哪怕僅僅是25個基點,對於財務公司經營的影響也是巨大的。「電力投資項目資本金普遍按20%的比例設置。這就是說電力項目只要經營資產負債率就要超過80%。因此,內部挖潛、開源節流當中,圍繞自身主業,在金融結算、投資融資上要效益,也就成為了這個行業在目前煤電價格機制不太合理情況下的一種必然選擇。」華能財務公司總經理龔衛中說。華能金融採用的是這樣一種被稱為1+N的模式:華能集團出資並完全控股華能資本服務有限公司,華能資本控股和管理華能財務公司、長城證券、長城基金、景順長城基金、寶城期貨、永誠財險、華能貴誠信託、華能碳資產經營公司和華能景順羅斯投資顧問公司;同時參股交通銀行、杭州銀行、華西證券、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和華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如果單從金融產業視角看,華能金融並無優勢,但是由於起步早,平台建設比較完善,所以從企業辦金融視角看,華能金融的發展是存在整體優勢的。對於華能資本的定位,在華能集團「金融支持」的整體戰略下,華能資本又將其歸結於對電力主業的「業績支撐和服務支撐」。同時,對於掌控和管理著華能整個金融版塊的華能資本,還被賦予了華能資本「金融防火牆」的職能,確保市場波動不對整個實業產生重大影響。學會做減法是作為產業服務角色的金融板塊必須謹記的原則。在進行投資選擇中,華能資本始終遵循一個叫做「99+1」的原則,即一個方案如果99%符合投資需求,但只要有一點不合規的內容,就必須一票否決。為此,華能資本放棄了不少頗具潛力的投資機會。但是也正是由於這種穩健,在電力主業周期性變化比較大的情況下,華能金融真正對主業做到了「業績支撐和服務支撐」。華能金融發展到現在,利潤佔到了集團總利潤的四分之一強,2011年為集團節約融資成本達到了8億元以上。華能金融在學GE,但又與GE不盡相同。這種不同也是從對於GE的借鑒而來。華能金融產業的發展一直在追求著一種平衡,質量與速度的平衡,效益與規模的平衡。作為華能集團金融板塊的管理者,華能資本最大的特色在於兩點:其一是必須緊緊圍繞主業,無論是金融板塊的發展規模還是業務品種的開發,一定是依託主業和在集團公司可承受范圍內、對集團發展產生正能量的。其二就是由資本公司在金融與實業之間建立一道防火牆,防止金融風險向產業擴散。作為華能金融的戰略引導者,華能集團順應自身發展的需要,不斷加大對金融產業的資本投入,並且為了符合市場發展規律,引用了市場化機制來管理金融企業,其所有目的都是為了金融產業的科學健康發展。在對GE的學習中進行借鑒和改良,造就了華能資本貌似GE又區別於GE的中國式GE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