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香港的水電費一度多少錢
港燈每度電1.233元,中電每度電0.94元。香港居民每月前12立方米水是免費的。之後的31立方米用水,每立方米收費4.16港元,再往後的19立方米水價則為每立方米6.45港元。
B. 沒有物價局,香港怎麼管電價
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蘇偉文計算後認為,如果以2006年數據來測算,香港的電價可能有10%到13%的下調空間。當然,回報率下調也會讓兩家電力公司的收入直接減少50億元。出於環保和節能的考慮,協議中也規定了一些「嘉獎」的辦法。比如減排等,均可以增加回報率的允許空間。所以,最終電力公司的收入減少幅度多大,還要看電力公司自己的潛能和今後的表現。
對於壟斷企業的價格管制問題,是各國和地區政府比較棘手的問題。從企業來說,利潤越高越好。而政府一方面需要確保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另一方面要保證弱勢群體的利益。內地公用企業大多數是國有企業,政府和企業的取向似乎更加一致―――最大限度地「回報社會」,壓低利潤。因此,物價局批準的各種價格表面上都只是涵蓋了成本。但事實上呢?企業自身最了解自己的成本是多少。他們可以給員工多發工資,蓋豪華住宅區,開會就選五星級賓館。因此,這事實上反映了政策設定中的一廂情願。
而規定了定額回報率,當然企業也有可能通過加大固定資產投資,抬高分母,最終達到總利潤上升的目的。但是這與亂發工資不一樣,是有代價的。香港社會已由工業經濟轉型至服務型經濟,已經過了用電擴張的高峰期。如果過度投資,最終電力公司面臨的是無處售電,豈不枉費心機?當然企業還有各種辦法提高利潤,但是,固定回報率方法與物價局按成本核定價格法相比,前者的優點還是非常明顯。至少,國有壟斷企業的最大毛病―――揮霍、浪費,遇到固定回報率方法會收斂一些。
香港理工大學陳文鴻的觀點更有意思,他說正當的利潤率應是企業本身不斷從技術、管理方面提升效率,減少成本而來的。因此,還應該在特許合同中加一些條款保證企業有這樣的動力去提高效率,而不是躺在利潤率中不思進取。
公用事業的價格管制頗為繁雜,關鍵在於政府是否有心處理。成本定價法看似簡單明了,企業報來,物價局一核,價格就可以形成。不大需要公眾的參與和討論,但是後遺症很多。
C. 香港的電費怎麼和大陸的電價一樣多/而澳洲的電價是一塊多澳幣、
香港主要有兩家電力公司,港燈每度電1.233元,中電每度電0.94元。怎麼會跟內地一樣多。
D. 香港一年得用多少度電
不比上海小
E. 香港一般家庭的水電費是多少呢香港人回答
夏天:水費:老媽不說
電費:我家一個月1700多
煤氣:大約150
冬天:水:媽媽不說
電:500左右吧
煤氣一樣
F. 現在的居民用電是多少錢一度
居民一度電的價格是0.56-0.62元,目前電費電價每個地方可能存在差異,一般是由省發改委制定,基本上是在5毛多左右。同時還要實行階梯電價,一般是0-180度,180-280度,280以上三個階梯。基本上是每個階梯遞增1毛左右,還有一種情況就是5-10月份,在第二階梯優惠1毛,第三階梯優惠1毛5。
(6)香港居民用電價格擴展閱讀:
電價制度
在現實生活中,電價是綜合上述因素形成的。中國現行的電價制度是:按用戶用途輔以容量大小,分為生活照明用電、非工業用電、普通工業用電、大工業用電以及農業用電等大類,分別計價。在國外一般是生活及照明電價高於工業電價,工業電價高於農業電價,但我國是工業電價高於生活及照明電價。
同時根據各大類所需以及反映供電成本構成的不同要求,設置不同的電價結構,其中有的是單一制,有的是兩部制,並且根據電壓不同分若乾等級。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採用這種矩陣式電價表。一些國家和地區實行分時電價,效果顯著。
G. 香港多少錢一度電
港燈的是每度1.163(主要服務港島和離島區)
中電的是每度0.941(主要服務九龍半島和新界地區)
這些是民用的,而中電是按階段收費的,用電越多相機每度電會越便宜
H. 澳門和香港的工業用電電費和水費是多少啊
這個吥知道,曾經問過一個香港的網友,好像是不用交錢,社會承擔。
I. 香港工業用電費用多少錢1度
大約工業用電是0.82~0.89元/千瓦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