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清王朝是亡於一場股災嗎
一般讀者都了解,1911年清政府將商辦鐵路「收歸國有」,以路權為抵押向列強借款,導致了辛亥革命爆發,清王朝最終覆滅。
盡管當時清政府財政收支就不平衡,但也不至於要以路權為抵押向列強借款。難道清政府不清楚這樣做的後果嗎?
實際上,清政府很清楚這樣做的後果,只是1910年7月,上海股市因橡膠股票狂瀉而瀕臨毀滅,壓斷了清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自1886年德國人卡爾·本茨發明第一輛汽車之後,汽車逐漸成為人們追求的財富夢想。
令上海股市爆發風潮的蘭格志拓殖公司(英商麥邊創設)發行的橡膠股票。網路圖
清末新政的成果,就這樣損失殆盡。
據估計,在這輪交易中,中國商人投入上海市場的資金在2600萬至3000萬兩之間,投入倫敦市場的資金約1400萬兩左右,兩地加起來達4000萬兩之巨。股災發生後,這些資金幾乎全部被外國商人套現。
如此巨款的外流,讓清政府入不敷出的財政狀況雪上加霜,當時清政府的可支配財政收入不過一億兩左右。最後,清政府不得不將商辦鐵路「收歸國有」,以路權為抵押向列強借款。
當時的《時報》評論說:「此時財界擾亂已達其極,一般社會咸被其災,於是全國乃宣告破產矣。」
沒幾個月,辛亥革命爆發,清政府真的破產了。
⑵ 東北之虎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東北之虎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橡膠股票行情上漲
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汽車業的大發展,橡膠的需求量急劇增加。同時橡膠也成為眾多工業產品的新興材料,十分熱門。汽車、三輪車、人力車都換上了橡膠輪胎,上海人在布鞋、皮鞋外套一雙膠鞋,稱「套鞋」,再穿上橡皮雨衣,暴雨天也可照常出門,其它各種橡膠(當時上海人稱橡膠為橡皮)製品更是不計其數。1908年,英國進口橡膠總額達84萬英鎊,次年增加到141萬英鎊,美國1908年進口橡膠5700萬美元,次年增加到7000萬美元。受到生長周期、氣候、土壤等因素的制約,橡膠的生產規模在短期內無法擴大,註定了在一定時期內橡膠價格將持續走高。倫敦市場上的橡膠價格,1908年每磅2先令,1909年底猛漲到每磅10先令,1910年4月達到最高峰,每磅12先令5便士。倫敦的橡膠股票也隨之水漲船高。一家新成立的橡膠公司發行100萬英鎊的股票,半小時就被搶購一空,另一家公司發行的股票,最初每股10磅,發行不久後就漲到每股180鎊。
國際金融資本紛紛在適合橡膠生長的南洋地區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