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中國油價格

中國油價格

發布時間:2021-07-30 03:28:08

1. 現在國內的原油價格是多少

昨日,山東煉化界多位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透露:中石化旗下的勝利油田將於下月調高原油結算價,漲幅約12%,具體的調價方案將於下月初公布。勝利油田有關人士對此消息予以確認。據分析,在其帶動下,國內原油價下月可能大幅上調。 勝利油田將調高結算價 昨日,山東煉化界多位人士向本報透露:中石化旗下的勝利油田將於下月調高原油結算價,漲幅約12%,具體的調價方案將於下月初公布。勝利油田有關人士昨確認調價一說,但稱並未接到具體方案。 來自石化資訊供應商「石油網」提供的數據顯示,勝利油田原油結算價為5450元/噸(不含稅),大慶油田為5478元/噸(不含稅)。去年,國際原油價格還未突破100美元,我國進口原油平均價格就已接近5000元/噸。如今,國際原油價格已高居120美元之上,國內原油價格調價沖動驟增。 「因勝利油田是參考國際原油價格來設定國內結算價的,現在國際油價漲得那麼凶,我們是肯定要調價」,勝利油田有關人士昨日說。 一位與勝利油田業務往來頻繁的山東煉廠原油部負責人則告訴記者,勝利油田的初步方案是將現行的5450元/噸結算價提高至6200元/噸左右,「最終方案將在下個月月初公布,無論最終價格如何,大漲不可避免。」山東東營市另一家與該油田有業務往來的地方煉廠原油部負責人也證實了上述說法。 「全國各油田都將跟進」 「如果調價,全國各油田都將跟進」,石油網一成品油研究員告訴記者,近期,多家煉廠都談及油田調價一事。「各大煉廠按國家下發的指標給煉廠提供原油,勝利油田、大慶油田是行業內的標桿企業,只要一方調價,其他油田都會隨之調價。」 盡管如此,因國內成品油價格並未放開,國內原油價格上調並不會波及現有的成品油零售價格。但「各大煉廠會相應地調高成品油批發價」,上述研究員說,這會給國內成品油調價帶來壓力。 同步播報 國務院:抓緊投產新建煉油能力 國務院常務會議昨日指出,當前我國煤電油氣運供需總量基本平衡,但一些地區的電煤、柴油及電力供應仍比較緊張,必須進一步採取有力措施,科學調度,協調配合,統籌解決突出矛盾。會議要求,做好成品油總量平衡和市場供應,抓緊投產新建煉油能力,加強產運銷組織協調,支持企業增加生產。同時,千方百計保證農業「三夏」用油,增加重點地區柴油投放數量

希望採納

2. 以後中國的油價格會是什麼價格

(一)原油價格 經過多年改革,目前我國原油價格已經與國際市場基本接軌。國內油田生產的原油按品質不同,參照國際市場價格也不同。(國內原油分為輕質油、中質油I、中質油II、重質油四種。國際相近品質參照油種為:輕質油參照塔皮斯原油,中質油I參照米納斯原油,中質油II參照辛塔原油,重質油參照杜里原油。這四種原油價格有的比紐約WTI原油價格要低,例如辛塔原油;有的比紐約WTI原油價格要高,例如塔皮斯原油;而米納斯原油價格與紐約WTI原油價格接近。)總體上看,國內原油價格水平與變化幅度與國際市場價格基本相同,例如,大慶原油8月下旬價格也接近60美元/桶。 當然,也有專家認為,考慮到我國進口的原油中,從中東地區進口的佔50%左右,而中東地區原油品質相對較低,價格與WTI原油價格有每桶8美元左右的差距,所以進口原油價格整體水平並不是特別高。據統計,我國主要原油進口企業7月份原油進口平均價格為52.43美元/桶,比紐約WTI原油價格低6美元左右,比布倫特原油價格低5美元左右,比國內油田原油價格也略低一些。 綜合國產原油和進口原油價格,國內原油平均價格水平應當比WTI原油價格每桶低5美元左右。 (二)成品油價格 對於社會比較關注的成品油價格,經過多年的改革,其價格形成機制要點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汽油、柴油出廠價和批發價,由企業自主制定,國家不再干預(供軍隊和鐵道、交通等專項用油除外);二是汽油、柴油零售價實行政府指導價。此外,國家從嚴控制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的條件,減少國內成品油調價頻率;考慮國內市場消費結構,調整汽油、柴油比價,合理安排國內汽油、柴油價格;建立國內成品油價格的調控機制,設定國內成品油漲(降)價區間,相對穩定成品油價格。亞洲許多國家也有與我國類似的成品油價格管理體制。 因此,近三年來國內成品油價格變化幅度和調整頻率要明顯小於國際市場,國內汽柴油價格僅上漲了不到50%,約為國際市場漲幅的三分之一。國內成品油價格也由過去高於國際市場價格變為遠低於國際市場價格。例如,2003年1月份,(新加坡、鹿特丹、紐約)三地市場90號汽油進口到岸完稅價格為2899元/噸,而國內出廠價格為3020元/噸,國內石化系統零售價為3592元/噸,分別比進口成品油價格高121元/噸和693元/噸。隨著國際市場油價不斷攀升,國內成品油價與國際市場相比越來越低,到2004年12月份,三地市場90號汽油進口到岸完稅價格為4942元/噸,而國內出廠價格為3750元/噸,國內石化系統零售價為4310元/噸,分別比進口成品油價格低1192元/噸和632元/噸。因此,我國東南延海地區走私成品油轉變了風向,由進口走私轉為出口走私。 國內油價與其它能源價格相比處在較高水平 近幾年來,在石油價格大幅上漲的同時,國內其它能源價格也有較大幅度上漲,其中煤炭價格從2002年250元/噸上漲到今年6月份最高的427元/噸,漲幅為71%。但煤炭價格漲幅要低於原油價格漲幅約60個百分點。而且與石油不同的是,自去年以來,由於高耗能行業投資受到控制、煤炭產量穩定增長,國內煤炭價格今年下半年以來已經開始出現回落的態勢。根據監測,36個大中城市煤炭價格7月份比6月份下降0.12%,8月份比7月份又下降1.96%。而石油價格卻在持續上漲,7、8兩個月,國內成品油中汽油零售價格環比漲幅分別為6.75%、2.91%。石油價格與其它能源價格走勢開始背道而馳。 從各種能源之間的比價關系來看,國內油價也比其它能源價格水平高。按國際通用的按熱值計算各能源的價格比,煤炭、石油、天然氣的比價關系,大致為1:1.5:1.35,而據測算,我國實際大致為1:4:3。再從煤、電、油三者價格的變化幅度進行比較,油價也是最高的。以1992年煤、電、油價格為100,2003年煤、電、油的價格指數分別為266.47:303.41:556.39。總之,與其他能源價格相比,我國油價水平是最高的。這也是我國石油開採行業利潤水平遠高其它能源行業的重要原因,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今年1-7月份,我國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利潤總額為299.9億元,同比增長81.5%;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利潤總額為1606.17億元,同比增長74.69%;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利潤總額為457.04億元,同比下降1.48%。

3. 中國石油價格表

石油的價格是跟國際接軌的,被價格管制的是汽油、柴油等價格,由於去年以來國際石油價格上漲太快太多,而國內在食品價格上漲的帶動下,通貨膨脹的威脅很大,所以政府為了控制過快的CPI不得已採取了控制價格的手段,導致目前汽油、柴油價格沒有成本高,相對低,而供應也比較緊張
6月19日,國家發改委作出上調成品油價格的決定。其中汽、柴、煤油每噸分別上調1000元、1000元和1500元,上調幅度分別為16.7%、18.1%和25.2%。上調幅度創下成品油價格調整的最高紀錄。表面看來,中國國內油價的上漲是「有形之手」調控的結果,但真正的驅動力量卻並非如此。

4. 什麼是中國原油價格

中國原油價格是中國國內石油貿易中石油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計量單位常用「元/噸」表示。
中國原油價格定價機制經歷了四個階段:完全計劃價格體制階段、雙軌制價格體制階段、逐步向國際石油市場價格水平靠攏階段、與國際石油市場價格接軌階段。
1980年以前,是完全計劃價格體制階段。這段時間,中國一直實行計劃經濟,由國家統一制定原油價格。在1973年以前,國內油價與國內物價水平相比一直處於低價位,但與當時國際油價相比卻呈現高價位狀態。比如,1960—1970年,中國原油價格為130元/噸,按當時匯率折算,價格水平高於同期國際油價。1971年國家適當調低了國內原油價格,1973年的油價水平仍然高於國際油價。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以後,國際油價大幅上漲,但中國原油價格變化不大,1974—1981年一直低於國際水平。
1981—1993年,是雙軌制價格體制階段。1981年國務院批准實行了1億噸原油產量包干,允許超產原油按當時的國際油價出售,從此原油價格出現了包干內平價和包干外高價的雙軌價格定價機制,綜合水平由於價格雙軌制的出現而逐步提高。
1994—1998年,是逐步向國際石油市場價格水平靠攏階段。1994年5月,鑒於國內石油市場秩序的混亂,國家對原油價格進行了重大改革。國家對國產陸上原油實行國家定價,並根據不同油田的情況將油價分為兩檔價格:一檔價格為原計劃內平價、高價原油「並軌」提價;二檔價格為部分較困難的油田和計劃外原油。這一改革改變了中國原油低價的歷史,為油價水平逐步向國際油價接軌打下了基礎。此時期的陸上原油價格,一檔平均每噸946元,二檔平均每噸1202元。一檔、二檔綜合平均每噸1020元,合16.8美元/桶。海上原油按國際油價水平銷售。
1998年以後,是與國際石油市場價格接軌階段。1998年,中國石油市場受到了國際油市低迷、國內油市不振的雙重打擊,成品油走私又一次對國內油品市場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穩定國內市場,實現國內原油與國際市場的接軌,1998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國家計劃委員會出台了「原油、成品油價格改革方案」。定價原則是,國內陸上原油運達煉油廠的成本與進口同質原油到廠成本基本相當。其具體作價公式為:原油結算價格=原油基準價+升貼水。確定原油基準價的機構是國家計劃委員會(現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從此,中國原油價格實現了與國際石油市場接軌的機制。

5. 中國的油價為什麼這么便宜

國家給補貼!
--------------------------------------------
「漲價時與國際接軌、降價時講中國國情」,這話是針對國際油價一路下跌,國內油價卻遲遲不降說的,但挨批的石油石化企業也是一臉委屈:國際油價雖然降了,可國內油價還是比國際油價低得多啊,我們的煉油企業還是在虧損啊!
石油巨頭的抱怨肯定會招來一片罵聲,但某種程度上這的確是事實:汽油柴油等成品油,國內的價格都大大低於其他石油消費大國。讓我們比較一下上周北京和倫敦97號無鉛汽油的價格:北京是5.42元人民幣/升,倫敦0.9英鎊(合人民幣14元)。英國的油價與德法比荷意等歐盟國家相當。美國的油價大大低於歐盟,但也比中國高出20%左右。
按照常理,東西賣的便宜,企業的利潤就不應該很高。奇怪的是,國內石油公司的利潤率反而高過歐美同行,比如2005年中石油的利潤率是26.2%,埃克森美孚的利潤率只有10.6%。這一差距不可能用成本控制或技術先進等因素來解釋,僅舉一個指標,中石油的員工數量十倍於埃克森美孚,運營成本怎麼可能比後者低?
究竟是什麼因素導致了這種低價下的高利潤呢?奧秘之一是稅收,歐美石油公司要向政府交納高額稅賦,政府則將稅款用於公共服務。讓我們比較一下英國和中國燃油價格中的稅率,英國油價中稅的比例高達70%以上,而中國是30%左右。資源稅一項,中國公司每噸是14-30元人民幣,只有海外同行的幾十分之一(美國公司超過130美元/噸)。這些少交的稅款,就變成了國內石油巨頭的利潤。可以說,稅賦的差距是國內石油行業獲得暴利的決定性因素。
奧秘之二是國內公司可以用原油環節的利潤來彌補煉油環節的薄利或虧損。中石油中石化都是集勘探開采煉油銷售於一體的公司,各業務板塊間可以交叉補貼。成品油價格國內確實低於國外,但原油價格國內卻高於國外。比如8月份進口原油的到岸價摺合人民幣約4133元/噸,國內大慶原油價格則是4493元/噸。
國內石油巨頭的高利潤還得益於在行業中的壟斷地位,2000年左右中石油中石化曾經出現過曇花一現的競爭場面,雙方為了爭奪油站針鋒相對,各顯神通。但最近幾年他們視壟斷為正常,常常公開開會議論提價,制定行業准則,使得中國的石油市場幾乎成為中石油中石化系的天下。沒有競爭壓力,自然就沒有降價的壓力。
所以一方面是跟國際相比我們的油價低,有上漲空間,另一方面,就目前的油價而言中國的石油行業已經是暴利了,如果再漲價,豈不是推波助瀾?這一矛盾,只能通過資源價格改革和原油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來解決。中國目前的油價並非一個市場的產物,改革的方向,一方面要逐步讓市場來決定石油的價格,政府的調控手段應由直接定價轉向以稅收為主的間接調控。比如通過資源稅來調節中石油中石化這些公司的生產行為,促使他們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而醞釀已久的燃油稅應從需求方面調控廣大消費者的需求,減少非理性消費及浪費。
如果採用市場定價,中國油價的上漲將不可避免,因為中國石油儲量有限,石油消費卻高速增長,被人們寄予厚望的風能、太陽能在20年內又難以挑戰石油天然氣的能源消費主體地位。
面對如此前景,我們實在應當反省一下我們的生活方式。有過西方生活經驗的人都會感覺到,發達國家的富人和中國的富人生活狀態差不多,但中國的富人更具有炫耀性,對資源的消耗和浪費更厲害。發達國家的情況就有所不同,從油價這個方面來說,富人可以買車,但你要買很貴的油來繳稅,周一至周五進城還得交擁堵費,國家利用這筆稅費來治理環境,來讓窮人也能夠享受到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
所以,中國的油價到底是高是低,這並不是一個可以一言蔽之的問題

6. 中國石油現價是多少

截至北京時間4月20日9:30,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5月原油期貨電子盤報49.91元/桶,較前一交易日收盤下跌0.42元,交易區間每桶49.91-50.31美元。

這個是國際油價,來自中國石油網:http://www.104105.com/info1/shownews.asp?newsid=142746

國內油價是和國際接軌的

7. 中國的石油價格現在是多少錢每升

97#汽油價格為5.39元/升
93#汽油價格為4.98元/升
90#汽油價格為4.62元/升

8. 為什麼中國的油會漲價得那麼快啊

一、中國進口的石油沒有達到60美圓的。國際市場達到60美圓的是北海清質石油,其質量是世界上最好的,而中東地區、南美、俄羅斯出口的石油是無法達到60美圓的。而中國大量進口的是低質高含硫石油。據著名的經濟情報雜志分析,國際油價在54美圓時,中國進口的石油價格大多在30美圓左右。普遍認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劣質石油買家。 二、美國與中國石油價格比較。美國平均每升93號油大概是人民幣4.7元,可是人家那是加了30%的燃油稅,並且人家公路沒有收費,高速公路也基本不收費或者收費很低。而北京的類似汽油銷售價格已達4.24元,實際價格高於美國。如果有關方面說,中國成品油價格遠低於國際市場,更將被下面的例子駁斥的體無完膚。海關宣布上半年查獲的走私案件中,成品油、香煙等位居前三名。既然中國成品油便宜,那應該是從中國向國外走私才對,為什麼要從國外向中國走私?過去查獲的特大走私案件,都與走私汽油柴油等成品油有關,可見內外差價巨大,吸引走私者挺而走險。 三、石油企業報表顯示利潤巨大。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成為香港上市公司中最掙錢的,報道說利潤接近千億元,而其年經營額在5000億元左右,利潤空間已相當可觀,利潤率非常可觀。以凈資產收益來分析,即使是風光無限的房地產,其優質上市公司凈資產收益為5%到10%為主,而中國石化的凈資產收益,根據其2004年年報為17.32,其加權平均的凈資產收益為20.32%。大家說這是不是很驚人!是房地產行業優質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三倍,是房地產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四倍多。這才是驚人的暴利證明!我不久前與燕山石化公司的人士接觸,他們去年的利潤超過40億元,總結因素是價格高、市場好。可見,中國石油企業是很不錯的業績,怎麼還有長期虧損的說法,這不是欺負老百姓沒頭腦么? 四、上游壟斷掠奪下游競爭性行業,扭曲經濟結構 肆無忌憚的漲價,使中國經濟和宏觀調空的復雜局面加劇。可怕。成品油漲價,因為你是壟斷,但下游產業卻是競爭性行業,不能漲價。比如公交和計程車,關系群眾生活,其價格調整要經過嚴格審批,油價從2元漲到4元多,公交價格和計程車價格並沒有什麼提高,可見,油價上漲只能消化在成本和政府補貼中。汽車製造業是國家寄希望的產業,但消費環境不良,加上油價上漲,更是雪上加霜。老百姓近兩年的工資並沒有顯著增長,翻倍上漲的油價讓大家很難受。 可見,這是赤裸裸的掠奪,扭曲中國經濟結構,增加了所謂的膨脹壓力。盡管,中石油的滾滾暴利,讓國家,同時也讓某些不可明說的利益群體歡欣鼓舞,但是,這種危害中國經濟的掠奪經濟思路,將貽害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 我觀察大家對油價上漲雖然知道是中石油/中石化搗鬼,但是不知道要點! 我在這里澄清一下! 石油是戰略物資,國內的油田都是這兩個集團壟斷的。只有他們有開采和銷售權利。近幾年國家進口石油越來越多,今年會達到1.5億噸。進口石油消費的比例越來越大,豈不是兩大集團就沒有話語權了??放心。關鍵的石油進口權還是只有兩大集團所有。國內的煉油企業就算是油價再便宜,也無法自主進口,只能從兩大集團買他們加價進口的原油。 這樣兩大集團對內把持油田,對外把持原油進口權。國內原油價還不是他們說得算?國內的煉廠,包括兩大集團自己的煉廠是在虧損,那是因為原料石油(無論國產還是進口)的價格是兩大集團定的!兩大集團自己的煉廠虧損無所謂,反正在貿易/開采環節已經有足夠驚人的利潤了!! 而且煉廠虧損的情況可以成為汽油漲價的借口,掩人耳目。於是我們就這樣因為所謂的煉廠虧損,口袋的錢被淘空!!!! 石油是工業血液,現代基礎工業的王道!!兩大集團在上游敲骨吸髓,危害的是整個國家競爭力甚至國家安全!!90#油從今年3月份的3.18上漲到7月份的4.06,快一塊錢了,還不到半年!! 到底有多少物流企業破產阿?到底有多少企業背上沉重的運費成本阿?無恥的搶劫!!2004年兩大集團凈利潤2000億,咱們國家gdp才多少?11萬億,各行業綜合凈利潤最多按照5%算,也就5000億。可見40%的國家利潤都是兩大集團的!大傢伙都在給兩大集團打工呢!! 有人會問,油田是國家人民共有的,這兩大集團雖然壟斷,畢竟是中國自己的企業,為什麼這樣喪心病狂的掠奪財富不顧危害國民生機?其實這兩大集團都是海外上市企業!!所有權和資本不是純粹國家的了。資本是貪婪的,對利潤的追求是永遠也不會滿足的。看到這里,國內油價未來的走勢相信每個看過帖子的人已經很清楚了。 我很擔心國外投資者利用兩大集團的壟斷地位掠奪中國人民的財富。從這個角度講,兩大集團已經站在人民的對立面上了!!有時候看到紡織廠的女工雖然一天12小時的拚命幹活,居然連500塊錢的工資都得不到,原因是有的工廠因為紡織原料漲價(非棉的紡織品大部分是石油變得)或者停產/或者破產。心情真是無法描述。前一陣子還聽說北京有的哥為了多跑出點錢過勞死...真不知道中石化/中石油有2000億的純利還叫囂虧損要求漲價的嘴臉是什麼麽樣??那2000億人民的血汗錢又有多少進了原本已經很富裕的老外口袋裡!! 無論如何,兩大集團正在擠垮國內非自有的煉廠,同時也正在擠垮社會上的非自有的加油站。如果現在的情況不得到改變,兩大集團的目的很快就會完全實現。 可能有人問,目前發改委已經批了19個非國營的公司可以進口石油。其實私營企業進口石油除了要有進口權,還要有配額,2005年非國有進口配額一共才0.1億噸,根本沒有影響市場!而且兩大集團除了因為自己是國有公司,進口不受限制之外,還注冊了非國有企業,也在這19家裡面混,用他們的實力搶占絕大部分配額!!太狠了!!關於私有企業石油進口權/配額計劃具體詳情大家可以查詢國家商務部網站看看!! 我是業內人士,所以知道兩大集團的要害!注意到很多人誤解油品漲價的原因,實在看不過去了,才發言的。可惜我不是記者,否則早就揭他們的老底了! 謝謝大家幫頂,大家有工夫就轉貼,不要讓整個社會被兩大集團"煉油廠虧損/加油站虧損"的幌子騙了

閱讀全文

與中國油價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水壺行業融資商業計劃書 瀏覽:423
apifx外匯平台 瀏覽:888
銀行對理財產品賠付嗎 瀏覽:344
股票資金杠桿厶楊方配資 瀏覽:215
中圉銀行外匯排 瀏覽:254
電腦開機後有個小杠桿 瀏覽:867
2015年法國匯率是多少錢 瀏覽:850
金融控股集團管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13
湖南省外匯管理 瀏覽:177
企業的外部融資需求的正確估計為 瀏覽:167
杠桿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瀏覽:709
黃金外匯長線投資杠桿 瀏覽:900
注銷公司股東不出面怎麼辦 瀏覽:345
杠桿簡單小實驗杠桿 瀏覽:189
股權收益權信託城投 瀏覽:972
12年人民幣對日元匯率 瀏覽:32
哈特瑞姆心律專科醫生集團 瀏覽:777
中原國際商品交易所 瀏覽:831
理財靠譜還是基金好 瀏覽:421
5月1日外匯兌換人民幣匯率 瀏覽: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