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廢舊金屬是怎樣提煉黃金的
提煉黃金有許多的方法,我們今天就講其中的強酸分離法。顧名思義,就是用酸性極強的物質將黃金分離出來。強酸分離法按不同的酸來分,可以分為三種:
一、硝酸分離法。將濃硝酸倒入燒杯中,將電路板,CPU等剪碎,放到燒杯中。將燒杯放到燒杯架上,用酒精燈加熱。通過過濾,就能得到片狀黃金。此方法優點是操作簡單,缺點是硝酸腐蝕性大,易傷人,會產生有毒氣體。
二、王水分離法。王水的配置方法為硝酸一份,鹽酸三份。王水配置好後,將待提煉物體放進去,等反應結束後,過濾,然後進行加熱,最後,放入銅片,進行置換。此方法同樣簡單,但是缺點是回收率低,因為有不同的物質在裡面,提煉困難。
三、硫酸雙氧水分離法。首先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將硫酸和雙氧水混合,將待提煉物體放入。靜止反應結束後,得到的顏色為黃色的物體就是黃金。
此方法的優點是得到的黃金純度高,反應快速,易過濾。缺點是成本高昂,會產生不易處理的廢酸。
二手手機舊電腦和手機電池中含有眾多金屬,回收後可以提煉出金、銀、銅、鈷、鋰和其他貴重金屬,再次用於工業生產:
據調查,從金礦中挖出的1噸金礦石平均只能生產5克黃金,而一噸廢棄的手機能夠提煉出150-200克以上的黃金、100公斤銅、3公斤銀以及其他金屬。可見,廢舊手機電腦的的確確是座金礦啊!
事實上,電腦手機回收之後不僅可以做提煉金屬處理,還可以進行二次銷售和再生製造。
以二手手機回收平台換換優品為例,其分級處理方式十分環保,提升了手機再利用的各組件分解、處理、再生能力,有效地提高了電子資源的循環利用率,為深加工產業模式提供了行業模板。
2. 金子是怎麼提煉的
一部分是叢金礦上提煉,還有一種是通過電子垃圾中提煉出來,如:電腦板、手機板及各種散件都有黃金,專業提煉叢各種金礦和含金電子垃圾提煉黃金的。
3. 金子怎樣從礦石中提煉
對於黃金 的提煉,其實是比較困難的,一般只能是工廠才能做,如果樓主你是個人的話,我還是奉勸你不要做了,因為提煉黃金需要比較多的設備,還有一些化學葯品。一般來說,岩石狀的金礦的含金量一般為每噸礦石4克左右,也就是說,就算是大的黃金提煉廠,一般來說,也只能從每噸的金礦石中提煉出4克左右的黃金,而樓主你只有50斤的礦石,也就是25公斤的礦石,按照這樣算來,一般情況來說,最多也只能提煉出0.1克左右的黃金,樓主你試想一下,0.1克的黃金到底是有多少,並且你的提煉技術也不可能達到大型的提煉廠的技術程度吧?
也就是說,你基本上不能提煉出其中的黃金。所以我還是奉勸樓主你,最好不要這樣做!
別人的提煉程序是一般先把礦石粉碎,然後再經過篩選,得到含金量較高的金礦石,然後再用氰化法來提煉其中的黃金,而且還有經過一些過濾等等的過程,是很復雜的,要不然,黃金的生產成本也不會在我國達到80塊左右一克啦
4. 黃金提煉方法
1、硝酸分離法
提煉黃金可以使用硝酸分離法,將濃硝酸倒入燒杯中,把需要提煉黃金的金屬放入燒杯內。之後將燒杯放在燒杯架上,同時用酒精燈加熱,之後就可以得到片狀黃金。
2、王水分離法
此外提煉黃金也可以使用王水分離法,將一份硝酸和三份鹽酸配置成王水後,把需要提煉的金屬放入王水內,等金屬反應結束後進行過濾。之後進行加熱,最後放入銅片進行置換,同樣可以將黃金提煉出來。
3、硫酸雙氧水分離法
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將硫酸和雙氧水混合,再把需要提煉的技術放入硫酸雙氧水溶液內,等金屬反應結束後,得到的黃色金屬物體就是黃金。
黃金提煉的原料
以前黃金提煉的原材料主要來源於金礦石,從金礦山開采出來的含金的礦石,其中還含其他貴金屬。眾所周知,黃金的應用面是相當廣的,電子元件、首飾、電池、醫用膠片、線路等,應用方面非常廣。所以現在電子垃圾、首飾廢料也都可以提煉黃金以及其他貴金屬。
黃金精煉是批將金泥或合質金中的雜質去除,使金產品能夠達到黃金交易質量標准要求的工藝。
5. 黃金是怎麼形成的
金子的形成原因:
大約在二十六億年前的太古代,火山噴發把大量的金元素,從地核中沿著裂隙,帶到地幔和地殼中來,後經海洋沉積和區域變質作用,形成最初的金礦源.大約在一億年前的中生代,因受強大力的作用,地殼變形褶,褶露出海面,金物質活化遷移富有集,形成金礦田,即我們所說的岩金。
在岩金富集地帶,岩石氧化後往往留下許多自然金.地表淺層的岩金,經過數千萬年的風化與剝蝕,岩石變為沙土.因金的性質穩定,因而被解離為單體,在河水的搬運過程中,又因其比重大,因而在河流的穩水處沉積下來,於是形成沙金礦。
據明朝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一書的記載大意是:中國產金地區,約有100多處,難以一一列舉。山石中出產的,大者名叫馬蹄金,中者名橄欖金、帶胯金,小者名為瓜子金。
水沙中出產的大者名叫狗頭金,小者名叫麩麥金或糠金。平地掘井得者,叫面沙金,大者名豆粒金。但都要先經過淘洗後進行冶煉,才能成為整塊的金子。
(5)黃金是怎樣提煉的擴展閱讀:
在自然界中,金以單質的形式出現在岩石中的金塊或金粒、地下礦脈及沖積層中。金的單質在室溫下為固體,密度高、柔軟、光亮、抗腐蝕,其延展性是已知金屬中最高的。
在19世紀之前,人類社會的黃金生產力水平非常低,有人研究認為:在19世紀之前數千年的歷史中,人類總共生產的黃金不到1萬噸,如18世紀的100年僅生產200噸黃金。
黃金因為極其稀有而十分珍貴,黃金開采成本非常高、諸多物理特性非常好,具有極好的穩定性便於長期保存,這些特點使得黃金得到了人類社會的格外青睞,黃金已經成為人類社會復雜機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6. 黃金是怎樣提煉出來的
生金亦稱天然金、荒金、原金,是熟金的對象,是從礦山或河底沖積層開采出,沒有經過熔化提煉的黃金。生金分礦金和沙金兩種。 礦金,也稱合質金,產於礦山、金礦,大都是隨地下湧出的熱泉通過岩石的縫細而沉澱積成,常與石英夾在岩石的縫隙中,礦石經過開采、粉碎、淘洗,大顆的金可以直接揀取,小粒的可用水銀溶解。礦金大多與其他金屬伴生,其中除黃金外還有銀、鉑、鋅等其他金屬,在其他金屬未提出之前稱為合質金。沙金,是產於河流底層或低窪地帶,於是石沙混雜在一起,經過淘洗出來的黃金。沙金起源於礦山,是由於金礦石露出地面,經過長期風吹雨打,岩石北風化而崩裂,金便脫離礦脈伴隨泥沙順水而下,自然沉澱在石沙中,在河流底層或砂石下面沉積為含金層,從而形成沙金。熟金是生金經過冶煉、提純後的黃金,一般純度較高,密度較細,有的可以直接用於工業生產。不能人工合成的天然產物。
7. 黃金如何提煉出來的
可鍛性:首屈一指。可以造成極薄易於捲起的金片。1盎司重的金可以錘薄至400萬分之1呎厚及100平方呎面積大。古代人將它錘成薄片,來撲成廟宇和皇宮上面做裝飾。這些都可以說明黃金極強的柔韌性、可鍛性。黃金的顏色為金黃色,金屬光澤,難分解。硬度2-3,純金19.3,熔點1064.4℃;具良好的延展性,能壓成薄箔,具極高的傳熱性和導電性,純金的電阻為2.4p。純金具有良好的抗化學腐蝕性,是最好的電鍍材料。黃金易鍛造、易延展,可碾成厚度為0.001毫米的透明和透綠色的金箔。0.5克的黃金可拉成160米長的金絲。
8. 黃金是怎麼煉出來的
黃金是在自然界中以游離狀態存在而不能人工合成的天然產物。按其來源的不同和提煉後含量的不同分為生金和熟金等。
生金亦稱天然金、荒金、原金,是熟金的對象,是從礦山或河底沖積層開采出,沒有經過熔化提煉的黃金。生金分礦金和沙金兩種。
礦金,也稱合質金,產於礦山、金礦,大都是隨地下湧出的熱泉通過岩石的縫細而沉澱積成,常與石英夾在岩石的縫隙中,礦石經過開采、粉碎、淘洗,大顆的金可以直接揀取,小粒的可用水銀溶解。礦金大多與其他金屬伴生,其中除黃金外還有銀、鉑、鋅等其他金屬,在其他金屬未提出之前稱為合質金。礦金產於不同的礦山而所含的其他金屬成分不同,因此,成色高低不一,一般在50%-90%之間。
沙金,是產於河流底層或低窪地帶,於是石沙混雜在一起,經過淘洗出來的黃金。沙金起源於礦山,是由於金礦石露出地面,經過長期風吹雨打,岩石北風化而崩裂,金便脫離礦脈伴隨泥沙順水而下,自然沉澱在石沙中,在河流底層或砂石下面沉積為含金層,從而形成沙金。沙金的特點是:顆粒大小不一,大的像蠶豆,小的似細沙,形狀各異。顏色因成色高低而不同,九成以上為赤黃色,八成為淡黃色,七成為青黃色。
熟金是生金經過冶煉、提純後的黃金,一般純度較高,密度較細,有的可以直接用於工業生產。常見的有金條、塊、錠和各種不同的飾品、器皿、金幣以及工業用的金絲、片、板等。由於用途不同,所需成色不一,或因沒有提純設備,而只熔化未提純,或提的純度不夠,形成成色高低不一的黃金。人們習慣上根據成色的高低分為純金、赤金、色金3種。按含金量不同分為清色金、混色金、k金。
黃金經過提純後達到相當高的純度的金稱為純金,一般指達到99.6%以上成色的黃金。
赤金和純金得意思想接近,但因時間和地方的不同,赤金的標准有所不同,國際市場出售的黃金,成色達99.6%的稱為赤金。而境內的赤金一般在99.2%-99.6%之間。
色金,也稱「次金」、「潮金」,是指成色較低的金。這些黃金由於其他金屬含量不同,成色高的達99%,低的只有30%。
按含其他金屬的不同劃分,黃金又可分為清色金、混色金、k金等。清色金指黃金中只摻有白銀成分,不論成色高低統稱清色金。清色金較多,常見於金條、錠、塊及各種器皿和金飾品。
混色金是指黃金內除含有白銀外,還含有銅、鋅、鉛、鐵等其他金屬。根據所含金屬種類和數量不同,可分為小混金、大混金、青銅大混金、含鉛大混金等。
k金是指銀、銅按一定的比例,按照足金為24k的公式配製成的黃金。一般來說,k金含銀比例越多,色澤越青;含銅比例大,則色澤為紫紅。我國的k金在解放初期是按每k4.15%的標准計算,1982年以後,已與國際標准統一起來,以每k為4.1666%作為標准。
9. 如何提純黃金
混汞黃金提純法。這是一種古老的黃金提純方法,只要有耐心,可以提到很高的純度,具體方法如下:
汞齊化:黃金+汞+水;不斷研磨,直到無黃金顆粒為止,黃金與汞生成金屬間化物。
加硫:將硫磺粉與已汞齊化的金研磨混合。
空氣中加熱培燒:此時,多餘的汞揮發,賤金屬首先生成金屬硫化物,後期生成金屬氧化物
多次重復以上操作
加硼砂熔化成金錠:賤金屬氧化物與硼砂反應生成低熔點物質,浮於液體上層,純金在底部。
採用此方法要防止汞蒸汽中毒。
古代因為沒有硝酸硫酸等化學葯品,只能採用以上方法,現在我們可以將以上方法改進:
充分汞齊化
多次加硝酸去雜
熔化
黃金純度處決於汞齊化的充分度和硝酸去雜的徹底度,如果處理得好。黃金純度可達99%以上。
本方法適合用汞捕收的粗顆粒金的處理。
黃金(Gold)是化學元素金(化學元素符號Au)的單質形式,是一種軟的,金黃色的,抗腐蝕的貴金屬。金是較稀有、較珍貴和極被人看重的金屬之一。國際上一般黃金都是以盎司為單位,中國古代是以「兩」作為黃金單位,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金屬。不僅是用於儲備和投資的特殊通貨,同時又是首飾業、電子業、現代通訊、航天航空業等部門的重要材料。
黃金的化學符號為Au,金融上的英文代碼是XAU或者是GOLD。Au的名稱來自一個羅馬神話中的黎明女神歐若拉(Aurora )的一個故事,意為閃耀的黎明。
國際金價進入2015年後大幅飆升,紐約市場金價從每盎司1200美元一路上行,不到一個月已升至1300美元關口;統計顯示,紐約市場黃金期貨價格2015年來已累計上漲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