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貸款公司 與 財務公司 的區別是什麼
一、兩者的業務范圍不同:
1、貸款公司的業務范圍:辦理各項貸款;辦理票據貼現;辦理資產轉讓;辦理貸款項下的結算;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的其他資產業務。
2、財務公司的業務范圍:吸收成員單位3個月以上定期存款;發行財務公司債券;同業拆借;對成員單位辦理貸款及融資租賃;辦理集團成員單位產品的消費信貸、買方信貸及融資租賃;辦理成員單位商業匯票的承兌及貼現;辦理成員單位的委託貸款及委託投資;有價證券、金融機構股權及成員單位股權投資。
二、兩者的主要作用不同:
1、貸款公司的主要作用:貸款公司開展業務,必須堅持為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服務的經營宗旨,貸款的投向主要用於支持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
2、財務公司的主要作用:財務公司以資金為紐帶,以服務為手段,增強了集團公司的凝聚力。一方面,財務公司將集團公司一些成員企業吸收為自己的股東,用股本金的紐帶將大家聯結在一起。
另一方面,財務公司吸納的資金又成了集團公司成員企業信貸資金的一個重要來源,從而將集團公司成員企業進一步緊密地聯結起來,形成一種相互支持、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局面。
及時解決企業集團急需的資金,保證企業生產經營的正常進行。由於各種原因,企業經常出現因資金緊缺而影響生產經營正常進行的情況,財務公司成立後,它比銀行更了解企業的生產特點,能及時為企業提供救急資金,保證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
三、兩者的性質不同:
1、貸款公司的性質:非存款類金融機構。
2、財務公司的性質:存款類金融機構。
2. 會計,貸款額度與銷售收入的關系,急求!
一般情況下企業的貸款額度,銀行看重的既不是企業的銷售額也不是銀行流水。
而是注重看企業利潤額/利潤率,因為企業的銷售額多不代表能賺到錢,有時支出成本也高啊,因此就可能還會虧損。
而銀行流水,只代表數字,像是收入10億,可要是支出成本12億,還損失2億----,這種情況在中國企業是非常普便的·。。所以不能做為貸款的參考數列。
只有企業銷售額扣除成本後,最後純賺的利潤額才是銀行看重的。
一個企業賺錢能力強,還錢也同樣沒問題,為這樣的企業放貸,放心省事。不用擔心貸款收不回變成壞帳。
中國的銀行目前還全是國有制銀行,所以人的因素最重要。。誰都知道金融業的潛規則。。。銀行給企業貸款是主要看重企業老總的上層「關系」。。有的企業效益非常好,可偏貸不出款...而有的虧損瀕臨破產,可銀行還是會源源不斷運送收不回來的「物資」。。。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俺上面有人。之所以每年有大量銀行壞帳,就是因為有如此狀況呀!
3. 會計和公司的關系是什麼貸款的事情和他們什麼關系
會計是公司的職工,服務於公司,並遵守公司相關規章制度;
貸款是公司行為,一般情況是在公司現金流量不足於經濟業務所需時,向金融單位借款並嚴格遵守按期付息到期還款的行為;貸款行為是依據財務收支計劃信息而立頂,是由公司最高層批示下執行的,貸款的審批,而要按金融單位所需提供相關會計資料,與申請材料一塊上報審批~~~~~
4. 會計中的借貸關系
資產類科目期初余額一般都在借方,借方表示增加,貸方表示減少。但備抵與附加類科目除外,如壞賬准備,存貨跌價准備,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等各項資產減值准備,因為是備抵,因此期初余額在貸方,貸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減少。
又如商品進銷差價,材料成本差異,這類是備抵附加科目,需要跟據企業的經濟實質,可能借方增,貸方減,也可能相反。
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都是期初余額在貸方,貸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減少。收入與負債類同,貸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減少,但沒有期初數。
成本與資產類同,借方表示增加,貸方表示減少,也沒有期初數。而利潤就是收入-成本。
本期余額=期初余額+本期增加-本期減少。
拿資產來說就是期初借方余額+本期借方發生額-本期貸方發生額=期末余額,如果是正數那麼就是借方,如果是負數,就是貸方。
而負債就是期初貸方余額+本期貸方發生額-本期借方發生額=期末余額,如果是正數那麼就是貸方,如果是負數,就是借方。
是累計攤銷,也是資產備抵科目的一種,跟累計折舊,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一樣,貸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減少。
借貸記賬法指的是以會計等式作為記賬原理,以借、貸作為記賬符號,來反映經濟業務增減變化的一種復式記賬方法。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借貸記賬法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記賬對象不再局限於債權、債務關系,而是擴大到要記錄財產物資增減變化和計算經營損益。
原來僅限於記錄債權、債務的「借」、「貸」二字已不能概括經濟活動的全部內容。它表示的內容應該包括全部經濟活動資金運動變化的來龍去脈,它們逐漸失去了原來字面上的涵義而轉為為一種單純的記賬符號,只表明記賬的方向,成為了一種專門的會計術語。
借貸記賬法下,所有賬戶的結構都是左方為借方,右方為貸方,但借方、貸方反映會計要素數量變化的增減性質則是不固定的。不同性質的賬戶,借貸方所登記的內容不同。
明細賬也稱明細分類賬,是按明細分類賬戶開設的、用來分類登記某類經濟業務詳細情況、提供明細核算資料的賬簿。總分類賬和明細分類賬,統稱分類賬,是按照賬戶對經濟業務進行分類核算和監督的賬簿。
參考資料:借貸記賬法_網路
5. 會計里的借和貸有什麼區別
會計里的借方和貸方主要有以下幾點區別:
1、首先,借方和貸方兩者可以粗略的理解為「增」和「減」,但是根據科目種類的不同,其借貸方的含義也不同。
2、資產類科目:借方表示增加,貸方表示減少。比如銀行存款這個科目,借方表示銀行存款增加,貸方表示銀行存款減少。
3、負債類科目:借方表示減少,貸方表示增加。比如短期借款這個科目,借方表示借款減少,貸方表示借款增加。
4、權益類及損益類科目:借方表示減少,貸方表示增加。比如主營業務收入這個科目,借方表示減少,貸方表示增加。
(5)網上貸款與會計的關系擴展閱讀:
1、借方和貸方的出現是源於借貸記賬法。借貸記賬法指的是以會計等式作為記賬原理,以借、貸作為記賬符號,來反映經濟業務增減變化的一種復式記賬方法。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借貸記賬法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記賬對象不再局限於債權、債務關系,而是擴大到要記錄財產物資增減變化和計算經營損益。
2、借貸記賬法下,所有賬戶的結構都是左方為借方,右方為貸方,但借方、貸方反映會計要素數量變化的增減性質則是不固定的。不同性質的賬戶,借貸方所登記的內容不同。
3、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則可以概括為: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參開資料:
網路-會計科目
6. 會計記賬借與貸的區別
借和貸是借貸記賬法的 記賬符號。借貸記賬法下,所有賬戶的結構都是左方為借方,右方為貸方,但借方、貸方反映會計要素數量變化的增減性質則是不固定的。不同性質的賬戶,借貸方所登記的內容不同。
對於初學者來說,剛開始學會計有兩個難點:一是找不準會計科目,二就是分不清借貸,這兩個絆腳石踢開了,就可以輕松上路了。「借」和「貸」是會計的專用術語,也是會計的記賬符號,這兩個字只有在會計這個環境里,才有它的特殊意義。
什麼時候應該借、什麼時候應該貸呢?
一般情況下:資產和費用增加時記借方,減少時記貸方。
我們知道資產里包括現金、庫存商品、材料、固定資產、應收賬款等科目,它們增加的時候就用借來表示,這么說更容易記:資產增加記借方,資產減少記貸方,資產類余額一般都在借方,說明資產還有結余。資產類的科目補辦沒有在貸方的,就像現金科目,兜里有現金的時候是借,沒現金的時候是零,什麼現象是貸呢?不可能吧。但往來賬戶可能有,比如我欠你100元,貸其他應付款,過了幾天,你急著用錢,我還你100後還不夠用,我又給你100元,這時,我借其他應付款200元,負債科目就出現借方100元的余額了,資產變成了負債。再說負債,它正好和資產相反,增加記貸方,減少記借方。
借貸不能單純的背,要真正的理解。還有一個所有者權益,和負債類是一樣的,都是增加記貸方,減少記借方。
我剛學的時候也直糊塗,憑證做多了自然就清楚了。後來我就把它們看成是正負號,但不是固定的。資產和費用類科目,借就是正號,貸是負號。其他那四類正相反,貸是正號,借是負號。這是從余額的方向來理解的,因為資產和費用類的余額在借方,其他類的余額在貸方。
比如現金,增加了300元,記在借方,後來又減少了200元,記在貸方,那麼余額就是借方100元了。這就叫現金的余額在借方。
再比如貸款,對於接受貸款的人,我們得到錢了,我們說借到錢了,是借,對不對?如果我們往外貸款,叫做把錢貸出去了,這么說理解了吧?
再舉個業務上的例子吧:張三借人民幣300元去商店買辦公用品,現金是資產類科目,它少了300元,記貸方;現金給誰了呢?給張三了,屬於個人欠款,走其他應收款,也是資產類科目,增加了,就記借方。分錄是這樣的:借:其他應收款——張三貸:現金
300接下來的業務,這名員工買回東西,拿來發票報銷,發票上表明是列印紙2包,金額是290元,退回現金10元。列印紙屬於管理費用,分錄是這樣的:借:管理費用
290現金
10貸:其他應收款——張三我再舉個例子,我們買東西沒給人家錢,但東西拿回來了,那麼這個東西是資產,增加了,就記借;該人家錢,是負債,欠款增加了,就記貸
,借貸是相等的。
我們總說「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這是記賬規則,也就是說所有賬戶的借方必須等於所有賬戶的貸方,不管是期初余額還是期末余額,或者是本期發生余額,都要執行這個規則。這么干說一會兒把我自己都說糊塗了,你們先有個印象,以後通過做分錄、記賬就都清楚了。
ps:來著網路
7. 會計科目中借款與貸款有什麼區別
一.會計中的借貸只是個記賬符號,要想記住借貸的使用首先要記住資產負債表就可以了。資產負債表左邊是資產和費用類,借是增加,貸是減少。資產負債表右邊是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那麼右邊借就是減少,貸是增加。
1.資產+費用=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
這樣來記憶,等式左邊的借增貸減,右邊的則相反
2.借方在帳簿的左側,貸方在帳簿的右側。在這里,要牢記一條不變的定律:「借方=貸方」,換句話說,在任何交易中,都必須同時登記到帳簿的左右兩側,其原則如下:
(1)資產增加時,記入左側;資產減少時,記入右側。
(2)負債增加時,記入右側;負責減少時,記入左側。
3.借貸記賬法以「借」、「貸」二字作為記賬符號,並不是「純粹的」、「抽象的」記賬符號,而是具有深刻經濟內涵的科學的記賬符號。
二.運用借貸記賬法加以處理如下:
1.資金流入企業的業務。即資產與負債、所有者權益同時增加。資產增加記入有關賬戶的借方,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增加記入有關賬戶的貸方。
2.資金在企業內部流動的業務。即資產、收入和費用之間或資產要素內部的增減。資產和費用的增加以及收入減少記入相關賬戶的'借方',收入增加以及資產和費用的減少記入相關賬戶的貸方。
3.權益轉化的業務。即負債、所有者權益和利潤三者之間或一個要素內部有增有減。負債、所有者權益和利潤增加記入相關賬戶的貸方,減少則記入相關賬戶的借方。
4.資金退出企業的業務。即資產和負債、所有者權益同時減少。資產減少記入有關賬戶的貸方,負債及所有者權益減少則記入有關賬戶的借方。由此可以看出,每類業務都要同時記入有關賬戶的借方和另一些賬戶的貸方,且記入雙方的金額相等。
8. 會計借、貸的關系是什麼
其不是單純意義上的增加和減少,而是會計記賬中的記賬方向的符號。
會計記賬首先要有分錄,分錄分為借貸兩方,而且「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借方和貸方要視經濟業務的不同而不同。借和貸只是記賬方向的符號,其反應在不同的會計科目上是不同的涵義:對於資產類,借方表示增加,貸方表示減少;對於負債類,借方表示減少,貸方表示增加,所有者權益類也是如此;對於收入借方表示轉出,貸方表示收入;對於成本,借方表示成本記賬,貸方表示成本轉出。
9. 會計中的借和貸有是哪一種關系什麼是借什麼是貸不要概念,說的通俗點,謝謝
借貸是一種記賬符號,用來表明記賬方向.
資產類,費用類賬戶:借方表示金額增加,貸方表示金額減少.
負債類,收入類.所有者權益類: 借方表示金額減少,貸方表示金額增加.
例1:購入原材料,已用銀行存款支付,價值10000.
原材料屬於資產類,資產增加,則在借方登記10000
銀行存款屬於資產類,資產減少,則在貸方登記10000
例2:向銀行借入短期借款20000,已存入銀行賬戶.
銀行存款增加,資產增加,則借方登記20000,
短期借款屬於負債類,負債增加,則在貸方登記20000.
借和貸的關系,書本上好像沒有用文字表述其關系,
我的理解是其關系就是借貸記賬法的原則: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如例1例2)
我也是在上星期才學到這一節內容.希望能幫助到你.先確定會計科目(科目有:資產類/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成本類/損益類/共同類), 才能正確找到記賬方向(借或貸).
10. 瑞易生活的貸款跟網上的財務公司貸款是一回事嗎
這兩個不是一回事 前邊屬於中間資金撮合方 相當於中介的作用 後面財務公司大多數指的是具備金融牌照的公司 其中一部分也不包涵這個資質 如果不具備的話兩者都屬於中介機構 不提供資金 只是以收取中間差價為主的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