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交易經濟學

交易經濟學

發布時間:2021-09-23 03:28:30

❶ 交易經濟學市場都是交易

不知道您提這個問題的背景或者緣由是什麼,嘗試回答一下。

經濟學的門類很多,我了解很多經濟學分支,但沒聽過交易經濟學一說,更嚴謹地說,我聽說過交易成本經濟學。

交易成本經濟學屬於科斯等人開創的新制度經濟學的范疇,其主要研究內容是運用經濟學、組織學的方法來研究交易成本的的頻率和高低,學科代表人物是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威廉姆森。

市場是交易的場所,不能說市場都是交易,市場包括交易主體、交易機制等。

❷ 交易成本經濟學的交易成本的性質和來源

交易成本是用來描述達成和履行合同協議的阻礙的術語。這一成本被認為是「經濟系統運作的成本」(阿羅,1969:60),與討價還價、簽訂契約和監督契約履行等等活動有關,這些活動都不是直接的生產性活動,而是在交易者之間協調活動的時候產生的行為。
交易成本的存在源於人類兩大天性(威廉姆森,1975,1985): 第二個方面,因為至少部分個體存在機會主義行為傾向(威廉姆森,1975,1979),交易的潛在收益有可能無法實現。盡管合作提高了從交易中得到的價值,所有交易都蘊藏潛在的沖突:每一交易者都希望從交易中攫取盡可能大的利益份額。機會主義(Opportunism)指交易者背信棄義、合同欺詐、逃避責任、規避法律、鑽空子的意願,或者其他各種為了盡可能榨取更大份額的交易產生的租金而利用交易對手弱點的意願和行為。(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是如此不道德,但是有限理性決定了很難區分誠實可靠的和厚顏無恥的行為,這使得對機會主義行為保持警惕成為謹慎的做法。
機會主義行為可以分為兩大類:(1)對聯合剩餘最大化行為的偏離,這將導致現有合同條款下交易收益的事實上的再分配。(2)從一開始就指望榨取更有利的合同條款或者強迫重新談判以便合乎法律地修改以前商定的條款(克萊因,1992和馬斯騰,1988)。 第二種機會主義包括各類敲竹杠(hold up)的行為,涉及旨在訂立新條款而不是依照現存協議行事的各種做法。第二類的機會主義行為不限於直接使交易者受益的行為,還包括為單方面行動提供更多資源的可能性,機會主義者的單方面行動會增加交易夥伴成本而有機會得到對方的讓步。在契約醞釀形成階段,機會主義行為的例子有殺價(haggling)和罷工(strkes)。在契約執行過程中,機會主義者可能會採取種種行為,如因為微不足道的偏差而控訴對方,虛偽地聲稱自己不滿意,「合法的消極怠工」(working to rule),或者隱瞞相關信息以讓對方違規等等[5]。因為這些伎倆通常既會給被施加者帶來損失,也同樣會給施加者帶來損失,所以只會在以下場合應用才有利可圖,即這些行為能夠使現狀如此之差以至於交易夥伴認為在重新談判中讓步並不比堅持原有條款更加煩瑣。
機會主義行為的代價是高昂的,其原因有2個,一方面,敲交易對手的竹杠――加上對手反擊的努力――是直接消耗資源的,另一方面,交易者沒有達成協議或者沒有採取應有的行動,會使有利可圖的交易機會不能實現。問題是限制機會主義的努力,無論是事前精心設計更縝密的合同條款以保護自身利益,還是事後輔以更多的監督和檢查,都不可避免的對有限理性提出了額外的苛求。結果,在選擇和設計組織安排的時候,交易者面臨「有限理性困境」和「機會主義威脅」兩者之間的持久沖突(威廉姆森,1985)。

❸ 經濟學中交易的實質有哪些

市場經濟(又稱為自由市場經濟或自由企業經濟)是一種經濟體系,在這種體系下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及銷售完全由自由市場的自由價格機制所引導,而不是像計劃經濟一般由國家所引導。市場經濟也被用作資本主義的同義詞。在市場經濟里並沒有一個中央協調的體制來指引其運作,但是在理論上,市場將會透過產品和服務的供給和需求產生復雜的相互作用,進而達成自我組織的效果。市場經濟的支持者通常主張,人們所追求的私利其實是一個社會最好的利益。市場經濟是「以維護產權,促進平等和保護自由的市場制度為基礎,以自由選擇、自願交換、自願合作為前提,以分散決策、自發形成、自由競爭為特點,以市場機制導向社會資源配置的經濟形態」。市場經濟的本質並不在於「市場」和它的「機制」與「功能」,而是與「私有」、「契約」、「獨立」相對應的「產權」、「平等」、「自由」等具有鮮明價值判斷特性的行為規范性質的制度,是建立一種通向文明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主張和追求。市場經濟是自由的經濟、平等的經濟、產權明晰的文明經濟,是市場交換規則普遍化的經濟形態。

❹ 在政治經濟學中,什麼是交易,如何理解交易機制,交易發生的條件是什麼,交易的結果是什麼。

交易就是商品的互換。

交易發生的條件,一是產品的剩餘,二是交易的意願,三是,有交易的市場,(可能還有四是等價貨幣)。

交易的結果是,雙方都獲得利益。

為以歷史的生產關系或一定的社會生產關系為研究對象的經濟學。

研究社會生產、資本、流通、交換、流通、消費等經濟活動、經濟關系和經濟規律。第一個使用「政治經濟學」一詞的是法國的安托萬·德·蒙克萊田,他在1615年出版了《國王和王後的政治經濟學》。

經濟學是以歷史的生產關系或一定的社會生產關系為研究對象的,是研究社會生產關系的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及其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作為一種經濟範式,政治經濟學是相對於一般經濟學和人文經濟學而言的一種特殊經濟學。

(4)交易經濟學擴展閱讀:

政治經濟學的相關內容:

1、從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生產逐漸由作坊手工業向機器工業轉變,勞動沖突逐漸突出。1825年經濟危機的爆發,使得現有經濟秩序的內部矛盾日益凸顯。

2、面對這種情況,資本家更需要的是對現有經濟秩序的捍衛。為了滿足這一需求,以薩伊等人為代表的政治經濟學。

3、19世紀上半葉,在生產方式形成的過程中,出現了以西斯蒙第為代表的經濟學。它抨擊了資本主義制度,暴露了資本主義的矛盾。

參考資料:網路-政治經濟學

參考資料:網路-證券交易機制

❺ 什麼是經濟學

經濟學是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規律即價值的創造、轉化、實現的規律。經濟發展規律的理論,分為政治經濟學與科學經濟學兩大類型。

為了突出一個階級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政治經濟學從一個方面自發地研究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科學經濟學根據它所代表的階級的利益,自覺地研究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的整體。

經濟學的核心是經濟規律,在對稱經濟學中,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再生只是經濟規律的擴展和具體表現,經濟學的對象應該是經過優化配置和再生後的經濟規律和經濟本質。

(5)交易經濟學擴展閱讀

經濟學的對象反映了人類經濟活動的本質和規律。社會經濟發展主要通過主體來創造價值,主體和客體由不對稱向對稱轉化的動態平衡過程,主體創造價值,主體和客體由不對稱向對稱轉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

經濟學出發點反映了經濟主體和經濟客體的對稱關系。經濟客體和經濟主體的對稱關系展開為經濟主體和經濟客體從不對稱到對稱的轉化運動,經濟主體和經濟客體從不對稱到對稱的轉化運動形成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展開為經濟學的邏輯體系。

❻ 什麼是交易成本經濟學

交易成本經濟學(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TCE)
以威廉姆森為代表的交易成本經濟學。他們認為,市場運行及資源配置有效與否,關鍵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交易的自由度大小,二是交易成本的高低。交易自由度可以用交易頻率和交易不確定性來衡量。交易成本可以從狹義和廣義兩個方面定義。通常,我們可以把企業的成本可以分成三種,一是生產成本,二是管理成本,三是交易成本,生產成本和管理成本都發生在企業內部,而交易成本存在於企業外部,包括信息的搜尋、發布、討價還價、談判、簽約、監督、合約執行和違約帶來的一切成本。這里的交易成本就是狹義的交易成本的概念。廣義的交易成本是指生產成本以外的所有成本,也就企業內的管理成本和企業外的交易成本。

❼ 經濟學角度為什麼說交易對雙方都有利

有交易說明公司業務有流動性,流動性好說明企業有活力有市場份額,對雙方有利

❽ 經濟學是什麼啊

經濟學是研究人類社會在各個發展階段上的各種經濟活動和各種相應的經濟關系及其運行、發展的規律的學科。經濟學核心思想是物質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資源,可分為兩大主要分支,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

經濟學起源希臘色諾芬、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早期經濟學,經過亞當·斯密、馬克思、凱恩斯等經濟學家的發展,經濟學衍生出了演化證券學、行為經濟學等交叉邊緣學科。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經濟學研究和應用受到國家和民眾的關注越來越高,理論體系和應用不斷完善和發展。


(8)交易經濟學擴展閱讀:

一般情況下,經濟學理論建基在理性的「極大化」這假設之上,每個人都會在局限下選取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在經濟學理論中的假設真假並不重要,只要假設推論出來的可被驗證含意,能夠解釋及推測現實世界,我們就接受這個理論。但是奧地利經濟學的理論是建立在人是有目的的行動的行動公理基礎之上。其學派旗幟鮮明的反對把理性狀態和極大化作為經濟學的邏輯前提。

凡是有解釋能力的理論,都一定有被事實推翻的可能性,但未被事實推翻。 我們永遠不能證明一個理論,因為下一次的事件總會有機會推翻該理論。

❾ 市場是什麼意思用經濟學解釋。

市場在經濟學意義上的概念,不但是買賣雙方進行交易的場所,也是自由交易行為的總稱。
市場起源於古時人類對於固定時段或地點進行交易的場所的稱呼, 指買賣雙方進行交易的場所。發展到經濟學階段,市場具備了兩種意義,一個意義是交易場所,如傳統市場、股票市場、期貨市場等等,另一意義為交易行為的總稱。即市場一詞不僅僅指交易場所,還包括了所有的交易行為。從經濟學意義上,所有產權發生轉移和交換的關系都可以成為市場。古典經濟學認為,市場就是「自由放任」秩序。而之後宏觀經濟學反思古典理論對市場的定義,認為市場並不是「自由放任」得秩序,而是有政府幹預經濟「自由秩序」。
經濟學認為,市場的主要功能包括平衡供求矛盾、商品交換和價值的實現,還包含了收益分配,即市場通過價格、利率、匯率、稅率等經濟杠桿,對市場上從事交易活動主體的生產者、消費者、中間商進行收益分配或再分配。

閱讀全文

與交易經濟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杠桿租金回報率 瀏覽:439
農產品期貨在哪裡交易 瀏覽:31
融資貸款居間合同 瀏覽:365
房山有網路黃金代理商嗎 瀏覽:995
疫情下的醫療股票 瀏覽:636
可以用黃金換鉑金嗎 瀏覽:448
傘形信託市場 瀏覽:993
2005年全國金融機構家數 瀏覽:66
外匯新聞網英國 瀏覽:378
中金黃金價格走勢圖東方 瀏覽:371
類金融上市公司 瀏覽:501
赫美集團會倒閉嗎 瀏覽:905
淘寶優惠券最高傭金 瀏覽:344
晉能集團與格盟合並 瀏覽:713
股票商譽網站 瀏覽:657
私人金礦的黃金賣給誰 瀏覽:794
湖北省國企上市公司 瀏覽:62
辦金融行業公司起名 瀏覽:283
四川非銀金融機構名單 瀏覽:202
上海銀行理財產品下載 瀏覽: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