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叫戰略,什麼叫戰術
戰略,英語叫做Strategy,德語叫做Strategie。據說,這是來自希臘語的「指揮官」一詞,就是指揮軍隊的意思。
又有一種說法,是起源於希臘語的「詭計」一詞。確實,出自東方的不朽的戰略論《孫子》一書,就是從「兵者,詭道也」這一句話開始闡述其戰略理論的。總之,戰略這個詞,恐怕可以說是一個支配戰爭的「有分量」的詞。
所謂戰術,就是「達到戰略目的的手段,在戰場上指揮軍隊的計謀」。
(1)交易戰略戰術擴展閱讀:
戰術的形成和發展
戰術的形成和發展,受軍事技術、士兵素質、軍隊組織編制、訓練水平、民族特點、地理等條件的影響,其中軍事技術和士兵素質具有決定作用。但是,戰術特別是現代戰術,又促進軍事技術的發展和人員素質的提高。
戰術有一般規律,但不同歷史階段、不同戰爭性質、不同國家和民族,戰術各有其特殊規律;在不同地域、不同戰爭階段和不同戰斗規模的情況下 , 戰術的運用也各不相同。在一定的客觀物質基礎上,根據時機、地點、部隊等情況,靈活地運用和變換戰術,對奪取戰斗勝利具有重要意義。
幾千年來,各國軍隊提出過許多作戰原則,比較帶共同性的是:目的明確,強調進攻,集中兵力,力爭主動,出敵不意,密切協同和掌握預備隊等。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吸取古今中外戰術上成熟的內容,總結自己特有的作戰經驗,形成了一套戰術原則,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劣勢裝備軍隊戰勝優勢裝備敵人的戰斗指導規律,主要有:
①熟知敵對雙方情況,主觀指導符合客觀實際。了解雙方各方面的情況,從中找出行動規律,是正確指導戰斗的基礎。
②積極消滅敵人,嚴密組織防護。盡可能地保存自己的力量,消滅敵人的力量,既是戰爭的目的, 也是戰斗的基本原則。
③集中優勢力量,各個殲滅敵人。是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敵人的主要方法。
④建立有重點的疏散、縱深、立體部署,掌握強有力的預備隊。無論進攻或防禦,戰斗部署都要形成重點,切忌平分力量。
⑤密切協同,主動配合。各軍種、兵種要在統一意圖和計劃下,按照目的(目標)、時間、地點(空域、海域)協調一致地行動,發揮整體威力,戰勝對方。
⑥快速組織准備,實施全面保障。每戰力求有準備,組織全面保障,是奪取戰斗勝利的重要條件。
⑦注重夜戰近戰,揚己之長擊敵之短。夜戰、近戰,能使敵方核武器、化學武器的使用受到限制,削弱敵方武器裝備的優勢;便於己方隱蔽企圖,秘密行動,發揮人的勇敢精神,出奇制勝。
⑧力爭主動,力避被動。力量的優勢或劣勢是主動或被動的客觀基礎,但主觀指導正確與否,可以爭取或喪失主動。
⑨靈活機動,出敵不意。根據客觀情況靈活使用和變換戰術,出其不意地打擊敵人,是保持優勢、奪取主動的重要方法,也是指揮的中心任務。⑩ 勇敢頑強 ,連續作戰。優良的戰斗作風是戰勝敵人的重要因素。
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正促使軍隊的武器裝備繼續朝著裝甲化、自動化、導彈化和遠射程、高精度、大威力、抗干擾、多用途等方向發展,對戰術的變革將帶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主要是:利用核武器、化學武器的突擊效果和力求減少這些武器給己方造成的損害,成為戰斗的重要因素;攻防正面和縱深增大,兵力兵器部署更加強調疏散和迅速轉入地下;部隊的合成程度和獨立作戰能力不斷提高,合同戰術進一步向分隊范圍發展。
地面裝甲突擊和空降突擊相結合的戰斗將成為主要樣式,空中機動、縱深攻擊、垂直包圍等手段廣泛採用,遠戰地位加強;指揮、控制、通信和情報系統進一步電子化,快速反應能力將迅速提高;電子對抗在戰斗范圍內的廣泛展開,不僅使戰術更加復雜多變,甚至直接影響到戰斗的成敗。
② 戰略和戰術的區別
戰略,是一種從全局考慮謀劃實現全局目標的規劃,戰術只為實現戰略的手段之一。實現戰略勝利,往往有時候要犧牲部分利益,去獲得戰略勝利。戰略是一種長遠的規劃,是遠大的目標,往往規劃戰略、制定戰略、用於實現戰略的目標的時間是比較長的。爭一時之長短,用戰術就可以達到!如果是「爭一世之雌雄」,就需要從全局出發去規劃,這就是戰略。
例如863計劃,就是戰略。
戰術是指導和進行戰斗的方法。主要包括:戰斗基本原則以及戰斗部署、協同動作、戰斗指揮、戰斗行動、戰斗保障、後勤保障和技術保障等。按基本戰斗類型分為進攻戰術和防禦戰術;按參加戰斗的軍種、兵種分為軍種戰術、兵種戰術和合同戰術;按戰斗規模分為兵團戰術、部隊戰術和分隊戰術。
總結一下:
戰略是宏觀上的,戰術是微觀上的。
戰略即指導戰爭全局的方略。通常指軍事戰略,即戰爭指導者為達成戰爭的政治目的,依據戰爭規律所制定和採取的准備和實施戰爭的方針、策略和方法。戰術即具體戰斗中使用的策略.戰略與戰術是相輔相成的兩個概念,誰都離不開誰。戰略是相對於戰術而言的,戰術是相對於戰略而言的。理解了戰術就容易理解戰略,反過來也一樣。
望採納。
③ 營銷戰略與戰術有哪些
這個問題很大,比如問中葯有多少種?估計幾乎沒人能回答出來,營銷戰略戰術最核心的是,當下事,顯當下法,所謂戰勝不復,而形無窮。
④ 營銷中戰術4P和戰略4P是什麼
營銷中戰術4P和戰略4P是產品(Proct)、價格(Price)、渠道(Place)、宣傳(Promotion)。
產品:注重開發的功能,要求產品有獨特的賣點,把產品的功能訴求放在第一位。主要包括產品的實體、服務、品牌、包裝。
價格:根據不同的市場定位,制定不同的價格策略。主要包括基本價格、折扣價格、付款時間、借貸條件等。
渠道:注重經銷商的培育和銷售網路的建立,企業與消費者的聯系是通過分銷商來進行的。主要包括分銷渠道、儲存設施、運輸設施、存貨控制等。
宣傳:企業利用各種信息載體與目標市場進行溝通的傳播活動,包括廣告、人員推銷、營業推廣與公共關系等等。
4P營銷的不足之處
(1)營銷要素只適合於微觀問題,因為它只從交易的一方賣方來考慮問題,執著於營銷者對消費者做什麼,而不是從顧客或整個社會利益來考慮,這實際上仍是生產導向觀念的反映,而沒有體現市場導向或顧客導向,而且它的重點是短期的和純交易性的;
(2)4P模式中沒有明確包含協調整合的成分,沒有包括任何相互作用的因素,而且,有關什麼是主要的營銷因素,它們是如何被營銷經理感受到並採納等這些經驗研究也被忽視了.同時,營銷是交換關系的相互滿足,而4P模型忽略了交換關系中大量因素的影響作用。
(3)4P主要關注的是生產和僅僅代表商業交換一部分的迅速流轉的消費品的銷售。況且,消費品生產者的顧客關系大多是與零售商和批發商的工業型關系,消費品零售商越來越把自己看成是服務的提供者。在這種情況下,4P在消費品領域的作用要受到限制。
⑤ 戰術、戰略和策略的區別
1、針對的具體事件不同:戰略針對宏觀問題,是高瞻遠矚而制定的,是指導和運用戰術的。戰術針對具體的微觀問題,戰術必須是具體地針對個別情況而制定的,有豐富多採的變化和機敏迅速的反應這兩個重要的特點。
2、針對范圍不同:戰略針對全局問題,戰術針對局部問題。
3、時間方面不同:戰略針對長期問題,戰術針對短期問題。
通俗的說就是:戰略考慮打不打,戰術考慮怎麼打。戰略是回答 「我們為什麼要這么做」。戰術是回答 「我們要做什麼才能達到設計的目標」。
(5)交易戰略戰術擴展閱讀:
戰略的特性,方向性、長期性、競爭性、創新性、協作性等,戰術的特性則注重局部細節的可操作性、可實現性、可達成性。
同樣一個事務、想法,在不同的環境中具有不同的戰略戰術地位。這是因為行動本身需要的資源以及造成的結果的重要程度是與環境基礎密切相關聯的。
從這個意義上說,獨立於具體環境的戰略和戰術不具備太多的借鑒意義。探究其背後的環境才是戰略、戰術研究的基礎。
⑥ 求戰略和戰術的具體區別
戰略的定義範式是檢驗國家戰略、軍事戰略、經濟戰略、企業戰略的模塊,這是領導人博弈對抗戰勝對手的六法則,可以檢驗出戰略策略的缺陷,也可以檢驗戰略家的能力。戰略的特徵是發現智謀的綱領,戰術的特徵是創造實在的行為。
戰略中,「戰」指戰爭,略指「謀略」。
戰術中,「戰」指戰斗,術指「具體方式方法」。
比如只能說戰術半指手套 不能說戰略半指手套 只能說戰略導彈核潛艇 不能說戰術導彈核潛艇 拿後一個來說 戰略導彈核潛艇可以用核彈遠程打擊對方城市建築 軍事設施等有戰略價值的目標 從而打亂敵人的部署和計劃 進而按照自己的計劃和節奏(就是戰略)進行戰爭 這樣原來攜帶核彈的潛艇就有了戰略意義 因而可以冠以戰略之名
但有時處於從屬地位的戰術也可以起到戰略效果 呈現出量變積累達到質變的情形 比如一個戰術特種分隊 可以突襲敵軍總部 擾亂指揮系統 甚至擒獲敵首領 這樣這支戰術小隊就起到戰略意義 但也僅是起到了戰略的效果 其名稱、定位和主要價值仍然屬於戰術范疇 仍不能稱之為戰略特種小隊
⑦ 期貨交易有哪些策略與戰術
1。准備充分,不打沒有準備的仗對市場行情判斷是否正確決定了期貨交易是否成功,只有正確的預測價格,把握住行情的變動,根據價格來選擇恰的時機,才能取得盈利。2。合理運用資金,制定交易計劃在股票投資中,流行著這樣一句話:虧的起多少就做多少。意思是說在做投資之前,既要有充足的資金,又留有虧本之後的生活資金,千萬不要堵上身家性命,同樣的,期貨交易也是如此。心中有「只能贏不能輸」的念頭,會有壓力並且容易方寸大亂,但如果沒有這種壓力,輕裝上陣的話,勝算就會高。3。當機立斷,果斷做出判斷「不怕錯,就怕拖」是期貨投資中非常重要的原則。在行情分析中人人都有可能出錯,唯一的差別是對待錯誤的態度不同。4。敢作敢當,寵辱不驚勝敗乃兵家常事,在期貨市場裡面不存在常勝將軍。期貨價格波動大甚至是大漲大跌,這都是期貨的特點之一,做期貨交易時,要贏得起,輸得起,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備,正確面對失敗。
⑧ 戰略和戰術的區別是什麼
戰略和戰術只是相對而言的概念,戰略是意圖,是方向和目標,戰術是實施,是路線和行動。
⑨ 商戰中戰略和戰術有什麼區別
(一)不讓競爭對手成為對手
西方企業戰略管理思想中有一種差異戰略理論,講的是區別於競爭對手,避免同質化惡性競爭,其實類似的思想《孫子兵法》中早就提到。《孫子兵法》認為「夫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孫子指出戰爭謀略的最高境界是「不戰而勝」和「全勝而取。」
如何不戰而勝呢?孫子進一步指出:「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從企業經營管理來看,孫子兵法中不戰而勝的戰略目標,對當今企業戰略目標的制定很有啟發意義。它啟發經營者要注意產業邊界的可變性,不要糾纏在一個特定產業中進行殘酷競爭和價格戰。戰略決策時要通過價值創新創造企業間的戰略差異,戰略的最高境界是「不讓競爭對手成為對手,而不是打敗對手。」
(二)知變則勝,守常則敗
新世紀企業是基於能力、時間、速度的競爭。《孫子兵法》戰略思想博大精深,古老的戰略哲理對新世紀企業戰略有重要的啟迪和指導作用。《孫子兵法》中的一些基本戰術原則與競爭戰術有相通之處。我們簡要列舉如下:
出奇制勝原則。「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奇正之變不可勝究也。」 出奇制勝是軍事行動的常法,也是在經營管理的競爭中爭取主動,奪取勝利不可不知和,不能不用的方法之一。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乃取勝之道。在經營管理活動中,亦要採取不同於別人的戰略和策略,以在商戰中取得主動權。
速度領先原則。孫子兵法提出「兵貴神速」的思想,「兵貴神速」用於商戰則是「快魚吃慢魚」。在「快魚吃慢魚」的時代,抓住用戶,抓住市場便是抓住了未來。最先介入利潤豐厚領域的企業,就會迅速席捲市場,吞並掉那些發展速度緩慢,對市場感覺不靈敏的企業。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企業發展的速度,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企業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來,就需要培養危機意識,加快決策步伐,創造競爭優勢。盛大網路收購新浪就是一個典型,盛大網路起步比新浪遲,但發展速度快。2005年2月19日,中國最大的網路游戲運營商上海盛大互動娛樂有限公司宣布,通過納斯達克市場成功購進新浪公司近兩成股份,共花費2.3億美元。這家剛剛上市半年多的網路新貴一躍成為大陸第一門戶網站新浪網的最大股東。
通於九變原則。將用兵時,「塗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治軍不知九變之術者,雖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孫子兵法雖有千古不變的用兵之理,然世人皆知其文意,不解其精髓。敵我雙方皆讀其書,然有勝有敗。知變則勝,守常必敗。"前華晨董事長仰融接受記者采訪時曾道出了他的座右銘。他說,熟讀《孫子兵法》參悟出的這番道理,十年股海商場征戰中,屢試不爽。
《孫子兵法》是中華文化遺產中的一座寶庫,有待我們進一步去挖掘、運用、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