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第三方支付交易規模

第三方支付交易規模

發布時間:2021-10-02 20:15:13

⑴ 最新的第三方支付市場分析

一、第三方支付市場中,支付牌照爭奪激烈
對於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爭奪,在互聯網行業尤為激烈。由於互聯網平台資金流水較大,因此其對於資金清算的需求是巨大的。像美團、滴滴這種有交易環節的互聯網平台,一旦交易,用戶賬戶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余額。在沒有支付牌照的情況下,賬戶余額只能交給第三方支付平台代管,這些沉澱資金產生的利息只能白白地讓給第三方支付公司。
沒有支付牌照的互聯網企業,還同時面臨著兩大煩惱。一方面,用戶粘度會下降。因為只要一張銀行卡里存了錢,用戶就不會扔掉這張卡,用戶就會反復使用,而在互聯網交易中,銀行卡是依附於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另一方面,數據安全難以保障。對於餓了么這樣的公司來說,如果依賴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通道,所有交易信息就會被他們掌握,企業經營狀況和客戶數據一覽無余,自己在競爭對手面前毫無秘密可言了。
二、具備特色業務能力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成為第三方支付市場的寵兒

對於目前的市場情況,第三方支付牌照單筆交易產生的中介費已經水漲船高。業內人士透露,2015年第三方支付牌照交易中介費為500萬上下,2016年初漲到一兩千萬,年底更是離譜地達到五六千萬。
就一般而言,第三方支付牌照涉及貨幣匯兌、互聯網支付、行動電話支付、固定電話支付、預付卡發行與受理、銀行卡收單,跨境服務等業務范圍。但是不同的持牌公司獲得的獲得的業務范圍是不同的。若支付牌照中包含一項內容,比如互聯網支付,價格可以達到2億;包含兩項內容,比如互聯網支付和銀行卡收單,則價格是3億,如果再加上預付卡,三項內容,價格就是4億。支付業務范圍越多,自然也是水漲船高了。
以智付支付為例,其支付業務范圍涵蓋了網上支付、移動支付、點卡支付、代收代付、二維碼支付、微信支付、POS機收單、二維碼收款通道、一鍵APP收款和支企直連,代收代付,智生活平台,跨境結算,跨境服務等其它增值服務。這種擁有眾多支付業務,特別是獲得外管局跨境外匯結算業務試點資格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由於目前全國僅有27家有跨境支付資質的金融機構,因此其牌照的價值達到10幾億是毫無問題的。
三、第三方支付牌照有可能成為下一個風口

現在的互聯網公司已經具備了金融的屬性和基因。因為在互聯網的虛擬世界中,用戶的每一筆虛擬交易,都可以看做一次交易場景,因此手握大批用戶資源的互聯網公司有足夠的能力和動機進入金融行業。比如,滴滴完全可以視作一個金融公司:每天,滴滴平台上都有大量的高頻現金支付行為發生,並且和出行高度相關。這樣,滴滴既可以順便搭售車險,也可針對司機提供貸款購車服務。第三方支付牌照能讓這些順理成章的新業務線合規,無監管之虞。
然而,第三方支付牌照註定也要經歷各種考驗。2017年1月,央行對於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客戶備付金做了規定。根據規定,「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挪用、佔用客戶備付金,客戶備付金賬戶應開立在人民銀行或符合要求的商業銀行。人民銀行或商業銀行不向非銀行支付機構備付金賬戶計付利息」相關要求,人民銀行決定對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實施集中存管。
新政無疑對現有的存管銀行、支付機構、商戶和普通消費者四方格局都會帶來影響。在新一輪博弈下,行業格局必將發生新的變化。然而,業內人士坦言:該項措施的落實,對於那些對利息收入依賴度較高的機構,可能存在一定影響。但對於規范發展、規模較大的機構,增值業務較多,影響有限。
總的來說,央行的支付新政是對前期第三方支付牌照炒作的一次降溫行為。但是,在央行控制支付牌照有減無增的情況下,第三方支付牌照交易依舊難以降溫。在互聯網不斷更新和改造傳統行業的今天,支付牌照不可避免地會繼續成為各行各業競相爭奪的對象,這個風口恐怕一時難以抑制。

⑵ 當前中國交易額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是哪個

當前中國交易額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是支付寶

⑶ 目前占國內市場份額排名前三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支付寶46.0%

財付通21.2%

銀聯網上支付10.8%

⑷ 2017年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增長了多少

據報道,互聯網研究機構日前發布報告稱,今年二季度,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規模達230408.2億元,環比增長22.5%。

移動支付方便了購物出行,為中國科技的進步點贊!

⑸ 第三方支付的發展前景

「第三方支付」指非金融機構作為商戶與消費者的支付中介,通過網聯對接而促成交易雙方進行交易的網路支付模式。

近年來,在我國電子商務持續繁榮、移動支付快速發展的推動下,我國第三方支付交易規模持續擴大,2013-2019年,第三方支付綜合支付交易規模由17.75萬億元增長至248.51萬億元。2020年前三季度我國第三方支付綜合支付交易規模超過200萬億元,達201.99萬億元,估計2020年全年我國第三方支付綜合交易規模將達到280萬億元。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第三方支付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中國第三方支付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⑹ 2019年中國第三方支付行業市場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2013年之前,第三方支付主要以互聯網支付為主,行業的增速主要由以淘寶為代表的電商引領。2013年之後,智能手機以及4G網路的快速普及大大推動了移動支付市場的發展,

依託互聯網發起支付指令,實現貨幣資金轉移的行為。截至2019年5月,共有110家企業獲得具有全國范圍內開展互聯網支付業務的資質。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支付清算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支付清算發展報告(2019)》指出,受監管收緊等因素影響,互聯網理財、消費金融等行業規模明顯收縮,導致互聯網支付整體規模下滑。

⑺ 關於第三方支付的收益額

1、按商家交易額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續費,在結算時直接扣除,剩餘錢款劃給商家。
2、存放在第三方平台的被凍結交易資金,作為一種常駐存款獲取銀行的協議利息。
3、各種增值服務的服務費等。

⑻ 電子商務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2020年市場交易規模持續增長 移動支付成為最大引擎

近年來,隨著智能移動終端的迅速發展與普及、各類電商消費類平台的移動化,為第三方移動支付創造出更多的使用場景,促使該行業得到飛速發展,從而使得我國第三方支付行業整體交易規模持續增長。

2013-2019年,第三方支付綜合支付交易規模由17.75萬億元增長至248.51萬億元。2020年前三季度我國第三方支付綜合支付交易規模超過200萬億元,達201.99萬億元,估計2020年全年我國第三方支付綜合交易規模將達到280萬億元。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第三方支付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⑼ 目前的第三方支付市場份額是怎麼樣的

根據去年10月調研數據,2016年上半年,國內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到134740億元。其中,第二季度交易規模就高達75037億元,環比增長了25.68%。其中,支付寶以市佔率55.4%位列第一,財付通則以32.1%的市場佔有率位居第二,蘋果,三星,小米等第三方支付也呈現出較快的增長。預計未來,電子支付的爭奪將更加白熱化。從移動支付來看,掃碼支付與NFC間的爭奪戰會更加精彩,NFC陣營的玩家會繼續猛攻,而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等也不會坐以待斃,智付聲波支付等後起之秀也將窮追猛打。一場第三方支付戰爭,即將拉開帷幕。

閱讀全文

與第三方支付交易規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數據融資模式 瀏覽:146
銀行卡被理財 瀏覽:368
住房公積金好貸款嗎 瀏覽:823
每月還貸款 瀏覽:970
黃金查看軟體 瀏覽:209
貸款還不起的後果 瀏覽:3
貸款買房利息比本金高 瀏覽:607
吉翔股份股票行情 瀏覽:230
武漢運輸股票 瀏覽:196
聯合證券手機交易 瀏覽:634
企業拖期貨款 瀏覽:689
航班管家王江融資 瀏覽:485
資基金理財產品 瀏覽:33
銀行理財產品不保本不保息 瀏覽:414
貨車幫融資造假 瀏覽:917
經營杠桿就是成本函數 瀏覽:826
一套80年的人民幣價格是多少 瀏覽:121
專訪福期貨 瀏覽:978
6分鍾3萬的貸款 瀏覽:784
小光股票 瀏覽: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