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敘利亞戰爭對外匯影響

敘利亞戰爭對外匯影響

發布時間:2021-06-28 15:32:47

A. 戰爭是怎麼影響外匯市場的,怎麼看戰爭的影響

具體影響有很多種,要根據戰爭的形式來判斷。有可能導致通貨膨脹或緊縮。比如A國和B國交戰,A國低估B國軍力,造成了戰線冗長,補給跟不上,戰爭耗資巨大,有可能政府就會大量印刷貨幣以維持戰爭的開銷。

B. 戰爭對外匯儲備有什麼影響如果有一天,外匯儲備最多的兩個國家發生戰爭,對外匯儲備有什麼影響,求大神

持有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一定是別人的經濟殖民地,如果兩國持有的是同一個國家的外匯,這兩個國家打仗的可能性太小——老大不同意,小弟敢搞事?不過,拿打仗的事炒作一下,轉移一下國民注意力及國內矛盾,還是很有必要滴。老大更不會沒事干打小弟了,小弟這么乖,省吃儉用把家底搬空討好老大,老大會犯傻找事,自個找不痛快嗎?畢竟,老大撇開小弟自個當家,要處理多少矛盾、花多少精力啊,哪有這么著當甩手老大舒服。只要小弟對地盤的控制力不下降、小弟對老大的忠誠與尊敬不改變,老大頂多順著小弟的要求說幾句狠話,幫助小弟鞏固地位,以便更好地為老大效力。

C. 戰爭對經濟的影響

戰爭,是敵對雙方為了達到一定的政治、經濟目的而進行的武裝斗爭。戰爭分為正義戰爭和非正義戰爭,正義戰爭包括:奴隸農民起義、階級解放戰爭、民族解放戰爭、反侵略戰爭、自衛戰爭等等。正義戰爭對社會的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是歷史發展的火車頭。與此相反,非正義戰爭包括:爭霸戰爭、反革命戰爭、殖民戰爭、帝國主義戰爭、侵略戰爭等等,違背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社會的發展方向,是把人民推向災難的戰爭。擁護正義戰爭,反對非正義戰爭,這是我們對待戰爭的根本態度。
自古以來,一般戰爭都具有一定的經濟目的。原始狀態的戰爭,就是為爭奪天然資源等生存條件引起的。到原始社會末期,氏族公社解體並向奴隸社會過渡的時期,部落對部落的戰爭就已經蛻變成搶劫財富和奴隸的行為。進入奴隸社會以來的戰爭,攻城略地,掠奪資源財富和奴隸的行為日益加劇。古埃及的第四王朝,從公元前2600年起,就把對外侵略戰爭的目的放在經濟目標上,掠奪金、銅礦產和財富。英國自16世紀起推行殖民主義戰爭政策,到l9世紀侵佔了比其本國大150倍的殖民地,到處進行經濟掠奪。從鴉片戰爭起,在百餘年中,帝國主義國家侵略並掠奪中國,僅兩次鴉片戰爭,就迫使清王朝割地賠款,喪失 144萬平方公里的國土,等於 14個江蘇省的面積。
就戰爭與經濟的關系而言,戰爭依賴經濟,經濟為戰爭提供作戰工具和手段,是進行戰爭的物質基礎。經濟因素,是進行戰爭的物質基礎,主要包括國家的經濟體系、經濟設施、經濟實力和潛力。國家的面積大小、人口眾寡、礦藏多少、地理位置等因素,決定著國家在戰爭中發展戰爭力量、開發戰爭潛力的程度。經濟因素在戰爭中發揮作用的程度又受國家的政治、經濟制度的性質和進行戰爭的政治目的的影響。同時,經濟部門為戰爭服務的程度,又受國防工業體系和戰備交通體系的影響。同時,隨著軍隊、武器的發展,戰爭強度不斷提高,戰爭消耗隨之增大,使戰爭對經濟和國防經濟的依賴越來越大。在當今和未來,要打贏現代化的反侵略戰爭,必須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國防工業,才能保障戰爭的勝利。因此,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指出:「堅持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方針,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戰爭對世界經濟的破壞
除兩次世界大戰外,上世紀40年代末迄今,戰爭對經濟的負面影響不計其數。以中東為例,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之間的沖突和戰爭綿延不息,單是大規模的戰爭即有5次。據不完全統計,5次中東戰爭共造成10餘萬阿拉伯人傷亡,直接經濟損失達數千億美元。阿拉伯國家從此背上了沉重的軍費開支負擔,債台高築,民生凋敝,基礎設施受到嚴重破壞。譬如第三次中東戰爭後,埃及的工農業生產陷於停頓,電力和原材料供應脫節,許多工廠處於停產或半停產狀態。蘇伊士運河被迫關閉,旅遊業不景氣,埃及兩項重要的外匯收入化為烏有。在生產下降、收入減少的同時,軍費開支卻急劇上升。作為戰勝方的以色列,日子也並不好過。約3萬以色列人在戰爭中傷亡,而長期的政治孤立和軍事對峙,使以色列一直疲於應付,苦不堪言,嚴重製約了經濟的發展。為防範阿拉伯國家,以色列全民皆兵,多年保持著龐大的軍費開支,其國防支出在政府預算中的比例高居世界之首,1970年至1980年間平均為36%,有些年份竟在40%以上。
持續8年的兩伊戰爭更是一場沒有贏家的戰爭,雙方死亡人數達60多萬人,受傷人數95萬人,比阿以5次戰爭傷亡人數的總和還高出許多倍。這場戰爭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9000億美元,高額軍費開支使原本富得流油的兩伊入不敷出,國庫告急。伊拉克的戰爭費用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64%,平均每月支出5億至10億美元。伊朗軍費占國民生產總值的60%,平均每月支出近6億美元。雙方一度將摧毀對方經濟設施作為軍事行動的首選目標,油田、港口、煉油廠、輸油管、運油船等均在軍事空襲目標之列,兩國因空襲而導致上千億美元的財政損失。伊拉克戰前擁有37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戰後竟負債800億美元。兩伊停戰實乃因為雙方都無力再打下去了。1988年8月,霍梅尼宣布無條件接受聯合國要求兩伊停火的598號決議時曾說:「這是真主的意願,即使這個意願是一杯毒酒,我們也得把它喝下去。」
1991年的海灣戰爭,也是用金錢堆起來的。 不包括軍事裝備等費用,戰爭直接消耗是611億美元。伊拉克戰爭更是一種高強度戰爭,每打一天,就可能需要高達5億美元的資金。事實上,隨著現代軍事科技的飛速發展,戰爭的高投入、高消耗特徵越來越明顯。至於戰爭的消耗,資料顯示,平均每消滅一個敵人所花費用:第一次世界大戰為2萬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戰為20萬美元,朝鮮戰爭為55萬美元,第四次中東戰爭為100萬美元,上世紀80年代的局部戰爭為180萬美元。伊拉克戰爭還沒有具體數字,但估計要高得多。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維護和平,反對戰爭,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
伊拉克戰爭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伊拉克戰事爆發之前,世界經濟集中於對不確定的開戰時間、戰爭持續時間以及戰事殘酷程度的推測。然而,當人們面對戰後的伊拉克,環顧世界經濟走勢時,發現由戰爭引起的伊拉克及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受到嚴重創傷,全球消費不景氣,投資萎縮加重,直接影響著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和國際金融交易,經濟金融風險更難預測。
美伊戰爭對世界經濟的負面影響遠遠大於正面的刺激作用。去年世界經濟走向復甦但增長緩慢,今年盡管國際機構預測世界經濟要比去年增長有所提高,但總的來講,世界經濟處於艱難復甦的爬坡階段。由於目前世界經濟本身存在著一些弱點,伊拉克戰爭對全球經濟復甦的威脅將變得更加嚴重。去年下半年以來世界經濟總體復甦乏力,特別是美歐日三大經濟體均處於疲軟狀態。盡管戰爭可以刺激軍火工業,但是人類社會的進步發展絕對不可依靠戰爭,這與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相背離。戰爭首先破壞了世界經濟增長的環境,對包括消費投資、國際貿易、旅遊運輸等經濟活動環境產生負面消極影響。本來「9.11」事件之後,全球航空、旅遊、保險等行業處於蕭條狀態,伊拉克戰爭無疑將使這些行業雪上加霜。其中航空業蒙受損失最大,戰爭爆發當天,美國一家規模較小的航空公司夏威夷航空公司就宣布破產。當然,盡管航空業普遍不景氣,一些業務「亮點」卻依然存在。例如,戰爭給航空公司尤其是美國公司也帶來了特別生意。美國空軍空運指揮部的官員說,從去年10月到今年3月間,包括美洲航空和聯合航空在內的美國主要商業航運企業獲得了軍方價值10億美元的合同,用於向戰爭地區運送士兵、軍需供給和人道主義救援物資。
戰爭沖擊世界石油市場。中東有世界油庫之稱,原油儲量約佔世界的2/3。因該地區重要戰略地位和巨大經濟利益誘人,各大國爭相逐鹿中東。而沖突不息,動盪多變的中東局勢,幾十年來一直是攪動世界原油市場的導火線。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不久,為支持埃及,反對美國資助以色列,阿拉伯國家決定使用手中的石油武器。它們宣布實行石油減產,將產油量逐月減少5%,同時大幅提高油價,對美國禁運,並將西方石油公司股份收歸國有,大力推行石油國有化運動。這一系列措施導致油價猛漲數倍,許多依賴中東石油為原料的西方工業大國由此蒙受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觸發了二戰後最為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
事實上,伊拉克問題自去年下半年以來一直是制約世界經濟復甦的重要因素之一。布希政府去年表示要以武力解除伊拉克武裝以後,因擔心戰爭導致中東地區石油供應中斷和發生新的恐怖襲擊,西方國家投資者和消費者信心急劇下跌,導致股市和美元匯率節節下滑,油價大幅攀升。油價飆升首先會增加許多國家的石油進口開支,導致一些國家貿易盈餘減少,從而削弱這些國家償還債務的能力。其次,油價上升會提高企業生產成本,降低企業效益,還會抬升消費品和能源產品的價格,給一些國家維持低利率以刺激內需的經濟政策帶來壓力。 盡管幾年來美國進口中東地區石油在減少,實施「石油進口多元化」戰略,但油價上漲對美國經濟必然產生不利影響。有人認為,油價每漲10美元,美國經濟將會下降0.1個百分點,甚至達到0.5個百分點。而對歐盟來說這種影響更明顯。歐洲不同於美國,能源進口佔80%-90%,而且在成品油市場附加稅種類很多,這兩個原因會導致歐洲成品油人格漲幅更大。不同於經過新經濟轉型的歐美經濟,東亞經濟對於傳統能源的依賴程度更高,不確定因素也因此更多。美國經濟滑坡將導致消費需求下降,從而減少從亞洲國家的進口,其中包括減少對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亞洲石油凈出口國的非石油類產品的需要。
戰爭刺激軍火工業。
戰爭可以刺激軍火工業,如兩次世界大戰為美國日後的繁榮立下汗馬功勞。在海灣戰爭徹底結束後的1993年,美國軍火商拿到了價值200億美元的訂單,比戰前的1991年和1992年都翻了一番。此次對伊拉克戰爭硝煙才起,敏銳的美國軍火商已經嗅到了商機。軍事專家認為,一般來說,經過實戰考驗的武器,相對於新開發的武器,銷售量在3倍以上。而自海灣戰爭結束後,很多新型武器自研發出來後一直「待字閨中」,這次終於有機會亮相。而由於通訊的發達,美國的各種傳媒,特別是電視,將伊拉克戰場上的情況不間斷地送到世界各地觀眾面前。除了關注戰事進展,美國的電視屏幕,活脫脫地成了各種新型武器的展台。軍火商們認為,對於宣傳武器,沒有比一群英武的年輕人在戰場實地演練效果更好的了。所以美國媒體開玩笑說,美國有線新聞網(CNN)現在是美國軍火商最好的代理。但《華爾街日報》的文章說,對伊拉克的戰爭將無法像以往的軍事沖突那樣對經濟產生推動。軍事研究和開發項目已不具備過去的強大商業副效應,而戰爭的負面效應,包括消費者信心的急劇下降、股市下跌和公司不願進行投資等,遠遠超出了軍費開支所帶來的積極效應。對伊拉克戰爭的擔心已經導致美國在2002年第四季度的經濟增長率僅為0.7%。
戰爭對發展中國家經濟將造成嚴重影響。
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石油依賴進口,如果油價長期居高不下,將加重它們的進口負擔,增加生產成本,加劇通貨膨脹,降低經濟增長速度。如果戰爭導致西方發達國家經濟陷入困境,發展中國家的出口將受到影響。而亞洲經濟增長嚴重依賴出口,美國又正是亞洲商品最大的出口市場。由於中東地區局勢可能出現長期不穩定,這將影響在那裡工作的大量亞洲國家勞工的就業機會及他們寄外匯回國。以菲律賓為例,在海外就業的菲律賓勞工人數約有700萬,其中140萬至150萬在中東地區。菲外勞每年70億至80億美元的匯款,不但是菲律賓外匯主要來源之一,而且也是支撐國內個人消費的一大支柱,對菲經濟發展貢獻極大。
需要指出的是,世界經濟增長有其自身的規律和周期。對於經濟增長最直接的影響還是源自經濟內生因素,而不是人們對戰爭的擔心和戰爭的影響本身。就伊拉克戰爭而言,不大可能改變目前的世界經濟和政治格局,因為戰爭僅是影響世界經濟增長眾多因素中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而已。

D. 敘利亞戰爭對國際局勢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這種影響很難預料,假如能預料到,也就失去了國際政治的魅力了。但昨天德國媒體已經發聲,譴責美國在難民問題上挖了坑卻讓歐洲埋單。這些小的變化,最終都可能成為導致國際秩序變化的導火索。
回顧歷史,不難發現,大部分的帝國隕落,都是因為戰爭的失利而非在一些事情上遭人指責或者唾棄,人心永遠還是想著強者一側聚集,不論其是否「講道理」。這樣看來,敘利亞戰爭可能成為加速國際政治變革的一把鑰匙,但指望它本身就引發這種變革,很難,因為這個國家並非一個核心國家,其影響力是間接的,有限的。

E. 請分析敘利亞戰爭對哪些行業有較大的影響

敘利亞石油資源很少,不過IS也影響伊拉克石油生產。阿拉伯國家購買武器轟炸IS,對國際軍工行業刺激比較大!

F. 4.16美國敘利亞戰爭爆發對黃金有何影響

敘利亞內戰是指從2011年年初持續至今的敘利亞政府與敘利亞反對派之間的沖突。敘利亞的反政府示威活動於2011年1月26日開始並於3月15日升級,隨後反政府示威活動演變成了武裝沖突。
敘利亞的反政府示威活動產生後,敘利亞反對派要求總統巴沙爾·阿薩德下台,巴沙爾·阿薩德同意通過和談解決敘利亞國內的矛盾,但遭到敘利亞反對派的拒絕。敘利亞反對派的武裝隨後與敘利亞政府軍及親政府的民兵組織之間爆發沖突。特別是在在德拉、霍姆斯、伊德利卜和哈馬等抗議的中心地區。沖突一直持續至今,聯合國報告稱敘利亞政府軍及敘利亞反對派均犯下了包括謀殺、法外處決、酷刑等侵權行為在內的戰爭罪行。
反對敘利亞政府的代表性政治組織為2011年9月1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組建的敘利亞全國委員會,敘利亞反對派的主要武裝為敘利亞自由軍和敘利亞解放軍。敘利亞反對派和反政府武裝致力於推翻現政府。然而有國際人權組織指出敘利亞反對派武裝嚴重侵犯人權,包括綁架、虐待和非法處決安全部隊人員及政府支持者。雖然敘利亞自由軍得到部分國家的武器支持,但缺乏軍事作戰人才。阿拉伯聯盟成員國和部分西方國家已秘密派出軍事顧問,直接指揮戰爭。與此同時,俄羅斯也為敘利亞政府軍提供武器和軍事支持,以對抗西方陣營。

G. 敘利亞問題對於敘利亞和其他國家的經濟會有什麼影響。詳細。。。

>世界各國各持態度

一、美國:一直不喜歡巴沙爾
美國不喜歡巴沙爾,這個立場毫不含糊。巴沙爾從父親手中接過的,是一個恩怨極深的美敘關系。美國曾是西方率先承認敘利亞獨立的國家,但是後來敘利亞堅決反對美國偏袒以色列,支持黎巴嫩、巴勒斯坦的民族獨立運動,這讓美國十分窩火,將其徹底拋棄。
"911"發生後,美國將敘利亞列入"無賴國家"的行列。從2005年至2010年,美國共資助敘利亞反對派1200萬美元,其中,總部設在倫敦的敘利亞流亡者組織"正義與發展運動"獲得了600萬美元。2011年10月24日,美國宣布基於安全原因撤回駐敘利亞大使。美國真的會動武嗎?這不僅是全世界的猜測,也是擺在奧巴馬桌上的難題。

二、歐盟:法國充當急先鋒
在歐盟國家裡,法國和敘利亞淵源最深。1920年4月,敘利亞成為法國的委任統治地。二戰結束後,法國一直不願意放棄對敘利亞的控制,由於美國的強大壓力,才不得不在1946年撤走敘利亞境內的英軍和法軍,同意敘利亞徹底獨立。
獨立後的敘利亞仍然與法國保持千絲萬縷的關系,特別是法敘兩國的上層。薩科齊2007年當選總統後,為建立"環地中海國家聯盟",一度和巴沙爾打得火熱。但這一切很快幻滅。2008年,薩科齊派特使見巴沙爾,要求釋放幾名政治犯,做個姿態,以方便邀請他參加法國國慶慶典,但被巴沙爾"粗暴地一口回絕"。法國向敘利亞出口空客飛機的合同,也因美國的反對泡湯。薩科齊從此恨透了巴沙爾。今年11月8日,法國外交部長朱佩表示,法國准備率先承認敘利亞反對派組織"全國委員會"。11月24日,朱佩稱,不排除對敘利亞考慮採用軍事手段。法國成為第一個提出對敘利亞進行軍事干預的西方大國。

三、俄羅斯:駛出唯一一艘航母
蘇聯和敘利亞於1944年建交,比敘美建交還要早。1963年,敘利亞軍事政變爆發,阿拉伯復興社會黨上台,和蘇聯簽署合作協定,從而在美國精心布置的中東防線上打開一個巨大缺口。巴沙爾上台後,繼續和俄羅斯保持良好關系。2010年,梅德韋傑夫實現了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總統對敘利亞的首次訪問,將兩國關系帶入新的"蜜月期"。11月俄媒體宣布,俄唯一一艘現役航母"庫茲涅佐夫"號,將搭載8架蘇—33型戰機、2架Ka—27型"蝸牛"式反潛直升機和不明數量的新型米格—29K型戰機,於12月上旬從巴倫支海出發,經直布羅陀海峽駛入地中海,預計明年春季停靠敘利亞塔爾圖斯港。

四、中東國家:各有各的算盤
敘利亞在黎巴嫩苦心經營30年,留下了一支重要的親敘力量——黎巴嫩真主黨。在敘利亞的經濟、軍事援助下,現在,真主黨有一支2.5萬人的部隊,裝備著1萬枚火箭和導彈,被稱為"世界上最優秀的輕步兵"。近年來,巴沙爾採用同樣方式,支持伊拉克的反美政黨和武裝力量,在中東又多了一個盟友。
伊朗雖不是阿拉伯國家,但與敘利亞同屬於什葉派穆斯林掌權的國家。1980年"兩伊戰爭"爆發時,敘利亞是唯一一個支持伊朗的阿拉伯國家,從此關系緊密。土耳其也不是阿拉伯國家,但與敘利亞存在密切的經貿往來,據敘利亞官方統計,敘利亞50%的投資來源於土耳其。
>>中國:堅持通過和平、對話和政治方式解決問題的原則立場 推動敘利亞問題和平解決,促進中東地區局勢逐步走向穩定,是中國一貫原則立場。這充分關照了敘利亞人民的根本利益,也體現了中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對世界和平的高度責任感。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和平希望,就必須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國際社會需要給和平更多的機會。這樣做才最真正對敘利亞人民負責。

H. 美國和敘利亞打仗對外匯黃金有影響嗎

敘利亞才多大你以為他是以前的羅馬帝國啊!沒有影響的,如果美國跟俄,中,印,等大國打那就有影響了,畢竟經濟體量那麼大了對世界都是有影響的,如果跟伊朗打又不一樣了,他有石油也會有影響的,影響黃金價格的還有很多因素比如中國大媽😁😁

I. 美國對敘利亞開戰的話,人民幣匯率怎麼變化

變化不大,根據今日北京時間19:06分更新外匯牌價:1人民幣元=0.1449美元,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准,請採納!

閱讀全文

與敘利亞戰爭對外匯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青島港上市交易 瀏覽:530
稀貴金屬紅 瀏覽:330
福建恆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721
陸新貴股票 瀏覽:199
果殼金融信息服務怎麼樣 瀏覽:532
香港雲海信電子集團 瀏覽:990
2019房地產經營杠桿 瀏覽:714
水壺行業融資商業計劃書 瀏覽:423
apifx外匯平台 瀏覽:888
銀行對理財產品賠付嗎 瀏覽:344
股票資金杠桿厶楊方配資 瀏覽:215
中圉銀行外匯排 瀏覽:254
電腦開機後有個小杠桿 瀏覽:867
2015年法國匯率是多少錢 瀏覽:850
金融控股集團管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13
湖南省外匯管理 瀏覽:177
企業的外部融資需求的正確估計為 瀏覽:167
杠桿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瀏覽:709
黃金外匯長線投資杠桿 瀏覽:900
注銷公司股東不出面怎麼辦 瀏覽: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