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外匯買賣是怎麼回事
外匯交易就是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進行交換。
外匯交易以一定的價格(即匯率)將一個國家的貨幣兌換成另一個國家的貨幣。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中,它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不僅是連接世界各國經濟交流的橋梁,也是國際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與其他金融市場不同,外匯市場沒有特定的地點或中央交易所,而是通過銀行、企業和個人之間的電子網路進行交易。 "外匯交易"是同時買入一對貨幣組合中的一種貨幣而賣出另外一種貨幣。 外匯是以貨幣對形式交易, 例如歐元/美元(EUR/USD)或美元/日元 (USD/JPY)。
(1)為什麼購買外匯擴展閱讀:
外匯交易的八種交易方式如下:
1、即期外匯交易:又稱現匯交易,是交易雙方約定於成交後的兩個營業日內辦理交割的外匯交易方式.
2、遠期交易:又稱期匯交易,外匯買賣成交後並不交割,根據合同規定約定時間辦理交割的外匯交易方式.
3、套匯:套利是指利用不同的外匯市場、不同的貨幣種類、不同的交割時間、某些貨幣的匯率和利率差異,從低的一面買入,從高的一面賣出,以賺取利潤的一種外匯交易方式。
4、套利交易:利用兩國貨幣市場出現的利率差異,將資金從一個市場轉移到另一個市場,以賺取利潤的交易方式.
5、掉期交易:是指將幣種相同,但交易方向相反,交割日不同的兩筆或者以上的外匯交易結合起來所進行的交易.
6、外匯期貨:所謂外匯期貨,是指以匯率為標的物的期貨合約,用來迴避匯率風險.它是金融期貨中最早出現的品種.
7、外匯期權交易:外匯期權是以外匯買賣的,即期權買方在向期權賣方支付相應的期權費後獲得權利,即在支付一定數額的期權費後,期權買方有權按照約定的匯率和金額買賣約定的貨幣。在合同到期日,經雙方事先同意,權利買方也有權不履行上述合同。
8、以後將出現由銀行和互聯網投資公司合辦的外匯交易平台,這樣為個人投資降低了不必要的成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外匯交易
❷ 央行為什麼用基礎貨幣購買外匯
外國人買中國貨,先到人民銀行(或者商業銀行,轉手也到人民銀行),把外匯換成人民幣。中國人買外國貨,也是到人民銀行,把人民幣換成外匯。
中國順差,所以有更多的外匯在人民銀行被換成人民幣。注意人民銀行是印錢的。最後人民銀行乾的事情就是印人民幣購買外匯。
❸ 如何購買外匯
外匯購買可以以集體(公司、企業、組織等)和個人購買,個人和公司購買的流內程基本上是容一樣的,隨著近些年國際市場的各種不穩定因素,導致外匯匯率的不斷變化,操作不當就會虧損,在購買外匯的時候需要出示身份證、完整的填寫購買外匯的申請書,就可以用人民幣兌換外匯,目前國大多數銀行都可以進行辦理,當然需要到銀行櫃台辦理,可以進行電話預約,或者是網上預約。
❹ 央行為何要買賣外匯
由於人民幣面臨升值壓力,為保持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央行必須在外匯市場上大量購進外匯,從而使以外匯占款的形式投放的基礎貨幣相應增加。我國目前由於存在一定程度的通貨緊縮,因此基礎貨幣的增加不會造成通貨膨脹。
發展到今天,外匯占款已經遠離了原始涵義,更不是對資本流動的真實反映。事實上,商業銀行自營的外匯市場交易不必然影響央行外匯占款,也不必然反映資本流動,考慮到商業銀行外匯占款的原始涵義已經消退,為避免市場誤讀,從2016年1月起,金融機構信貸收支表不再保留「金融機構外匯買賣」科目。分析人士仍可從跨境資金流動的其它指標來對我國資本流動進行判斷和解讀,人民銀行統計部門還會對此做出詳解。
❺ 國家為什麼要購買外匯儲備
外匯儲備不是主動持有的。更多的時候是被動持有的。
我們國家的企業和個人獲得了外匯收入之後,通過商業銀行結匯(把外匯賣給銀行,換取人民幣),商業銀行除自身經營需要持有一部分外匯資產(包括在銀行間市場進行外匯交易),再和央行交易,以外匯換取人民幣。於是央行賬戶里就支出人民幣,買進了外匯。因為外匯在國內是不流通的,所以中國人(包括企業)要把他們賺到的外匯用於生產、生活,就一定會結匯,最終就是把外匯賣給了央行。
同時中國人要支出外匯,比如進口貨物、留學、旅遊等,就會完成一個和上面相反的流程,最終跟央行買外匯,把人民幣還給央行。
於是,問題來了。中國總體上出口大於進口,也就是美國人總說的國際貿易順差。中國央行累積的外匯就越來越多,於是形成了規模龐大的外匯儲備。
當然,央行可以通過主動出售或買進外匯來調整這個外匯儲備的規模,但是這回影響到本幣的匯率,所以央行對此都很慎重。
外匯儲備的作用:1、可以穩定本國貨幣在國際市場上的幣值。比如通過央行主動買進或賣出外匯,調整匯率。比如日本前一段就是這么做的。2、為進口和對外投資提供支持,人民幣在國際上是不流通的,要進口、對外投資還是要外匯,這個時候企業就要跟銀行系統來換,實際上就是在消耗國家外匯儲備。
❻ 為什麼外匯買入價和外匯賣出價不同
作為報價一方,銀行買入價是銀行向客戶買入外匯時所使用的價格,所以客戶向銀行賣出外內匯用買入價;銀容行賣出價是指銀行向客戶賣出外匯時所使用的價格,所以客戶向銀行買入外匯用賣出價。
匯率受國際收支、通貨膨脹率、匯率政策等多因素影響而上下波動,您可以登錄平安口袋銀行APP-首頁-更多-跨境金融-外匯行情,查詢外匯牌價。
服務小貼士:
1、人民幣換外幣:看現鈔/現匯賣出價;
2、外幣換人民幣:看現匯買入價或現鈔買入價
3、查詢的匯率僅供參考,最終的匯率應以實際成交匯率為准。
應答時間:2020-12-2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❼ 央行為什麼要買入外匯道理何在
現在那麼多熱錢來中國炒房投機,目的就是想把中國那點外匯儲備量架空,把中國銀行架空,使其通貨膨脹,然後被迫升值匯率,這樣熱錢逃逸就能不老而獲
拿個上世紀索羅斯襲擊珠幣的案例給你分析一下
上世紀亞洲金融風暴,索羅斯大量熱錢投入泰國,泰國人民都感覺很有錢,前途無量,但索羅斯投入到泰國的熱錢超過泰國貨幣儲備量的時候,他就大量拋售珠幣,泰國政府就得買,1美元買100珠幣(打個比方),當儲備的美元不夠的時候,只能升高匯率,1美元買50珠幣,這樣索羅斯就能不勞而獲,投機成功,泰國慘敗
中國的現在情況雖然略有不同,但投機者的目的是一樣的,匯率升值,所以中國現在外匯儲備最高但仍然需要大量外匯,不然外匯不夠的話熱錢馬上逃逸,中國就空了,只剩下rmb了
❽ 商業銀行為什麼要購買外匯
第一,恕我直言,你的問題本身就缺乏常識~購買外匯本身就是一種正常業務,比如你去日本tokyo熱去逛一圈,你拿RMB人家理你嗎?必須兌換成日元,也就是購入美元,再用美元購入日元(美元是國際結算貨幣);第二、你想問的應該是為什麼銀行外匯購買額近兩年逐漸降低。因為,近兩年的全球經濟主要圍繞通脹和歐債危機展開,通脹主要是美國印鈔機製造了多餘的美元,(為了刺激07年金融危機帶來的經濟不振),07年國內也印了很多RMB,傳說的拉動內需。於是,一輪全球通脹的經濟形勢展開了,為了抵禦通脹,就要節制RMB的流通(常識),於是去年央行一次次加息,一次次上調准備金基點。於是,銀行沒錢放貸了,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出現溫州跑路潮,到了今年,通脹基本抑制,於是就要釋放RMB。 那麼,怎麼釋放RMB?下調准備金基點,減少外匯購買量就相當於增加了人民幣購買量,這樣國內的RMB自然就多了。但是,國家政策壓制房價,所以這部分釋放的RMB估計不會被拿去炒房,國家的意思很明確,就是要為中小企業融資,股市也會有一個良好的心理支撐,可能不暴漲,但是跌不下去了。 建議你多關心國際新聞才能更好的把握國內經濟動向~打了這么多字~就選個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