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皮克斯和迪斯尼什麼關系
皮克斯公司歷史
1984年 John Lasseter離開迪士尼,加入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的電腦特效組,即日後的皮克斯,並製作了自己的第一部電腦動畫電影——André and Wally B.。
1986年 史蒂夫喬布斯以一千萬美元從盧卡斯電影公司(Lucasfilm)購得該電影特效組,並命名其為皮克斯(Pixar),盧卡斯電影公司的Ed Catmull也成為皮克斯的創始人之一,並擔任技術總監(Chief Technical Offcer)。同年,皮克斯的代表作Luxo Jr.上映,後來片中可愛的小台燈成為了皮克斯的象徵。
1987年 Luxo Jr.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提名。
1989年 RenderMan®發布。
1991年 與迪士尼簽約合作,包括5部動畫片的製作發行合同。
1995年 皮克斯在紐約Nasdaq上市,交易代號為PIXR。同年由迪士尼發行、皮克斯製作的第一部電腦動畫長片玩具總動員上映並引起轟動,該片的美國本土票房為1.92億美元,全球票房3.62億美元。
1996年 胡迪(Woody)和巴斯光年(Buzz Lightyear)出現在奧斯卡頒獎典禮。
2000年 皮克斯搬入Emeryville的新總部。
2004年 與迪士尼談判破裂,兩公司分道揚鑣。
2006年 皮克斯和迪士尼合並,成為華特迪士尼公司的一部分。
迪士尼與皮克斯
愉快合作
1991年,皮克斯與迪士尼公司簽約,開始十三年的合作。在合作期間,由皮克斯製作、迪士尼發行了6部電影:玩具總動員、蟲蟲危機、玩具總動員2、怪獸電力公司、海底總動員、超人總動員和賽車總動員。每一部動畫電影都橫掃美國本土和全球票房,為迪士尼和皮克斯帶來了巨大的財富以及各個獎項所帶來的榮譽。
談判破裂
海底總動員取得了卓越的票房成績後,皮克斯的主席兼CEO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越來越不滿於迪士尼。根據雙方1997年簽署的合同,皮克斯與迪士尼平均分攤動畫片製作的成本和利潤,而迪士尼還獲得一筆額外的電影發行費。皮克斯希望在新合同中獨享動畫片的發行利潤,只給予迪士尼約10%的發行費用。同時,皮克斯還要求迪士尼在電影發行5年後將發行權交還給皮克斯,並放棄對雙方在過去幾年合作拍攝的動畫片的所有權。這意味著未來迪士尼公司只向皮克斯出租其龐大的發行網路,獲得小部分利潤,因此遭到迪士尼公司前任主席兼CEO邁克爾艾斯納(Michael D. Eisner)的拒絕。在幾番談判後,最終雙方未能達成協議,分道揚鑣。
談判破裂後,傳言皮克斯開始尋找新的合作發行夥伴,而迪士尼的長篇動畫部也推出了自己的電腦動畫形式的電影四眼天雞(Chicken Little),並發行了一些其他工作室製作的動畫長片,更表示自己正在獨立製作玩具總動員3。
再續前緣
2005年上半年,迪士尼新任CEO羅伯特艾格(Robert A. Iger)上任,開始與皮克斯進行積極的接觸。由於皮克斯的CEO史蒂夫喬布斯同時是蘋果電腦公司的CEO,所以從2005年到現在,可以看見三家公司的合作頻繁,包括在蘋果的iTunes音樂店中出售迪士尼旗下的電視節目。2005年下半年,傳出史蒂夫准備將皮克斯出售的消息,立刻就傳出了迪士尼會收購皮克斯的傳言,但當時很多評論人士都認為迪士尼收購皮克斯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但是,在2006年1 月,迪士尼正式對外宣布收購皮克斯,兩家公司再續前緣,史蒂夫也將成為迪士尼最大的股東。據說,收購後,玩具總動員3的製作也將會轉入皮克斯自己的門下。
隨著本次收購活動,史蒂夫喬布斯將以獨立董事的身份進入迪士尼的董事會,成為迪士尼最大的股東。此外,原皮克斯總裁Ed Catmull將成為新工作室的總裁,直接向羅伯特艾格和Dick Cook(華特迪士尼影視製作公司/Walt Disney Studios主席);而原皮克斯執行副總裁John Lasseter將出任新工作室的首席創意官(Chief Creative Officer)和迪士尼幻想工程(Walt Disney Imagineering,負責設計全球的迪士尼樂園以及迪士尼公司的部分建築)的首席創意顧問(Principal Creative Advisor)。
㈡ 迪士尼和皮克斯是什麼關系
談不上成功,只能說在動畫領域,兩家各有千秋,而當這些知名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市場份額固定,如果想要有所突破,或者繼續發展或創新,那麼合並或尋求合作的可能是他們必然的選擇,所以看似迪士尼並購皮克斯,實際上也是皮克斯主動像迪士尼靠攏,畢竟皮克斯的影響力也不差。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了,反正兩家巨頭已經合並了,而且迪士尼給的價格也算公道,兩家巨頭企業強強聯手,產出的作品也必然是競品。可能很多人會說,皮克斯的創意真的不錯,關於動畫製作方面的創意我認同,但要說劇本創作能力,這還真不一定能夠體現出皮克斯的能力,皮克斯的能力在於製作,而非編劇,就以咱們國內來說,網文爆發的時代,好劇本有的是,但缺少的卻是像皮克斯這樣的團隊,雖然迪士尼的團隊也非常厲害,但相較於更加專業的皮克斯來說,迪士尼還是差了很多,收購了皮克斯,就相當於彌補了自己的短板,這才是最重要的,名副其實的世界級夢工廠。
㈢ 上海和香港的迪士尼的老闆是同一個人嗎
外方都是美國的華特迪士尼,中方的話香港是香港政府,上海是由上海一些主要國企參股的申迪公司
㈣ 上海迪士尼樂園所有者
沒錯,不管是什麼地區的迪士尼樂園,所有者還是屬於華特迪士尼公司。也就是說美國華特迪士尼公司授權給我們上海,才可以在上海建設一個迪士尼樂園。這個關繫到知識產權問題,不是說有錢的了就可以建立一個迪士尼樂園。這跟書的版權問題一樣。至於多少股份,這么不一定哦。如果華特迪士尼股份持有50%以上,那這就算外資企業了,不算是國企了。所以我個人覺得華特迪士尼持有的股份必須少於50%,因為該項目是中美雙方多年談判的結果。是我們中方主動要把迪士尼文化引入中國,所以在持有股份方面,中方必須超於50%,樓上的美方持有股份100%是完全沒可能的,要知道上海迪士尼在我國建立的,如果100%那就應該他們本土,在中國建立外國公司,我們不可能不參與股份。
㈤ 皮克斯,迪士尼,夢工廠,,三者到底什麼關系,越詳細越好。
1.迪斯尼不用說了吧,由米老鼠的創始人迪士尼所創建的電影公司,不僅拍動畫片的,什麼電影都拍.
2.皮克斯(PIXAR),前身是由星球大戰的導演喬治.盧卡斯創立的"工業光魔公司",後來喬治.盧卡斯將其賣給給蘋果公司的創始人喬布斯,改成皮克斯,並簽有禁業合同,也就是說皮克斯不允許拍非動畫電影,所以皮克斯只能拍動畫片.
3.夢工廠是由斯皮爾伯格創立的電影公司,不完全是拍動畫片的電影公司.與前兩者沒有關系.
皮克斯早期創立時由於資金問題,所以與迪斯尼合拍動畫片,也就是迪斯尼出錢,皮克斯出技術人才創意,迪斯尼管發行,然後分錢,但合作中期時,因為迪士尼一直想控制皮克斯和分贓不均,導致二者分手一段時間,其間皮克斯和迪士尼有幾部動畫電影中都有諷刺對方的台詞.如,尋找尼莫中,那個霸道的魚爸爸,就有迪士尼的影子.
2006年,最終由於迪士尼自己動畫部門的不景氣,迪士尼收購了皮克斯公司,並成為迪士尼動畫部門,同時成為迪士尼動畫部門的掌門人,並且喬布斯成為迪士尼總公司的股東之一.
㈥ 迪士尼現在最大的股東還是喬布斯信託嗎
是的,Powell Laurene Jobs Trust 持股1.31億 持股比例7.61%
㈦ 上海迪士尼門樂園老闆是誰
上海迪士尼的中方股東是上海申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外方股東是美國華特迪士尼公司
㈧ 上海迪士尼的美國股東投資多大
上海迪斯尼樂園,中抄方將組建上海迪斯尼投資集團,代表中方與美國華特迪斯尼公司簽約;中方將舉全國之力組建上海迪斯尼投資集團,注冊資金300億元,將挑選15家企業作為股東,組建上海迪斯尼投資集團,其中5家企業為非上海本地企業,另10家企業為上海本地企業,要求其中一半的上海本地企業為上市公司,以便讓上市公司有機會分享到上海迪斯尼樂園的巨大經濟成果;初步確定這5家上海本地的上市公司是:600832東方明珠(以利於今後與迪斯尼開展文化產業的合作)、600675中華企業(以利於今後與迪斯尼開展在上海迪斯尼樂園周邊的商業地產的合作,因中華企業在上海迪斯尼樂園周邊有大量的商業地產與土地儲備)、600626申達股份(以利於今後為迪斯尼加工毛絨玩具、迪斯尼品牌的服裝等物品,因申達股份在上海迪斯尼樂園周邊有大量的生產工廠)、600009上海機場(以利於為今後來上海迪斯尼樂園玩的包機提供更多的方便)、600284浦東建設(以利於上海迪斯尼樂園的建設)。
㈨ 迪斯尼的第一個股東是喬布斯
迪士尼公司為了繼續延續與皮克斯(Pixar)動畫的合作關系,且為了保持迪士尼在業內的世界領導地位,2006年1月24日迪士尼宣布將以高達7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長期的合作夥伴皮克斯動畫公司。皮克斯當時市值約為67億美元,該交易將採取股票置換方式進行,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迪斯尼將按照2.3:1的比例換購皮克斯股票,也即每股皮克斯股票相當於2.3股迪斯尼股票。2006年5月5日,迪斯尼交易正式完成。因此,喬布斯也成為了迪士尼的最大個人股東。
皮克斯動畫工作室(Pixar Animation Studios)是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在1986年成立的,而皮克斯的前身則是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電影公司的電腦動畫部。
具體的一些故事,希望你能網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