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甘肅稀土新材料股份

甘肅稀土新材料股份

發布時間:2021-06-03 02:04:11

⑴ 甘肅稀土集團怎麼樣

稀土新材料是稀土的下屬公司,這個企業是甘肅高端材料學科的龍頭企業,發展前景非常好。

⑵ 甘肅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甘肅稀土新材料嘛,就在白銀往平川走的半路上,環境惡劣!消費高!工資低!幹活累!如果有更好的去處就別來,如果沒有來這混口飯吃還行,幾年後如果爬不上去能走就走吧!

⑶ 中國六大稀土集團有沒有中色股份

我國的新一輪稀土整合始於2009年,信號是大幅縮緊稀土出口配額。2010年,我國全年稀土出口配額總量僅為30258噸,比2009年減少了近40%,而在此前5年,每年稀土出口配額年遞減額均未超出10%。

政府的考慮是,通過出口管控,達到保護資源和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此後兩年,稀土整合思路逐漸系統化,稀土大集團戰略也被搬上檯面。2011年5月10日,國務院專門發布《關於促進稀土行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此後,中國圍繞稀土資源開發、冶煉分離和流通市場秩序等展開一系列整治,並由工信部提出組建大型稀土產業集團的方案。

稀土資源分為輕稀土和中重稀土兩類,前者以包頭白雲鄂博、四川冕寧、山東微山的氟碳鈰礦為主,後者以南方離子型礦為主,富集於江西、廣東、福建、廣西、雲南等地區。

當時,包鋼已有一統北方稀土市場的架勢,但在南方中重稀土中,一直活躍著五礦集團、中色股份(000758.SZ)、中鋁公司三家央企,以及贛州稀土、江銅、廣晟有色(600259.SH)、廈門鎢業(600549.SH)等地方實力企業。

作為國家的一種戰略資源,誰有稀土誰就能「一夜暴富」,在稀土價格暴漲之時已經得到驗證。同樣,整合本身意味著利益再分配,在稀土新版圖的劃定過程中,沒有哪個企業真正想缺位。

事實也證明,這些企業無一例外都參與到了南方稀土業的整合大潮中。

「稀土大集團戰略幾經調整,從剛開始北方、南方各成立一家,到後來提出的兩到三家,再到現在的「5+1」方案,稀土整合的雛形已經基本形成。」百川資訊稀土分析師杜帥兵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國務院近期通過的全國大型稀土集團組建「1+5」工作方案,明確北方包鋼(集團)公司、中國五礦、中鋁公司、贛州稀土、廣東稀土和廈門鎢業分別牽頭進一步推進兼並重組,組建大型稀土企業集團。這6家企業將拼接成中國稀土的新版圖。

這其中,五礦集團是最早涉足稀土業的央企,實力最為強勁。

按照五礦有色總經理焦健的說法,對稀土尤其是中重稀土,五礦的策略是在國內通過有效整合實現資源相對集中,從而掌握話語權。

2008年11月,五礦集團旗下五礦有色聯合江西贛縣紅金稀土有限公司、定南大華新材料有限公司組建五礦稀土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江西落腳。其後,五礦集團又不斷在湖南、廣東和廣西等區域「跑馬圈地」,最終形成了今天較為完備的稀土產業鏈。目前,僅以五礦拿下的6家稀土礦分離企業算,其稀土分離產能就佔到南方稀土產能的一半。

相比五礦集團,中鋁公司是稀土產業的「新兵」,但作為國內有色企業的龍頭,同樣被列為稀土整合的牽頭人。「我們的稀土產業從無到有,現在已經取得了大型稀土集團的資格,可以在廣西、江蘇、四川等地開發。」中鋁公司董事長熊維平曾向本報記者如是介紹。

2011年6月7日,中鋁公司與江蘇省5家稀土分離企業及1家貿易公司,共同成立中鋁稀土(江蘇)有限公司,從而獲得稀土分離能力3.47萬噸/年。為保障稀土資源供應,中鋁公司又先後與廣西、江西、廣東、福建等資源地簽署了一批戰略合作協議。

中鋁新聞發言人袁力說,中鋁現已逐步形成了以「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公司」為基礎的技術研發基地,以廣西、廣東等省為基礎的資源保障基地,以江蘇四家分離企業為基礎的分離冶煉基地的產業布局。

如今,中鋁公司的產業觸角又延伸至四川省。3月26日,中鋁領銜的中鋁四川稀土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未來將通過這一平台,逐步整合四川省相關稀土產業。

按照早前的思路,南方離子型稀土將形成前三名稀土企業產業集中度達80%的目標。但為了防止被對手吃掉,各個地方實力企業則通過拉攏地方政府等方式,逐步建立起各自的稀土王國。

兩年前的一次行業會上,廈門鎢業副總裁鍾可祥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南方稀土整合的現狀,已經跟國家原來的期望思路有些不同: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廣東、福建先後以廣晟有色和廈門鎢業為主建立了各自的地方稀土產業集團,即便進度較慢的贛州稀土,也取得了實質性突破。

「國務院召開的相關會議已經原則上同意由贛州稀土集團牽頭組建中國南方最大的稀土集團。」贛州市市長冷新生近期公開表示,贛州目前已經拿到了國家級稀土集團的「路條」。

早在去年3月,贛州市就籌備成立集開采、冶煉分離、加工、貿易、研發於一體的大型稀土企業集團—贛州稀土集團有限公司,成南方稀土龍頭企業和第一大資源平台,是目前贛州稀土唯一采礦權人。

與上述南方稀土的諸侯割據不同,以輕稀土為主的北方將組成一個大集團。按照此前方案,北方大集團戰略,將由包鋼集團牽頭,聯合甘肅稀土集團公司,吸收四川、山東等地骨幹企業共同發起設立。

值得關注的是,四川省雖以輕稀土為主,但其兩個主力礦冕寧氂牛坪稀土礦、德昌大陸槽稀土礦的儲量均居國內前列,這一獨特優勢,自然成為大企業眼裡的「香餑餑」。在大批外來「淘金者」中,江銅集團在冕寧運作多年,並有望在這一區域整合中分得一杯羹。

此外,同樣具備實力但未寫進大集團名單的還有中色股份,這家企業旗下的中色南方稀土(新豐)有限公司已與當地政府合建了稀土礦業公司,正在運作的7000噸/年分離項目不容忽視。

利益博弈

「整合仍將是未來中國稀土產業結構調整的核心之一,重點將是冶煉分離環節的整合以及上下游全產業鏈的整合。」安泰科稀土市場研究分析師陳歡說。

但在整合過程中,不僅充斥著央企與地方政府的博弈,大集團內部鏈條如何理順、如何解決生產指標不夠等難題,也逐一暴露。

鍾可祥透露,國內一些央企,也曾前往福建省與廈門鎢業洽談合作,「只要有想法的都去談」,但福建省選擇了扶持本省骨幹企業,拒絕了央企的好意。

中國科學院院士嚴純華曾向本報記者表示,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在稀土行業整合這個問題上利益是一致的,戰略是統一的,但因為「考慮的方式和所處的位置不同,導致了戰術層面上有些不同」。

如今,在四川省的稀土整合中,類似矛盾已經隱現。在中鋁公司宣布進軍四川稀土業的同時,江銅旗下四川江銅稀土公司就聯合其他5家企業共同發起設立了「四川金攀西稀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這同樣是一家集開采、冶煉分離、加工、研發於一體和具備完整產業鏈的大型稀土企業集團。

在今年「兩會」期間,四川經信委主任王海林甚至表示,鑒於四川本地沒有比較強的稀土大企業,未來將由江銅一家主導四川稀土的重組。但不在六大集團之列的江銅,未來採取什麼方式與中鋁「對抗」,有待觀察。

即便相對明晰的北方輕稀土整合,到目前為止,包鋼雖然早與內蒙古自治區內的相關企業簽了重組協議,但實質性重組工作遲遲沒有展開,何時能完成對甘肅、山東等其他省份企業的兼並重組,更無明確下文。

「整合後還是"各自為政",並沒有在稀土市場上起到集中性。」一位行業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像中鋁在江蘇的幾個分離廠,基本還是維持原來的老客戶,中鋁只管定價和開票等,下一步它在四川怎麼弄還不清楚。

更深的問題還在於,這些大集團成立後,如何解決內部各個企業的「吃飯」問題。

杜帥兵表示,整合後期的大問題是產能過剩怎麼解決的問題。「像包鋼,整合完了,整個產業鏈條是不是已經理順,國家給它5萬噸指標,怎麼分配,都是問題。」他說。

據了解,目前國家給各企業下達的生產指標總計為9.38萬噸,但根據市場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稀土產能已超出40萬噸,「指標不夠、私礦來湊」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徹底解決。

「整個稀土產業,現在除了正規的產量,還有很大一部分來自私礦,私礦打擊不完,就算集團整合,產能那麼大,企業生存怎麼辦?」前述包頭企業高層說。

杜帥兵的擔憂是,稀土整合完成,如果私礦打擊不了,其他中小型企業還可以用,考慮到成本等因素,等到出口放開後,整合完的大集團可能還不如一些中小企業有優勢。「有些企業做稀土很多年了,也很老牌,總不能一句話就把它關停了。」他說。

對於這一局面,中國稀土行業協會會長干勇在「兩會」期間向媒體坦承,國內稀土行業整合只是剛剛開始,任重道遠,「還需要真正的、規范的稀有金屬、戰略資源的保護制度,需要從立法層面來保護稀土等戰略資源」。

⑷ 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科研中心

稀土冶煉分離提純
五十多年來,有研稀土及其前身一直致力於稀土冶煉工藝研究和產業化開發,針對包括包頭混合型稀土礦、氟碳鈰礦、南方離子吸附型稀土礦在內的各種類型稀土資源開展了一系列的基礎研究和工藝技術研究工作,開發出四十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冶煉分離工藝技術,大部分已在稀土工業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其中4項獲全國科學大會獎, 11項獲國家發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或三等獎,如上世紀六十年代開發的鋅粉還原鹼度法制備高純氧化銪工藝在國內廣泛應用, 90%左右的高純氧化銪均採用該方法生產;上世紀七十-八十年代開發的硫酸法冶煉包頭稀土礦工藝,先後向甘肅稀土公司、稀土高科(包鋼稀土三廠)、包頭202廠等大型稀土企業推廣應用,80%以上的包頭稀土礦均採用該專利技術生產; P507-HCl體系連續萃取、半逆流反萃取分離稀土工藝、鹽酸體系P507全分離流程 、環烷酸萃取法制備熒光級氧化釔工藝、電解還原法制備超純氧化銪工藝和設備均在稀土工業上應用,其中向德國轉讓的熒光級氧化釔制備技術成為中國第一個對外轉讓的稀土技術項目。
「十五」以來,針對稀土冶煉分離過程中存在的「三廢」污染嚴重、伴生資源利用率低等問題,開展了綠色冶煉分離新工藝研究,成功開發了「非皂化萃取分離提純稀土新工藝」 原創性技術,萃取分離過程有機相不需要皂化,不使用氨或液鹼,從源頭消除了氨氮廢水對環境的污染,分離成本大幅度降低,該項技術申報中國發明專利8項,國際發明專利1項,已簽訂技術轉讓合同8項。
該領域共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獎項32項,申報國家發明專利26項,其中8項已獲授權。「十五」以來,共承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973計劃、863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十多項。該領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⑴ 稀土冶煉清潔生產工藝
⑵ 稀土高效無污染分離提純技術
⑶ 稀土伴生資源綜合利用技術
⑷ 稀土冶煉分離過程廢水循環利用技術
⑸ 稀土冶金過程式控制制技術
⑹ 稀土冶煉分離工程化設備開發
稀土金屬及合金
有研稀土及其前身從事高純稀土金屬及其合金的研究和開發已有近五十年的歷史,是國內最早從事稀土金屬及其合金制備、提純的單位之一。60年代初在國內率先制備出除鉕外的16種稀土金屬,並逐步實現批量生產,68年成功制備出金屬鉕。為中國稀土工業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做出了突出貢獻。
近幾年,在高純稀土金屬、稀土合金速凝鑄片、廉價稀土-鎂(鋁)中間合金的研發及產業化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以自主開發的低溫還原(中間合金法)、還原蒸餾、真空蒸餾提純三項技術為主進行了產業化開發,形成了多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和大型裝備,並在此基礎上建成了亞洲最大的中重稀土金屬及合金生產基地;2)成功開發了氧化物電解法制備稀土-鎂(鋁)中間合金工藝,創造性地提出了極化超電位共析法,該方法以氧化物為原料,通過濃差極化和陽極極化的雙極化作用,平衡稀土與鎂(鋁)的析出電位,一步電解就可得到稀土鎂(鋁)中間合金,該方法可將稀土鎂(鋁)中間合金加工成本大大降低,有利於稀土鎂(鋁)合金的大量推廣應用。
該領域共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獎項13項,申報國家發明專利12項,其中4項已獲授權。從「八五」到「十五」期間,共承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973計劃和發改委示範工程等項目十多項。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⑴ (超)高純稀土金屬提純技術和裝備
⑵ 廉價稀土-鎂(鋁)中間合金的制備
⑶ 稀土合金速凝鑄片技術及裝備
⑷ 其它特種合金及靶材
稀土化合物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有研稀土及其前身從稀土拋光材料入手,開展了稀土化合物材料制備工藝研究,在國內率先開發出系列拋光材料生產工藝,並定型「739」、「771」等系列稀土拋光產品,先後向甘肅稀土公司等企業轉讓技術,為構建中國的稀土拋光工業體系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十一五」期間,在國家有關科技項目的支持下,開展了「液晶顯示屏用高端稀土拋光材料研究」和「液晶顯示屏用稀土拋光粉產業化技術開發」工作,並通過部級科技成果鑒定。
隨著稀土在超導材料、發光材料、燃料電池、催化材料、塗層材料、磁性材料、屏蔽材料、電子陶瓷等新材料領域廣泛應用,市場對稀土化合物粉體材料的形貌、粒度及分布、比表面、密度、孔容、孔徑、晶形等物理參數提出嚴格要求,有研稀土將化學沉澱法、水熱法、溶膠凝膠法、醇鹽法等軟化學合成工藝與萃取技術、表面改性技術、管道合成技術、晶形控制技術及後處理加工技術耦合,形成了具有產業化應用前景的稀土化合物物理性能可控制備制技術。「十五」期間,承擔了「大比表面可控形貌氧化釔制備工藝及產業化開發」等項目的研發任務,並通過成果鑒定,建立了批量生產線。同時,針對稀土企業的需求,開發出沉澱法純化除雜技術、碳鈉沉澱稀土技術和除放射性技術等系列應用技術。
有研稀土在稀土化合物領域申報國家發明專利11項,其中4項已獲授權,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⑴ 高性能稀土拋光材料及其制備技術
⑵ 稀土發光材料前驅體制備技術
⑶ 大比表面稀土氧化物和氫氧化物制備工藝
⑷ 納米、亞微米級稀土化合物制備工藝
⑸ 稀土塑料、陶瓷等功能助劑
⑹ 稀土表面化學處理劑
⑺ 復合稀土化合物合成工藝與裝備
稀土功能材料
發光材料有研稀土及其前身從事發光材料的研究和開發已有三十多年的歷史,是國內最早從事稀土熒光粉研製的單位之一,擁有國家唯一的「稀土熒光粉中間試驗室」,配備有發光材料工程化研發所需的先進、齊備的儀器設備。
公司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研製CRT彩電熒光粉及燈用稀土三基色熒光粉,80年代開發出PYG型飛點掃描熒光粉,在陽極射線熒光粉、光致發光稀土熒光粉以及X射線稀土熒光粉等方面取得了多項成果,其中「彩色電視稀土紅色熒光粉和投影電視稀土白色熒光粉」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彩色電視硫氧化物紅粉為全國的標樣粉;PYG型飛點掃描熒光粉等近二十種稀土發光材料的研究和開發獲得了省部級獎勵或通過了省部級鑒定。
為了滿足平板顯示、綠色照明及其他應用領域的發展需要,重點研究開發了PDP、FED等平板顯示用發光材料,LED、HID、CCFL、金鹵燈等燈用發光材料,承擔了包括國家科技攻關計劃、863計劃、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內的10餘項國家級項目的研究開發工作。項目研究成果大部分已在有研稀土形成了產業化,其中燈用三基色熒光粉技術還轉讓給了多家企業進行規模化生產,「彩色等離子顯示屏(PDP)用熒光體產業化關鍵技術」獲部級科學技術一等獎,「多顏色稀土長時發光材料及其制備技術的研究」獲部級科學技術二等獎。
同時,有研稀土也積極致力於解決中國發光材料的表徵難題,例如與有關單位共同研製了中國第一台PDP熒光粉發光性能測試設備、中國第一台FED熒光粉發光性能測試設備,這些裝置的成功開發均極大地促進了中國相應熒光粉的研發進度。
有研稀土在發光材料領域申報發明專利24項(包括3項國際專利),其中15項已獲授權,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⑴ 顯示用發光材料:PDP用熒光材料、FED用熒光材料
⑵ 照明用發光材料:白光LED用熒光材料、CCFL用熒光材料、金鹵燈用發光材料
⑶ 特種發光材料:上轉換發光材料、防偽熒光材料、納米發光材料
催化與環境材料
上世紀70年代,有研稀土及其前身接受國家任務率先在國內進行汽車尾氣凈化稀土催化劑的研究與開發,隨後成功研製出接近當時世界先進水平的汽車尾氣凈化稀土催化劑,並進行規模化生產與銷售,開拓了國內稀土催化材料在環境方面的新應用。1992年受國家委託編制了「汽車尾氣凈化稀土催化劑」行業標准(編號XB/T503-93),為規范中國汽車尾氣稀土催化劑的產業化生產做出了貢獻。
「十五」期間, 在大比表面中孔稀土復合氧化物及在環保中的應用、高溫穩定鈰鋯復合氧化物產業化制備工藝等方面承擔並完成了包括863計劃在內的多項國家級項目的研究開發工作,在關鍵技術上獲得突破,並形成了鈰鋯復合氧化物完整的產業化制備技術,建成年產50噸鈰鋯復合氧化物中試生產線。目前正在承擔國家「863」計劃項目——「汽油車冷啟動污染控制技術研究」。
有研稀土在該領域擁有先進的催化劑制備及性能評價裝置;配有旋轉蒸發儀、程序升溫加熱爐、氣相色譜檢測系統、比表面儀、粒度分析儀等,可滿足多種稀土催化劑的制備與性能測試。在該領域已申報國家發明專利5項,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⑴ 汽車尾氣凈化三效催化劑
⑵ 汽車尾氣冷啟動污染控制技術
⑶ 鈰鋯固溶體助劑與載體材料
⑷ 天然氣燃燒催化材料
⑸ 可揮發性有機廢氣(VOCs)催化凈化材料
⑹ 稀土改性甲烷催化制氫材料
磁效應材料
有研稀土及其前身從事稀土磁效應材料研究和開發已有三十多年的歷史,是國內最早從事稀土永磁,磁致伸縮等材料研發的單位之一。其中研發的還原擴散法制備釤鈷合金磁體成功地轉讓給上海躍龍化工廠,生產的釤鈷磁環最早應用於東方紅系列衛星中,為中國航天事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十五」以來,成功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釹鐵硼合金速凝鑄片(Strip Casting)技術和關鍵裝備,獲得4項國家發明專利,打破了日本在該領域的技術壟斷,並以此專利技術為基礎,有研稀土與日本住友特殊金屬(現由日立金屬控股)等公司合資成立了廊坊關西磁性材料公司,有研稀土佔66%股份。
開發成功了低成本、大直徑稀土超磁致伸縮材料的一步法制備技術,制備的稀土超磁致伸縮材料已經批量供應給軍工單位使用,效果良好;研發的新型磁電阻材料,採用薄膜復合技術和先進的微加工工藝制備的自旋閥型全鈣鈦礦錳氧化物巨磁電阻隧道結,其磁電阻變化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目前有研稀土具有制備和測試磁效應材料的各種設備。
該領域共承擔軍工民口配套、國家科技支撐計劃、863計劃、中小企業創新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20餘項。先後申請國家發明專利32項,授權9項,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

⑸ 車間勞動競賽方案及總結

關於在204車間焙燒系統開展「提高REO收率,優化質量指標」

勞動競賽活動實施方案

股份公司204車間

2010年7月20日

關於在204車間焙燒系統開展「提高REO收率,優化質量指標」
勞動競賽活動實施方案
為了貫徹落實公司相關會議精神,推動車間各項經濟技術指標優化發展,充分發揮全車間廣大職工在推動車間生產平穩較快發展、提高精細化操作水平、全面優化提高車間工序REO收率等關鍵經濟技術指標的主力軍作用,結合公司黨委安排部署並正在開展的「創先爭優」活動,車間決定首先在焙燒系統廣泛開展「提高REO收率,優化質量指標」勞動競賽活動。為保障實施,特製訂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及公司有關生產會議精神為指導,圍繞生產經營中心工作,通過認真開展勞動競賽活動,使廣大幹部職工樹立全心全意爭創一流的競爭意識、完成任務不計得失的協作觀念和不畏艱難實現目標的拼搏精神。以「穩定生產、優化指標、提高效益」為目標,以增強車間員工凝聚力和戰鬥力、樹立車間新形象、提高員工綜合素質、推動生產效益發展為主線,以生產員工為主體,以各崗位為主陣地,組織動員車間廣大職工為推進我車間生產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二、總體目標
全面完成集團公司下達的各項生產經營任務指標,提高車間管理水平及各項經濟技術指標。通過在全車間焙燒工段開展以優化經濟技術指標為核心的勞動競賽活動,構建優化我車間生產指標為全過程推動、全員參與的新格局,推動生產和諧發展,充分調動和發揮好廣大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實現車間增效、職工增收、職工精神面貌良好及隊伍整體素質提高的目標,充分樹立和發揮我車間在全公司生產中的「龍頭」形象的作用。
三 、活動時間安排
競賽活動共分四個階段進行:
1、籌劃動員階段:時間為7月9日~7月25日;
該階段主要任務為核定204車間1~6月份生產實際指標,制定出合理科學的競賽生產指標,同時對職工做好動員宣傳工作。該階段需為競賽活動制定出詳實、可操作性的實施方案。
2、具體實施階段:時間為7月26日~8月25日(焙燒7#窯試車開產正常後);
該階段進入正式的競賽環節,對每班、每段的生產指標做全面的統計和管理工作,以「提高REO收率,優化質量指標」為中心內容,加強對生產競賽活動的全面控制和管理工作。
3、總結評比表彰階段:時間為8月26日~8月31日;
該階段對競賽活動的生產指標及各項內容做全面的分析和總結,作出評比決定,並張榜公示。對整個活動作出評價性總結報告,競賽活動達到預期成功效果,召開表彰大會,邀請公司領導參與表彰大會並頒獎。
在表彰大會上,獲獎班組代表須談經驗,講體會。
4、鞏固提高階段:時間為2010年8月31日之後;
總結和交流勞動競賽經驗,鞏固競賽活動中取得的成果,不斷改進車間各項基礎管理工作,完善車間「三大規程」,使車間各項經濟指標不斷優化提高。
四、競賽內容、形式和表彰獎勵
1、主要指標項:焙燒系統勞動競賽活動分總產量、REO收率、質量指標、成本四個大項的考核內容展開。競賽期間,根據產量指標實際完成與公司、車間下達生產產量計劃任務量確定三個優勝班組。根據總產量、REO收率、質量指標、成本四個大項的綜合考核內容,在焙燒工段8個班中分出綜合優勝獎第一、二、三名,進行獎勵。
同時對總產量、REO收率、質量指標、成本四個大項中各單項完成情況優秀的班組進行獎勵。
以上獎項,在競賽終了召開的總結表彰大會上表彰獎勵。
2、其他項:在競賽活動末,結合生產經濟技術指標、精細化操作、現場管理及精神文明建設四項內容,在未獲「綜合優勝班組」的五個班組中,每個班組中評比出一名優秀操作能手。該評比結果由車間組織有關人員,按照以上四項內容的要求,通過聽匯報,觀表現、看現場,查記錄等形式,共評出5名,在總結表彰會獎勵。
3、另外,按照2大工段(焙燒一工段、焙燒二工段共4台窯)齊競賽,8個生產班組爭一流的競賽形式,各班段內部還要深入開展一些針對性、實效性強的小指標競賽活動,以競賽小指標的完成保證大指標的實現。焙燒工段內部的生產班組及針對每位個人員工要開展「賽產量,奪第一;賽質量,創優質;賽消耗,降成本」為主要內容的競賽活動。各工段還要結合開展「比文明生產,比業務知識、賽操作水平上檔次;比綜合素質、賽愛崗敬業多奉獻」系列勞動競賽活動,在全車間范圍內形成轟轟烈烈的「比學趕幫超」競賽氛圍和熱潮。
五、競賽具體生產指標
競賽活動分REO收率、主要質量指標、材料成本指標、產量任務、現場及設備使用維護保養、勞動紀律及文明生產共五大項內容,按附件1、《204車間開展「提高REO收率,優化質量指標」勞動競賽活動實施細則》執行和實施。
六、競賽要求
1、突出一票否決,確保健康競賽。對出現不安全事故和違法違紀事故的班組,在各類競賽先進的評選上,應視情況給予降級或扣分處理。對出現重大責任事故和重大違法犯罪事故的班段,取消其參與評選競賽優勝資格。
2、培育優秀人才,提高員工隊伍素質。通過競爭激勵,培育各類管理能手、技術標兵和先進職工,扭轉當前車間管理及技術人才缺乏的被動局面。
3、全程跟蹤管理,公開競賽成績。對競賽活動要進行階段性總結,將活動的開展情況和效果兩天一總結,上報車間競賽辦公室。車間勞動競賽辦公室做好活動的檢查,考核和評比,並搞好資料的積累,定期公開活動開展情況。
七、組織領導
1、公司成立競賽相關指導及監督機構(見附表)
2、為確保勞動競賽活動扎實有效開展,204車間成立競賽活動組織機構:
領導小組組長:王兵
領導小組成員:李建軍、馬永宏、景仰華、劉偉才、康煜霞、李彩霞
辦公室成員:劉偉才、康煜霞、李彩霞
辦公室設在車間工會,具體負責全場勞動競賽的組織領導、綜合協調、情況匯總分析和評比表彰工作。各工段也要成立勞動競賽活動領導小組,負責本工段競賽活動的組織領導和立項與考核工作。要切實加強領導,積極搞好協調,形成由車間工會牽頭,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格局,使勞動競賽活動有方案、有特色、有措施、有落實、有評比、有總結,務必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八、注意事項
1、提高認識。勞動競賽是全心全意依靠職工搞好車間生產經營工作的重要載體,對促進車間經濟效益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各生產班段必須充分認識,積極參與,切實搞好。
2、貼近中心。要緊緊圍繞優化提高車間生產工作經營中各項經濟技術指標這一中心任務,有的放矢地開展競賽活動,防止走形式,走過場,單純為活動而競賽。
3、依靠職工。要結合實際,制定出具體的競賽細則,認真組織職工實施,要鼓勵廣大職工和各方面的操作能手在競賽中當先鋒、唱主角、顯身手、增效益。
4、搞好結合。要將勞動競賽活動與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結合起來,形成思上、協作、友愛的氛圍;要與當前公司黨委部署的「爭先創優」活動結合起來,增強職工的創新意識和革新慾望;要與貫徹落實公司推行的「精細化管理、精細化操作」工作結合起來,加大激勵力度,確保取得實效。

附:1、《關於在204車間焙燒系統開展「提高REO收率,優化質量指標」勞動
競賽活動實施細則》
2、《204車間開展「提高REO收率,優化質量指標」勞動競賽指標計劃》

甘肅稀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工會、勞動競賽活動指導督查組
甘肅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4車間
204車間勞動競賽活動領導小組
2010年7月20日

204車間開展「提高REO收率,優化質量指標」勞動競賽活動

實 施 細 則

股份公司204車間

2010年7月20日

204車間開展「提高REO收率,優化質量指標」勞動競賽活動
實施細則
為了貫徹落實公司相關會議精神,摸索煤氣分解爐用於焙燒生產系統的最佳生產經濟技術指標,經公司領導大力支持,車間決定於2010年8月份,在焙燒一、四系統開展「提高REO收率,優化質量指標」勞動競賽活動。為保障實施,特製訂如下實施細則。
一、總則
1、勞動競賽期間,各班組操作,依「計分」形式比賽,其累計分數為各競賽班組決定名次和獎勵的主要依據。
2、各班組在必須保證REO收率、質量指標(主要為礦漿液PH值、一次渣中REO含量)的前提下,可根據當班的工況條件,在最佳投礦量(原定1#、2#為16kg/min,7#、8#窯為18kg/min,均包含鐵粉量)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提高投礦量,產量超出部分加計分數。
3、精礦為現有車間內的高低礦1:1混合(由白班人員用小鏟車操作,夜班使用),混合礦的批次、噸位、REO含量、水分、Fe2O3和PO43-為確定值。
4、礦漿液計量按焙燒、水浸工段、分析室三方交接計量體積及REO含量為准。
5、競賽期間,車間設專職人員進行監督、檢查、打分及生產過程指導。並對每班使用的稀土精礦、硫酸、塊煤、鐵粉等材料嚴格計量盤點,做好記錄。
二、考核辦法
一)、混合濕精礦(包含鐵粉量)、硫酸投入量及塊煤消耗(滿100分,占總成績25%)
1、硫酸、鐵粉及塊煤單耗指標參照下表執行。

2、稀土精礦每班投入量為≥86400公斤,即≥18公斤/分鍾。按照高低礦1:1比例執行,每班過稱計量。每班單台窯投48罐,少投入一罐,減計10分。
3、混合礦的酸礦比建議控制在1.35~1.45范圍內即可。
4、鐵粉按照工藝標準定量配比。超出減計10分。
5、塊煤每班過稱計量。塊煤消耗量按單耗指標考核。增加0.01t/m3,減計10分。
二)、REO收率及產量(REO收率60分,產量40分,共100分,占總成績45%)
1、焙燒工序收率目標計算方法:
高磷礦:96.6%,低礦:95.93%
2、以班組為單位進行計量考核,達到收率指標,記60分。
3、焙燒工序收率每下降1%,減計10分,0分為下限。
4、調漿用洗水採用點滴計量箱計量。
5、產量計算公式:實際投礦量×每班應投礦的生產時間×(1-水分含量百分比)×(1-鐵粉配入百分比)×所用精礦(高低1:1混合礦)的實際品位×REO收率。產量均按REO量計。
6、達到計算產量,計40分。
7、因提高投礦量而增加的產量部分,每超100公斤REO,加計5分。
8、當班欠產REO 100公斤減計10分,欠產REO 200公斤計20分,以此類推,欠產800公斤及以上時。產量項部分計為0分。
三)、主要質量指標(共100分,占總成績20%)
根據車間實際情況,對焙燒系統主要考核礦漿液REO含量和PH值控制、及一次渣中REO含量三項指標。
1、礦漿液PH值(滿分60):
1)、礦漿液PH值為1.3~1.6為合格品。
2)、以礦漿液產出槽數作為計分單位。
3)、礦漿液由焙燒、水浸雙方計量人員送樣,分析人員測量數據為准。
4)、礦漿液PH值每合格一槽計3分,全合格計60分(滿分)。
2、礦漿液REO含量控制(包括生產過程和交接班)考核(滿30分):
1)、日常生產及交接班REO控制范圍為29.5~33.5g/l,達到要求計30分。
2)、以當班常規送樣(每小時一次,每班8次)及礦漿液計量送樣次(每槽11.8M3為一次)數為准。
3)、當每次樣品REO含量控制在25.0~29.5g/l范圍內,每降低1g/l,減計2分,降低2g/l,減計3分,依此類推,直至該項計為0分。
4)、當每次樣品REO含量控制為<25.0 g/l,一次性減計10分;當REO含量<25.0 g/l,該項計為0分。
5)、當每次樣品REO含量>33.5g/l,每超出1 g/l減計2分,超出2g/l減計3分,依此類推,直至該項計為0分。
6)、交班REO含量控制為<29.5 g/l,該項分數計為0分(減計30分)。
3、一次渣中REO含量控制(滿10分):
1)、每班由分析人員取樣、做樣一次。
2)、渣中REO含量控制為≤2.5%,每台窯各5分,共計10分,
3)、渣中REO含量控制超出范圍,計為0分。
四)、現場及設備使用維護保養、勞動紀律及文明生產(共100分,占總成績10%)
按車間2010年內部經濟承包責任書相關內容考核,不合格一項減計25分。
204車間勞動競賽活動領導小組 2010年7月20日

204車間勞動競賽工作總結

各位領導、員工同志們,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行204車間勞動競賽工作會議,總結表彰8月份勞動競賽開展情況,表彰先進,樹立典型,鼓舞士氣,進一步推動車間生產經營事業扎實開展,促進車間經濟效益又好又快發展。今年8月份前後,全車間上下緊緊圍繞「提高REO收率,優化質量指標」這一主題,堅持不懈地推進車間焙燒工段勞動競賽活動。車間各焙燒班組克服高溫天氣、停電停水、民工短缺等種種不利因素,經過前後一個多月緊張激烈的「比學趕幫超」活動,取得了滿意的競賽效果和結果。此次勞動競賽活動得到了公司領導、相關職能部門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充分肯定,趙經理、師經理等公司領導多次開會或蒞臨現場做動員和指導工作,使我車間全體員工統一思想,凝聚人心,激發鬥志,鼓舞干勁,為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此次活動在車間勞動競賽領導小組的周密籌劃和精心組織安排下,廣大職工樹立爭創一流的競爭意識,發揚完成任務不計得失的協作觀念和不畏艱難實現目標的拼搏精神,以「穩定生產、優化指標、提高效益」為目標,堅忍不拔、奮勇爭先、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學技術、比技能、創一流的熱情普遍高漲,一大批優秀高技能人才和愛崗敬業楷模脫穎而出,使車間職工隊伍的整體優良素質得以帶動和提高,在推進我車間生產效益發展中的主力軍作用顯著。在此,我謹代表車間黨政領導及車間勞動競賽領導小組向即將受到表彰的優秀班組和和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向積極支持和踴躍參與這一活動的各級領導和廣大職工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下面,我就競賽活動做簡要總結並談幾點體會和今後打算:
一、勞動競賽期間各項綜合指標完成情況及獎項綜合評比情況回顧
1、REO回收率
1)、焙燒系統REO收率為94.09%,包含洗水REO收率為111.59%(原核算指標定107%,同比提高4.59%)。其中一系統REO收率為94.02%,包含洗水REO收率為111.14%(原核算指標定107%,同比提高4.14%)。四系統REO收率為94.15%,包含洗水REO收率為112.00%(原核算指標定107%,同比提高5%)。
2)、水浸液REO回收率為93.62%。其中四川礦收率94.01%,高磷礦收率93.92%,去年同期為93.03%,同比提高0.89%,今年1~7月份平均為91.00%,同比提高2.92%。今年5~7月份平均為93.13%,同比提高0.79%。低礦收率93.19%,去年同期為92.35%,同比提高0.84%,今年1~7月份平均為89.98%,同比提高3.21%。今年5~7月份平均為92.41%,同比提高0.78%。
2、產量
1)、共完成礦漿液REO產量1008.47噸,其中一系統完成481.02噸,四系統完成527.45噸。
2)、實際完成水浸液REO846.119噸,折標准水浸液25639.970m3。其中四川礦產標准水浸液690.182m3,低礦產標准水浸液10404.727m3,低鐵高磷礦產標准水浸液14545.061m3。
3、獲得「優勝獎」前三名班組生產指標及得分情況
4、崗位操作能手
「崗位操作能手」由工段提名,經車間勞動競賽領導小組核定產生,共五名。
一系統:王樹朝(窯尾崗位)、黃大明(分解爐崗位)
四系統:潘潤忠(窯尾崗位)、許開慧(分解爐崗位)、周國旗(分解爐崗位)
該幾位同志勝任本職工作;對工作認真負責,積極主動,服從整體安排,愛崗敬業,樂於助人,與同事相處融洽,業務知識扎實,業務水平優秀,能帶動身邊的各位同事積極工作,工作出色,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5、優秀生產組織者獎
「優秀生產組織者獎」由車間勞動競賽領導小組根據該崗位人員對完成此次競賽活動貢獻核定產生。
獲獎人員:王樹強、(焙燒四工段段長)、楊春波(焙燒一工段段長)、李志潤(水浸工段段長)、劉偉才(車間工程師、勞動競賽活動領導小組成員)
該幾位同志工作認真刻苦,工作嚴謹、處處為車間生產經營工作考慮,能夠虛心接受上級及同事給予的建議並改正;學習進步較快、受到大多數職工群眾的好評,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為車間生產經營工作解除後顧之憂;工作積極,熱情周到,有一定的領導能力。他們能勝任本職工作,專業技能和業務水平優秀,愛崗敬業,關心身邊每一位同志,樂於助人,與同事相處融洽,服從車間整體安排,對本職工作兢兢業業,銳意進取,起到帶頭作用,是我們大家學習的榜樣。
二、對競賽活動的體會和認識:
1、 加大對競賽主題的宣傳力度,提高職工對勞動競賽工作重要意義的認識是搞好競賽工作的前提。
2、 職工中蘊藏著巨大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但是,假如不去調動和組織,這只是潛在、分散的力量,建立激勵機制,激發職工參與生產經營活動的熱情是挖掘職工潛能、調動職工積極性和創造性的有效方法,也是車間做好生產經營管理工作的基本條件和因素。
3、 認真總結競賽成果,使職工在競賽中嘗到甜頭,看到潛力,是激發職工參賽熱情,鼓舞干勁的動力。
4、 操作員工之間、班組之間、工段之間加強學習交流,是推動車間生產效益提高、各項經濟指標優化的重要措施。
5、 此次競賽時間適中,競賽指標科學合理,職工參與熱情高,競賽內容豐富,是達到預期效果的主要因素。
6、通過競賽活動,使各項生產技術指標得到提高,同時,也使車間積累了寶貴的生產操作和管理經驗,為今後生產指標進一步優化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車間今後生產中必須克服的困難和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同志們,在我們興高采烈地祝賀成績的同時,我們還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們今後的生產中,還存在著許多的困難和危機,主要表現為:
1、車間各項管理制度的執行和落實情況不到位,車間各級管理人員和生產人員貫徹落實各項制度不夠嚴格,人情味很濃,總是在情、理、法的模式中運作,而達不到法、理、情的次序水平。
2、生產過程管理及調整控制工作的及時性、即時性、穩定性不夠,造成生產過程技術指標出現異常波動情況。
3、生產某段時期,出現由於生產過程各項工藝控制不穩定,造成部分材料單耗上升的情況。
4、由於生產原料、材料的質量把關不嚴,生產過程工藝參數控制不穩等原因,致使產品一次合格率很低。
5、部分職工情緒不穩定,工作浮躁、積極主動性差,給車間生產管理工作造成被動。
6、由於焙燒原料(稀土精礦)種類多,品種復雜,生產過程式控制制技術參數要求相差甚大,對精礦使用前的實驗論證工作出現缺漏或不及時,造成生產被動。
7、車間生產班段長在管理上,主動性差,等、靠思想還依然存在。
8、某些主要生產現場環境及設備的衛生狀況不夠理想,有煙頭、雜物存在,還有死角的存在。現場管理和整改工作還需加大力度。
9、車間的各項經濟技術指標中,從成本構成來看,高磷礦成本中,原料成本所佔比例為355.02/465.30=76.3%,低礦成本中,原料成本所佔比例為428.52/539.50=79.4%,精礦REO收率是我車間最核心、最重要、最關鍵的指標,車間全體同志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保證正常或優化提高REO收率指標是我車間目前和將來生產中,面臨的重要而繁重的任務之一。今後的各項工作必須緊密圍繞「減少REO損失,想方設法提高REO收率」這一中心工作展開,責任重大、刻不容緩、責無旁貸。我認為在今後的工作中,必須克服或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各級生產管理者和操作者必須密切關注精礦礦型變化對生產影響,摸索生產中使用的高磷礦、低品位礦、四川礦、山東礦等各類礦的最佳生產工藝條件。
2)、通過培訓等方式糾正窯尾操作人員違反工藝技術操作規程的習慣性操作,另一方面要通過種種方式,維持該部分人員隊伍穩定。
3)、加強對焙燒工段1#、2#、7#、8#回轉窯分解爐操作管理工作,提高礦漿液PH值合格率、降低一次渣中REO含量,從而達到優化提高焙燒工序質量的目的。
4)、要努力解決因焙燒操作人員綜合素質差異較大,造成對焙燒溫度控制不穩定,致使焙燒礦質量不穩定及水浸液中鐵含量不穩定的問題。
5)、要努力解決現車間精礦存量大、數量、質量交接管理不嚴謹,給車間盤庫及給生產計量管理造成一定困難的重要和突出問題。
同志們,我車間在開展勞動競賽活動之後的生產經營形勢和任務依然非常嚴峻而艱巨。希望大家積極行動起來,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地做好鞏固勞動競賽成果工作、繼續加強生產過程式控制制工作、繼續做好優化車間工序各項生產經濟技術指標的各項工作,形成同心同德克時艱、眾志成城謀發展的生動局面,以優異的成績回報公司。同志們,勞動創造財富,勞動創造美好,讓我們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不斷探索,不斷總結,運用勞動競賽成果不斷激發廣大職工的勞動熱情和勞動潛能,營造新型的、科學的、和諧的勞動關系和勞動環境。繼續發揚團隊精神,頑強拼搏、積極進取、奮發有為,立足本職,團結協作,愛崗敬業,為推進204車間生產經營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謝謝大家!

股份公司204車間

2010年 9月 9日

⑹ 關於銷售與收款管理制度設計總結怎麼寫

銷售與收款內部控制將引導企業加強對銷售與收款業務的內部控制, 規范銷售與收款行為, 防範銷售與收款過程中的差錯和舞弊。
通過從搜集甘肅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崗位分工、 授權方式與審批許可權、 價格的確定、 銷售退回與折讓的授權與審批、 主營業務收入確認原則、 壞賬的審批與登記制度、 月末對賬制度、 內部稽核制度、 銷售和發貨業務流程式控制制等的具體制度, 結合財政部. 《企業會計准則》 與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設計對公司銷售與收款業務中的內部控制制度的不足之處進行設計與建議。 內部控制制度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 在信息產業已經發達的當今社會, 不斷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 對於防範舞弊, 減少損失, 提高資本的再生能力具有積極的意義。 搞好銷售環節的內部控制對整個內部控制系統來說至關重要。
建立銷售與收款的內部控制, 應首先明確銷售與收款內部控制的目標, 並從銷售與收款業務的流程中提煉出關鍵控制點, 針對關鍵控制點進行內部控制的設計。

⑺ 甘肅稀土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急~

甘肅稀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由原甘肅稀土公司依法改制組建的國有獨資公司,位於甘肅省白銀市,總佔地面積198萬平方米,其中生產用佔地面積120萬平方米,房屋建築總面積29萬平方米。集團公司現下屬4個分廠、3個子公司。同時,正在組建甘肅金熊貓稀土有限責任公司和甘肅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改制前的甘肅稀土公司始建於1969年10月,是國內以稀土冶煉、稀土產品深加工和稀土應用產品生產為主體,兼營鹽酸、燒鹼、液氯等化工產品的國有大型骨幹企業,也是我國稀土行業唯一的國家一級企業。經過30多年的不斷發展與壯大,目前,甘肅稀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不論從生產規模、技術裝備,還是從管理水平、產品質量、研發能力、人才資源方面,都已具備了較強的實力,可以根據不同客戶的特殊要求,迅速提供不同類型、不同規格和不同型號的稀土產品,各項技術經濟指標在全國同行業處於領先水平。甘肅稀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享有獨立的外貿經營權,產品行銷國內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600多家企業,並出口到美國、法國、韓國、日本、奧地利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熊貓牌」稀土系列產品已在國內外市場上擁有了一批穩定的客戶,建立了良好的信譽。1996年通過ISO9002質量體系認證。擁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獲得國家專利6項。2000年建成了國內首條高純氧化銪生產線,2001年8月,被國家計委評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項目」。集團公司生產裝備精良,檢測設備齊全,檢測手段先進,有18個產品39次獲得國家金、銀質獎和部省優質產品獎,其中金獎1項,銀獎4項,是國內稀土行業獲國家獎最多的企業。甘肅稀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將按照規范的公司制要求,盡快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立足生產經營和資本運營並舉,憑借科學的管理體制和靈活的運作機制,實施低成本擴張,延伸產業鏈,加快企業發展步伐,迅速做大做強甘肅稀土產業,把甘肅稀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大型聯合稀土企業。

⑻ 甘肅政企如何聯合蘭州大學開發稀土高附加值

2018年7月16日,稀土功能材料研究與產業發展研討會在蘭州舉行。蘭州大學、蘭州高新區管委會、甘肅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組建稀土功能材料產業研究院,探索建立政、產、學、用緊密結合的新型研究機構,加快稀土產業化發展,打造區域新經濟增長點。

蘭州作為甘肅的省會城市,在稀土材料基礎研究方面擁有較強的實力。2018年2月份國務院批復同意蘭州、白銀兩個高新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在充分利用國家重大項目優先支持等政策優勢的基礎上,蘭州高新區有責任和義務加大研發、加快自主創新,實現稀土產業化發展。

同時,豐富的土地資源以及電力、人力資源,都為稀土產業在甘肅在蘭州發展奠定了基礎。基於此,即將組建的稀土功能材料產業研究院計劃從2018年開始,分3步走,到2025年,初步建成稀土功能材料產業園,孵化培育一批創新型科技企業以及「瞪羚」企業,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稀土功能材料產業集群,稀土產業營業收入達到30億元,間接產業相關經濟效益100億元以上。

稀土功能材料產業研究院圍繞催化材料、發光材料、磁性材料、貯氫材料、研磨材料五大研究方向,實施精品戰略,充分發揮平台和人才集聚優勢,開發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稀土功能材料產品,建設國內外知名的高端稀土功能材料研發基地和產業化基地。

在完善研究院運行資金投入機制的基礎上,採取政府引導、社會參與的方式,與創業風險投資基金或有關金融機構合作,建立稀土功能材料產業發展投資基金,促進研究院科技成果實現快速轉化。

根據會議內容,開發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稀土功能應用材料產業化技術是研究院的終極目標,全面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平台和技術優勢,藉助蘭州大學技術研發力量向稀土以外的領域和行業滲透,以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化學學科是蘭州大學的傳統優勢學科,在1946年國立蘭州大學時期,就設有化學系。」蘭州大學黨委書記袁占亭表示,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啟動建設稀土功能材料創新研究院,為蘭州大學提供了學習機會和合作機遇。

袁占亭說,蘭州大學將圍繞十大生態產業發展,聯合中央在甘科研院所、甘肅省內各高校成立科技創新聯盟,在核能技術、生態環境、醫葯健康、先進材料、航空航天、特色基礎研究等方面,著力建設具有強大帶動力的區域創新中心,深度融入蘭白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

閱讀全文

與甘肅稀土新材料股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在民營企業金融服務講話 瀏覽:173
中國順客隆股東 瀏覽:186
sjs交易所 瀏覽:865
附近的海通證券交易所 瀏覽:934
資產負債率與融資約束的關系 瀏覽:595
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預留權益失效 瀏覽:138
安卓版外匯天眼 瀏覽:407
買理財產品和基金哪一個好 瀏覽:260
理財公司客戶答謝發言稿 瀏覽:237
日本4月份外匯儲備 瀏覽:724
非公開定向債務融資工具注冊材料 瀏覽:735
1979外匯卷的最新收藏價格 瀏覽:781
金融期貨論文參考文獻 瀏覽:987
浙商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496
廣發證券使用手冊 瀏覽:940
標普調低遠洋集團 瀏覽:91
貴金屬粉體材料 瀏覽:241
湘財證券新民路 瀏覽:989
網路定期理財屬於基金 瀏覽:55
金三角戰法策略指標 瀏覽: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