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說農業供給側改革種業或先受益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一方面是去產能,一方面是提升農業生產力。2016年,以玉米為重點的種植業結構調整穩步推進,並將在2017年成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而提升農業生產力的根本在於種子,業內普遍認為,種業將首先從農業供給側改革中受益。
種業改革是重點方向
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工作會議指出,「農業要有競爭力,必須種子有競爭力。」中國種子協會秘書長李立秋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種業改革將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方面。從我國種業的發展現狀來看,形勢不是很樂觀。受此前農業大宗商品價格下降的影響,種植業的利潤有所下滑,種業也不例外。目前我國種業正處在爬坡階段,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利好種業是可以預見的。
李立秋指出,我國種業改革將著力於從研發到銷售的一體化,以新技術為驅動,實現從追求產量到追求優質、安全、綠色的轉換。為實現這一目標,種業改革將從幾個方向發力。
重視發展特色農產品種子。目前國內的種子研發仍集中在少數幾個糧食作物品類,對於小類別的特色農產品種子重視不足,不少需要國外進口。雖然這些特色農作物獨立來看都是小品類,但加起來卻是一個大市場。
研發更多適應現代農業機械化、規模化生產的種子是重要方向,這將從源頭上降低農業成本。以玉米為例,隨著我國機收籽粒玉米品種技術攻關的初步實現,種植這一類種子每畝地將降低成本200元,變相增加了種植戶的收入。
此外還將增加技術含量、提高種子質量。以水稻品種為例,多年來,由於國產水稻偏重產量而忽視品質,國人高價購買外國大米的現象時有出現。所以水稻種子研發也將一改過去的思路,致力於研發口味更優、抗性更強的品種,從而提升競爭力。
玉米種子企業將經歷陣痛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種業是利好,也是挑戰。針對玉米供需失衡的情況,農業部出台對「鐮刀彎」地區(包括東北冷涼區、北方農牧交錯區、西北風沙乾旱區、太行山沿線區及西南石漠化區)玉米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優化種植結構和區域布局。意見要求到2020年,「鐮刀彎」地區玉米種植調減5000萬畝左右。根據農業部數據,2016年以來,我國玉米種植面積已調減3000萬畝左右,2017年計劃繼續調減1000萬畝。
玉米是種子銷售佔比最大的部分,種植面積調減將對種業的整體銷量形成沖擊。對此,李立秋指出,在調減要求剛出台的2015年,中國種子協會已向業內企業做出預警。不過,仍有部分企業未及時調整產能,產生了庫存壓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認為,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要把種植業和養殖業結合起來,把傳統概念中的玉米調整為青貯玉米,發展養牛、養羊等養殖業。李立秋指出,青貯玉米受「糧改飼」的影響,市場不斷擴大,一些種子企業可以抓住這一契機,在「糧改飼」重點發展區域進行訂單生產,同時利用國家的補貼政策,引導企業轉型。
種業板塊面臨機遇
申萬宏源認為,種業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也是受益股首選。隨著結構調減、庫存去化完成,糧食價格下跌空間有限,板塊估值有望得以解放;同時,生物技術政策的推出將對種業產生重大影響,行業龍頭多年來在相關科研上的投入和布局,有望轉換成生產效益,從而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數據顯示,我國的種業集中度遠低於發達國家。2015年,國內前50強企業的市佔率是35%,而2014年全球前四大種子企業的市佔率是49%,差距明顯。2011年,在種業被確定為國家戰略核心產業之後,政策在科研體制管理、品種審定管理、促進事企合作、金融支持等多個方面發力,以支持大企業發展。《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2012-2020)》對種業發展制訂了明確的目標,即到2020年前50強市佔率提高至60%。
李立秋認為,種業上市公司在行業中扮演著「領頭羊」的角色。其中登海種業擁有的品種多、市場范圍廣,技術創新先行,能夠在調減前後一直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隆平高科則擁有水稻、玉米、蔬菜等多元化業務,適應的地域更廣,一直是我國種業龍頭企業。
登海種業2016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7.92億元,同比增長22.1%;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38億元,同比增長32.7%。登海種業也是玉米種龍頭企業,登海605、618以優良的抗性和高產的特性受到業內認同。海通證券分析指出,未來登海605、618的推廣面積仍將繼續增長,公司業績有望在玉米價格變動的背景下穿越行業周期。
隆平高科主營雜交水稻種子、雜交玉米種子、雜交辣椒種子,2015年年末這三項的銷售量分別為6億、2.1億和1.6億元。2016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45億元,同比增長17.75;凈利潤1億元,同比下降24.09%。從2016年三季度預收款來看,隆平高科預收賬款余額同比增長92%。中信集團入主之後,公司提出「種業運營+農業服務,國內市場+國外市場」四輪驅動,安信證券認為,在國內的種業企業中,隆平高科最有可能成長為國際種業巨頭。
laiyuanyuxinhuawang
『貳』 隆平高科是國企還是央企
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隆平高科」)是國企,不是央企,不受國務院直接監督管理。
『叄』 中信集團 隆平高科 證監會批了沒有
按軟體F十看公告
『肆』 中信的業務有哪些領域
中信集團是中國最大的綜合性企業集團,境內外業務涉及金融、資源能源、製造業、工程承包、房地產、信息產業等領域,具有獨特的綜合優勢。
近年來,中信集團在現代農業、環保、消費、醫療健康等新興戰略領域積極布局,並大力推進「互聯網+轉型」戰略,運用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雲計算等互聯網技術,重構商業模式和組織模式,打造有中信特色的產業互聯網,將中信集團打造成一家平台型企業。
中信涉及業務領域十分廣泛,主要業務和新興領域包括以下板塊:
金融
中信集團擁有「全牌照」金融平台,為客戶提供涉及銀行、證券、信託、保險等全方位金融服務,具有明顯的綜合金融優勢。
主要公司:中信銀行、中信證券、中信信託、中信保誠人壽
資源能源
在全球開發海外礦產和石油資源,重點投資戰略性資源,業務覆蓋勘探、開采、貿易。其中,中信金屬參與投資全世界最大的鈮鐵礦和銅礦,中信礦業國際投資澳大利亞最大磁鐵礦,中信資源在印尼、哈薩克等經營油田。
主要資源:磁鐵礦、鈮鐵、煤炭、原油、錳礦、清潔能源等
製造業
中信集團是首家與工信部簽約共同推進「中國製造2025」重大項目落地的企業,業務邁向高端化、智能化、國際化,主要包括重型機械、特種機器人、汽車鋁制零部件和特種鋼等。
主要公司:中信重工、中信戴卡、中信泰富特鋼
工程承包
主要包括基礎設施、房屋建築、工業建設等工程的承包和設計,目前中信建設已發展成為具有承攬國際重大工程實力的綜合服務商,在一帶一路沿線等地擁有多個海外分支機構。
主要公司:中信建設、中信工程
房地產
專注商業地產的開發、銷售、經營和管理,尤其是大型綜合項目的開發,並通過參股方式間接參與住宅市場的發展。
主要公司:中信城開、中信泰富地產、中信和業
信息產業
在亞太地區提供國際電訊、衛星通訊等服務,同時旗下公司是除三大基礎運營商之外唯一擁有固定網路專線電路業務經營資質的基礎電信業務運營商。
主要公司:中信國際電訊、亞洲衛星、中信網路
消費
中信近年來積極布局消費領域。2017年中信股份、中信資本、凱雷投資和麥當勞聯合宣布達成戰略合作並成立新公司,後者成為麥當勞未來20年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的主特許經營商。
中信還涉及文化出版、休閑旅遊、食品貿易等消費領域。
主要公司:中信出版、麥當勞中國、大昌行、中信旅遊等
現代農業
中信集團收購中國農業產業化的重點龍頭企業隆平高科,成為其單一最大股東,並成立中信現代農業產業基金,打造現代農業上下游產業鏈平台。
醫療健康
中信醫療業務涉及醫療服務、健康管理等領域,旗下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是國際上接受試管嬰兒治療人數最多、妊娠率最高的生殖中心。
環境保護
中信在2015年完成對新加坡上市公司聯合環境的收購,並將其更名為中信環境技術。該公司是一家以高性能膜材料研發製造及應用為核心的高科技環保企業。
其他
中信集團還涉足基礎設施、通用航空等領域。
『伍』 隆平高科和袁隆平的關系是袁隆平開的公司嗎袁隆平是不是隆平高科的董事長
袁隆平不能說是袁隆平開的公司,袁隆平僅是隆平高科的名譽董事長,是發起人之一。
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隆平高科」)是一家以「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名字命名、並由袁隆平院士擔任名譽董事長的高科技現代種業集團。
公司於1999年由湖南省農業科學院、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院士等發起設立,2000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000998);
2016年,中信集團成為第一大股東,積極推進公司新時期戰略規劃,大幅加快國際化和參與種業整合的步伐,公司經營業績繼續快速增長。
(5)隆平高科中信集團擴展閱讀:
隆平高科主營業務:
隆平高科主營業務聚焦種業,以雜交水稻、玉米、蔬菜、小麥、穀子、食葵種業為核心,以棉花、油菜等種業為延伸,同時大力開展農業服務,目前公司水稻種子業務全球領先,玉米、蔬菜、穀子、食葵種子業務國內領先。
緊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公司充分依託水稻、玉米種業的領先優勢,不斷推動國際化運營。在印度、菲律賓、巴基斯坦等國,公司水稻品種研發進入成果集中產出階段,育成品種在當地市場競爭力強勁;在南美市場,公司玉米品種主打高端、中高端市場,市場份額在南美巴西位居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