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中國航發成發集團420廠

中國航發成發集團420廠

發布時間:2021-06-12 02:58:05

① 中國有哪些飛機發動機製造廠

中國十大航空發動機製造公司:

1、西安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

中航工業西安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航工業西航」)建於1958年,是中國大型航空發動機製造基地和國家1000家大型企業集團之一。

公司的經營范圍有: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煙氣透平動力裝置,航天發動機及其零部件,汽車發動機,壓力容器、儀器、儀表、工具、計測設備、普通機械、電器機械及器材、機械備件、電子產品的製造、銷售與維修;機電設備等

2、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航發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黎明始建於1954年,是國家「一五」時期建立的第一家航空發動機製造企業。

公司主要產品:航空產品有三個重點型號的新機及系列發動機批生產和修理;非航空產品主要有航空轉包零部件、燃氣輪機、汽車渦輪增壓器、鋁型材及其製品等

3、中國南方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航發南方工業有限公司 曾用名中國南方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航發南方公司或南方公司,行業代號331廠,隸屬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

始建於1951年10月,是國家「一五」期間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國家首批建設的六個航空工業企業之一和國家首批試點的57家企業集團之一,是我國中、小型航空發動機主要研製生產基地。

4、貴州黎陽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航發貴州黎陽航空發動機有限公司於1981年5月30日在貴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貴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牟欣,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禁止的不得經營等。

2017年12月,入選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名單。

5、成都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

中航工業成都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發集團」)創建於1958年,隸屬於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是中國航空發動機及其衍生產品科研、製造基地。

公司擁有6個分公司、 6個全資子公司、2個控股和4個參股公司,建立了規范、高效的集團管控體系。公司現有職工4,700餘人,佔地面積66萬平方米,總資產40.7億元。

6、中航商用飛機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

中航商用飛機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為60億元。公司主要從事民用飛機發動機及相關產品的設計、研製、生產、銷售、維修、服務、技術開發和技術咨詢等業務。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今天透露,承載著為大型客機裝配「中國心」任務的中航工業商用飛機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2009年01月18日在上海正式注冊成立。這標志著被譽為航空工業「皇冠上明珠」的大飛機發動機研製工作,在我國開始實質性起步。

7、哈爾濱東安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

是以主要生產航空發動機、直升機減速傳動系統、航空發動機及飛機附件傳動系統、航空機電產品、燃氣輪機發電機組等產品的高科技企業。

建國初期以來,東安公司累計修理、研製、生產了數十個機種15000多台套航空發動機、9000台套直升機傳動系統,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8、四川海特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海特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海特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現代飛機機載設備維修規模最大、維修設備最全、維修項目最多、客戶覆蓋面最廣的航空維修企業,是我國至今唯一家航空維修上市公司(股票代碼:002023)。

海特集團成立於1992年,主要從事航空機載設備檢測、維護、修理;支線飛機、直升機、公務機等中小型發動機維修;航空技術及軟體開發;航空機載設備及航空測試設備的研製和銷售、航空培訓。

業務涉及波音、空客系列及各類支線飛機、通用飛機、直升機、公務機等40多種機型,是我國現代飛機機載設備維修規模最大、用戶覆蓋面最廣、維修設備數量最大、維修項目最多的航空維修企業

9、珠海保稅區摩天宇航空發動機維修有限公司

珠海保稅區摩天宇航空發動機維修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4月,注冊資本6310萬美元,投資總額1.89億美元,投資來源地為中國、德國(中外合資)。2003年1月 22日,第一台發動機進廠維修,標志著珠海摩天宇正式投產營運。

珠海摩天宇當年就先後獲得了中國民航總局(CAAC)、歐洲聯合航空局(JAA)和美國聯邦航空局(FAA)三大維修許可證,成為國內及亞太地區最具競爭力的航空發動機維修基地之一。目前,珠海摩天宇是亞洲第一家同時具備V2500及CFM56-3/-5/-7四種系列主力發動機大修能力的基地。

10、四川國際航空發動機維修有限公司

四川國際航空發動機維修有限公司於1999年7月1日在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柴維璽,公司經營范圍包括CFM生產的飛機發動機的維修、修理、檢修和其他相關服務等。

② 成都市新都區蜀龍大道中航工業成發集團(中央航空工業部420廠)進去上班試用期是多少

你學什麼專業?

③ 成發集團待遇

大專實習生1500基本 但是合同只跟你寫1350 單身補貼200 飯補120 但是公司宿舍要收你400 3個平方的宿舍4人住 食堂飯菜=豬食 轉正後 基本工資為成都市2007年後定的基本工資650 +獎金+以上福利 還有一點是公司給每個員工定了個收入上限不能超過一定比例 ;反正一句話你的工資不是正無窮 不是幹得多 拿得多的企業
忠告:親愛的畢業生朋友們不管你們簽沒有簽,這不是年輕人呆的地方,來了就一定後悔的單位。 成發是頂著軍工單位的頭銜 偷稅漏稅(免稅)壓榨工人血汗的成都市排名174位的小工廠 裡面5到6千人都是吃干飯和混養老的 來了你可以學會成發特產 推諉扯皮。

④ 成都420廠是生產什麼的廠,也就是說是干什麼的

成都420廠(成發)主要生產發動機

經營范圍包括製造、加工、銷售航空發動機,石油化工機械,燃氣熱水器,結構性金屬製品,夾具,模具,量具,磨具,通用工具,軸承,非標設備,公共安全設備、器材及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技術咨詢等

(4)中國航發成發集團420廠擴展閱讀

420廠是1958年從沈陽遷來,主要產品是生產飛機發動機。420,是他們的代號,這在過去的年代都是保密的。那時通信,都要寫「77信箱」420廠遷至四川,這是當時整個中國龐大的三線工廠計劃的一部分。

成都發動機集團(國營420廠)曾經是西南地區最大的軍工企業之一,最輝煌時擁有約2萬工人,加上家屬就有10萬人,當時的雙橋子基本都是廠子的天下,跨過二環路就是廠子的宿舍。轉到四川時,先是叫新都機械廠。其實這廠是在雙橋子,這樣叫是為了保密。現已搬遷到成都東郊。

⑤ 中國航空發動機公司是由哪些單位組成的

由以下這14個單位組成的:中航光電、中航地產、成飛集成、西飛國際、中航精機、力源液壓、貴航股份、飛亞達、深南光A、深天馬、ST宇航、哈飛股份、洪都航空、東安動力、昌河股份、成發科技

⑥ 成都發動機公司(420廠)怎麼樣呀

  1. 成都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1986年11月22日成立,經營范圍包括製造、加工、銷售航空發動機,石油化工機械,燃氣熱水器,結構性金屬製品,夾具,模具,量具,磨具,通用工具,軸承,非標設備,公共安全設備、器材及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技術咨詢等。

  2. 420廠現在發展狀態比較可以。試用在2K,轉正後在3K--8K

⑦ 420廠搬遷到哪裡了

在成都東郊,位於雙橋子的成都發動機集團(國營420廠)早已融進了成都市民的生活與記憶。11月1日,成發集團辦公大樓將實施最後搬遷。屆時,走過了半個世紀風風雨雨的成發集團整體搬遷宣告完畢,那座曾經是東郊標志性建築的俄羅斯風格辦公大樓跟其他廠房一樣也將被拆除。這標志著為期6年有餘的成都「東調」戰略工程基本完成。見證了成都工業50年繁華與坎坷、為市民耳熟能詳的420老廠區將徹底退出歷史舞台,永遠留在老市民的記憶和懷念中……

離別 一草一木都叫人難割捨

10月27日上午,成發集團辦公大樓一片忙碌,許多員工早上8點就來到辦公室,忙著收拾自己的辦公用品與工作資料,為搬家做最後准備。據了解,這棟辦公大樓在420廠1958年建廠時修建,面積逾萬平方米,當時為蘇聯專家特別設計,與刃具立交旁的紅樓一樣,曾是東郊標志性建築之一。廠區里的消防瞭望塔也曾經是東郊一道扯眼的風景線,高7層、30多米,用紅磚砌築,旋轉樓梯通頂,是當時東郊最高的建築。該廠黨委工作部副部長胡益蕘說,「由於當時還沒有普及電話,消防員在塔頂晝夜值班關注火情,一旦發現就及時吹喇叭通報,它為東郊工業曾立下了赫赫戰功,將作為工業文物保留下來!」
黨委工作部胡益蕘:一草一木都凝著難舍情結

企業文化部的老馬在這棟辦公樓一坐就是整整17年,他從木櫃里意外發現一大疊老廠報和一本廠史,一臉驚喜,「還有幾天就要搬到那邊去了,資料很多得用幾天時間整理,免得弄丟了!」老馬臉上的驚喜轉瞬變得有些凝重,馬上就要告別自己熟悉的辦公室了,他頗為依依不捨,把辦公桌抽屜看了一遍又一遍,沒有忘記把窗檯上一盆陪伴了他6年的蘭花帶走。辦公大樓前的廣場上,很多員工舉家來到這里,紛紛以辦公樓為背景合影留念,有的還從朋友處借來了DV機。「搬家後雖然還住在老廠區宿舍,但以後少有時間回來,緊接著就要拆除了!」仰望著古樸的辦公大樓,胡益蕘滿眼盡是不舍,59歲的他從江西某學校畢業後就分配到420廠,一干就是整整37年,在這塊土地上留下了37年的熱血與青春。廠區內,成片的香樟、銀杏等大樹偉岸挺拔,這些樹木都是當時的老員工一手栽植,這里的一草一木,都凝結著成發人難以割捨的情結。

退休職工蔣輔臣:難忘當年熱火朝天的情景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是420廠最輝煌的時候,員工超過兩萬人,那時能分配到廠里上班簡直就是一種榮耀!」67歲的退休老職工蔣輔臣回憶。1960年,蔣老從成都第二航技校畢業分配到廠里時年僅20歲,當專業銑工,廠里很多職工都是他手把手帶出來的。直到2002年退休,他與420廠共同走過整整42個春秋。蔣輔臣說,他上學的時候,正值420廠修建,指揮部就設在水碾河,他與同學一有空就參與義務建廠勞動,當年熱火朝天的情景至今都歷歷在目。

蔣輔臣經歷了420廠建設、投產、紅火、轉型、調整等整個過程。「這個過程有輝煌的時候,也有陣痛與掙扎的時候。」他感觸良多。

蔣輔臣回憶,到了上世紀80年代末,各國有企業正掀起「軍轉民」高潮,紛紛開始涉足民用領域,420廠也不例外:在生產「雙燕」牌洗衣機之後,420廠又與科龍公司合營生產「雙燕」牌電冰箱。1990年開始,經營陷入了困境,集團經歷了一系列改制、改革等陣痛,開始和員工簽用工合同,國有企業「鐵飯碗」的概念被打破,接著出現了職工下崗,員工從2萬多人降到了5000人左右。

集團黨委書記景濟南:搬遷讓老廠拿到「救命錢」

成發集團黨委書記景濟南說,由於包袱沉重、設備老化陳舊等歷史原因,體制弊端讓企業逐漸失去活力,廠里最困難時,員工每月只能發放200元生活費,企業負債率達90%以上,連年虧損瀕臨破產邊緣。成發集團開始探索和實踐扭虧脫困之路,直到2000年也無根本性的轉機。就是此時,成都市啟動了「東調」重大戰略決策,給予特殊政策,允許企業通過招拍掛方式處置國有土地獲得資金,實施異地搬遷改造。

2005年11月22日,對成發人來說,是一個意義非凡的日子:成發集團將老廠生產片區、被媒體譽為「東調地王」的840畝土地公開掛牌出讓,最後被華潤以每畝255萬元、總價21.4億元收入囊中。用成發集團黨委書記景濟南的話說,「這20多億在當時可以說是我們的救命錢!」

從今年年初開始,成發集團開始實施大規模搬遷,如今除了辦公大樓未搬家外,旗下的科能公司、成發科技、成發鑄造等10多個子公司全部實施了搬遷。「東調」讓成發集團這個老牌軍工企業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2002年集團銷售收入5.4億,虧損800萬元,到2005年就徹底扭轉了虧損局面,2006年銷售收入突破10億大關,與2002年相比翻了一番,實現利潤3546萬元,利稅約1億元。

涅槃老廠而今換新顏

一棋活,全盤皆活。「東調」戰略給企業處置土地的特殊政策,解開了企業缺乏資金的「死結」。這一政策不但盤活了存量土地,而且讓企業起死回生,擺脫困境。「東調」是一場「及時雨」,是老企業實現「鳳凰涅槃」的難得歷史機遇。成發集團整體搬遷完畢,標志著歷時6年多的成都「東調」戰略工程完美謝幕。「政府把這個機會給了企業,我們也抓住了這次機會,所以才有今天政府、企業雙贏的局面!」景濟南感嘆連連。回望與展望「東調」,給成都的企業、環境、商業和就業等諸多方面帶來了巨大影響與提升。
東郊企業脫胎換骨

初步測算,「東調」全面完成後,160多家搬遷企業年銷售收入將突破350億元,利稅達100億元。有關人士認為,如此「騰籠換鳥」,不僅成功破解了成都振興老工業基地難題,而且使這些企業實現了一次脫胎換骨的改造。

成都市經委有關負責人稱,東郊曾是成都的老工業區,但隨著城市發展,東郊工業區已成為中心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過度集中的企業導致「三廢」排放量大,城市熱島效應突出;同時,部分企業受用地和基礎設施制約,瀕臨破產;而由於企業污染防治手段落後,污染了城市環境,還制約了成都向東向南發展戰略的實施。由此,2001年8月,成都市委、市政府提出實施東郊工業區結構調整的重大戰略決策,將東郊的160多家企業納入「東調」行列,而成都熱電廠搬遷、華能電廠關停都是「東調」大背景下的成功之舉。

有關資料顯示,在2000年,納入「東調」的160多家企業的銷售收入是141.14億元,凈利潤為負5979萬元。而「東調」全面完成後,搬遷改造企業的年銷售收入預計將突破350億元,利稅將突破100億元。

「東調」增加了區縣就業

從「東調」中獲益的,顯然還有成都城區周邊的區縣。記者了解到,在「東調」過程中,90%涉及搬遷的企業遷往龍泉驛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新都區、青白江區和金堂等區縣。其中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新都重點發展機械、電子、建材、食品等加工工業,青白江重點發展化工、冶金工業,一個個高技術、低污染的產業結構鏈正在成都周邊區縣悄然形成。

同時,「東調」企業增加了所在區縣的就業崗位,極大程度上解決了當地棘手的就業問題,比如在青白江區,「東調」的攀成鋼等8戶企業一下子就解決就業近2000人。除此之外,企業的落戶與發展,自然帶動了當地餐飲業、金融業、旅遊業等相關產業的齊頭並進。

城東面貌換新顏

隨著「東調」的實施,加之二環路、東大街東延線和沙河整治等工程成功完成,如今的東郊已不再是人們記憶中的「煙囪林立,污水四溢」的臟亂面貌,一個集生活居住、物流配送、金融商貿、科技產業、旅遊休閑為一體的全新的城市面貌正在美麗呈現。另外,隨著成都市「二次東調」的順利實施,未來的東郊將留給人們無限的遐想空間。

據悉,成華區利用「東調」騰出的土地資源完成商品房開發已近1000萬平方米,成功引進龍湖、萬科、首創等地產巨頭進軍東郊玩起高檔住宅的「大手筆」,菲律賓SM城市廣場、伊藤洋華堂東郊店等商業項目也相繼入駐。根據規劃,到2008年,預計將有150億元資金投入到東至一環路、南至新華大道、西至錦江內環線、北到建設北路二段的約1.1平方公里區域,將形成又一個成都RBD的核心區。

名詞解釋 「東調」戰略工程

2001年8月,成都市政府提出實施「東調」戰略工程,即以企業為主體,通過市場手段,利用城區土地與各區(市)縣開發區土地的地價差額獲得資金,對東郊企業實施搬遷改造,進行「騰籠換鳥」。通過招商引資、聯合重組、體制創新、技術改造、產業產品結構調整實現搬遷企業的發展壯大,構建成都工業經濟新高地;通過對企業搬遷後的土地實施綜合開發,改善東郊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形象;通過引導搬遷企業按產業規劃導向向工業集中發展區集中,優化調整成都的工業布局。

閱讀全文

與中國航發成發集團420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杠桿系數說法 瀏覽:699
建信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電話 瀏覽:467
微金所是什麼理財產品 瀏覽:997
錸本股票 瀏覽:499
pp基金官方理財下載 瀏覽:514
薩斯病毒股票 瀏覽:9
高杠桿之殤華為員工落淚事件 瀏覽:712
房貸金融服務費合不合法 瀏覽:5
11月鋼管價格會回落嗎 瀏覽:18
伊利股東劉春海 瀏覽:590
青島銀行理財到期後幾天到賬 瀏覽:635
銀行匯率有關的實證論文 瀏覽:645
建華科技股票 瀏覽:922
光大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怎麼樣 瀏覽:152
未來金融服務行業 瀏覽:509
ndf與即期匯率之差 瀏覽:261
貴金屬icp檢測機 瀏覽:240
6月23日英鎊匯率 瀏覽:487
銷售貴金屬經驗分享 瀏覽:343
杠桿收購融資財務模式 瀏覽: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