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湖北新生源股東

湖北新生源股東

發布時間:2021-06-14 03:02:29

『壹』 湖北新生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公司是我國小品種單體氨基酸研發、生產與出口的主要基地。產品廣泛應用於醫葯、食品、日用品、飼料和肥料等領域。
法定代表人:王先兵
成立時間:2001-12-10
注冊資本:5112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20000000044087
企業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公安縣斗湖堤鎮孱陵大道666號

『貳』 分拆上市的分拆上市

你好,《上市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境內上市試點若干規定》,對於分拆上市的條件進行詳細的規定,主要是包含有七個方面的條件。
條件一:進行分拆上市的原上市公司必須已經在A股上市的時間滿3年。
條件二:在上市的最近三年內的必須出現連續的盈利,並且公司的凈利潤數值不能夠低於6億人民幣。
條件三:進行分拆出去的子公司在最近的1個會計年度合並報表的利潤表中不能夠超過總利潤的50%;凈資產則是不能夠超過30%。
條件四:分拆上市的子公司的資金或者資產不能夠存在被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佔有的情況或者是其他損害公司利益的重大關聯交易。
條件五:分拆子公司在最近的3個會計年度內使用的募集資金不能夠超過其凈資產總值的10%;再有就是通過重大資產重組進行收購的業務或者資產不符合進行分拆子公司上市的業務以及資產。這一條件中還有一點要求是對於一些從事金融業務的子公司不能夠分拆其上市。
條件六:上市公司的董事、高管以及關聯方對於要分拆上市的子公司所持有的股份,不能夠超過這一子公司上市之前的總股本的10%;子公司高管等持有公司股份不能夠超過30%。
條將七:上市公司做好充足的信息披露的說明。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叄』 上海復星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是復星醫葯集團的子公司嗎

復星醫葯是復興集團的子公司,其具體控股如下:
☆☆☆控股參股
┌──────────────┬───────┬─────┬───┬──┐
| 關聯方名稱 | 關聯關系 |所佔權益( |比例( |是否|
| | | 萬元) | %) |控制|
├──────────────┼───────┼─────┼───┼──┤
|上海齊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 控股子公司 | - |100.00| 是 |
|上海復星平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控股子公司 | - |100.00| 是 |
|上海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 控股子公司 | - |100.00| 是 |
|上海復星生物醫葯研究院有限公| 控股子公司 | - |100.00| 是 |
|司 | | | | |
|上海復星醫葯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控股子公司 | - |100.00| 是 |
|上海復星醫葯投資有限公司 | 控股子公司 | - |100.00| 是 |
|上海復星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控股子公司 | - |97.00 | 是 |
|重慶凱林制葯有限公司 | 控股子公司 | - |70.00 | 是 |
|重慶醫葯工業研究院有限公司 | 控股子公司 | - |56.89 | 是 |
|北京金象復星醫葯股份有限公司| 聯營公司 | - |50.00 | 否 |
|上海聯華復星葯房連鎖經營有限| 聯營公司 | - |50.00 | 否 |
|公司 | | | | |
|江蘇萬邦安新醫葯有限公司 | 合營公司 | - |50.00 | 否 |
|上海匯豐復星大葯房有限公司 | 合營公司 | - |50.00 | 否 |
|重慶科美葯友納米生物技術開發| 合營公司 | - |50.00 | 否 |
|有限公司 | | | | |
|台州市定向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 聯營公司 | - |50.00 | 否 |
|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控股股東 | 60689.97 |49.03 | 是 |
|桂林澳林制葯有限責任公司 | 聯營公司 | - |49.00 | 否 |
|國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參股公司 | - |49.00 | 否 |
|國葯產業投資有限公司 | 參股公司 | - |49.00 | 否 |
|北京永安復星醫葯股份有限公司| 聯營公司 | - |46.00 | 否 |
|蘇州萊士輸血器材有限公司 | 聯營公司 | - |40.00 | 否 |
|南京老山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 聯營公司 | - |32.98 | 否 |
|武漢中聯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 聯營公司 | - |32.19 | 否 |
|湖南時代陽光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聯營公司 | - |30.00 | 否 |
|匯鑫生物漿紙有限公司 | 參股公司 | - |30.00 | 否 |
|上海葯房股份有限公司 | 聯營公司 | - |27.00 | 否 |
|天津葯業集團有限公司 | 聯營公司 | - |25.00 | 否 |
|湖州老娘舅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 參股公司 | - |20.00 | 否 |
|桂林制葯有限責任公司 | 控股子公司 | - |20.00 | 是 |
|浙江臨海海宏集團有限公司 | 參股公司 | - |12.00 | 否 |
|上海東富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參股公司 | - |10.00 | 否 |
|上海復星朝暉葯業有限公司 | 控股子公司 | - | - | 是 |
|浙江復星醫葯有限公司 | 控股子公司 | - | - | 是 |
|桂林南葯股份有限公司 | 控股子公司 | - | - | 是 |
|淮陰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 控股子公司 | - | - | 是 |
|江蘇萬邦營銷有限公司 | 控股子公司 | - | - | 是 |
|上海豫園旅遊商城股份有限公司| 同一控股股東 | - | - | 否 |
|澳大利亞星加桂葯生產有限公司| 控股子公司 | - | - | 否 |
|OMNI PHARMACEUTICALS(USA),IN| 控股子公司 | - | - | 是 |
|C | | | | |
|上海克隆生物高技術有限公司 | 控股子公司 | - | - | 是 |
|上海復星長征醫學科學有限公司| 控股子公司 | - | - | 是 |
|上海復星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 同一控股股東 | - | - | 否 |
|上海科技進出口公司 | 控股子公司 | - | - | 是 |
|上海齊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 控股子公司 | - | - | 是 |
|上海復星大葯房連鎖經有限公司| 控股子公司 | 51730.49 | - | 是 |
|上海復星臨西葯業有限公司 | 控股子公司 | - | - | 是 |
|上海復星佰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控股子公司 | - | - | 是 |
|四川諾亞醫療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控股子公司 | - | - | 是 |
|重慶葯友制葯有限責任公司 | 控股子公司 | - | - | 是 |
|復星新葯研究有限公司 | 控股子公司 | - | - | 是 |
|湖北新生源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 控股子公司 | - | - | 是 |
|司 | | | | |
|上海輸血技術有限公司 | 控股子公司 | - | - | 是 |
|上海齊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 控股子公司 | - | - | 是 |
|上海利意大葯房有限公司 | 聯營公司 | - | - | 否 |
|上海復星普適醫葯科技有限公司| 控股子公司 | - | - | 是 |
|蘇州奇天輸血技術有限公司 | 控股子公司 | - | - | 是 |
|上海復星葯業有限公司 | 控股子公司 | - | - | 是 |
|重慶海斯曼葯業有限責任公司 | 控股子公司 | - | - | 是 |
|重慶康樂制葯有限公司 | 控股子公司 | - | - | 是 |
|上海凱茂生物醫葯有限公司 | 控股子公司 | - | - | 是 |
|鳳凰縣江山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控股子公司 | - | - | 是 |
|徐州萬邦金橋制葯有限公司 | 控股子公司 | - | - | 是 |
|香港復星實業有限公司 | 控股子公司 | - | - | 是 |
|上海齊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 控股子公司 | - | - | 是 |
|江蘇萬邦生化醫葯股份有限公司| 控股子公司 | - | - | 是 |
|安吉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 控股子公司 | - | - | 是 |
|上海復星化工醫葯投資有限公司| 控股子公司 | - | - | 是 |
|廣西花紅葯業有限公司 | 聯營公司 | - | - | 否 |
|上海復星醫療系統有限公司 | 控股子公司 | - | - | 是 |
好像和上海復星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沒關系吧

『肆』 湖北公安名字是不是劉備起名

公安古稱「梅園」,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在此設立郡縣,改梅園為孱陵,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東漢建安14年(公元209年),劉備借得荊州,被冊封為「左將軍」,人稱「左公」,屯兵油江口,後人為了紀念「左公在此安營紮寨」,故將孱陵改為公安。
公安縣地處東經111.48°—111.25°,北緯29.37°—30.19°,位於湖北省中南部邊緣。南北最長為75公里,東西最寬51公里。公安北與荊州市隔江相望,南臨湖南安鄉,東連石首,西接松滋。
公安縣轄16個鄉鎮,版圖面積2257平方公里,人口101萬,是全國重點糧、棉、油生產基地,聞名全國的魚米之鄉。著名作家碧野先生曾冠以「銀公安」的美名。上世紀90年代,「湖北車橋」、「凱樂科技」先後上市,創造了內陸農業縣同時擁有兩家上市公司的奇跡。近年來,縣委縣政府積極發展工業,積極調整經濟結構和優化投資環境,全縣工業呈現「上有凱樂科技、湖北車橋、湖北新生源、金安紡織等一批龍頭企業,中有荊都集團、湖北移栽靈等一批骨幹企業,下有一大批中小型民營企業群體」的梯級結構,形成了汽車零部件、塑料新材、生物化工、紡織服裝、農產品加工、包裝造紙等六大支柱產業。
公安是一片見證了無數仁人志士不斷描繪藍圖、揮灑風流、書寫巨變的神奇土地。這里曾是「三國」時期主戰場,劉備城、呂蒙營,陸遜湖等許多三國歷史遺存均源於此地;東晉時期公安學子車胤,囊螢苦讀,成為《三字經》中世代相傳的典範;明末袁氏三兄弟開創「公安派」文學新風,影響直至「五四」新文化運動;革命戰爭時期,賀龍、周逸群率領的紅二、四方面軍在我縣南平文廟勝利會師,彪炳史冊;當代著名物理學家、曾任北京大學副校長的王竹溪從公安走上報國之路,成就斐然,聲名遠播……

『伍』 國內的生物制葯廠有那些

北京集琦醫葯網路有限公司信息部

升華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1

山東山松生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2

諾維信(中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3

山東正大福瑞達制葯有限公司 4

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5

寶雞阜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6

遼寧諾康生物制葯有限責任公司7

福建省石獅市華寶集團公司8

廣西北生葯業股份有限公司9

上海葛蘭素史克生物製品有限公司10

艾康生物技術(杭州)有限公司11

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12

北京天壇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13

成都蓉生葯業有限責任公司14

蘭州生物製品研究所15

山東魯抗醫葯集團賽特有限責任公司16

上海萊士血製品有限公司17

四川蜀陽企業(集團)有限公司18

煙台東誠生化有限公司19

揚州市三葯制葯有限公司20

鞏義市惠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21

湖北新生源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2

山東天順葯業股份有限公司23

上海新興醫葯股份有限公司24

溧陽市維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25

萊陽方舟生物製品有限公司26

徐州萬邦生化制葯有限公司27

珍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8

成都生物製品研究所29

廣東天普生化醫葯股份有限公司30

常州千紅生化制葯有限公司31

哈爾濱維科生物技術開發公司32

蘇州工業園區賽康德萬馬化工有限公司33

萊陽祥和生化製品有限公司34

威海環宇生物技術有限公司35

衛生部長春生物製品研究所36

長春金賽葯業有限責任公司37

南通雙林生物製品有限公司38

沂南縣天成生物原料有限公司39

深圳市衛武光明生物製品有限公司40

南京康海葯業有限公司41

麒麟鯤鵬(中國)生物葯業有限公司42

深圳市海普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43

山西康寶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44

西安益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5

安徽安科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46

淮安匯康生物化學有限公司47

深圳康泰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48

煙台合普生物製品有限公司49

煙台康得生化製品有限公司50

深圳科興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51

長春今來葯業(集團)有限公司52

廣東佰易葯業有限公司53

濟南三源生物製品有限公司54

金花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55

北京雙鷺葯業股份有限公司56

桂林萊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7

萊陽市古城生物化學製品廠58

岳陽景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9

金華立信醫葯化工有限公司60

煙台恆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61

長春長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2

煙台阿波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63

濟南海大生生工程有限公司64

赤峰大吉葯業集團65

武大弘元股份有限公司66

寶生物工程(大連)有限公司67

湘北威爾曼制葯有限公司68

吉林省迪瑞實業有限公司69

上海實業科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70

沈陽三生制葯股份有限公司71

嘉興恆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72

中元綠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73

浙江佐力葯業股份有限公司74

天津華立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75

棗庄市盈福制葯有限公司76

西安迪塞生物葯業有限責任公司77

哈爾濱三聯葯業有限公司78

泰興市鑫都畜產品加工廠79

江西博雅生物制葯股份有限公司80

北京萬泰生物葯業有限公司81

海陽市三豐生化有限公司82

華益科技有限公司83

新鄉拓新生化有限公司84

山東凱塞里能生物高科技有限公司85

曲阜市廣龍生物製品廠86

萊陽市新利生化製品廠87

深圳安萬特巴斯德生物製品有限公司88

浙江伊利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89

英科新創(廈門)科技有限公90

上海東岳生物化工有限公司91

上海榮盛生物技術有限公司92

山東欣宏葯業有限公司93

吉林省輝南長龍葯業股份有限公司94

長春天壇生物制葯有限公司95

棗庄市遠宏生物製品有限公司96

山東米歇爾生物製品有限公司97

黑龍江江世葯業有限公司98

遼寧省益康生物製品廠99

錦州奧鴻葯業有限責任公司100

濟南高新開區活力元素開發公司101

利安隆(天津)實業有限公司102

杭州澳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103

青島華山生化有限公司104

陝西深華企業有限責任公司105

深圳市多普生生物技術有限公司106

株洲市金泰制葯有限公司107

綠十字(中國)生物製品有限公司108

鄭州博賽生物工程有限責任公司109

中山市中健生物谷有限公司110

北京九強生物技術有限公111

海南中和葯業股份有限公司112

寧波市鎮海海德氨基酸有限公司113

青島海匯生物有限公司114

廈門北大之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15

天津市生物化學制葯廠116

濟南泉城電腦公司117

浙江華立生命科技有限公司118

上海復星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119

北京科興生物製品有限公司120

哈爾濱世亨生物工程葯業股份有限公司121

天津德普診斷產品有限公司122

三門峽榮發保健製品有限公司123

成都恩威葯業保健用品公司124

四川順生制葯有限公司125

蕪湖杉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126

浙江普康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127

哈爾濱譽衡葯業有限公司128

北京三元基因工程有限公司129

遼寧生物技術公司(沈陽)130

日照嵐山生化製品有限公司131

曹縣良信生化製品有限公司132

珠海經濟特區天年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133

東營開發區海洋生物化工有限公司134

揚州宏發生物製品有限公司楚州分公司135

曲阜市海昕生物製品廠136

藍十字生物葯業(北京)有限公司137

貴州省科倫葯業有限公司138

深圳市海王英特龍生物技術有限公司139

許昌元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40

駐市中泰葯業有限公司141

大連金港安迪生物製品有限公司142

河北常山生化葯業股份有限公司143

廣東衛倫生物制葯有限公司144

煙台博瑞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45

珠海億勝生物制葯有限公司146

廈門特寶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147

沈陽守正生物技術有限公司148

鹽城冬陽生物製品有限公司149

小池五瑞生物有限公司150

臨沂宇輝生物製品廠151

杭州寶晶生物化工有限公司152

上海聯合賽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53

武漢瑞德生物製品有限責任公司154

四川省德陽市生化製品有限公司155

江西綠田生化有限公司156

安徽豐原葯業馬鞍山葯廠157

青海康普德生物製品有限公司158

湖州榮凱植物提取有限公司159

上海三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160

北京萬華普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61

上海高博特生物保健品有限公司162

太白縣青峰植化股份合作公司163

山東綠康生化科技有限公司164

湖南鴻鷹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165

北京四環生物制葯有限公司166

福清市新大澤螺旋藻有限公司167

連雲港順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68

四川省億豐油脂化學有限責任公司169

北京北方生物技術研究所170

貴陽黔峰生物製品有限責任公司171

濰坊三維生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172

西安回天血液製品有限責任公司173

河北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中心174

大連高新生物制葯公司175

南京思科葯業有限公司176

曲阜聖心養生寶有限公司177

廣東永順生物制葯有限公司178

遼寧衛星生物製品研究所有限公司179

福爾生物制葯有限公司180

廣州萬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181

北京陸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182

徐州技源天然保健食品有限公司183

山東科興生物製品有限公司184

陝西金冠牧業有限公司185

長沙拜特生物醫葯有限公司186

上海奧普生物醫葯有限公司187

沈陽美江醫葯中間體有限公司188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院189

四川峨眉山榮高生化製品有限公190

北京科美東雅生物技術有限公司191

天津市協和醫葯科技有限公司192

海南通用同盟葯業有限公司193

南京華欣葯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94

黑龍江迪龍制葯有限公司195

重慶榮高生化制葯有限公司196

甘肅凱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97

安徽兆峰科大葯業有限公司198

上海科華東菱診斷有限公司199

山東臨朐華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200

『陸』 荊州有哪些大型企業

下面是我所知道的:

湖北楚源集團,白雲邊,凱樂集團,沙農達,四機廠,荊州恆隆汽車零部件製造有限公司,湖北新生源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吉象人造林製品有限公司,湖北活力美潔時洗滌用品有限公司。

『柒』 寫報告問題,高分求助!!!

荊州十年巨變

荊州是古"九州"之一,在荊山、衡山之間。漢為十三刺史部之一。轄境約相當於今湘鄂二省及豫桂黔粵的一部分;漢末以後轄境漸小。荊州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光能充足、熱量豐富、無霜期長。全市太陽年輻射總量為 104—11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時數 1800一2000小時,年平均氣溫15.9—16.6℃,≥10℃年積溫 5000-5350℃,年無霜期242—263天,多數年份降雨量在1100—1300毫米之間。有足夠的氣候資源供農作物生長。4-10月份降水量佔全年80%,太陽輻射量佔全年75%,≥10℃的積溫為全年80%,水熱同步與農業生產季一致的氣候條件,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發育。
荊州人傑地靈,物產豐宮,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自古就有文化之邦、魚米之鄉的美譽。荊州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春秋戰國時期,20代越王定都荊州,長達411年。楚先民創造了堪與古希臘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荊州出土的戰國絲綢、越王勾踐劍和整套石磬編鍾,無不折射出楚文化的熠熠光輝。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一鳴驚人」的政治家楚莊王、楚國名相孫叔敖等等,都是從荊州這塊土地上走上歷史舞台。荊州是三國文化的發祥地,120回的《三國演義》,有82回寫到荊州。「市內三國勝景遍布,保存完好且長達10.5公里的荊州古城牆,被譽為「 中國江南不可多得的完璧」。1992年發掘的雞公山文公遺址,經考古界鑒定為「中國第一,世界罕見」。荊州還是中國龍舟文化的發源地,一年一度的「中國荊州國際龍舟節」,已成為荊州獨具特色的文化品脾、擴大開放的重要載體和全市人民的盛大節日。荊州是一座充滿商機的城市。自古以來,荊州就是商賈雲集之地。早在漢代,荊州就是全國十大商業都會之一;近代,荊州又是我國最早對外通商的內河港口城市,荊州沙市早在中日甲午戰爭後就與重慶、杭州、蘇州一起被定為通商口岸。今天的荊州市,地處中西部大開發的前沿陣地,區位優勢獨特。為全國「四大增長極」十字軸線的交叉區域,距北京、香港、上海、重慶均為1000公里左右。荊州市是國家重要的農業綜合商品生產基地和輕紡、化工基地,是一座充滿商機、充滿活力、充滿希望的城市。經過多年的建設,荊州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目前,荊州工業特色鮮明,形成了機械、輕工、燃化、紡織、電子等五大門類,涌現出沙隆達、天發、車橋、凱樂、洪城、神電等一批重點骨幹企業,井有7家公司實現上市融資,其中沙隆達集團在全國農葯行業排名第一,凱樂科技是全國塑管排頭兵,洪城公司是中國低壓大口徑智能閥門企業的龍頭;全市農業產值約占湖北省的13%,糧食、棉花、油料、水產品總產量均居湖北省第一位,建成了天榮、銀欣、吉象等6家國家級和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荊州開放開發勢頭良好,全市現有三資企業474家,先後成功引進了荷蘭飛利浦、美國德爾福、法國法雷發、德國美潔時等一批大型跨國公司落戶荊州;荊州商貿流通繁榮,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居湖北省第二位。國家級商品市場藍星商貿城是湖北省最大的建築裝飾材料批發市場,洪城商港是湖北省重要的工業品市場,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量販店、電子商務等新型生態不斷涌現,荊州已成為湖北江漢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的重要商品流通中心。同時,荊州科技教育事業發展迅速,全市高新技術涉及精細化工、電子、新材料等領域,擁有除武漢市以外全省最豐富的教育資源,建有高校9所,在校碩士研究生、本科生達3萬餘人,可為荊州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同全國一樣,荊州在近十年來,社會經濟發展得到迅速發展。
第一、三次產業協調發展,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
據初步核算(下同),2006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438.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2%,增速是十年最好水平。其中,第一產業完成126.7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完成141.8億元,增長11.9%;第三產業完成169.6億元,增長11.0%。經濟呈現全面回升態勢,三次產業共同發展,整體經濟增勢強勁。
一是二、三產業比例提高。隨著經濟發展,全市的三次產業結構由2005年的29.8:31.6:38.6調整到2006年的28.9:32.4:38.7,三次產業在GDP增長中所佔份額為12.9%、41.0%、46.1%。二、三產業繼續成為全市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農業比重下降0.9個百分點,工業化程度繼續提高,三次產業內部結構也不斷優化。
二是農業穩定發展。全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民增收為目標,不斷調整農業生產結構,最大限度減輕了自然災害給農業造成的損失,保證了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222.2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3.8%。受市場行情變化的影響,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調整幅度較大。糧食、棉花、果用瓜以及青飼料面積擴大,油料等其他農作物種植面積減少。一是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增加。全年糧食播種面積達到720.4萬畝,比上年增加31.9萬畝,增長4.6%,其中早稻面積略減,夏糧、中稻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全年糧食總產321.5萬噸,比上年減產0.2%。其中:夏糧27.7萬噸,增長26.2%。早稻41.0萬噸,增產9.4%。中稻因稻飛虱影響受災嚴重,總產187.5萬噸,減產5.7%。晚稻49.3萬噸,增產2.2 %。二是棉花生產喜獲好收成。棉花種植面積143.5萬畝, 增長3.6% 。總產量比上年提高20.1%,達到14.9萬噸。三是油料面積縮減,總產基本持平。油料面積332.4萬畝,比上年減少2.6%,油料產量45.5萬噸,與上年基本持平。四是生豬市場波動較大。上半年,生豬價格跌到十年來最低、生產大幅下滑,下半年生豬價格的回升,基本扭轉了繼續下滑的態勢。全年生豬出欄331.0萬頭,下降3.9%。五是水產品生產穩定發展。全年水產品產量達到67.9萬噸,增長4.5%。漁業在養殖面積擴大、產值增加的同時,結構明顯優化,優質品種、特色魚種大量增加,成為農村經濟的重要增長點。
三是工業生產快速增長。全市工業增加值為124.1億元,增長14.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97億元,比上年增長18.4%。全市工業結構得到進一步改善。一批優勢行業加快發展,食品加工、化工、交通運輸設備製造、紡織、木材加工、造紙等重點行業是推動工業增長的主力。其特點:一是重工業生產加速。全市輕工業增加值36.1億元,增速為17.2%,重工業增加值60.9億元,增長20.4%,快於輕工業3.2個百分點。二是工業優勢產業地位有所增強,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力軍。全年全市化工、紡織、汽車零部件和農產品加工等行業實現增加值17.9億元、10.7億元、9.7億元和9.0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4.4%、11.5%、34.4 %和35.9%,四大產業增加值約占規模以上工業的一半,拉動工業生產增長9個百分點。
四是第三產業加速發展。以信息、房地產經營、社會服務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帶動第三產業快速增長。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等傳統服務業在消費升級的帶動下增長速度再創新高。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11.0%。其中:批發零售業增長12.5%,住宿餐飲業增長11.9%,通訊業增長13.7%,房地產經營業增長12.0%,社會服務業增長12.1%,均高於第三產業平均11.0%的增長速度。同時,教育、衛生及文化產業也獲得了穩定的發展。
第二、三大需求快速上升,增長速度明顯加快
1、消費結構升級帶動消費品市場活躍。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4.1億元,增長14.7%,增幅比上年提高2.3個百分點,為1997年以來最高水平。消費結構升級帶動消費品市場活躍。分城鄉看,城市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6.9%,增幅比上年加快2.3個百分點;農村(縣及縣以下)消費品增長12.5%,增速同比加快2個百分點,農村市場已連續12個月達到兩位數增長。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增長15.4%,增幅同比加快2.4個百分點。住宿餐飲業增長17.5%,增幅同比加快3.3個百分點。從消費熱點看:家居裝潢商品、文化消費類商品、石油及製品類商品、通信、汽車消費和休閑裝飾類商品成為市場消費的熱點。住房消費繼續升溫。全年商品房銷售額增長64.7%,住宅銷售額增長76.7%。
2、社會投資帶動投資大幅增長。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9.7億元,增長34.0%,增幅比上年上升26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20.5億元,比上年增長40.3%。分析固定資產投資完成情況,呈現以下特點:一是三次產業投資全面增長。第一產業累計完成投資2.8億元,增長58.5%;第二產業完成投資51.0億元,增長70.1%;第三產業完成投資66.7億元,增長23.2%。二產業投資的比重達到42.3%,比上年提高了7.4個百分點。二是地方投資快速增長。全市地方投資118.6億元,增長50.9%,高於投資增幅16.9個百分點。三是民間投資繼續成為投資主體,國有投資增長快於非國有投資。2006年,民間投資完成108.0億元,比重為72.1%,繼續呈現活躍態勢。國有投資完成41.7億元,增長44.9%,比非國有投資增幅高14.7個百分點。四是工業投資力度加大。全市工業投資完成56.6億元,增長61.0%,電力、紡織、化工分別以9.1億元、6.7億元、6.0億元居工業投資總量前三位。五是商品房銷售穩步增長。全市銷售商品房78.5萬平方米,增長48.6%,其中銷售住宅面積73.1萬平方米,增長52.4%。隨著宏觀調控政策配套措施的逐步到位,房地產投資18.1億元,增長12.1%,增幅回落27.7個百分點。
3、經濟外向度提高,出口增長迅速。在去年高速增長的基礎上,出口仍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全市出口總額3.0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7.8%。石首市仍穩居縣市區出口之首,松滋市、沙市區和荊州區增勢強勁,分別增長96.3%、84.2%和68.9%。出口企業中除沙隆達、楚源兩個出口超六千萬美元外,又涌現出了湖北華麗染料公司、洪湖德炎水產食品公司、湖北新生源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四機塞瓦石油鑽采設備有限公司等出口超過千萬美元的企業。
第三、三項收入全面增長,經濟運行質量明顯提高
1、財政收入繼續增長。全市實現財政收入29.06億元,比上年增加4.65億元,增長19.0%,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2.86億元,比上年增長6.7%。工商稅收占財政收入的比重達到74.7%。財政支出達到57.1億元,比上年增長40.2%。其中一般預算支出42.7億元,比上年增長24.5%。
2、城鄉居民收入繼續增加。2006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18元。比上年增長7.7%。人均消費支出6161元,增長5.4%,城鎮居民增收一是企業效益好轉工薪收入繼續增長;二是城鎮居民社會保障制度落實力度逐步加大,使城鎮弱勢群體收入增加;三是就業狀況有所好轉增加了部分職工收入。
2006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3502元,比上年增加394元,增長12.7%。農村打工人數的快速增長和農民工工資的提高使農村居民打工收入明顯增多,成為增收的主渠道;家庭經營二、三產業成為農民增收的另一因素。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達到2700元,比上年增長11.5%。
3、工業企業效益顯著提高。全市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130.8%,同比增加12.9個百分點,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稅17.3億元,同比增長28.1%,其中利潤總額7.2億元,同比增長39.2%。分行業看,化學原料及化學品製造業、塑料製品業、紡織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食品加工業等行業效益增幅較大。工業入庫稅金12億元,比上年增長19.0%。
4、居民儲蓄大幅增加。2006年末,全市各項存款余額和貸款余額分別為521.3億元和259.5億元,分別比去年初增加81.9億元和18.1億元,貸款對經濟的支持力度明顯增強。城鄉居民儲蓄存款395.7億元,在上年增長16.9%的基礎上增加49.8億元,增長14.5%。其中,城鎮和農村分別增長15.2%和10.3%。人均儲蓄達到6200元,增長14.4%。這一方面體現了經濟運行質量的提高使得企業效益與居民收入同步增長;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企業和個人投資與消費的增長潛力。

『捌』 請詳細介紹荊州基本經濟狀況

荊州市統計
第一、三次產業協調發展,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
據初步核算(下同),2006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438.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2%,增速是十年最好水平。其中,第一產業完成126.7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完成141.8億元,增長11.9%;第三產業完成169.6億元,增長11.0%。經濟呈現全面回升態勢,三次產業共同發展,整體經濟增勢強勁。
一是二、三產業比例提高。隨著經濟發展,全市的三次產業結構由2005年的29.8:31.6:38.6調整到2006年的28.9:32.4:38.7,三次產業在GDP增長中所佔份額為12.9%、41.0%、46.1%。二、三產業繼續成為全市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農業比重下降0.9個百分點,工業化程度繼續提高,三次產業內部結構也不斷優化。
二是農業穩定發展。全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民增收為目標,不斷調整農業生產結構,最大限度減輕了自然災害給農業造成的損失,保證了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222.2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3.8%。受市場行情變化的影響,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調整幅度較大。糧食、棉花、果用瓜以及青飼料面積擴大,油料等其他農作物種植面積減少。一是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增加。全年糧食播種面積達到720.4萬畝,比上年增加31.9萬畝,增長4.6%,其中早稻面積略減,夏糧、中稻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全年糧食總產321.5萬噸,比上年減產0.2%。其中:夏糧27.7萬噸,增長26.2%。早稻41.0萬噸,增產9.4%。中稻因稻飛虱影響受災嚴重,總產187.5萬噸,減產5.7%。晚稻49.3萬噸,增產2.2 %。二是棉花生產喜獲好收成。棉花種植面積143.5萬畝, 增長3.6% 。總產量比上年提高20.1%,達到14.9萬噸。三是油料面積縮減,總產基本持平。油料面積332.4萬畝,比上年減少2.6%,油料產量45.5萬噸,與上年基本持平。四是生豬市場波動較大。上半年,生豬價格跌到十年來最低、生產大幅下滑,下半年生豬價格的回升,基本扭轉了繼續下滑的態勢。全年生豬出欄331.0萬頭,下降3.9%。五是水產品生產穩定發展。全年水產品產量達到67.9萬噸,增長4.5%。漁業在養殖面積擴大、產值增加的同時,結構明顯優化,優質品種、特色魚種大量增加,成為農村經濟的重要增長點。
三是工業生產快速增長。全市工業增加值為124.1億元,增長14.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97億元,比上年增長18.4%。全市工業結構得到進一步改善。一批優勢行業加快發展,食品加工、化工、交通運輸設備製造、紡織、木材加工、造紙等重點行業是推動工業增長的主力。其特點:一是重工業生產加速。全市輕工業增加值36.1億元,增速為17.2%,重工業增加值60.9億元,增長20.4%,快於輕工業3.2個百分點。二是工業優勢產業地位有所增強,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力軍。全年全市化工、紡織、汽車零部件和農產品加工等行業實現增加值17.9億元、10.7億元、9.7億元和9.0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4.4%、11.5%、34.4 %和35.9%,四大產業增加值約占規模以上工業的一半,拉動工業生產增長9個百分點。
四是第三產業加速發展。以信息、房地產經營、社會服務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帶動第三產業快速增長。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等傳統服務業在消費升級的帶動下增長速度再創新高。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11.0%。其中:批發零售業增長12.5%,住宿餐飲業增長11.9%,通訊業增長13.7%,房地產經營業增長12.0%,社會服務業增長12.1%,均高於第三產業平均11.0%的增長速度。同時,教育、衛生及文化產業也獲得了穩定的發展。
第二、三大需求快速上升,增長速度明顯加快
1、消費結構升級帶動消費品市場活躍。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4.1億元,增長14.7%,增幅比上年提高2.3個百分點,為1997年以來最高水平。消費結構升級帶動消費品市場活躍。分城鄉看,城市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6.9%,增幅比上年加快2.3個百分點;農村(縣及縣以下)消費品增長12.5%,增速同比加快2個百分點,農村市場已連續12個月達到兩位數增長。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增長15.4%,增幅同比加快2.4個百分點。住宿餐飲業增長17.5%,增幅同比加快3.3個百分點。從消費熱點看:家居裝潢商品、文化消費類商品、石油及製品類商品、通信、汽車消費和休閑裝飾類商品成為市場消費的熱點。住房消費繼續升溫。全年商品房銷售額增長64.7%,住宅銷售額增長76.7%。
2、社會投資帶動投資大幅增長。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9.7億元,增長34.0%,增幅比上年上升26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20.5億元,比上年增長40.3%。分析固定資產投資完成情況,呈現以下特點:一是三次產業投資全面增長。第一產業累計完成投資2.8億元,增長58.5%;第二產業完成投資51.0億元,增長70.1%;第三產業完成投資66.7億元,增長23.2%。二產業投資的比重達到42.3%,比上年提高了7.4個百分點。二是地方投資快速增長。全市地方投資118.6億元,增長50.9%,高於投資增幅16.9個百分點。三是民間投資繼續成為投資主體,國有投資增長快於非國有投資。2006年,民間投資完成108.0億元,比重為72.1%,繼續呈現活躍態勢。國有投資完成41.7億元,增長44.9%,比非國有投資增幅高14.7個百分點。四是工業投資力度加大。全市工業投資完成56.6億元,增長61.0%,電力、紡織、化工分別以9.1億元、6.7億元、6.0億元居工業投資總量前三位。五是商品房銷售穩步增長。全市銷售商品房78.5萬平方米,增長48.6%,其中銷售住宅面積73.1萬平方米,增長52.4%。隨著宏觀調控政策配套措施的逐步到位,房地產投資18.1億元,增長12.1%,增幅回落27.7個百分點。
3、經濟外向度提高,出口增長迅速。在去年高速增長的基礎上,出口仍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全市出口總額3.0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7.8%。石首市仍穩居縣市區出口之首,松滋市、沙市區和荊州區增勢強勁,分別增長96.3%、84.2%和68.9%。出口企業中除沙隆達、楚源兩個出口超六千萬美元外,又涌現出了湖北華麗染料公司、洪湖德炎水產食品公司、湖北新生源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四機塞瓦石油鑽采設備有限公司等出口超過千萬美元的企業。
第三、三項收入全面增長,經濟運行質量明顯提高
1、財政收入繼續增長。全市實現財政收入29.06億元,比上年增加4.65億元,增長19.0%,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2.86億元,比上年增長6.7%。工商稅收占財政收入的比重達到74.7%。財政支出達到57.1億元,比上年增長40.2%。其中一般預算支出42.7億元,比上年增長24.5%。
2、城鄉居民收入繼續增加。2006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18元。比上年增長7.7%。人均消費支出6161元,增長5.4%,城鎮居民增收一是企業效益好轉工薪收入繼續增長;二是城鎮居民社會保障制度落實力度逐步加大,使城鎮弱勢群體收入增加;三是就業狀況有所好轉增加了部分職工收入。
2006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3502元,比上年增加394元,增長12.7%。農村打工人數的快速增長和農民工工資的提高使農村居民打工收入明顯增多,成為增收的主渠道;家庭經營二、三產業成為農民增收的另一因素。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達到2700元,比上年增長11.5%。
3、工業企業效益顯著提高。全市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130.8%,同比增加12.9個百分點,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稅17.3億元,同比增長28.1%,其中利潤總額7.2億元,同比增長39.2%。分行業看,化學原料及化學品製造業、塑料製品業、紡織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食品加工業等行業效益增幅較大。工業入庫稅金12億元,比上年增長19.0%。
4、居民儲蓄大幅增加。2006年末,全市各項存款余額和貸款余額分別為521.3億元和259.5億元,分別比去年初增加81.9億元和18.1億元,貸款對經濟的支持力度明顯增強。城鄉居民儲蓄存款395.7億元,在上年增長16.9%的基礎上增加49.8億元,增長14.5%。其中,城鎮和農村分別增長15.2%和10.3%。人均儲蓄達到6200元,增長14.4%。這一方面體現了經濟運行質量的提高使得企業效益與居民收入同步增長;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企業和個人投資與消費的增長潛力。

閱讀全文

與湖北新生源股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金所是什麼理財產品 瀏覽:997
錸本股票 瀏覽:499
pp基金官方理財下載 瀏覽:514
薩斯病毒股票 瀏覽:9
高杠桿之殤華為員工落淚事件 瀏覽:712
房貸金融服務費合不合法 瀏覽:5
11月鋼管價格會回落嗎 瀏覽:18
伊利股東劉春海 瀏覽:590
青島銀行理財到期後幾天到賬 瀏覽:635
銀行匯率有關的實證論文 瀏覽:645
建華科技股票 瀏覽:922
光大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怎麼樣 瀏覽:152
未來金融服務行業 瀏覽:509
ndf與即期匯率之差 瀏覽:261
貴金屬icp檢測機 瀏覽:240
6月23日英鎊匯率 瀏覽:487
銷售貴金屬經驗分享 瀏覽:343
杠桿收購融資財務模式 瀏覽:871
傭金和技術服務 瀏覽:96
湖北融資租賃管理辦吧 瀏覽: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