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藍田股份報告

藍田股份報告

發布時間:2021-06-14 22:51:01

Ⅰ 當年藍田股份財務造假

劉殊威,先後任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企業研究中心主任、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企業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當她在《上市公司虛假從虛假會計報表識別技術》一書的寫作過程中,於2001年10月9日開始對上市公司藍田股份的財務報告進行分析。劉姝威認為:藍田股份的短期償債能力很弱,已經成為一個空殼,完全依靠銀行的貸款在維持生存,這是非常危險的。於是,劉姝威寫了一篇短文《應立即停止對藍田股份發放貸款》,2001年10月26日,只供中央金融工委、人民銀行總行領導和有關司局級領導參閱的《金融內參》刊登了這篇600字的短文。此後不久,國家有關銀行相繼停止對藍田股份發放新的貸款。此後引發了轟動全國的"藍田事件"。她堅守自己的職業道德,以自己的專業知識戳穿藍田的騙局,並在收到恐嚇信且被告上法庭的情況下毫不退縮,防止了大量資金繼續陷入那個「黑洞」,其行為不能不說是挽救了銀行,挽救了股民。

Ⅱ 藍田公司的發展

1996年5月,經中國證監會批准,以每股發行價8.38元向社會公開發行了3000萬股,形成了公司上市時的9696萬股的總股本,而這3000萬流通股額度是從農業部拿到的。其中,沈陽藍田經濟技術開發公司持有發起法人股(公司稱其為集體性質)3525.6萬股,佔36.36%,為第一大股東;農業部持有國家股1828萬股,佔18.86%,為第二大股東,其他為內部職工股和流通股。
1996年6月18日藍田股份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是農業部首家推薦上市的企業。
1996年,公司用發股募集資金投入全資子公司洪湖藍田水產品公司17700萬元,形成注冊資本1.93億元,法人代表是瞿兆玉的弟弟保田,是藍田系的核心公司。投資聯營公司洪湖大湖公司3696萬元,占股份48%。 1999年4月,根據中辦文件的規定,農業部將所持藍田股份18.86%的國家股無償劃轉給湖北洪福水產股份有限公司。
1999年上半年,藍田股份第一大股東沈陽藍田經濟技術開發公司把注冊地從沈陽遷到了湖北洪湖,名稱變更為洪湖藍田經濟技術開發公司,法人代表仍為瞿兆玉。同年8月9日,保田從瞿兆玉手中接過了藍田股份董事長的位子,瞿兆玉只任總經理。隨後在2000年1月5日,藍田股份發布公告,公司住所已由沈陽市遷入洪湖市瞿家灣鎮,同時公司名稱已由沈陽藍田股份變更為湖北藍田股份。
1999年8月,為「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瞿兆玉辭去藍田股份董事長一職,接替他的是洪湖水產品開發公司的總經理保田。2001年6月,瞿兆玉辭去總經理,10月,又辭去董事職務。
1999年8月21日,藍田股份在「關於1999年度中期報告的補充公告」中關於兩個藍田的關系有了正式的說法:中國藍田總公司為藍田股份「不存在控制關系的關聯方」。
1999年10月15日,中國證監會宣布,已查實藍田股份在股票發行申報材料中,偽造沈陽市土地管理局批復文件和土地證以及沈陽市人民政府地價核准批復,虛增無形資產1100萬元;偽造銀行對賬單,偽造三個銀行賬戶1995年12月的銀行對賬單,虛增銀行存款2770萬元;將公司公開發行前的總股本的8370萬股改為6696萬股,對公司國家股、法人股和內部職工股的數額作相應縮減,隱瞞內部職工股在1995年11月6日至1996年5月2日在沈陽產權交易報價系統掛牌交易的事宜。據此,中國證監會當時對藍田股份主要責任人處以警告並罰款10萬元。
1999年12月,藍田股份正式遷址更名,公司工商登記住所改為「湖北省洪湖市瞿家灣鎮」,公司則由「沈陽藍田」變為「湖北藍田」。從此,藍田股份除了幾家不產生什麼效益的子公司還在沈陽,與沈陽徹底斷了干係。 2000年年報顯示,藍田股份公司欠中國藍田總公司其他應付款1.9億元,占公司當年流動負債的34%。
從1999年到2001年,藍田股份三度申請配股,均未通過中國證監會的審查。券監管部門再次到藍田股份進行調查。
藍田股份「2001年中期報告補充說明」顯示,中國藍田總公司2000年度、2001年上半年為藍田股份代銷的產品銷售額為3483萬元和759萬元,分別占洪湖藍田水產品公司同期主營業務收入的1.9%和0.96%。 2001年9月21日,中國證監會再次到藍田股份進行調查。資料顯示,藍田股份1996年股本為9696萬股,2000年底擴張到4.46億股,股本擴張了360%;主營業務收入從4.68億元大幅增長到18.4億元,凈利潤從0.593億元快速增長到4.32億元。
2001年10月8日,藍田股份董事會公告稱:「2001年9月21日本公司已接受中國證監會對本公司有關事項進行的調查,提請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2001年10月26日,北京中央財經大學研究員劉姝威在一份內部刊物上發表文章,呼籲「應立即停止對藍田股份發放貸款」,引起銀行高層的關注。不久,相關銀行即停止對藍田發放新的貸款。
2001年11月,臨時股東大會通過了出售北京藍田園國際高科技農業有限公司80%股權、出售野藕汁生產線、彩色印鐵制罐生產線及其相關廠房、存貨等資產給中國藍田總公司,並更名為湖北生態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議案。
2001年12月13日,藍田公司起訴劉氏。湖北省洪湖市人民法院向劉下達了《應訴通知書》,稱「湖北藍田股份公司訴劉姝威侵害名譽權案」將於2002年1月23日開庭,要求劉姝威作為被告出庭。 2002年1月12日,生態農業董事會發布公告,公司因涉嫌提供虛假財務信息,董事長保田、董事總會計師黎洪福、董事會秘書王意玲及7名中層管理人員被公安機關拘傳接受調查。
2002年1月22日,湖北江湖生態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召開2002年第一次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決議,委託肖純林董事代理行使公司章程賦予的董事長職權,並聘請湖北中正會計師事務所為財務審計機構。
2002年1月21日、1月22日和23日上午,「生態農業」股票被強制停牌,下午一開盤即告跌停,以跌停價5.89元收盤。(完)

Ⅲ 湖北藍田股份的瞿兆玉判刑了么

藍田股份原董事長保田、瞿兆玉等四名主要高級管理人員因提供虛假財務報告罪、虛假注冊資金罪等罪名,於2003年12月31日由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終審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半至三年並立即生效。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於2003年1月9日發布的《關於審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在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若干規定》)第五條的規定,及證券民事賠償案件適用民法通則第135條即訴訟時效為兩年的規定,陳榮律師認為,由於湖北省高級法院對保田、瞿兆玉等人的刑事判決已於2003年12月31日作出,那麼本案的訴訟時效可以理解為從2003年12月31日至2005年12月31日截止。

Ⅳ 求藍田股份2001財務報表

你可以在股票軟體上找到啊``
除非是機密的`
要不是不會給外界看的`
除非有內部的人來幫你`

Ⅳ 請問在哪能找到藍田股份歷年的財務報表

在上交所網站上

Ⅵ 藍田股份造假案給注冊會計師審計有哪些啟示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對於執業注冊會計師來講,職業素質體現在兩個方面職業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


1.職業專業素質


現今社會對注冊會計師的專業素質要求是越來越高。考取注冊會計師僅僅是一個起步。根據眼前的市場需求,注冊會計師有較好的職業發展,要拿到「三證」注冊會計師、注冊資產評估師和注冊審計師。


此外,工作中接觸的服務對象很廣,注冊會計師除了拿國內的證書外,可以再考一個國際認證的證書。根據中國相關法規,中國注冊會計師有權簽署企業財務和審計報告。而從個人晉升和謀取高薪的角度看,可以考國際的注會證書像英國注冊會計師(ACCA)、加拿大注冊會計師(CGA)、美國注冊會計師(AICPA)等涉外執業資格。


2.職業道德素質


國際職業會計師資格指南也明確將執業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守則作為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注冊會計師應達到的目標是職業精神的最高水準,職業表現的最高水平,服務於公共利益的最好形象。這實際上也是職業道德的要求。


具體來講,職業道德的四項要求是良好的聲譽、高尚的職業精神、優質的服務質量和嚴謹的保守秘密的工作原則。職業道德所遵循的基本原則是公正、客觀的職業方法,嚴謹負責的勝任能力,應有的職業謹慎等。


感謝您的提問,更多財會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Ⅶ 求有關 藍田造假案 的詳細信息

藍田造假案主要就是由中央財經大學研究員劉姝威的一篇文章引起的。
---------
劉姝威:藍田財務分析(摘要)
第一部分 靜態分析

一、藍田股份的償債能力分析

流動比率

藍田股份2000年流動比率計算如下:

433,106,703.98(流動資產合計)
——————————————— = 0.77(流動比率)
560,713,384.09(流動負債合計)

藍田股份的流動比率小於1,意味著其短期可轉換成現金的流動資產不足以償還到期流動負債,償還短期債務能力弱。

速動比率

藍田股份2000年速動比率計算如下: 433,106,703.98(流動資產合計) -236,384,086.72(存貨凈額) ——————————————————————————— = 0.35 (速動比率)
560,713,384.09(流動負債合計)

藍田股份的速動比率只有0.35,這意味著,扣除存貨後,藍田股份的流動資產只能償還35%的到期流動負債。

凈營運資金

藍田股份2000年凈營運資金計算如下:

433,106,703.98(流動資產合計) - 560,713,384.09(流動負債合計)= -127,606,680.11(凈營運資金)

藍田股份2000年凈營運資金是負數,有1.3億元的凈營運資金缺口。這意味著藍田股份將不能按時償還12.7億元的到期流動負債。

二、結構分析

圖1-1 藍田股份2000年流動資產結構

圖1-1清晰地顯示,藍田股份2000年流動資產主要由存貨和貨幣資金構成。

圖1-2 藍田股份2000年12月31日資產結構

圖1-2清晰地顯示,藍田股份2000年資產主要由固定資產構成。

第二部分 趨勢分析

一、流動資產結構趨勢分析

圖2-1 藍田股份1997年至2000年流動資產結構趨勢圖。

二、資產結構趨勢分析

圖中顯示,藍田股份1997年至2000年資產逐年上升主要由於固定資產逐年上升,流動資產逐年下降,到2000年資產主要由固定資產構成。

三、短期債務償還能力趨勢分析

藍田股份1997至2000年固定資產周轉率和流動比率趨勢圖顯示,藍田股份1997年至2000年固定資產周轉率和流動比率逐年下降,到2000年二者均小於1。這說明藍田股份經營活動創造的現金流量補充固定資產投資佔用資金的能力越來越弱,償還短期債務能力越來越弱。

四、組合趨勢分析

圖2-4顯示,藍田股份1997年至2000年主營業務收入、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和固定資產逐年同步上升,其中,固定資產增長超過主營業務收入;應收帳款逐年下降。

根據以上趨勢分析,我們尋找到判斷藍田股份會計報表反映其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真實程度的重要線索如下:

第一、 藍田股份1998年至2000年流動資產逐年下降,其中,應收帳款和「其他流動資產」項目逐年下降,到2000年流動資產主要由存貨和貨幣資金構成。

第二、 藍田股份1997年至2000年資產逐年上升主要由於固定資產逐年上升,流動資產逐年下降,到2000年資產主要由固定資產構成。

第三、 藍田股份1997年至2000年固定資產周轉率和流動比率逐年下降,到2000年二者均小於1。這說明藍田股份經營活動創造的現金流量補充固定資產投資佔用資金的能力越來越弱,償還短期債務能力越來越弱。

第四、 藍田股份1997年至2000年主營業務收入、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和固定資產逐年同步上升,其中,固定資產增長超過主營業務收入;應收帳款逐年下降。這說明藍田股份的「錢貨兩清」的交易越來越多,賒銷越來越少。

第五、 固定資產增長速度幾乎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增長速度同步。這說明藍田股份將絕大部分「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轉變為固定資產。

第六、 藍田股份流動資產持續下降,應收帳款大幅度下降,而存貨1997和1998年大幅度上升後,保持穩定增長趨勢。存貨占流動資產比例逐年直線上升,存貨占資產比例1998年以後保持在10~15%之間。

根據趨勢分析發現的線索,我們可以勾畫出藍田股份財務結構的大致輪廓,見圖2-5。

圖2-5顯示,藍田股份的主營業務收入中可以證實銷售收入的應收帳款越來越少,無法查詢交易憑證的現金收入越來越多。藍田股份的主營業務收入越來越多地通過「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轉化為如「漁塘升級改造」等固定資產。第三部分 同業比較

藍田股份兩項主營業務——農副水產品業務和飲料業務的行業分類分別是「A07漁業」或「A0705淡水漁業」和「C0食品、飲料」或「C05飲料製造業」或「C0510軟飲料製造業」。「A07漁業」同業企業比較對象為武昌魚、洞庭水殖、華龍集團、中水漁業。

「A0705淡水漁業」同業企業比較對象為武昌魚和洞庭水殖。

「C0食品、飲料」同業企業比較對象為承德露露、維維股份、伊利股份。
--------------------------------
2001年10月26日,北京中央財經大學研究員劉姝威在一份內部刊物上發表文章,呼籲「應立即停止對藍田股份發放貸款」,引起銀行高層的關注。不久,相關銀行即停止對藍田發放新的貸款。

下面地址的文章對你寫論文有幫助。

Ⅷ 求一篇關於審計案例研究 以藍田公司為例的開題報告!關鍵是文獻綜述和選題意義 改了好多遍不知道怎麼寫

審計案例研究 以藍田公司為例的開題報告!
原創的

Ⅸ 我為什麼和藍田「過不去」

我為什麼和藍田「過不去」?劉姝威透露內情
-劉姝威,著名經濟學家陳岱孫、厲以寧的學生,中央財經大學研究所研究人員,專長於信貸研究。
-瞿兆玉,中國藍田總公司總裁,1948年出生於洪湖市瞿家灣,1968年入伍,曾擔任沈陽電信局宣傳部長、沈陽行政學院副院長,1992年創立藍田公司,1999年因在藍田股票發行材料中作假被中國證監會罰款10萬元人民幣。
藍田股份自1996年上市以來,以5年間股本擴張了百分之三百六十的驕人業績,創造了中國股市的神話。然而就在2001年12月,一位叫劉姝威的學者卻以一篇600字的短文對藍田神話直接提出了質疑,從而使自己捲入了一場始料不及的風波。這篇600字的短文是劉姝威寫給《金融內參》的,它的標題是《應立即停止對藍田股份發放貸款》。日前,央視《新聞調查》對劉姝威進行了專訪。
1、我的結論是藍田已經成了一個空殼
劉姝威:寫這個文章的起因是當時我在寫一本書,就是《上市公司虛假會計報表識別技術》。初稿完成之後,有同志建議我在這本書上詳細分析一兩家上市公司,便於讀者能夠整體地和全面地了解和掌握這些分析技術。我覺得有道理。正好這個時候,藍田發了一個公告,我在網上看到的。這個時候我才注意到藍田。
(2001年10月8日,藍田股份董事會發布公告稱,由於接受證監會調查,提請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劉姝威:我是從10月9日開始對藍田的財務報告進行分析的。當這個分析結果出來的時候,我非常震驚。
(劉姝威在研究中發現,藍田股份的流動比率小於1,也就是說,它在一年內難以償還流動債務;而藍田的凈營運資金是-1.27億元,這意味著它在一年中有1.27億元的短期債務無法償還。)
記者:通過這些指標,你得出什麼結論?
劉姝威:最後的判斷就是說,它(藍田)已經失去了創造現金流量的能力了,它是一個空殼。
如果銀行繼續給它貸款的話,那麼藍田股份的債務負擔會越來越重,它會無力償還這些巨額債務的;那麼對於銀行來講,那就更危險了。如果銀行繼續再給像藍田這樣的依靠銀行貸款生存的這種空殼企業繼續發放貸款的話,總有一天,銀行就沒有錢來支付已經到期的儲蓄存款了,那麼發生的局面是很可怕的。
記者:你對自己的結論一直深信不疑嗎?
劉姝威:因為太簡單了。如果我要是用我自己發明的方法,或者是我自己發明創造的一種標准來作出這個結論,我會小心翼翼的。但是藍田這太明顯了。
記者:得出結論以後多久動手寫這個論文?
劉姝威:馬上。10月26日,我毫不猶豫地寫完之後就傳真給《金融內參》編輯部了。
(《金融內參》是《金融時報》的內部刊物,報送范圍只限於中央金融工委、人民銀行總行領導和有關司局級領導。)
記者:什麼時候登出來的?
劉姝威:當天就登出來了。因為它只印了180份。
(2001年10月26日,《金融內參》刊登了劉姝威的600字短文,此後不久,國家有關銀行相繼停止對藍田股份發放新的貸款。)
記者:是因為你這個600字的文章嗎?
劉姝威:這個我不知道。我想,按照正常情況,如果銀行只因為我600字的文章就停了一家企業的貸款,這是不合常理的。
2、瞿兆玉吼道:你把藍田搞死了
(文章發表後24天,劉姝威的工作單位忽然來了兩個陌生人。)
劉姝威:一個是中國藍田集團總公司總裁瞿兆玉,另一個是副總裁陳行亮。我說你們找我有什麼事嗎?他就把《金融內參》第16期的復印件拿出來了。我一看就特別地驚訝。然後他(瞿兆玉)就開始發脾氣,他說,(由於)你的這篇文章,現在全國所有的銀行都已經(對藍田)停發貸款了。我們都快死了。我說你的財務報表上,至少你們2000年光是水產品的現金收入就有12.7億元,你們怎麼能會缺錢呢?然後他就喊起來,他說我們的業務都停了。
記者:他們來的目的是什麼?
劉姝威:瞿兆玉說,你公開發表你的分析報告。我說可以啊。他說在你公開發表分析報告之前能不能讓我們倆看一下。我說沒有必要,如果你們要覺得我說錯的話,你們可以公開進行反駁。臨走的時候我說,我這樣做是對藍田負責任。
說完這句話,瞿兆玉大吼了一聲:你已經把藍田搞死了!我也沒吱聲,就送他們下樓了。
3、藍田起訴蘇徵兵讓我震驚
(劉姝威原以為這件事很快就會過去,沒想到事態的發展漸漸超出了她的預料。2001年11月26日,劉姝威把她對藍田股份的分析過程寫成了文字報告,遞交給了有關領導。)
劉姝威:在這篇文章當中,我首先說明了,在那篇文章當中的100字的現場描述是引自《粵港信息報》記者蘇徵兵的一篇文章。
(《粵港信息報》記者蘇徵兵100多字的現場描述主要介紹了藍田股份水產基地的冷清場面,它印證了劉姝威對藍田2000年水產品收入達12.7億元的懷疑,而當時劉姝威並未註明這段文字的作者。)
劉姝威:然後12月1日的時候又發生了一個讓我很震驚的事情:我在互聯網上看到一則報道,說藍田起訴蘇徵兵了,是因為他發表了我引用的那100字的那篇文章,(藍田)向蘇徵兵索賠20萬元。
記者:起訴蘇徵兵的消息為什麼對你有那麼大的震動?
劉姝威:因為我在11月26日那個報告中提到這100字是引用蘇徵兵的。
4、我接到了洪湖市法院的傳票
劉姝威:12月13日,我們所長給我打電話,說洪湖市人民法院給你送傳票來了。
(2001年12月13日,劉姝威接到了湖北省洪湖市人民法院的傳票,案由是藍田股份有限公司訴劉姝威名譽侵權。在起訴狀中,藍田股份有限公司稱劉姝威在文章里捏造事實,請求法院判令劉姝威公開賠禮道歉、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償經濟損失50萬元。)
劉姝威:辦理完了交接手續,我問民事庭庭長,說你知道這篇文章發表在什麼地方嗎?他說發表在《金融內參》上。我說你知道《金融內參》是什麼密級的嗎?報送范圍是什麼?他愣了,他說我不知道呀。我說你們怎麼能夠拿著藍田竊取的國家機密作為證據來立案呢?你們怎麼能夠受理這個案子呢?最後他說,這不是我應該回答的問題。我接到訴狀之後,馬上給《金融內參》打電話,他們沒有作任何錶示。
12月17日,我給瞿兆玉發去傳真,說如果不撤銷對我和蘇徵兵的訴訟,我將向全世界公開我的分析過程。當天下午瞿兆玉給我來電話,他說你知道嗎,《金融內參》第19期發表聲明了。
當時我要比瞿兆玉找我的時候還要震驚,因為我對這件事一無所知。後來我才知道,12月12日《金融內參》第19期發表聲明,說「本刊第16期刊載的《應立即停止對藍田股份發放貸款》一文,純系作者個人觀點」。
12月28日,根據《保密法》,我向洪湖市法院提出管轄異議。
5、恐嚇信宣告1月23日是我的死期
(法院的傳票徹底打破了劉姝威平靜的研究生涯。從2002年1月10日開始,劉姝威陸續收到了一些來歷不明的恐嚇郵件,這更給她的生活蒙上了一層陰影。)
劉姝威:我(2002年)1月10日晚上8點多鍾的時候,打開我的電子信箱,收到了4封恐嚇信——就是「1月23日是你的死期」。
記者:1月23日是什麼日子?
劉姝威:也就是我開庭的那一天。
我立即撥了110,幾分鍾之後,負責我們這個地區治安巡邏的110的隊長到我家來了。我把全部情況跟他說了。臨走的時候,他說了一句話。他說正義終將戰勝邪惡。你不要怕,我支持你。這是我從2001年12月13日接到傳票以來得到的第一次公開的並且付諸於行動的保護和支持。我會永遠記住他的,我會感謝他一輩子。
記者:當時你真的很害怕嗎?
劉姝威:實事求是說,我當時一點都不怕。我怕也沒有用。只是現在想起來後怕。我想,在任何時候、任何條件下,我絕對不會說我這篇文章是錯的。
記者:你只是一個學者,而你所做的只是把你的研究結論,在一個不公開的屬於機密的內參上發表了,為什麼會讓你的生活陷入另外一個世界?
劉姝威:這是非常不正常的。它玷污了法律。
6、庭審中止,藍田也跌停了
(從2002年1月3日開始,劉姝威向國內100多家媒體發去了她的分析報告《藍田之謎》。不久,全國各大新聞單位紛紛對劉姝威與藍田的糾葛給予了高度關注。)
劉姝威:1月22日的時候,我收到洪湖市法院的一個用特快專遞送來的通知書,說我提出的管轄異議他們還沒有裁定,所以1月23日的庭審中止。何時開庭,另行通知。
(而在此之前,事態的發展超出了劉姝威與藍田股份的控制范圍。今年1月12日,因涉嫌提供虛假財務信息,瞿兆玉的繼任者、董事長保田等10名公司管理人員被拘傳。而此前改任中國藍田總公司總裁的瞿兆玉也接受了有關部門的調查。今年1月21日、22日以及23日上午,生態農業被強制停牌,當天下午全線跌停。)
7、我不希望不了了之
記者:就是600個字,粉碎了一個上市公司的神話。這件事本身我們聽起來就難以置信。不知道你作為當事人來說,你的個人感觸是什麼?
劉姝威:我糾正你的說法,不是由於我的600字粉碎了一個神話。在我之前,證監會已經開始進行調查了。
記者:但你是第一個吹響預警信號的人。
劉姝威:那你太小看我們的銀行家了。為什麼不應該發放的貸款發放出去了,應該停發的貸款停不了呢?這說明一定有其他的因素在干擾。
記者:你指的這個因素是什麼?
劉姝威:作為一個上市公司的話,瞿兆玉哪有那麼大的本事上天入地,他為什麼能那麼迅速地就能拿到《金融內參》呢?如果這個因素你不消除的話,很難保證我們的信貸安全。
在一個健康的市場經濟當中,這些因素是不可能存在的。而我以前的研究,就像瞿兆玉對我的評價一樣——你太學術了。
記者:你指的這個因素是權力嗎?
劉姝威:這個問題我想應該讓公眾來分析吧。
記者:你認為會不了了之嗎?
劉姝威:我不希望不了了之。
(目前藍田股份有限公司並沒有撤銷對劉姝威的名譽訴訟,這起官司何時開庭還是一個未知數。據了解,中國證監會正在對藍田進行全面調查。相信不久,藍田真相將大白於天下。)

閱讀全文

與藍田股份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杠桿之殤華為員工落淚事件 瀏覽:712
房貸金融服務費合不合法 瀏覽:5
11月鋼管價格會回落嗎 瀏覽:18
伊利股東劉春海 瀏覽:590
青島銀行理財到期後幾天到賬 瀏覽:635
銀行匯率有關的實證論文 瀏覽:645
建華科技股票 瀏覽:922
光大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怎麼樣 瀏覽:152
未來金融服務行業 瀏覽:509
ndf與即期匯率之差 瀏覽:261
貴金屬icp檢測機 瀏覽:240
6月23日英鎊匯率 瀏覽:487
銷售貴金屬經驗分享 瀏覽:343
杠桿收購融資財務模式 瀏覽:871
傭金和技術服務 瀏覽:96
湖北融資租賃管理辦吧 瀏覽:208
信託銀監會證監會 瀏覽:752
微店分銷傭金 瀏覽:970
美國期貨指數杠桿率 瀏覽:801
報一淘設置多少傭金 瀏覽: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