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阿里股份有沒可能收回

阿里股份有沒可能收回

發布時間:2021-06-14 23:50:04

❶ 阿里股份最多的是一個日本人,為什麼不收回他的股份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歡迎各位好朋友來到這里,這里有最新最全的社會資訊,這里有包羅萬象的社會故事,在這里,你可以看到來自社會的喜怒哀樂,在這里你可以看到人生的悲歡離合,社會是個大熔爐,我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它內部,你的生活跟其他人的生活,共同構成了一個大的社會,我們每天生活,工作,戀愛,嘗盡人生百態,豐富的社會資訊,讓你不出門,就能知曉天下事,讓你博古通今,用不同的視角去觀察這個社會正在發生 的故事!

馬雲憑借著自己手裡的阿里巴巴,成功的成為了中國的首富,身價高達2000多個億。中國的電商是馬雲一手帶動的,不過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阿里股份最多的是一個日本人,為什麼不收回他的股份?網友:太精明。



不得不說馬雲真的是太精明了,畢竟作為這么大的一個企業的老闆,他怎麼可能會不明白呢?

❷ 阿里巴巴誰說了算軟銀持股最多有沒有收購馬雲股份的可能

雅虎持有阿里巴巴集團約44%;吧.!.軟銀持有阿里巴巴集團約30%;。馬雲持186,544,484股,占總股本的7.64%,在董事會成員中居首位;。阿里巴巴首席財務官蔡崇信則持有77,634,208,占總股本的3.18%,居第二位;。第3位是阿里巴巴另一創始人戴珊,持12,885,260股,占總股本的0.53%;。阿里巴巴創始人之一謝世煌持有10,391,284股,占總股本的 0.43%,居第四位;。

❸ 馬雲只持有阿里8.9%股份,為什麼有絕對控制權

只要你實際開了公司,而在某階段為了公司生存(或者更好發展)必需引進股東稀釋股權(或者上市發展)就會理解了。當你的股權會被稀釋,而且你的股票就會可以被其他任何公司或個人隨意收購。


幸運的不止阿里。2014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京東同時發行兩類股票。

其中,A類股票一股具有一票投票權,而B類股票一股則具有20票投票權。出資只佔20%的創始人劉強東通過持有B類股票,獲得83.7%的投票權,實現了對京東的絕對控制。

❹ 為什麼阿里巴巴的股份最大持有者是日本人

1999年,當時正是互聯網熱潮的最後一年,馬雲在杭州創辦了阿里巴巴。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馬雲到處找不到投資,他到了北京,見了幾十個投資人,其中就包括了雷軍,最後沒有一個是成功的。

不過最後吳鷹找到了馬雲,當時孫正義投資了雅虎,名聲大噪。吳鷹的UT斯達康也拿到了孫正義3000萬美元的投資,於是吳鷹牽線幫孫正義在中國尋找新的創業者。馬雲見到了孫正義,兩個人談得很好。最後孫正義把原本決定給另外一家電子商務的2000萬美元給了馬雲。

馬雲靠著這筆錢撐過了互聯網的泡沫期,之後孫正義還追加了4000多萬美元的投資,成為了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東,最多的時候孫正義的軟銀持有阿里巴巴39.6%的股份。當然軟銀這6000多萬的投資,如今變成了差不多2000億美元。如今經過了數次套現,軟銀已經持有29.6%的股份,依然是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東。

軟銀持有阿里巴巴股權29.2%,為第一大股東。雅虎持有阿里巴巴股權15%,為第二大股東。雖然馬雲及合夥人只持有公司的少數股份,但卻有絕對的控制權。在公司成立之初,為了防止大權旁落,阿里合夥人與軟銀、雅虎達成了一整套表決權拘束協議,以進一步鞏固合夥人對公司的控制權。

阿里巴巴之選擇在美國納斯達克敲鍾,就是因為馬雲及團隊實行的阿里巴巴合夥人制度相當於同股不同權。也就是說,美國的雅虎以及日本的軟銀雖為第一、第二號股東,但是沒有權利決定阿里巴巴走向,只可以享受阿里巴巴的分紅收益。

(4)阿里股份有沒可能收回擴展閱讀

軟銀集團在1981年由孫正義在日本創立並於1994年在日本上市,是一家綜合性的風險投資公司,主要致力IT產業的投資,包括網路和電信。軟銀在全球投資過的公司已超過600家,在全球主要的300多家 IT公司擁有多數股份。

2016年7月,軟銀以243億英鎊(約合320億美元)的現金收購英國晶元設計公司ARM。9月5日,軟銀已完成320億美元收購ARM交易。
11月23日,軟銀將與Openstreet合作,在日本推出「Hello Cycling」物聯網單車共享系統。2017年6月,《2017年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100強》公布,軟體銀行集團排名第95位。

2018年7月13日,日本軟銀集團發布了一款新應用(App),允許司機在日本查找和預訂停車位。 2018年7月19日,《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軟體銀行集團位列85位。

❺ 如果有阿里巴巴百分之一的股份,以後每年能從阿里巴巴得到分紅嗎

理論上可以,但實際上並不能,阿里只在09年港股退市時分紅過10億港幣,除此之外並未分紅過,現在在美股,港交所都沒有嚴格分紅要求,以後更不可能分紅,像亞馬遜等等美股巨頭都不分紅,伯克希爾哈撒韋更是五十年才分紅一次,你要是想憑分紅吃飯,就等著餓死吧。

❻ 馬雲為什麼要收回阿里巴巴股票

可能防止風投惡意收購股份,再有可能是尋求旗下資產整體上市(如淘寶等)

❼ 軟銀賣出價值22億美元阿里巴巴股份,馬雲會回收嗎

就我個人的看法,我覺得馬老闆是不會回購阿里的股份的。首先,是資金的的問題。在我們眼裡的馬老闆是支付寶的老闆,他看起來是不缺錢的。但是就回購阿里的股份來說,我覺得他的資金還是有問題的。另外就是阿里巴巴是一個上市公司,所以要回購一部分股份首先要通過董事會,不可能會讓馬老闆安心的回購股份的。

❽ 阿里巴巴是不是上市後就會收回雅虎的股份

你好,
阿里巴巴上市之後肯定會回收雅虎股份的,為什麼不是收購雅虎而是回收雅虎的股份呢?具體分析如下:

首先,阿里巴巴不適合管理雅虎核心業務,所以從字面來說,一個單純的阿里收購雅虎不會發生。理由:
1.美國公司進入中國難,反之也一樣難(網路日本就是最好的例子)。雅虎現在面臨業務下滑,定位不清,產品過時,三任美國CEO都無法挽回,也找不到「夠能幹」的CEO又夠傻地來接受這個職位。如果阿里收購雅虎,員工離職將變本加厲,找CEO將更加困難,再加上有網民會因為收購拋棄它、管理美國公司的文化鴻溝、雙方政府壓力等無解問題。
2.美國現在對中國極端警惕,其中尤其對於隱私暴露給中國是個絕對的deal breaker,而且雅虎又在美國是個「有前科」的公司:以前美國眾議院曾經調查雅虎作為美國公司暴露中國公民隱私的問題,現在怎麼可能讓被中國控制的雅虎去管理美國公民的隱私?。
3.馬雲是聰明人,應該知道自己在現階段無法駕馭雅虎。
再宏觀來看這個問題,雅虎被出售瓜分的可能極大,因為:
1.巴茨被辭退後,由CFO擔任臨時CEO也可說是一種姿態。
2.雅虎的解體價值(阿里股份+雅虎日本股份+現金+核心業務)超過它的市價。
3.雅虎甚至對外都承認正處在評估多種可能。
4.核心業務遇到嚴重發展問題,但是依然賺錢。
5.阿里非常想收回自己公司的控制權。為了這控制權,馬雲不惜和巴茨、孫正義打口水戰。而現在雅虎一片混亂,是最好乘虛而入的機會(這是阿里參與雅虎出售的唯一合理理由。)
但是,這個出售不容易:
1.幾乎沒有公司想要雅虎的核心業務(微軟已經從雅虎身上得到它所需要的,沒必要收購)。唯一有興趣的是AOL,雖然AOL CEO Tim Armstrong是個好CEO,但是這是個蛇吞象的收購,難度較大。
2.雅虎手中阿里集團股份的價值被最近因支付寶事件和VIE風波帶來一些不可預測因素。
3.出售可能因為阿里集團股份和雅虎日本股票要付出很高的稅(應該是38%)。也可能有避稅方式,但是就要看誰能想出方法並冒風險了。
4.如果考慮最近雅虎股票已經上揚(比Nasdaq多漲了15%左右)再加上上面的種種問題,其實溢價空間沒有那麼多,對私募來說,回報也已經不是那麼地有誘惑力。
5.有些私募集團(例如銀湖、DST)已經參與阿里員工手中股票的收購,也對阿里集團定價為320億美元。當時這些私募沒有選擇認購更多的股票,現在如果參與收購,並出更高的價錢並不合理,而出更低的價錢更不可能。
根據以上的分析,阿里巴巴應該僅僅對雅虎手中的阿里集團股份有興趣,所以最可能發生的是:
1.因為大家又不斷放聲,雅虎股價已漲,讓這個deal並不那麼劃算。再加上必須多家介入,彼此戰略目的不一致,各懷鬼胎,一時談成合適價位和deal不容易。
2.這個deal一旦冷下去,雅虎股價也會下滑。下次大夥學乖,不再到處放聲,悄悄地達成協議,再宣布(也許在半年左右以後)。
第三.最後的deal可能是:
1.阿里收回一些阿里股份,其他私募購買阿里股份,但把董事席位和投票權贈給馬雲,阿里達到控制目的。
2.私募想出避稅方法,談個好價錢,達到賺錢目的。
3.AOL和雅虎核心業務合並,達到「證明兩只火雞也可以和老鷹競飛」目的。
所以答案是:馬雲會參與最終的收購,但是為了回收阿里股份,而不會去真的收購或管理雅虎核心業務。

閱讀全文

與阿里股份有沒可能收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杠桿之殤華為員工落淚事件 瀏覽:712
房貸金融服務費合不合法 瀏覽:5
11月鋼管價格會回落嗎 瀏覽:18
伊利股東劉春海 瀏覽:590
青島銀行理財到期後幾天到賬 瀏覽:635
銀行匯率有關的實證論文 瀏覽:645
建華科技股票 瀏覽:922
光大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怎麼樣 瀏覽:152
未來金融服務行業 瀏覽:509
ndf與即期匯率之差 瀏覽:261
貴金屬icp檢測機 瀏覽:240
6月23日英鎊匯率 瀏覽:487
銷售貴金屬經驗分享 瀏覽:343
杠桿收購融資財務模式 瀏覽:871
傭金和技術服務 瀏覽:96
湖北融資租賃管理辦吧 瀏覽:208
信託銀監會證監會 瀏覽:752
微店分銷傭金 瀏覽:970
美國期貨指數杠桿率 瀏覽:801
報一淘設置多少傭金 瀏覽: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