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英國科學家格羅夫燃料電池的原理,格羅夫也因此被稱為什麼
格羅夫按宣傳而言屬於氫能源汽車,其與傳統汽車的主要差別在動力總成。即用氫氧燃料電池(燃料是壓縮氫氣和空氣中的氧氣)電動機替換內燃機(化石燃料,如汽油柴油天然氣),並且針對電動機針對車架,變速箱都進行一定的改裝(如車架要重新設計安全放置氫氣容器的空間等)。 所以簡而言之,它是氫氧燃料電池電動機作為動力總成的汽車,除開動力總成外與傳統汽車原理基本相同。
如圖
⑵ 已上市的氫燃料汽車有哪些
1、本田Clarity
本田Clarity,高達750KM的續航里程,三五分鍾即可加氫完畢。
⑶ 共享電動車發展前景怎樣
中國共享汽車將駛向何方?
風靡一時的共享汽車,近來有些步履維艱。近日,德國汽車巨頭戴姆勒旗下的共享汽車品牌Car2go宣布,將於6月30日全面停止在中國運營。而在此前,友友用車、EZZY等國內共享汽車平台也陸續宣布停止運營。與此同時,仍在運營當中的共享汽車平台日子也不太好過——停運、押金難退、用戶體驗差等問題成為用戶集中投訴的焦點。面對困境,共享汽車將駛向何方?
車企重金投入發展
共享經濟作為新經濟模式的代表,逐漸滲透進生活的各個角落。共享汽車作為其中的佼佼者之一,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
近年來,眾多國內外品牌紛紛投入共享汽車市場,試圖從中分一杯羹。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顯示,從2017年開始,新注冊的共享汽車企業數量逐漸增多。截至2018年6月,國內已注冊的共享汽車企業超過400家,投入運營的共享汽車數量已超過10萬輛。
在市場規模方面,2016年中國共享汽車行業市場規模僅僅達7.9億元,截止至2017年中國共享汽車行業市場規模增長至18.2億元,較2016年增長130.38%。初步測算2018年中國共享汽車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36.5億元左右。預測2019年中國共享汽車行業市場規模將達75億元,同比增長105.48億元。並預測在2020年中國共享汽車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百億元。
2016-2020年中國共享汽車行業市場規模統計及增長情況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國有車企紛紛投入重金——2019年5月28日,「東風出行」首批1000輛共享汽車在武漢投入運營。而在此前幾年,一汽集團、長安集團、上汽集團也各自推出的分時租賃等共享汽車產品。民營企業重慶力帆和長城汽車也發布了「盼達用車」「歐拉出行」等共享汽車品牌。
此外,不少新能源車企和互聯網公司也加入共享汽車陣營。如格羅夫氫能汽車公司日前宣布今年將在重慶生產200輛面向分時租賃市場的氫能汽車。今年3月,蘇寧、阿里、騰訊等企業攜手一汽、東風、長安,共同出資97.6億元打造T3出行公司。
盡管各方對共享汽車的未來滿懷憧憬時,但有專家表示,共享汽車大多仍處於大規模投入期,沒有盈利,一些運營成本高、服務能力差的企業難免被淘汰。
「共享汽車與市場真正的需求還有一定距離。目前存在著資本認可但市場不認可的現象。」 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說。
運營問題頻發
隨著共享汽車的大規模布局和投入,一些問題也隨之而來。新手司機發生重大交通事故、停運、押金難退、用戶體驗差等問題頻頻出現,成為影響共享汽車發展的問題。
近日,在湖南湘潭,一名23歲的大學男生駕駛共享汽車與一名推嬰兒車的女子相撞,嬰兒車內年僅1歲6個月的男童經搶救無效死亡。經調查,該男子在5月中旬剛剛考取駕照。同樣的事故在多地都曾發生。
冒名租賃等問題也屢次出現,雖然很多共享汽車平台採用人臉識別、全程錄像、定位等方式明晰出租方和承租方的責任,但仍存在漏洞。
車況不佳、存在安全隱患,同樣是共享汽車的通病之一。繼共享單車後,共享汽車也出現了汽車質量難保證的問題,用戶不愛惜車輛、亂停亂放、拒絕處理違章甚至惡意破壞等行為屢見不鮮。
據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副秘書長寧海介紹,2018年其受理的共享汽車相關投訴超過1200件,主要集中在計費混亂、押金難退、索賠繁瑣、商家推諉等方面。
發展需要時日
國際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預測,2030年前中國共享出行市場將以32%的年均增速快速擴張。雖然共享汽車發展前景看好,但多家共享汽車平台的退出,無疑給共享汽車的發展敲響了警鍾。
姜奇平說,共享經濟應當是對閑置物的再利用,但目前市場上存在的問題是不斷地「生產」共享物品。專家表示,「燒錢」和過度投放等方式雖然能夠搶占市場地盤,但弊端卻不少。大肆投入會造成企業成本增加,收入又難以支撐成本,運營就難以持續。
此外,共享汽車在服務方面也有待改進。「共享汽車想要突出重圍,在用戶體驗、設施完善方面仍然需要不斷改進,政府和社會也需要不斷地完善政策和提高共享意識。」姜奇平說。
一些企業負責人表示,共享汽車發展需要社會各界大力支持。如共享汽車大多布局在人流密集區域,這些區域普遍存在道路資源、土地資源、充電設施稀缺等問題,如何破解停車、充電等難題,考驗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共享汽車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⑷ 成本高、運營難、押金難退,共享汽車駛向何方
風靡一時的共享汽車,近來有些步履維艱。近日,德國汽車巨頭戴姆勒旗下的共享汽車品牌Car2go宣布,將於6月30日全面停止在中國運營。而在此前,友友用車、EZZY等國內共享汽車平台也陸續宣布停止運營。與此同時,仍在運營當中的共享汽車平台日子也不太好過——停運、押金難退、用戶體驗差等問題成為用戶集中投訴的焦點。面對困境,共享汽車將駛向何方?
冒名租賃等問題也屢次出現,雖然很多共享汽車平台採用人臉識別、全程錄像、定位等方式明晰出租方和承租方的責任,但仍存在漏洞。
車況不佳、存在安全隱患,同樣是共享汽車的通病之一。繼共享單車後,共享汽車也出現了汽車質量難保證的問題,用戶不愛惜車輛、亂停亂放、拒絕處理違章甚至惡意破壞等行為屢見不鮮。
據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副秘書長寧海介紹,2018年其受理的共享汽車相關投訴超過1200件,主要集中在計費混亂、押金難退、索賠繁瑣、商家推諉等方面。
發展需要時日
國際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預測,2030年前中國共享出行市場將以32%的年均增速快速擴張。雖然共享汽車發展前景看好,但多家共享汽車平台的退出,無疑給共享汽車的發展敲響了警鍾。
姜奇平說,共享經濟應當是對閑置物的再利用,但目前市場上存在的問題是不斷地「生產」共享物品。專家表示,「燒錢」和過度投放等方式雖然能夠搶占市場地盤,但弊端卻不少。大肆投入會造成企業成本增加,收入又難以支撐成本,運營就難以持續。
此外,共享汽車在服務方面也有待改進。「共享汽車想要突出重圍,在用戶體驗、設施完善方面仍然需要不斷改進,政府和社會也需要不斷地完善政策和提高共享意識。」姜奇平說。
⑸ 武漢格羅夫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為什麼叫格羅夫都說是主品牌為什麼取一個外文名字
格羅夫有「對技術感興趣」的意思。取外文名的話說明以後打算不僅僅是要面向國內市場,還要面向國際市場(讓外國人容易記),另外取洋名也有點想讓國人認為其是一個高大上的公司。。
⑹ 武漢格羅夫汽車在哪個廠量產了
武漢格羅夫氫能汽車有限公司於2018年03月28日成立。法定代表人郝義國,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氫能汽車的研發、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氫能汽車及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專用客廂車、專用貨車、改裝車及汽車零部件的製造、批發零售
武漢格羅夫氫能汽車有限公司立志於打造真正清潔的汽車,首發旗下高端氫能乘用車品牌——格羅夫。4月16-25日,上海國際車展格羅夫氫能乘用車展位2H/2A02,共同開啟...
⑺ 國產豪華轎跑亮相!預售價75-100萬,關鍵不燒油不充電
導讀:近日,「最貴」國產轎跑亮相!預售價75-100萬,關鍵不燒油不充電!到底是一款怎樣的車,下面讓我們一探究竟!
今天我們也說的這款車可能對很多人來說都很陌生,因為它來自於一個非大眾化的品牌。仔細思量,它與比亞迪、華為等這些品牌很相似,都是深耕於某一細分領域龍頭企業,不過不同的是比亞迪及華為後來通過造車和造手機慢慢的被人們所熟知了。而這個企業如今才剛剛涉足汽車製造領域,它就是國內的一個汽車品牌--格羅夫!
總結:柯蘭尼的顏值的確很高,但是75-700萬的預售價真的也很高,但據工作人員介紹,這款車上市後將會有一定的補貼,但具體是多少它們並沒有透漏。作為一款氫能源車來說,開它絕對很環保,並且顏值和續航都很不錯,比電動車要有優勢多了,只是這價格著實讓人接受不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